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

對女真人而言,現在的形勢較之以往,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前的時候,女真再強盛,也是一個鬆散型的部落組織,是受遼國節制的;現在不同了,現在的女真正式建國了,完顏阿骨打稱帝了,就等同於是與遼國、宋朝相互平等的政權了,這不能不讓完顏阿骨打對國家的發展前景予以高度重視。

眼下,完顏阿骨打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定都問題,即將大金的國都定在何處?

完顏阿骨打覺得,大金的首都,必須遠離契丹核心區域,進可以侵蝕契丹的地盤,退可以確保自身安全,同時還便於統轄女真各地,便於女真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能自我發展。

綜合上訴因素,經完顏阿骨打提議,完顏撒改等衆人協商,最後一致同意,將大金的首都設置在了會寧府。

解決了定都問題後,軍隊和行政建制問題便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這方面,完顏阿骨打主要實施了兩個方面的改革。一是軍隊編制改革,改革目的是使大金軍隊更加適合大規模作戰的需要;二是官職設置改革,重點是提拔和使用宗室及有功人員,使大金的發展更加穩定可靠。

先說完顏阿骨打對大金軍隊編制改革的情況。

在女真人未建國前,女真人的兵制,主要以猛安謀克爲組織形式。

何爲猛安謀克?猛安及謀克是兩個不同的名詞,均爲女真人軍事和社會組織。

早先的時候,女真各部落之間常常發生爭鬥,這就需要女真各部落組織並形成部落武裝力量,以應對各部落之間的爭鬥,保證在部落爭鬥中佔據主動。爲適應當時的形勢,女真人各部落建立了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的謀克組織。每謀克的人數大體上在三百人左右。

後來,大部落吞併了小部落,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成爲更大的女真部落;而作爲更大的女真部落,還需要繼續吞併其他實力更加強的大部落,這就需要增加自身的武裝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猛安組織,雖然仍然受血緣關係的影響,但它已經主要是以地域爲主要特徵了。猛安組織是由謀克組織構成的,大體上十個謀克爲一個猛安。

女真人未建國前,相互間的爭鬥,規模都比較小,在完顏盈歌攻打阿疏城以前,還沒有人數超過一千人的戰鬥規模。女真建國後,猛安謀克的軍事組織已經不能適應對外戰爭了,再加上皇權統治的建立,必須擁有統一的軍事及社會建制,因此就要對以前歸屬權並不明確的猛安謀克組織其進行變革。

基於此,完顏阿骨打建立了勃極烈制度。

勃極烈乃統領各部族軍事力量的統帥。在女真建國前,其實已經有了勃極烈這個形式,比如完顏阿骨打就擔任過“都勃極烈”,即爲“軍事聯盟首領”的意思。但那個時候,勃極烈只是個形式,並未形成制度,也只有一個“都勃極烈”,由完顏阿骨打擔任着。

金國建國後,對猛安謀剋制度進行了改革,形成了勃極烈制度,分別爲都勃極烈、諳班(大)勃極烈、國論(尊貴)勃極烈、忽魯(總帥)勃極烈和昃四(副帥)勃極烈。

以上勃極烈均是協助皇帝議事的諸王。擔任各勃極烈的人員分別是:

都勃極烈完顏阿骨打,即皇帝。

諳班勃極烈完顏吳乞買,爲皇儲,即皇帝死後的繼承人。因完顏吳乞買乃是完顏阿骨打的親弟弟,故此被確定爲諳班勃極烈,以便將來在完顏阿骨打不在時,繼承大金的皇位。

國論勃極烈完顏撒改,相當於國相。

忽魯勃極烈完顏辭不失,相當於國相的第一助手。

昃四勃極烈完顏斜也,相當於國相的第二助手。

經過對猛安謀克組織的改革,金國形成了勃極烈制度,凡國家大事,皆由五位勃極烈協商決定,若其他四位勃極烈不同意的事情,作爲都勃極烈的完顏阿骨打也不能一意孤行。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金國決策的正確性和穩定性。

再下來就是對權力的再分配。

很明顯,完顏阿骨打勃極烈制度,一是確定了親弟弟完顏吳乞買皇儲的地位,二是確定了完顏撒改國相的地位。

對完顏吳乞買皇儲的地位好理解,因爲金國最早的時候實行的是兄終弟及的繼承製,以保證繼承人的成熟;對完顏撒改國相的地位,主要是平衡家族間的權力分配。

完顏撒改是完顏阿骨打的叔伯堂哥,其子爲完顏粘翰,具有很大的實力。在女真族內部,完顏阿骨打和完顏撒改實行的是分治諸部。因完顏撒改在女真部落中身份尊貴,威信很高,故此被確定爲國論勃極烈。

完顏撒改和完顏粘翰積極勸完顏阿骨打進皇帝位,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來爲政權着想。

