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第535章 鋪墊

兩國都開始致力於內政,讓百姓休養生息,一直縮在一旁的閩國見狀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陳見與心腹們嘆道:“我閩國又多幾年安穩。”

“可是相爺,我等總不能仰人鼻息,如今天下大勢非樑即蜀,介時我們閩國何去何從?”

陳見心底便有些沉重,嘆道:“那也是大勢所趨,我們閩國地小人少,總不能拿雞蛋去硬碰石頭。”

閩國當初便是大唐江南東道的尾部,天下大亂後,吳氏便將當時福州的刺史殺死舉事,從而成立了閩國。

而陳氏在泉州一帶聲望極高,與吳氏乃姻親關係,便也站在了吳氏那邊,說服泉州刺史投靠吳氏。

通過打壓擴張,最後閩國才佔了四州而已,都比不上樑國的一個江南道大。

本來在江南東道中,這一帶的經濟便算不上好,要不是當時天下大亂,後來樑國和南漢建立後多與其他國相鬥,看不上閩國這塊小地方,閩國早被吞了。

他們的君王要是睿智能幹,他或許還能學一下週瑜,輔佐君主吞併河山,爭一爭這天下。

可惜了,皇帝雖有雄心壯志,卻吃不了苦,他從及冠後便開始輔佐他,一開始還恨鐵不成鋼,然後爭鬥,到現在閩國的實際權利掌握在他手裡。

皇帝在他這裡都成了一個擺設,這樣的人怎能去跟樑帝楚帝和蜀帝那樣的人物爭天下?

所以陳見也死心了,只要管好底下的百姓就行。

只是現在,南漢,楚國已滅,大理偏安一隅,就中原來說,也就樑與蜀耳。

將來閩怎麼辦?

也打一場,然後等着國滅?

可要投降,屈與人下他又不甘心,他尚且如此,更何況一向高高在上的閩帝?

陳見卻不知道,他正糾結不安時,他的侄子兼學生陳固已經給家族和岳家牽好了線,讓兩家做起了生意。

陳固娶了錢魚魚後便將她帶回泉州見父母了,陳家對錢魚魚的態度都不錯,等她有孕後對她更好了。

因錢家是蘇州本地的士紳,而陳家是泉州的士紳,通過這對小夫妻,他們發現對方手裡有很多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便開始互通有無起來。

閩國是有對外的港口的,國庫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便來源於此,所以有許多奇異的舶來品,可比杭州一帶的還要好。

所以錢家改從親家那邊入手。

閩國與樑國本就不禁商貿,可以說,幾國關係中,只有閩國與各國關係都不錯,閩國的商人可走遍每一個國家,包括之前的南漢。

沒有哪一個國家會拒絕閩國來往,因爲他們都不怕閩國,而且閩人帶來的商品都不錯。

陳固的牽線也不過是讓兩國的民間交流更頻繁了些罷了。

而更讓陳家驚喜的是,姬先生還收了陳固做學生。

陳家不說,其他姻親故舊也都把自家的孩子拉到陳固面前,讓他把人帶去蘇州,說不定他們也運氣好,能叫姬先生看上呢?

動靜鬧得太大,讓在長樂府爲相的陳見也知道了。

他將陳固叫來仔細地問了問蘇州的情況及收徒的過程,沉默了許久後道:“既然是要去蘇州學習,那便要長住,將你媳婦留在家裡也不像話,你帶了她一併去吧。”

頓了頓後又道:“你父母一輩子也沒出過泉州,趁着他們身體還硬朗,不如帶他們出去走走,聽聞蘇州氣候適宜,你帶他們去住一段時日吧,也可照顧你媳婦生產。”

陳固驚詫的擡頭看陳見,猶豫道:“伯父,此去侄兒還能回來嗎?”

陳見就笑,“泉州是你的家鄉,你就是不想回來,我也是要叫你回來的。”

陳固就鬆了一口氣,起身行禮道:“先生放心,學生知道怎麼做的。”

陳見不僅是他的伯父,也是他的先生。

說起來,論起血緣,他們只是遠房親戚,還是師徒更近些,他去蘇州讀書本就是奉的陳見的命令,一是爲了做學問,二是爲了閱書樓。

沒想到最後不僅娶了個媳婦回來,還拜了姬元做老師。

陳見叮囑道:“若論教書育人,我拍馬也不及姬先生,你既拜了他爲師,那便好好與他學。”

陳固應下。

陳見就嘆道:“你才情俱有,可惜志不在仕途,我也從不勉強你,但泉州養你育你,將來你總要爲它做些什麼才能回報一二,也不枉來這世間走這一遭。”

“先生,學生都懂的。”陳固神情堅毅道:“學生會盡力周旋的。”

陳見看了他的神情便哈哈大笑,搖頭道:“兩國大事豈是你一無名小卒能左右的?你以爲我要你做什麼?”

