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

汴京城吃驚的時候,太上皇在童貫、高俅的擁簇下,正乘坐着遊船,在秦淮河中游玩。秦淮河岸邊,奔騰而來一支馬隊,一直來到與太上皇遊船並齊的地方,先是遙喊着給太上皇趙佶請安,隨即令童貫上岸接旨。

遊船上,興致勃勃的趙佶,遙見一支馬隊馳騁而來,眉頭一皺,轉首問身側的、童貫、高俅道:“二位卿,來的甚人?來做甚?可是二位卿指派而來的?”

童貫、高俅均未指派兵士來保護太上皇,他們所帶的兵士都在周邊的幾支遊船上,岸上馳騁而來的馬軍也讓童貫、高俅感到納悶。隨即,就聽到馬軍頭領給太上皇請安,令童貫登岸接旨。

趙佶聞聽到兵士們向自己請安,令童貫等俺接旨,知道來的馬軍乃是汴京趙桓派來的,遂令遊船靠岸。

遊輪靠岸,趙佶端坐在船頭,童貫、高俅站立兩邊,像是哼哈二將,童貫、高俅身後,是趙佶帶來的妾姬及民女。遊船四周,又有六七隻遊船,劃至岸邊,上面站滿了拿刀持槍的兵士。這些兵士是保護太上皇趙佶及童貫、高俅等人的。

岸上,馬軍兵士們跳下馬,跪伏一地,高聲向太上皇趙佶喊道:“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上皇趙佶擺手道:“免禮!”衆兵士們爬起身來,其中一位爲首的將領高聲喊道:“聖上有旨,童貫童樞密登岸接旨!”

童貫聞喊,慌忙登岸,跪伏在地。

爲首將領展開聖旨,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目今,金人犯境,汴京危急,着令樞密使童貫,於接旨之時, 速遂宣旨官返回汴京,以堪汴京防務大事。”

童貫叩首,高呼道:“臣童貫謹遵聖旨。”

隨即,童貫接過了宣旨將領手中的聖旨。

遊船上,着急問道:“你這將領,俺且問你話。”

馬軍將領忙跪伏在地,等候趙佶問話。

趙佶道:“此乃休閒娛樂之地,大庭廣衆之下,無規矩可講,你且平身。”馬軍將領遂爬起身來,望遊船上趙佶一拜。

趙佶問道:“現在京師情況如何?可有勤王兵馬趕赴汴京?”

馬軍將領答道:“回奏太上皇。金人圍困汴京日緊,汴京情勢危急,好在種師道大人統西軍數萬人馬,已抵達汴京,正與金人周旋。汴京城中,也有朝廷兵馬十餘萬,汴京城暫時無恙。”

“好!好!”趙佶點頭道:“新帝宣童樞密返京乃是因何?欲令童樞密掌管守城兵馬,與金人決戰?新帝不知道童樞密、高太尉在保護朕嗎?”

馬軍將領回奏趙佶道:“回奏太上皇,這個爲臣真不知道。爲臣只管將聖上旨意宣到。”

趙佶見說,心中略有不悅。

岸上,童貫望太上皇趙佶一拜道:“啓奏太上皇。聖上有旨,臣不得不返回汴京,臣不能侍候太上皇了,請太上皇多多保重。”說着,童貫眼中垂下淚來。

趙佶心裡也難受,對童貫說道:“既是新帝有旨,宣你返京,你便返京去吧,俺這裡有高太尉陪護,萬無一失。另外,你在返京時,挑選精兵強將一千,一路護送你返京。”

趙佶擔心童貫路途安全,故有此說。

童貫彎腰答道:“多謝太上皇牽掛。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即,童貫與太上皇告辭,返回南京兵營,點起一千餘馬軍,隨着來將,望汴京馳騁而去。

汴京城下,完顏宗望因姚平仲夜襲兵營之事,大爲惱火,除了令王汭催要經營綢緞、令衆將領們全力攻城外,就是拿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出氣。

康王趙構面色冷峻,不亢不卑,極爲鎮靜。相對於康王趙構,張邦昌在完顏宗望面前,嚇得面色土灰,渾身顫抖,說話也結結巴巴,更顯得康王趙構的凌然之氣來。

完顏宗望見狀,懷疑康王趙構非是皇室親王,乃是哪家宋將子弟,遂令王汭向宋國朝廷提出,另派親王前來金營,將康王趙構換回去。

王汭將此要求提給了欽宗趙桓,趙桓遂派五弟、肅王趙樞,前往金營爲質,以換回金人不要的康王趙構。肅王趙樞聞聽到讓他去金營爲質,嚇得渾身顫抖,眼淚也流了下來,可憐巴巴地望着欽宗。

欽宗見狀,愈加心酸,勸慰趙樞道:“肅王莫要膽怯,有朝廷數十萬兵馬在,金人不敢把你怎麼樣的。五弟啊!現在宗社危急,金人指定要宗社子弟爲質,朕觀來看去,也唯你莫屬了。你去吧,朕會保證你的安全的。”

趙樞無奈,只得去了金營。

來到金營,趙樞見到了完顏宗望及康王趙構。在看了眼完顏宗望時,趙樞渾身顫抖;在看了康王趙構時,又淚眼汪汪。趙構拍了拍趙樞的肩膀,輕聲說道:“五哥多多保重,弟去也。”隨即出了金營。

