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

“爹!”隨着一聲呼喝,一名身着紅色號衣的漢子撲了過來,將老頭一把扶起。

“住手!”他身旁的另一名兵士同時對着茶館內吼叫道。身後的數名兵士也抽出兵刃將茶館大門封堵住。

這穿紅色號衣的漢子姓王名得選,正是這老頭的兒子,也是原天津衛的一名小旗。現在亦是順軍的一名哨總,手下管的十幾名兵士也大多是原來屬下。只不過整編後,他的頂頭上司是換成了一名來自陝西的部總。

那黑衣黑甲的哨總探出頭來一看,見了對方的號衣有紅有黑,便冷笑着說:“你是哪個部旅的,敢在這咋咋呼呼。”

“我們是丙字營乙隊七部的人。你們爲何騷擾打砸我們哨總的家。你們眼裡還有沒有大順天軍的軍法。”王得選手下一個兵士說道。

那黑衣哨總不以爲然的說道:“本哨就是奉軍令行事,如何沒有軍法?在這裡,果毅將軍的軍令就是軍法。知道老子是誰嗎?老子是親兵營的,你們那部總李順利還是老子帶出來的。”

此時,他手下一名兵士在櫃檯底下摸到一個木匣,打開一看裡面有大約七八兩碎銀。遞到這哨總跟前。黑衣哨總將銀子倒入隨身攜帶的口袋中,口中說道:“本來,至少是要收二十兩的,看在李順利的面子上,就收這麼多吧。弟兄們,撤,去收下一家。”

走出門時,看到王得選手下兵卒還抖動着兵刃攔在門口。便兩眼一翻說道:“咋滴,這才降了大順,你們又是想造反不成?”

“都讓開,放他們走!”王得選兩眼赤紅,高聲喝道。

“大哥!…”

“我說讓開,讓他們走!”

王得選那些軍戶弟兄們只得收起刀,讓到一邊。

……

朱由檢在星城的校場上檢閱了要出征的部隊。五百名身着帆布軍裝頭戴笠鐵盔的漢子整裝待發,肩上挎揹着德萊塞來複槍,腰間還挎着柯爾特左輪槍和刺刀。身後揹着皮革與帆布爲材料的作戰揹包。

朱由檢對着同樣一身帆布戎裝的夏華問道:“夏卿啊,這些兵士都是洋夷給你訓練的吧。朕看他們的號衣和洋夷有些相似。”

“啓稟陛下,不是洋夷訓練的。不過確實是臣參照洋夷練兵之法練出的。”

此時才發現兵士們都留着寸發的朱由檢驚訝的問道:“咦。他們的頭髮怎麼都剃去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華夏子民講求忠孝禮義,如此甚是不妥。”

“啓稟陛下。這是爲了防止軍中瘟疫傳播。軍旅長期行軍期間,甚少有時間和條件洗浴。這樣若是蓄髮,就容易生出蝨蟣,而蝨蟣是導致瘟疫傳播的重要途徑。”

“原來如此,那還是以軍事爲大。行大義可不拘小節。只是,歸義伯,你就要憑這幾百兵士拿下天津衛?天津三衛加上算盤城城守營,海運漕運的護兵合起來有兵兩萬餘人,即便除去空餉,也至少有萬餘人。這萬餘人如今都降了賊軍,兵力是你的二十倍。這還沒算上兵力不得而知的天津賊軍。”朱由檢有點懷疑的問道。

“陛下放心,這五百兵士足亦。爲了保證陛下安全,臣要儘量在城中多留些兵力。”聽到夏華這番話,朱由檢放下心來。他暗道【五百兵卒就能攻下算盤城,那留在城中的兩千多兵士守住十萬人的賊軍來攻也不成問題。】

……

算盤城北門,城樓上的兵士遠遠就看到一列打着白旗的軍旅向城門處開來,連忙發出了警戒信號。大批弓弩手,銃手蹬上城樓,持弓搭箭,裝填銃筒進行警戒。

當這隊穿着奇怪的軍旅行距離城門一百五十餘步時,一名騎兵哨總帶着幾騎出城將他們攔住問話。

“站住,不許再往前走了,否則城頭就要開弓放銃了!你們是哪部的軍旅?來此何干?”

夏華眯眼望去,城頭的弓弩手,銃手都已準備好。自己的隊伍再前行六七十步便會進入他們的射程。

夏華從懷中掏出一張信紙,遞給對方說道:“本將收到果毅將軍的書信,特率部前來歸降大順。”

這張信紙,正是前些時日那三名順軍信使帶來的勸降書。夏華的手已搭在柯爾特的手柄上,只要狀況不對他就會拔槍射擊。

他並不知道李來亨對失蹤三名令兵的反應,詐降只是爲了碰碰運氣。只要對方有任何讓自己懷疑的舉動,他就會改變策略,進行強攻。

隊伍後面有四架八騾騾車,拖着從天津右衛四角炮臺上卸下的四門紅夷大炮。炮膛都已裝填好。相信四炮之下,便能轟開天津衛臨時關閉的城門。

星城能產出媲美拿破崙炮的火炮和生成更專業的炮兵。但現在夏華沒有那麼多積分。援救朱由檢的獎勵全部用來生成步兵和騎兵了。所以還只能使用紅夷大炮這種比較原始的火炮。

“哦,原來是投誠的。怎麼纔來?”

“前幾日家母生病,需要在家照料。”

“那後面拉的是什麼?”哨總又指着後方雨布遮蓋的四駕八騾騾車問道。

“是右衛衛城中存的糧草輜重,特帶來獻給李來亨將軍。”

順軍騎兵哨總的眼睛轉了轉,點頭說道:“總旗以上將官隨我去見果毅將軍,其餘將兵皆需在城外等待,我方會派員來接收整編。”而後又對城頭用盡全身勁喊道:“來投誠的,不要開弓放銃!”

夏華扭頭掃視己方將兵一眼,心裡已經反覆推演了幾遍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輕聲說道:“將官,出列,隨我進城。”

出來了二十餘名將官,和夏華一起跟隨這幾名順軍向城內走去。他們剛走開不久,剩餘的兵士面向城牆列成一排。懷抱步槍蹲坐在地上。

這些舉動並沒引起城頭順軍的警惕,沒有什麼單兵火器的射程能超過這個距離。他們反而鬆懈下來,收起了弓銃。互相聊了起來。當然聊的最多的是城下這支部隊的奇怪之處。

城下門洞後,卻聚集起近兩百名兵士,其中一些人手持腳鐐枷鎖,只等對方一進城就將對方收押起來。

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十七章 北歸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章 刺董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四十章 坑俘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章 浮海洲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八章 反圍剿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四十四章 白陘口之戰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八章 臨安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