第27章 翻盤 (6)

稍等一下,畢竟是高手對決,大家乾的是爭奪天下的大買賣,像街頭小流氓鬥毆一樣,提着板磚,衝上去就砸顯得太不正大光明,太不策略,太沒檔次。

劉季在正式向項羽發動進攻前,搞了個聲勢浩大的叫板儀式。專業的說法叫昭告天下。

向劉季提出這建議的是新城(河南省伊川縣)人董先生。

據《楚漢春秋》註明,董先生本年八十二歲,曾任秦帝國基層公務員“三老”。

“三老”是幹啥的?根據秦制,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三老掌教化。

現在清楚了,在秦帝國,董三老的職位級別要高於劉亭長,他主抓全鄉的精神文明建設。

現在秦帝國拍巴掌完了蛋,董三老光榮下崗,他閒極無聊,決定發揮餘熱。

他向劉季提出建議:打仗沒有名正言順、冠冕堂皇的理由,哪成(兵出無名,事故不成)?現在當務之急是要醜化對手,把項羽變成獨夫民賊,這樣才能師出有名,得道多助,易於成功。

劉季很茫然,怎麼把項羽變成賊?

且聽董老師娓娓道來:項羽最大的失誤是放逐、謀殺領導羋心,憑此可稱爲天下巨賊,你應當率領三軍,爲羋心舉辦大規模的追悼會,同時昭告各國共同討伐巨賊項羽。於是,四海之內,都將傳頌你劉季是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道德的人(四海之內,莫不仰德),如此這般,才能成就偉業(此三王之舉也)!

劉季大受啓發。

我也大受啓發:有時,所謂道德,不過道具,一件掩飾不可告人目的的華麗外衣。

標榜道德的未必高尚。

滿嘴都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

劉季認爲這生意很合算,於是宣佈,全軍哀悼三天,爲曾經的牧羊人、後來的義帝、現在的死鬼羋心盛大發喪。

這齣戲,劉季傾情出演。

在祭壇上,爲了展示真情,劉季豁出去了,他脫上衣,露左臂,不惜走光,放聲狂嚎(袒而大哭)。

事後,劉季發佈宣言:義帝羋心是天下公認的好領導,現在被項羽放逐殺害於江南,他項羽大逆不道,我劉季現在動員關中軍隊,徵召三河(黃河以東、黃河以南、黃河以北)的壯士,願協同各國共同作戰,攻擊謀殺義帝的真兇。

文戲暫告段落,武戲即將開鑼。

彭城

劉季的抗楚統一戰線即將形成。

說是即將,是因爲現在還有缺陷。趙國(國都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的實權人物,我們的老熟人陳餘拒絕出兵加入劉季聯軍攻擊項羽。

倒不是因爲陳餘和項羽有什麼濃厚的階級感情。

其實,陳餘和項羽兩人互不待見。當初,項羽分封天下時,因爲陳餘未能隨軍團入關,所以對陳餘的個人待遇拒絕考慮,虧得陳餘平日裡人脈不錯,大家在旁邊積極疏通,項羽才勉爲其難給他封了個侯爵,下轄三縣,算是安慰獎。

高能低級,陳餘深感委屈。

現在,陳餘靠個人努力扶持傀儡趙王趙歇上位,實際上是趙國的太上皇,今朝權在手,如果和劉季聯盟攻擊項羽,既合主流,又泄私憤,何樂而不爲呢?