通過對肅王趙樞和康王趙構的觀察,完顏宗望認定肅王趙樞乃是皇室子弟,因爲肅王趙樞見了自己嚇得渾身顫抖,一看就是蜜罐子裡泡大的皇家子弟,柔弱溫順,有皇家子弟的氣質。

這下完顏宗望滿意了,覺得抓住了宋國皇室的疼處,自己在這個時候撤軍,宋國朝廷考慮的人質的安全,必然不敢對自己發動進攻,這樣就可以安全撤過黃河了。

完顏宗望這個時候準備撤軍,一來是宋國勤王之師不斷到來;二來是完顏粘翰統率的西路軍遲遲不能攻克太原,再在汴京待下去,又被圍殲的可能。

對完顏宗望來講,他最擔心的就是在渡黃河時被攻擊,那樣的話,金軍就全軍覆沒了,所以,完顏宗望懷疑趙構非是皇室子弟,在換來了肅王趙樞後,才下定決心,趕緊撤軍,以免發生不測結果。

完顏宗望暗中安排兵馬,準備撤軍。

太原那邊,幷州保衛戰已經進行了三十餘天了。

因爲擔心幷州被攻克,楊可世和柴進等人協商後,決定由柴進率五千精兵,援助幷州王稟守城。柴進率五千精兵抵達幷州城後,隨即被王稟安排,率領衆多將領兵士,把守東城門。

已經攻打併州城三十餘天的完顏粘翰,眼看着小小的幷州城攻打不下來,已經急得像只瘋狗一樣了,每天統領着精兵,向幷州城頭射箭,組織兵馬搭建雲梯,強行攻城。柴進令手下將領及兵士,向下投擲滾木礌石,箭射攻城金兵。金兵數番攻城,均被宋軍擊退。漸漸地,幷州城中,糧食貧乏,用於防衛的箭矢、滾木礌石也不夠用了。

柴進令兵士們好生把守,他急忙嚮往知府衙門,向知府張孝純、總管王稟稟告情況。張孝純、王稟、柴進等人隨即商量起來。

張孝純看着柴進問道:“柴將軍乃梁山虎將,你們在梁山時,多次挫敗朝廷證剿,可有什麼良策,以解幷州危急?”

提到梁山之事,柴進臉色微紅。

張孝純見狀,忙道:“柴將軍莫要介意,吾並無它意,只是垂詢守城良策。”

柴進起身,望張孝純、王稟一拜道:“末將一時迷茫,誤入歧途,多虧朝廷寬恩,得以招安;然末將並不貪戀富貴,棄官返鄉,而今爲保衛幷州而來,也知知府大人並無它意,焉何介意。”說着,柴進又望張孝純、王稟一拜後道:“知府、總管,非常之時,當取非常之策。以末將之見,當召集城中百姓全員皆兵,糧草統一調配,拆除部分民房,棟樑製作滾木,石塊運至城頭,凡鐵質物品,皆加工成箭矢,已備守城之用。兩位大人,幷州軍民團結一心,衆志成城,就一定能夠保我幷州固若金湯,金狗就不能攻佔我幷州城池,城中百姓軍民免遭金狗蹂躪。”

張孝純、王稟見說大喜。王稟站起身,高聲說道:“把守城池,保衛朝廷疆域,乃我們做軍人的神聖職責,我們軍人,當與城池共存共亡,人在城在,城破人亡,這沒 什麼好說的。傳令下去,城中軍馬,除必需之外,統一圈養,已備糧草不足之時宰殺。其他的,就按柴將軍說的辦。”

張孝純遂命令城中百姓拆房,準備滾木礌石。

幷州城下,完顏粘翰指揮着金兵,又一次攻城。箭矢螞蟥般飛向城頭。王稟親臨城頭,令兵士們躲在城垛下,以防金軍箭矢射殺。

金軍兵士擡着雲梯,撲只幷州城下,將雲梯搭在城牆上,往上面爬。宋軍兵士一起出現在城垛缺口,往下射箭,仍石塊、火把,將金軍雲梯推翻在城牆下。

金軍將領見狀,氣得哇哇大叫,命令兵士加緊攻城。王稟、柴進統率的宋軍,再次打退攻城的金兵。

開遠門城頭,柴進見一金軍大將在城牆下來回馳騁,指揮金兵攻城,遂搭箭在弓,拉滿了弓,一箭射去,將那名金軍大將射翻在馬下,給射死了。那員大將乃金國皇室子弟。情況報告到完顏粘翰那裡,完顏粘翰暴跳如雷,大聲吼道:“攻城!攻城!待攻下幷州,本帥定將王稟碎屍萬段,已報殺俺宗室的血海深仇。”

一連數日,金軍加進了對幷州城的攻打。幷州情勢越來越嚴峻。

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林幽谷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二百二十三章 晉陽城下(1)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〇五章 征剿梁山 (4)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七十五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見舊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一百六十章 大禹山中 (1)第十二章 算命先生 (2)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九章 宋江殺惜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二百五十章 良嗣斃命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