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

伊洛盆地由西南方的秦嶺主脈末端和東北方向的伏牛山脈圍成,其間由山脈支系和河流分割成大大小小互相嵌套連接的若干小盆地和谷地。

華用了一天時間,在系統自帶的地圖模塊幫助下,找到一個滿意的所在,地點就是後世汝陽縣縣城的位置。

這是一個擁有約四十平方公里平原,呈“7”字形的盆地,“7”字的拐角處有朝向東北的唯一對外出口。出口外是個喇叭口狀的谷地平原,而喇叭口正對着汝水谷地的西北端。

盆地內,數條溪流從四周山嶺淌下,在盆地中心處和自大山深處衝出的一條小河彙集在一起。流淌整個盆地平原地區,在東北端的出口處瀉出,經過“喇叭口”平原,轉個彎後向東南方瀉去,這就是汝水。

華之所以選擇了這個地方,除了看中其地理險要,更重要的是系統地圖顯示,沿着汝水谷地南下百里即達後世名爲平頂山的地方。

華做爲前世有地礦專業學士學位的人,當然知道平頂山是中原地區唯一礦資源豐富之地,有銅鹽之利。

華來到盆地出口處的小河畔。調出系統面板的物品欄,一個建城令的圖標已赫然在列,意念點開後。出現一個操作界面,展現出該區域的俯瞰圖像,可以讓華指定城邑的具體位置,華將城邑位置設置好後,又跳出個提示對話框。

【將城邑建在此處,你是否同意?】

華有點擔心的向系統問道:“此處會不會有山洪的風險?”

“不會,以近三百年的天文水文數據分析,這個概率非常非常小。”

華這才放下心來,意念點擊了【同意】。

將城邑建在盆地出口處,而不是盆地內有幾個理由,一是可以當關礙用,可保以後盆地內的耕地,村落無人來打草谷。二是可防止敵方切斷或污染城內水源。三是可防止敵方僅用極少兵力就能輕易堵塞關口,把己方困在盆地之中。

流光逸轉間,一座城邑已經矗立於山隘一側,原藏身此間的小獸飛禽四散而走。

整座城寨的圍牆是原木在夯土地基上搭建而成,高約七米,四角建有高約九米的角樓,牆頭有寬約三米,木架所支撐的甬道。

近二十米寬的汝水河道從城邑的西牆底部水洞而入,東門底部水洞而出。當下是枯水季節,只有河道深處有一不到五米寬的水道。

水洞下由若干石柱支撐,使上方城牆宛如橋樑一般。石柱之間是如成人手腕般粗大的青銅柱栽入河牀之中形成的柵欄封住水洞,其間縫隙容不下一個成年人通過。

華打算以後人手充足時,再將城邑的西牆向兩邊延展到山崖崖壁處,這樣就是座真正的關寨了。

華帶着十名青銅盾衛進入城門,用一刻鐘時間就將城邑前後轉了遍。

城長和寬均約八百米,穿城而過的河道將城邑分成南北兩區,有五座木橋將兩岸相連。小河以北中軸線位置,有一長兩百米,寬一百米,茅茨土階構成的木結構宮殿,前殿面積近六千平米,地板皆爲實木構成,後宮面積也有五千多平米,有三十餘間房間。剩餘面積是宮院,沿着院牆有一圈房屋和迴廊。

宮殿右邊就是倉庫,面積有三萬多平米,分多個庫區,庫房,還有露天堆場。當華進入倉庫時,發現了一些陌生人,穿着打扮也是商代的特色。其中一人見到華進來,連忙躬身行禮,說道:“參見主上,我等是這倉庫的庫管。”

華心想【原來這些人是系統隨倉庫附送生成的,不知道建築的附屬人口占不佔用人口餘額?】

想到這,他連忙調出系統面板查看信息,發現人口餘額還是3000,顯然隨建築附送的人口不佔用人口餘額。

此時,隨着叮的一聲系統提示音,甜美的系統女聲也隨之連續響起。

【主線任務2“建城”完成,獲得任務獎勵100積分和50名商代農民。】

【城邑建設完成,建設模塊解鎖】

【主線任務3:站穩腳跟,開墾城邑周邊荒地八百畝】

華再定睛向面板頂部看去,發現人口總額變爲60,積分這變成150了。

華猛然又想起了五十個農民的口糧問題,既然十個青銅盾衛初來時自帶了幾天口糧,這新邑剛落成,倉庫裡會不會有自帶的初始物資?