有樂不爲是因爲陳餘別有隱衷。他聽說,他曾經的鐵哥們兒,現在的死對頭張耳投奔在劉季麾下,混得居然不錯。

我又回憶了一下,發現陳餘和張耳其實沒啥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爲一件小事,互不理解,互不容忍造成反目,最終成仇,是死仇。

因爲是朋友,所以要求高;因爲要求高,所以不理解;因爲不理解,所以不容忍。

所謂相交容易相知難。

所謂愛得越深,恨得越切。

陳餘對項羽不過是怨恨,對張耳卻是仇恨。

陳餘告訴劉季,要出兵可以,打項羽也可以,條件是要張耳的人頭。

陳餘這條件無禮而且扯淡。哪有大敵當前,拿自己得力干將開刀的道理?劉季沒有理由接受。

然而奇妙的是,劉季居然接受了。更奇妙的是,劉季也並不準備殺張耳。

劉季在全軍範圍內搞了一次模仿秀。

模仿的對象是張耳。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一個酷似張耳的老兄,長得那是一樣一樣的。

對於這位模仿秀的冠軍得主,鎂光燈、獲獎感言、鉅額獎金、簽約儀式統統沒有。

劉季喀嚓一聲砍下這倒黴蛋的腦袋,送給了陳餘。

張耳的腦袋給你送來了,你請兌現承諾。

陳餘被老騙子劉季成功忽悠,欣然出兵。

從這件事來看,劉季是一個有想象力的人,有靈活性的人,爲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對劉季來說,成功就需要犧牲。當然,不是犧牲我,而是爲我犧牲。

好了,規模龐大的倒項統一戰線終告形成。來盤點一下劉季的陣營吧。

劉季統領着五路諸侯(漢王部五諸侯兵),分別是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馬昂、河南王申陽、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如果加上陳餘的趙國部隊和本部人馬,可稱七國聯軍,據司馬遷先生掰着指頭算出的結果,共計五十六萬人。

在西楚王國境內,劉季聯軍勢如破竹。這很好解釋,項羽和他的主力部隊盡數拉到齊國,全心全意圍剿田橫、田廣叔侄,現在的楚國算是毫無防禦。

公元前205年4月,劉季聯軍一舉攻陷彭城(江蘇省徐州市),這標誌着西楚王國的完全陷落。

項羽,那個一年前還在指手劃腳,分割天下的霸王,現在連根據地也失去了。

公元1947年3月,時任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的胡宗南率領十五個旅,計二十餘萬人,佔領了當時中國中央所在地延安。

對胡宗南來說,這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巨大勝利。他老先生志得意滿,隨即以五十一歲的老處男之身舉行婚禮,就此告別光棍生涯。

佔領延安的胡宗南和兩千多年前佔領彭城的劉季很相似,他們都覺得這勝利和幸福到來得如此容易。

不久之後,他們將會感覺到,這突然到來的勝利和幸福像肥皂泡,消失得也是如此突然。

劉季徹底放鬆。當初在咸陽被張良、樊噲活生生地打壓下去的個人享樂主義思想瘋狂擡頭。

既然不請自來,也就不用跟項羽小兄弟客氣。在彭城,劉季大肆收擄項羽的財寶、美人,日以繼夜地開慶功宴,舉行Party(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他和他的盟友、下屬全部進入狂歡狀態。

在劉季看來,他擁有天下最可觀的武裝集團,他的對手連老家都丟了,項羽沒戲了。

他錯了,項羽的好戲即將上演。

得到彭城被劉季拿下的消息,項羽深感震驚。早知道劉季可能會從背後下刀子,沒想到這刀子下得如此之快、之準、之狠。

繼而恢復冷靜。他決定親自解決這問題。

項羽召開作戰會議,做出部署,簡單明瞭。

由項羽親點三萬精兵南下,目標爲彭城,目的是消滅劉季。其餘將領人等,留在齊國繼續圍剿田橫。

大家面面相覷。

三萬人對付五十六萬人?您小時候跟項梁大叔算術學得不好不要緊,我們幫您再算一下。

平均下來,一人大約要PK掉對方十九個人。這仗怎麼打?你不是被劉季氣糊塗了吧?

