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

虎頭山對岸的漢軍營壘攻克後,漢水中的攔江索自然被拆除。楚軍水師穿過漢水,截斷了襄陽城向虎頭山據點輸送補給的通道。同時,蜈蚣艦和裝載了牀弩的艨艟對虎頭山據點用砲彈與“火龍“日夜猛轟。

楚軍主力並沒有止步,半日後,前鋒就抵達襄陽城下,選擇地勢較高之處開始構築營壘,營壘用寬闊的甬道一直延伸到漢水之岸,又在這構築了一座簡易水寨。當營壘構築完成之時,虎頭山上的漢軍據點已經舉白旗投降。

襄陽城的守將是周昌,聽聞楚軍已經兵至襄陽城下,大感震驚。前幾日發現楚軍蹤跡時,就已向南陽派出快馬求援。

但他萬萬沒想到楚軍這麼快就攻破了苦心經營的虎頭山防線,現在求援的令卒可能剛剛到達南陽。劉賈的援軍過來怎麼也要三四天左右吧。

登立襄陽高大城頭的周昌,隔着寬大的護城河,看着對面的接天連地的楚軍營壘,高聲下令道:“傳本將將令,徵召城中所有十三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民衆,上城頭協助駐軍守城。“

襄陽城有兩萬守軍,除去被楚軍端掉的三千虎頭山的漢軍。城中還有一萬七,加上數以萬計的老百姓和堅固高大的襄陽城牆以及寬大的護城河。周昌據此思付堅守襄陽四五天完全不是問題。

楚軍營寨剛構築完成,就出動一隻兩千人的偏師佔據了只有幾百駐軍的樊城。襄陽對岸的樊城本不只這麼點漢軍,但周昌認爲城牆低矮,無險可守的樊城根本不可能守住,就將樊城兵力大部調入襄陽。

此時,襄陽完全是孤城一座,漢水上停泊着大量楚軍戰船戰艦,甚至寬大護城河中,楚軍的走舸小舟都在“滿池走“。護城河上的棧橋早已被拆卸掉,現在進出城門只能靠渡船。

楚軍一反常態,沒有在拂曉時分開始攻城,而是於日落天黑時分發起進攻。

並沒有周昌擔心中的雲梯樓船出現,但是楚軍將大量蜈蚣艦駛入護城河,沿着河岸一字橫向排開。浮橋也開始搭建,而且非常迅速。數十走舸小艇橫向排成一行,搭上早已準備好的木板,一座浮橋就迅速搭建起來。幾乎在搭建浮橋的同時。一艘改裝的艨艟竟然進入護城河,船頭直接對着城門頂着岸邊。而後船頭艙板打開落下,成爲跳板。數十楚軍兵士頂着大盾,簇擁着一個龐然大物緩緩行下船來。

這麼長時間內,襄陽城頭對城下的楚軍動作居然毫無反應。這是因爲,承受楚軍主攻的這一面城頭已成死地。

兩百具弩炮,一百多具牀弩,還有沿着護城河外沿停靠的大批蜈蚣艦,一起對城樓所在的兩百米長,七八米寬的城頭,實施密集轟擊。

只打的城樓上石崩磚碎,木斷瓦粉,甚至有的城垛都被轟擊的整塊坍塌。爲鼓舞士氣親登城頭指揮的周昌已經“散“在廢墟之中,他先是胸口被轟開個銅鏡般大的大洞,而後屍體又被亂石砸的支離破碎。

弩炮的特點能精確的進行彈道打擊。相同炮位,發射角度和推彈行程,以及相同彈丸情況下,前一發與後一發落點間距不會超過兩米。所以經過操炮手幾輪校正炮位後,弩炮發射的砲彈幾乎都落在預定範圍之內。一千多平米的範圍內承受了數千枚石彈的打擊,可以想象當時的場景。這批砲彈故意製作的尺寸有微小差異,這樣在同樣炮位,射擊角度,推彈行程下,落點可以均勻分佈開。

砲彈塗上火油,再在弩炮炮口支一火把,就能在夜間清晰觀測到落點。這就是楚軍在夜間發起進攻的原因。

那具從艨艟上“行駛“下來的龐然大物終於推進到襄陽高大而堅固的城門下。此時它後方的浮橋也搭建好了。楚軍兵士們正從浮橋上涌來。

這龐然大物當然是破城機,但比上一個時空中的尺碼要大的多,機件也更加合理和精密,那把破城重錘足足有萬斤之重。

“轟隆“一聲巨響,木屑木板四處飛濺,層層加固的襄陽城城門被錘開,城門後的鐵條橫襯成麻花狀脫落,幾道鐵門閂已經完全扭曲變形從大門上脫落。

大批已經從浮橋渡過護城河的楚軍將士從破城機兩側迅速進入襄陽城,奇怪的是城門附近居然沒遇到什麼抵抗。這是因爲城內一萬七千多漢軍已經亂成一團,主將和跟隨在主將旁邊的副將參將大批陣亡,指揮系統完全失靈。

最先進城的是屯墾軍的陷陣營,但和陷陣銳士無關。這是季布參照霸王近衛的陷陣銳士編練的,只有五百人,可謂百裡挑一。他們與陷陣銳士相比,除了單兵素質與技能以及團體意識上有差距,以及裝備有差異外,其餘也不相上下。

這些陷陣營兵士也身着鎖甲,拿三尺大盾和百鍊精鋼環首刀,但不用弓弩。

他們一路上暢通無阻,只斬殺了些暈頭撞上來的三五成羣漢軍散卒,行至襄陽府衙時才遇到有規模的抵抗。一個漢軍都尉帶着本部兩千多兵士攔在了主街上。

陷陣營兵士二話不說,持刀挺盾以一個簡單的戰鬥隊形就衝了上去。雙方很快戰成一團。

一名陷陣營兵士在挺盾格擋開攻向自己的戟刃,接近漢軍陣線後,用手中環首鋼刀連續捅殺了三名漢軍戟兵。卻沒注意側面一名漢軍矛手持兩米長矛,捅入他的肋部的鎖甲,他忍着劇痛,將環首刀的刀刃劃過最靠近自己的一名漢軍喉管。而後倒在地上,呢喃着說道:“一換四,值了。“

馬上,那名漢軍長矛手的腦袋被另一陷陣營兵士的刀鋒劈開,腦漿頓時露了出來。數十支弩矢拋射飛來,射入漢軍陣列,齊刷刷倒下一片。

一個楚軍弩兵氣喘吁吁的喊道:“前面陷陣營的弟兄們,你們跑慢點,我們跟不上啊。“身後,大批楚軍戟手,刀劍手也殺了上來。

三千漢軍本就被五百陷陣死士打得連連後退,楚軍援軍一到,就迅速被擊潰。那名領軍的校尉人頭已被陷陣營兵士們拎在手中。楚軍毫不憐憫的繼續奮力追殺,除非對方丟掉武器,跪地投降。

此時一隊隊的虎賁重步兵,也殺入城中,順着襄陽城的大街小巷向全城鋪開。主攻的一面城牆早已被楚軍佔領,正順着城頭甬道向另外三面城牆殺去。

由於四處城門外的棧橋都被周昌下令拆除,城中一萬七千漢軍根本無路可逃,最終只有兩個下場,死或投降。子夜時分,四個城樓和城中府衙都變換了王旗。

從第二日清晨開始,一船船,一隊隊的俘虜被押解到後方南郡的降軍營地進行爲期半年的甄別,訓導和整編。

襄陽就這樣輕易落入楚軍手中。

第八章 買賣人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二十六章 南征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十一章 敗走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一章 敗走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六章 卻月陣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