陳見笑道:“你只要好好的與姬先生學習,但凡學了他兩分的育人本事,待以後安定了,你就回泉州來,教出更多的人才來,便算不枉我教導了你一番了。”

陳固愕然,然後眼眶便是一紅。

他還以爲伯父是要他去爲陳氏牽線,所以讓他帶着父母妻兒離開,這樣將來事發,他的家人至少不會被牽連,卻原來還是他多想,心也太窄了些。

“伯父……”

“你還是叫我先生吧,”陳見搖手笑道:“那樣更好聽些。”

陳固便後退一步,躬身行禮道:“先生,學生必不負您所託。”

陳見點了點頭,嘆氣道:“去吧,去吧。”

他這滿腹的心事也不知該和誰說,於樑國那邊,他雖有了些心思,奈何沒有門路啊。

陳見苦於沒有門路,姬元卻已經找到了門路,不然他也不會這把年紀了還收徒。

他一直記得自己答應林清婉的事,他不知道她在給錢家和陳家牽那條姻緣線時是否知道陳固的身份。

但顯然,這個身份將來會幫他大忙。

閩國,皇帝是姓吳,可閩國的朝政卻是陳見握在手中,百姓也更信服陳見。

只要陳見願意,那歸降之事便成了七成。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去達成那七成,只要陳見願意了,他就能站在閩國的朝堂上,爭取剩下的三成。

樑國這邊還不知道姬元已經開始謀劃,崔正從蘇州回來後,樑帝才知道林清婉還求了姬元這件事,一時更感動了。

又在朝堂上發表了一下感嘆,看着曾經林清婉站立的位置落淚。

不知內情的羣臣:……陛下越來越多愁善感了,這可怎麼辦啊?

305.第305章 送行91.第91章 透露145.第145章 明白105.第105章 矛盾492.第492章 牙酸92.第92章 豆腐55.第55章 過年427.第427章 誰的錯251.第251章 送考62.第62章 盧氏家學161.第161章 痕跡434.第434章 翻譯122.第122章 機會488.第488章 換回337.第337章 知情348.第348章 說客242.第242章 命懸一線70.第70章 嫉妒292.第292章 爭吵294.第294章 貴客393.第393章 誰去440.第440章 恩愛357.第357章 斷後路400.第400章 合作351.第351章 朝議418.第418章 安撫313.第313章 師兄弟62.第62章 盧氏家學327.第327章 護身符34.第34章 高興壞了129.第129章 較量430.第430章 去留43.第43章 不服158.第158章 將錯就錯218.第218章 報仇245.第245章 和離507.第507章 深情151.第151章 公開(一)308.第308章 祭奠12.第12章 祈骸150.第150章 無賴161.第161章 痕跡460.第460章 斷絕361.第361章 落定229.第229章 避開260.第260章 求情222.第222章 逃出生天113.第113章 惱怒(二)275.第275章 小氣454.第454章 親疏331.第331章 改道431.第431章 施恩153.第153章 公開(三)193.第193章 及笄禮130.第130章 糧價330.第330章 蠢蠢欲動20.第20章 拍賣29.第29章 示弱346.第346章 消息399.第399章 和談(二)140.第140章 決定546.第546章 番外 我是能臣(四)36.第36章 爭吵416.第416章 奪位62.第62章 盧氏家學241.第241章 困境36.第36章 爭吵103.第103章 敏感117.第117章 收攏22.第22章 相對445.第445章 答應202.第202章 發展451.第451章 上門209.第209章 決定進京500.第500章 美242.第242章 命懸一線225.第225章275.第275章 小氣6.第6章 代替394.第394章 困130.第130章 糧價27.第27章 不屈99.第99章 恩怨(上)98.第98章 建議361.第361章 落定361.第361章 落定182.第182章 比拼509.第509章 送行17.第17章 察言502.第502章 眉娘142.第142章 攻擊414.第414章 援助133.第133章 希望(下)289.第289章 反應456.第456章 質子391.第391章 信12.第12章 祈骸454.第454章 親疏505.第505章 撞見290.第290章 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