大家認爲,這不是進攻,是送死;這不是打仗,是自殺。

然而項羽很堅持,並馬上出發。

項羽的路線是,從魯縣(山東省曲阜市)穿越胡陵(山東省魚臺縣),直抵蕭縣(安徽省蕭縣)。

他拉出來的是騎兵,緊急行軍,半夜之際,無聲無息地摸到彭城外圍,稍作休整。

清晨,項羽親率三萬楚國精銳,向沒有準備的劉季聯軍發動進攻,猛烈地進攻。

這打擊太過突然,這隊伍衝擊力太過強大,當正午的日光照在彭城戰場上飄揚的霸王項羽的戰旗上時,埋藏在聯軍將領心底的恐項症已經徹底引爆。聯軍像潮水一樣開始潰散。

至此,大局已定,戰役到此已經基本結束。

三萬人擊潰五十六萬人。項羽再次製造奇蹟。

這戰役看來如此神奇,其實,這一切都在項羽的戰前預想之中。

項羽呢?哦,他還在繼續戰鬥,那麼就由我榮幸地替項羽對這場神奇的戰役進行揭密。

首先,項羽對劉季聯軍的戰鬥力很清楚。所謂多國部隊,不過烏合之衆,從鉅鹿之戰就可以知道,他們捧人場可以,起鬨可以,指望他們打仗拼命,不可以。

其次,項羽分析,劉季部隊的中樞神經已陷入深度麻痹狀態,自劉季以下,各級軍官全部被輕易到來的勝利搞得頭重腳輕,他們不能理性地分析形勢,無法冷靜地應對鉅變,難以有效地組織抵抗。

第三,項羽的問題是,雙方畢竟兵力太過懸殊,人家劉季畢竟有56萬人杵在彭城,好吧,他們戰鬥力不行,指揮力不行,他們即使全部是木頭人,一刀一個讓項羽軍團慢慢去砍,也足夠讓項羽的勇士們累得手足無力。因此,項羽的策略是,奇襲,通過戰役的隱蔽性和打擊的突然性,徹底摧毀劉季軍團的意志,從而將其一舉擊潰。

項羽做到了。

通過這場戰役,我也替劉季總結兩條教訓。

第一條,驕傲使人落後。這話是說的,很對。我上小學時,教室的牆上就掛着這條標語,令我耳熟能詳。經此一役,劉季的領悟應當更加深刻,那就是,驕傲使人毀滅。

第二條,人多力量大,或者說團結就是力量。這話基本對,但不能放之四海皆準、放之何時皆準。莫非,全天下的雞蛋團結起來,就能砸碎石頭。

項羽,恰恰是一塊瘋狂的石頭。

項羽對戰爭目前的進展深感滿意。如果能捕殺劉季,那麼這場戰役則堪稱完美。

項羽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現在,項羽騎着快馬帶着他的精銳部隊繼續擴大戰果,對潰散部隊展開追剿。這是一場血腥的追殺。

戰前,項羽對此役精心謀劃,他甚至爲聯軍設計了逃跑方向。項羽部隊刻意把潰敗的聯軍向彭城南方驅趕。

當逃生敗軍慌不擇路,或者是按照項羽設定的安全通道逃跑數裡後,才發現:此路不通。

面前有兩條河:穀水、泗水。

後面是窮兇極惡的項羽部隊,按原路返回是不行的,於是,潰軍們開始像餃子一樣跳入河中,被殺及淹死達十餘萬人。

水性好、跑得快、僥倖過河的殘餘部隊繼續向南逃竄,再次發現,此路依舊不通。

睢水攔路。

項羽騎兵從容追至,展開剿殺,殘軍十餘萬人全部被趕入睢水。

這是一個悲慘的屠殺場面,聯軍死屍堆積如山,阻塞河道,對睢水實現了人工截流(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水爲之不流)。

劉季聯軍至此全軍覆沒。然而劉季還在。

中國有一句俗話,勝敗乃兵家常事。這話出自《舊唐書·裴度傳》,原文是“一勝一敗,兵家常勢”。大意是,勝敗無常,一個成功的軍事統帥不必把一時的勝敗看得太重。

那麼,比一時勝敗更重要的是什麼呢?

