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聲望
在發了工錢後,黃荻、柴一葦、耿石、劉洪文一個個的,感覺少勞動一點就跟虧心了似的,什麼也不讓方臨動手;再者如今店裡客人雖然仍不少,但早已不會爆滿擠到外面了,方臨也算是解放出來了,打算去找蒲知府、董祖誥、徐闊老、劉掌櫃一趟,讓他們看看這月賬目,哦,還打算去一次清歡小居,對《三國演義》第一天售賣時那一百本支持表示下感謝。
出門,走在街上,就碰到一羣小孩子,拿着棍子,你喊着‘某乃燕人張翼德是也’,我喊着‘你這插標賣首之輩’,兵兵噹噹過上兩招;還遇到幾波混混當街跪下,效仿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點香對天拜把子的;還有說書《三國演義》的,圍觀的人裡三層、外三層,陣陣叫好,熱火朝天……
‘盜版出現,的確稍稍分薄了些利潤,但帶來的影響力卻是真切的,讓《三國演義》影響在府城更進一步發酵,真正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作爲《三國演義》名義上的作者,方臨也出名了,在路上不時就會被認出打招呼,每一個都是客客氣氣,最多的是催更,詢問《三國演義》第二部了。
如果說,當日辯論大會所得名聲只是一時,來得快、去得也快,那麼,《三國演義》帶來的聲望就極爲堅挺、持久,效果也更爲恐怖,陌生人見了,一聽他是《三國演義》作者,先天好感度+20,若是書迷見了,更是直接好感度+50。
……
方臨來到府衙,請門房遞了話,蒲知府竟然親自迎出來。
“大人真是折煞小子了。”
“當得,當得。”蒲知府笑得爽朗:“方臨,你不知道,隨着《三國演義》火熱,轟傳四方,我那臨府做官的同年都來信,對我爲《三國演義》作序表示羨慕……哈哈,他殿試二甲,排名比我高又如何?百年之後,世人多半知我不知他。”
顯而易見的,他心情極好。
“《三國演義》能有如今聲勢,大半功勞是大人的,爲書作序,又是拿出聲望作保、揚名,前些日子,更是保駕護航……”
方臨說着,拿出賬本,請蒲知府過目。
“前後一個多月,除去種種,淨利潤一千八百多兩銀子,這麼多?我沒記錯,當初投入也才五百兩銀子吧?”蒲知府看了,都是驚訝道。
這個數字,對他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正是《三國演義》開售,藉助大人之助,銷售火爆,等下個月,就要降下來許多了。”方臨說着。
“也是。”蒲知府頷首表示明白,轉而又是道:“說來,那些盜版《三國演義》之書商,與竊賊何異?在淮安府城,我還能敲打一二,讓這些人收斂,別的府城,就鞭長莫及了。”
“大人所做已足夠多了,小子感激不盡。”
方臨話鋒一轉:“真要說來,那些盜版也不是沒有益處,這次將《三國演義》打出名聲,下次《三國演義》第二部發售,其他每府可擇一家書商,作爲分銷商,分成也好,買斷也罷,如是兩三次,就能建立一個發行渠道。”
“這個想法好。”蒲知府聽聞點頭,雖然‘分銷商’、‘發行渠道’一些詞頗爲新奇,但理解起來倒也沒有障礙。
“大人,在通俗小說一道,咱們淮安府城已然佔據先機,等《三國演義》打開發行渠道,那時,一本好書不僅能在本城售賣,還能通過別府書商,賣到各地,最大限度開發……這個過程還能人爲加快,比如官方舉辦通俗小說大賽,直至將通俗小說打造成淮安的一張文化名片……到時,讀書人匯聚於此,書商往來選書,必將繁榮一地經濟,民衆自豪,商人生意興隆,官府稅收激增,大人自然萬民擁戴,聲望傳於朝廷。”
方臨訴說着自己想法,描繪出一張藍圖。
“好,好啊!你這想法天馬行空,別出心裁,細細思之,卻又有着確鑿可能。”
蒲知府說着,看向方臨目光復雜:“可惜啊,我本想招募你爲幕僚,卻又想到,朝野不多一個幕僚方臨,民間卻少不得一個作者方臨,你能寫出《三國演義》,也必能寫出更多通俗小說佳作。”
“莫要小瞧了它,唐詩、宋詞、元曲,皆是一個時代之代表,我大夏想必就是通俗小說了。你看唐詩代表李太白如何?宋詞代表蘇東坡如何?元曲代表馬致遠如何?你方臨如何不能成爲通俗小說代表,獨領風騷數百年?”
不得不說,蒲知府是有遠見卓識的,身處時代之中,目光卻能穿越歷史迷霧,斷定未來通俗小說將成爲大夏一朝的文化符號。
“大人好意,小子心領了,的確是在民間更覺自在。”
方臨早有規劃,終極目標是掌握槍桿子、帶着家人遠避出海,要麼科舉做到一地封疆大吏,要麼做到大資本家,纔能有那般龐大資源調動能力,幕僚之途卻是不行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方臨伱須知,一個行業做到頂尖,也可打破世俗藩籬。聲望聲望,名聲達到一定程度,也是有力量的。”
蒲知府舉例:“你看李太白,得罪皇帝,不也僅僅是賜金放還?縱使後來附逆,不也同樣沒判死麼?”