華向那兩名庫管問道:“倉庫裡現在有何物資?“

“稟告主上,當前庫內只有粟米100石,粗鹽100斤,貝錢1000文,以及一些日常消耗物品“

“說公制吧!“

“主上,何爲公制?“對方疑惑不解的問道。

華沒再理他,而是直接調出面板,查到信息。

【粟米:10000公斤,粗鹽:80公斤,商代貝錢:1000枚……】

當華走出倉庫時,五十名農民已進入城邑之中,見到華,齊齊向他行禮問安。他們每個人都穿着黑色的麻布衣服,頭髮用赭紅色布條束起,扛着青銅鋤頭,拎着一個麻布口袋。

“衆人進殿,我來安排諸位任務。”華微笑着說道。

……

華在大殿上坐定之時,已是用膳的時刻。只見有宮僕妾女端上了兩盆食物和一副碗筷,青銅器裡是粟米飯,陶盆裡是野菜湯。華這才知道,原來宮殿也有附屬人口和日常用具。

已經很久沒吃青菜的華看着野菜湯,只咽口水,正準備開吃,發現大殿地板上跪坐的六十人,直勾勾的看着他。

“諸臣也先用膳吧”華說道。六十人從各自的皮囊和麻布袋中掏出乾糧,肉乾開始食用。

華以諸臣稱呼這些人沒什麼不妥,不僅出於尊重,更重要是在商代,臣和妾二字本身偏向奴僕的含義。

“給他們也來一份菜湯”華向宮人們吩咐道。

“稟主上,這些野菜是宮內庖廚臨時在城外挖的,只夠供主上所用……”那宮女怯生生的說道。

“哦,那就給他們拿些白開水來吧。”

“諾”

……

吃飽喝足的華,一邊嚼着從有蘇國帶來的肉脯,一邊對殿下諸人佈置任務。

城邑四個角樓要保證全天都有人守望,西門要有人負責開關,由青銅盾衛分兩班值守。

五十個農民要先進行爲期一個月的盆地圍獵,盡力降低盆地內的野獸數量。

再用三個月時間在盆地內進行燒荒開墾,開挖溝渠,蓄水池和積糞池。要求在第二年春季到來時開墾出八百畝荒地。

除此,每個農民每天要在閒暇之餘採集一斤野菜交給庖廚。當下所有人的每日餐食由宮內庖廚集中供應。

衆人齊聲稱“諾”

……

商代黃河流域的冬天並不寒冷,卻比熱季要乾爽許多。華躺在宮院的一把他自己做的竹製躺椅上,眯着眼,看着進進出出,忙碌的農民們。

他們畢竟是農民,不是獵手,又無弓箭等專門的狩獵工具,只能用蒿草結網,設置陷阱,燒荒圍捕等方法捕捉到一些鹿麂,獾狸,兔羊等小獸,偶爾也能捕到一兩隻野豬。

但是這足以讓大荒之中的野獸知道這一塊平原區域正變爲人類領地,達到這一目的就可以了,日後它們下山糟蹋莊稼的概率就會小很多。有農民報告華說,曾發現過一個小型象羣,現在已經向南方山區遁去。

另外,這些獵物多少補充了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每日的野菜湯不再是清湯鹽水,每人碗裡多少漂浮着幾大朵油花,三天兩頭能吃上燉肉烤肉。華讓庖廚們將剩餘的肉類熏製成臘肉或製成肉脯儲備起來,這消耗了庫中不少食鹽。

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十章 大炮轟門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六章 天興軍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七章 黎明前的襲擊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十二章 家宴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九章 翻臉第九章 翻臉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