事實上,女真族反遼不似中原地區的一些義軍。在中原王朝,義軍往往會“廣積糧、緩稱王”,因爲中原一旦大亂時,往往羣雄並起,槍打出頭鳥,誰先稱王稱帝,都會引起大家羣起圍攻。而完顏部落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周圍的部落已經被完顏部落吞併,已經沒有哪個部落能和完顏部落相抗衡了;故此,早點建國稱帝,可以讓各部歸心,有利於形成合力,團結抗遼。

二來是完顏阿骨打本身行。

完顏阿骨打作爲都勃極烈,勇猛善戰,常常親冒矢石,衝鋒陷陣。在和遼國的第一仗中,完顏阿骨打就一斧子砍死了遼國大將耶律謝十。很明顯,如果完顏阿骨打做了皇帝,自然身系國家,就不允許他像戰將一樣,衝鋒陷陣了,保全完顏阿骨打的生命也是對大金國的負責。

第三個原因是避嫌。

由於完顏撒改在女真部落中身份高貴,威信過高,如此一來,便對完顏阿骨打形成了威脅,會讓完顏阿骨打有所顧忌。完顏撒改、完顏粘翰積極勸進,即可表明完顏撒改一系並無爭奪皇位之意,而且會絕對服從完顏阿骨打,絕無二心。作爲完顏阿骨打的叔伯哥,完顏撒改非常清楚,完顏阿骨打的地位,早在幾十年前時,就被叔父完顏劾裡鉢確定了的,具有法定意義,不容篡改。

щшш ●тtκan ●¢ ○

故此,在勸完顏阿骨打稱帝上,完顏撒改和完顏粘翰比誰都積極。

眼看衆望所歸,完顏阿骨打自然順水推舟,建國稱帝了。

完顏阿骨打建國稱帝后,加緊了對遼國的進攻。

再說遼國朝廷這邊,耶律延禧先後丟了寧邊州等幾座城市,又在鴨子河吃了敗仗,後又聽說完顏阿骨打在會寧府建國稱帝,公開與遼國對抗,頓時勃然大怒。

耶律延禧隨即便召集大臣開會,確定針對金國的方針策略。大臣們皆知耶律延禧的意思,再加上大遼管治下的女真自行建國稱帝,除了征剿之外,別無他法,故此異口同聲地主張武力征剿女真。

耶律延禧遂令耶律斡裡朵爲都統、蕭乙薛爲左副都統,耶律章奴爲右副都統,點起二十萬騎兵,七萬步兵,分爲三路,浩浩蕩蕩,殺奔達魯古城。

達魯古城乃緊靠着被女真人奪取的那些城池的一個地方。

一時間,旌旗遮天,人馬蓋地,氣勢雄壯,甚是威武。

因爲女真善戰的緣故,耶律斡裡朵統兵出發前,耶律延禧專門召見耶律斡裡朵,特意囑咐其道:“都統此番出征,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爲上策。目今,我國軍卒已百年不曾經歷戰爭,戰力早已退化,你當以浩大之勢,恐嚇女真議和爲主,能不戰則不戰。當然,兩軍對陣,想不戰有時候也是一廂情願,假如一定要戰,則要保持兵馬將士的相對集中,讓女真人啃不動爲原則,切不可分散兵力,被女真人分頭吃掉。”

天祚帝之意乃是怕朝廷軍隊打不過女真人,暴露了朝廷軍隊的弱項,使得女真人得寸進尺,故此有此番囑託。

耶律斡裡朵受命出征,雖統兵近三十萬,浩浩蕩蕩望達魯古城殺奔而來,其實只想着逼迫女真議和,並未做必戰之準備。

金國君臣,聞聽遼國大軍三十萬大軍殺奔而來,不明就裡,心中甚是驚恐。

完顏吳乞買覲見完顏阿骨打,進言道:“遼國大將耶律斡裡朵統帥三十萬大軍,殺奔達魯古城,除欲與我國大戰外,更主要的是固防邊境:目前局勢下,我國當避其鋒芒,從側翼攻之,萬一失利,也好迅速退卻。”

完顏阿骨打聞言道:“大敵當前,只有迎面而上,若有退卻,恐造成軍心不穩,有潰敗之可能,實乃不能承受之重。”

完顏吳乞買道:“畢竟遼軍兵馬有三十萬之衆,而我們大金只有區區數萬兵馬,正面迎戰顯然是不可取的。以我之見,是不是召集諸勃極烈及大將開會研究一番,以確定針對遼軍的戰略方針?”

完顏阿骨打聞言道:“也好,那就開個戰前會議,一來研究戰略方針,二來也作爲戰前動員。”

隨即,完顏阿骨打召集衆將商議,如何迎對遼軍。

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六十一章 首戰寧邊 (2)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九十二章 居中闖殿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見舊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次伐遼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