方臨深以爲然,這些他也想過,聲望的確是有力量的。
名聲大到一定程度,沒人會輕易弄你,相當於獲得了一張另類的免死金牌。畢竟,一個青史留名的人,你給弄死了,史書之上,是要遺臭萬年的,子子孫孫都要被人鄙視、看不起。如秦檜,史書上比他更十惡不赦之人,有沒有?當然有,但就因爲岳飛,後世名聲如何?某段時間,世人甚至羞爲姓‘秦’。
這個時代,重視宗族,重視名聲,萬不得已,不到你死我活,絕對不會有人殺他,皇帝都不會!
不僅如此,巨大名望,也是接觸更高圈子墊腳石。其中種種好處,不言而喻,可以說,隨着《三國》傳遍大江南北,方臨將成爲無冕之王,去到何處都會被高看一眼,一定程度上說,獲得不遜色於舉人、進士的社會地位。
……
蒲知府之後,方臨去尋董祖誥,一番對利潤驚訝,自不必說,兩人坐下喝茶暢談。
“方兄一本《三國演義》,可是鬧出好大的動靜,我聽聞,城中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黃髮小兒,無不知《三國演義》;茶館酒肆中,某些酒鬼喝醉了,效仿桃園三結義,出門拉着人,當場拜把子的;甚至,聽說《三國演義》都傳至宮中,陛下看之甚喜,都是方兄的書迷吶!”
董祖誥最後一句,壓低了聲音。
這事蒲知府大概也有所風聞,但畢竟是官場衆人,涉及宮闈,不太好妄議;而董祖誥就沒有此顧慮了,另外,也是兩人感情大於利益,關係相對更進一步,因而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兩人閒聊一番,方臨說了後續店中經營計劃。
“今年閏八月,不然秋闈也已過了,如今秋闈即將開始,我要去赴考鄉試,店中還要方兄多多擔待,任何舉措我都支持。” “那我就提前祝董兄金榜題名了。”
……
辭別董祖誥,方臨又去找徐闊老,路上,恰逢中午從學堂回去吃飯的徐賢文,兩人一同過去。
“方哥,你不知道,你的《三國演義》我們夫子都看,今日,我們夫子還在課上講了你的《臨江仙》……方哥,你真真厲害!”徐賢文說着,小臉上滿是崇拜的表情。
“你小子給我拍馬屁,準沒好事,說吧,這次求我什麼?”方臨都摸準他的脈了。
“嘿嘿,我答應了同窗,請你給書籤名……”
“多少本?”
“三十本。”
“還好,多虧你們學堂沒有三百、三千個學生。”
……
來到徐家,徐闊老熱情迎來,方臨丟下小屁孩兒,兩人一同喝酒。
“方老弟啊,你不知道,道上的人都在傳,就衝你《三國演義》中關二爺這角兒,以後誰見了你都得客客氣氣。”徐闊老哈哈大笑道。
方臨聽了也覺得好笑,暗想:‘等將來,第三部寫死關二爺,那我就該捱打了是吧?’
他將賬本給徐闊老過目,並還上先前店中無息借貸的三百兩銀子。
“好啊!”
徐闊老看了,亦是震驚:“我想到方老弟你開書肆賺錢,卻沒想到這麼賺錢,一個月投入就全部收回來了。”
“下月就會降了,預估只有三四百兩淨利潤,這還是軒墨齋正版觀念深入人心,深入開發插畫、評點等等版本的情況下。”方臨潑冷水道。
“那也不錯了,這筆買賣,我可是佔了大便宜了。”徐闊老笑道。
這是實話,方臨開的書肆暴利,當初,來拉上他,簡直就是送錢來的。
“徐大哥,我是這樣想的,店中利潤暫不分紅,投入發展,多開幾家店面……如此,等《三國演義》下一部發售,也能獲利更多些。”方臨說道。
“是這麼個道理,這是好事,我支持,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只管說。”
徐闊老拉着方臨留下吃飯,商談一番,午後方纔離去。
等方臨走後,徐闊老嘴裡還在哼着小曲。
“早前,我怎麼說的,方老弟非是常人,現在看到了吧,開一家書肆就這麼賺錢。”
“再賺錢,你也只有一成五乾股,分紅到現在,也一個大子都沒見着。”徐妻故意打擊他道。
“你知道什麼?”
徐闊老哼了一聲:“分紅拿去開分店,將來纔會更賺錢。當然,最值錢的不是店面什麼,而是方老弟本身,光是《三國演義》後續幾部,就能大賺特賺,更別說,方老弟將來寫出更多書了……那一成五的乾股,說是下金蛋的母雞都是小瞧它了,那是一座金山銀山吶!”
……
等見到劉掌櫃,劉掌櫃可是對方臨稀罕得緊:“不在軒墨齋,早上散步都沒你陪着,可是不習慣。”
“劉掌櫃你這兒離軒墨齋也沒太遠,趕明兒我過來找您。”方臨笑道。
劉掌櫃接過賬本看了,感嘆道:“方臨,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當初投資了你啊!”
的確是如此,若非早先結下的交情,擱作別人,就算是溢價,也不可能從方臨手上拿到乾股。
“對了,這處賬目有個問題,方臨你做掌櫃,怎能自己一文錢不拿,給店裡白打工?”劉掌櫃埋怨道。
“這事蒲知府、董兄、徐大哥也說過,這個月不說,從下月開始,我每月拿店中五分利的分成,作爲工錢。”方臨說道。
預計接下來幾月,店中每月淨利潤三四百兩,百分之五也就十幾兩、二十兩,相對把控書肆大方向發展,他拿得並不虧心。
“這個我也同意,方臨你說的不分紅,繼續開店,這事我同樣支持。”劉掌櫃擺手道:“人老嘍,精力不濟事了,就該有個老人的樣子,老老實實別折騰,讓你帶着掙錢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