我認爲,是經驗,是教訓,還有生命。

死人是不能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實現翻盤的。

因此,在敗仗後能夠做到成功逃命保生,是成功的軍事家必備的素質。

從這一點上看,劉季素質過人。

他對逃跑的時機和方向做了準確的判斷。

當他的部隊像沒頭蒼蠅一樣向南逃竄的時候,劉季抽冷子向北逃跑。他避開了項羽及其主力,迴避了天然路障。

然而項羽給予劉季的是“VIP”級特別關照,他安排特種部隊追殺劉季。

第一個幾乎砍下劉季腦袋的人叫丁公。他是項羽手下的中層將領,這人沒啥特長,沒啥功勞,沒啥名氣。

然而,他有個很有名氣的外甥,名叫季布,這人有勇有謀有德,是項羽手下王牌將領之一。有成語“一諾千金”,就是表揚季布先生人品好,講誠信。

和外甥相比,丁小舅(他是季布母弟)是平庸的,不受尊重的。他常常黯然神傷。

現下,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他帶領一支騎兵,趕上了變成喪家犬的劉季。

面對丁公泛着冷豔寒光的大刀,劉季嚇得方寸大亂,情急生智,喊了一嗓子:大家都是賢人,何必互相殘殺(兩賢豈相厄哉)!

對劉季扔出的高帽子,丁公的虛榮心得到了空前的滿足,向來平庸的他居然被評價成賢人,而且能和大幹部劉季並駕齊驅。

頓時,在他眼中,劉季不再是萬惡敵人,而是可愛的知音。知音難求啊,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放了劉季一條生路。

三年之後(公元前202年),丁公終於死在這位“知音”手上,爲他的虛榮付出生命的代價。

劉季繼續向北方的沛縣老家逃竄,他想借此機會把家人接走。

失望的是,家人已經失散;慶幸的是,劉季和他的兒子劉盈和女兒(名不詳,後封魯元公主,嫁張耳兒子)在亂軍中相逢。大家劫後餘生,我分析,這父子、父女三人一定有抱頭痛哭的節目上演。

現在痛哭還爲時尚早,劉季再次被項羽騎兵發現,新一輪的追殺展開。

面對追兵,生死一線之際,“寬大長者”的劉季人性中無賴、自私的陰暗面徹底曝光。

比較令人噁心的事蹟是,他連續數次把他的兒子女兒推下馬車,理由是,兒女在車上影響了馬車逃跑速度。

之所以多次扔兒女未遂,是因爲劉季的旁邊有一個天使化身的人,那個曾經在刑場上救下韓信一命的滕公夏侯嬰。

夏侯嬰是一個極有愛心的人,他對殺人不太熱衷,對救人卻情有獨鍾(數年之後,他還將再展身手,救下季布一命),他拼了老命又多次把這對兒女撿上車來。

眼看要被騎兵追上,大家即將一起玩兒完,絕望中,奇蹟發生了。

第10章 亂局 (3)第24章 翻盤 (3)第13章 冤獄 (2)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2章 冤獄 (1)第10章 亂局 (3)第9章 亂局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5章 大風歌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1章 匈奴 (1)第19章 洗牌 (1)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42章 匈奴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6章 翻盤 (5)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2章 匈奴 (2)第24章 翻盤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2章 匈奴 (2)第22章 翻盤 (1)第22章 翻盤 (1)第13章 冤獄 (2)第7章 造反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8章 亂局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1章 亂局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5章 造反 (1)第45章 大風歌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2章 匈奴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1章 洗牌 (3)第21章 洗牌 (3)第13章 冤獄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7章 翻盤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2章 翻盤 (1)第11章 亂局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41章 匈奴 (1)第45章 大風歌 (3)第9章 亂局 (2)第20章 洗牌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3章 大風歌 (1)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0章 洗牌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3章 冤獄 (2)第5章 造反 (1)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12章 冤獄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5章 大風歌 (3)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章 村中無賴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8章 亂局 (1)第8章 亂局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1章 亂局 (4)第9章 亂局 (2)第41章 匈奴 (1)第6章 造反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2章 翻盤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