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伐周

攸國地望在淮水以北五十里,東海之濱以西百里處。國君攸侯喜是帝辛生前最爲信任的外服諸侯,亦是帝辛的發小。

自前商徵東大軍開始討伐東夷諸部時起,此處就做爲徵東軍的行營所在。

因爲商方王畿已經陷落,帝辛殉國,商方王室盡被屠戮。萬分震驚的飛廉,只得下令十萬大軍全部停止各項行動,退回到攸國。

攸國是個小國,面積方不到五十里,人口不到五千。沒有來自商方王畿的糧食輸送,根本養活不了這十萬大軍。

此時,攸國宮城內。攸侯喜和飛廉商量下一步去向。

攸侯:“周方今日又派使者前來勸降了,被我吩咐人趕走了。”

“周方現在應該無力進兵攸國,但我們的糧草可是個大問題。十萬張口,即使靠漁獵補充,再過幾天全軍還是要斷糧。到時周軍不來攻我們。斷糧時間一長,大軍必然會不戰自散。”飛廉憂心忡忡的說道。

“將軍可嘗試過到東夷的地盤上去徵糧?”

“這個我軍嘗試過,我們新徵服的土地上,因爲戰亂田地荒蕪,產出的一丁點糧食尚不夠本土民衆食用。而其餘未征服地區,東夷現在不約而同的堅壁清野,亦是搜掠不到糧食。”

攸侯思索片刻,猶豫的對飛廉說道:“我有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侯爺但請講來。”

“當下,只能將大軍化整爲零,分散開來,各自尋找資源繁盛的棲息之地,求得生存再說。”

“只怕化整爲零容易,化零爲整就難了。另外這裡分佈着東夷各部。化整爲零後豈不要被別人各個擊破?”

“這個請將軍放心,本侯聽聞江水之南的地方空曠。那裡了無人煙,但資源充沛,即使少許土著,也武備疲弱。我帶八萬人前去分散屯住。剩餘兩萬人,以我們現有控制區域上的物產應該足以養活。”

飛廉一番思索後,向攸侯施了一禮說道:“那就有勞攸侯了。”

……

攸侯喜帶着八萬兵士和剩餘所有糧草輜重,還有他的家室離開了攸國。飛廉也開始安排剩餘的兩萬兵士,將他們分爲二十屯。分散到自己所控制地盤上的各個區域進行漁獵駐屯,攸國都邑以及周邊被放置了五屯。

這日視察完各屯軍營的飛廉回到府中,他的妻子艾迎了過來。笑盈盈的對飛廉說道:“夫君,我孃家來人了,要找你一敘。”

【孃家?】飛廉一愣,但馬上反映過來,說道:“可是夏方的南伯派信使來了?”

“正是”

……

河水北岸渡口,幾名周軍兵士們在木製寨牆四角望樓上警戒。寨子裡的幾十名兵士正在用一種龜殼做的骰子玩着賭錢遊戲。碼頭上停靠着十幾只渡船,船上船工們已不見蹤影。自周軍滅商起,河水就已封渡。

幾支英雄獵人發出的勁矢射入這些站崗放哨的兵士身體。一支射入腦殼的箭矢還在微微顫動着箭身。寨下一名剛剛贏錢的兵士無意中擡臉看到這一幕,興高采烈的面容剎那變的驚懼無比。

“敵襲!”一聲尖叫,讓所有兵士身體陡然一顫,而後皆跳起身來,去抄放置在牆邊的弓戈盾矛。

“轟隆”一聲,幾個黑盔黑甲的甲士持一根碗口粗大的圓木撞開了木柵門。接着上十個這樣的甲士衝了進來,二話不說,將手中早已上好的弩矢對着各自目標齊齊射出,而後順手將弩往地上一扔。摘下背後的大盾和劍就衝了上去。

這些人正是夏方的武卒銳士。不多時,渡口的周軍兵士就被清理乾淨,渡口已爲夏軍所控制。

河水水面上,數十艘渡船正向這邊駛來。而在河對岸上游處的孟津渡口。接天連地的三萬多伐周大軍正紮營待渡,營盤裡到處飄動着赭色龍旗。

這支軍隊由夏國虎賁的中,北,西三師以及北大營一萬多民兵所組成。另外華還帶着三百武卒銳士和獨立的騎兵部隊。另外華還帶着三百武卒銳士和獨立的騎兵部隊以及夏國最精銳的兩百射手--系統的複合弓射手。

一天前,夏方就向天下諸侯傳佈了伐周檄文。此時駐守朝歌的姜子牙已知夏方的動向,隨即一邊派人向鎬京通知,一邊整備兵馬備戰。

但他給周武王的信件上並未要求援軍,相反勸告武王,無論東邊戰況如何,都要將周軍主力留在西歧本土。

他的這個建議的道理顯而易見,兩地相距千里,等周軍主力開到殷地,很難說戰局已經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很可能導致,周軍救又救不了,退又退不回的進退失據局面。

殷地八師號稱擁有甲士三萬,戰車八百乘。但實際上其新立未久,僅有兵卒兩萬出頭,其中甲士一半不到。戰車也只有區區兩百乘。

但姜子牙憑藉自己與東夷諸部的關係,在萊夷那裡獲得了兩萬援軍,且相當部分是擅射之士。

在周滅商之際,萊夷乘機攻取了商方王畿之東的多個子姓封國。因此他們與朝歌的距離實際並不遙遠。兩天之內,萊夷大軍就開到了朝歌郊野。

……

夏軍渡河之後,一路北行,但未見到周軍任何蹤影,沿途看到的都是一座座只剩下老弱病殘的甸邑。甸邑中倉庫粒米無存。

此時,策馬行在軍列前方的華心裡清楚,這是姜子牙和他玩起了堅壁清野。

隨軍輜重所帶的糧食只夠兵士們行軍到朝歌,這將迫使夏軍設立運糧通道和專門的運糧隊。如果這樣,周軍似乎就有了可乘之機。

……

一隊百人的周軍在夜色中向南疾行。不久,他們就隱約看到了一個甸邑的輪廓,百夫長根據探子的情報,知道這是夏軍糧道的一個臨時中轉驛站。

原甸邑官長的府邸已經被加強防禦,院牆四周內側推滿了裝着沙土的麻袋,以當甬道使用。大門亦被加固。府邸內堆滿了裝着糧食的麻包。

周軍兵士潛入到府邸附近後,即聽到獵犬的狂吠之聲。望樓上的箭矢呼嘯着向他們飛來。

“不好,被發現了,他們沒多少人,強攻!”周軍的百夫長嘶喊道。

他說話期間,已有兩名周兵中箭倒地。周軍之中的射手也紛紛拉弓還擊。此時,一支勁矢破空而來,正中一名射手面門。箭矢勁道之強居然讓箭簇從後腦鑽出。這麼精準而又狠辣的射擊只能是英雄獵手所發。

接着相繼又有兩名射手倒下。其餘射手大駭之下,也像其他周軍兵士一樣,紛紛向牆腳躲去。

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章 刺董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章 浮海洲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十一章 敗走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