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

岳雲展開千里鏡,仔細觀察潼關的城頭,發現旗幟還是金國旗幟。這說明潼關還沒被吳璘的秦兵佔領。突然,潼關的東向的關門突然打開,從關城內馳出一支數百人的金軍騎兵。

岳雲心裡清楚,這支部隊肯定不是奔着自己來的。因爲他身後的這五千漢軍離潼關至少還有兩裡地的距離,肉眼望去,雄偉的潼關城樓也不過是聳立在地平線上,拳頭大點的物件。

“傳我軍令,全軍後撤二十里!”岳雲心中揣摩幾番,就猜測到潼關中金兵出了什麼狀況,斷然下令道。

“大皇子,我們頂風冒雪的進抵到潼關城下,爲何未經一仗就要撤?”姚震疑惑不解的問道。

岳雲淡然一笑,回道:“這潼關以東十里範圍內就是我大漢帝國的控制區域。如今,潼關城中有小股金兵出城而來。他們只能是去做一件事,就是劫掠糧草物資。而他們只有在糧草匱乏時,纔會在這種天氣,冒雪冒險出城。說明他們的西面很可能也大軍壓境,封絕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繫。我們恰恰可有利用這一點攻取潼關。現在,暫時撤軍到外圍,是爲了避免打草驚蛇。”

岳雲所料的不錯。半個月前,十萬秦軍兵分五路進攻陝西,金國的京兆路京兆府(西安)終於被其中一路兵馬攻陷。隨後他們兵鋒東向,直取潼關。

潼關的金兵由此斷絕了與陝西和河東金兵的聯繫,存於關城中的糧草坐吃山空,到了大雪紛飛的時節,只能冒險出城掠食。但此時潼關西邊有秦軍大營封堵,所以他們只能到東邊漢軍控制的地面上來劫掠。

……

柳莊是虢州盧氏縣西郊最大的一個莊子,距潼關僅十五里,有三百戶人家。這一天剛剛拂曉,村莊中的狗吠之聲陸續響起。村外的雪原盡頭處騰起一陣白霧,數百鐵騎飛馳而來,村中噹噹噹的鑼聲震天響起。村民們迅速的向莊子正中的塢堡聚集而去。

柳莊本沒有城牆,但本漢軍光復後不久,爲了防範西面的金軍,本地鄉民開始自發的在柳莊民居聚集外圍搭建一圈寨牆。只是到了寒冬臘月,土地凍硬之時還未完工,留下四段等待建大門的豁口,要待來年春暖之時才能繼續開工。

不一會,那數百騎金兵就從四個豁口處馳入村中,有的衝入民居挨家挨戶的搜索。有的跟着那爲首的金兵千夫長,圍着那大門緊閉的塢堡策馬兜了一圈,卻發現這塢堡院牆高大厚實,且被潑了大量的水,現在已結成堅硬的冰牆。

塢堡院牆牆頭後站着手持棍棒刀叉的村民,有的人甚至操着弓弩。他們只胸部以上露出牆外,正對金兵怒目而視。

此時搜索的金兵返回到千夫長身邊,報告說村莊其它地方都沒發現大量糧食,只在百姓的房屋中發現日常所用的少量口糧。

千夫長冷哼一聲,說:“糧食肯定都在塢堡之中,兄弟們,打下這塢堡,我們就有糧食吃了。”說罷,他吹了幾聲呼哨,已有十幾騎金兵拖來一根大木,奔馳到塢堡附近,跳下馬來,徒步扛着大木向塢堡衝去。

“嗖,嗖”的箭矢破空之聲隨之而來,十幾支箭矢向撞門的金兵襲來。雖然準頭不佳,但亦有幾支箭矢射入金兵襖甲之中,幾聲慘呼痛哼,數名金兵的身體癱軟到雪地之上。

那大木將塢堡大門撞的咚咚只響,卻是紋絲不動,顯然大門後堆壘着沙包之類的東西。突然,一大股熱氣蒸騰的液體凌空潑下,原來是剛剛燒開的滾燙開水。將靠前撞門的數個金兵燙的皮開肉綻,滿地打滾。

金兵千夫長氣急敗壞的叫道:“堆柴,放火燒!我看這些老鼠往哪躲。”

此時,村莊外突然傳來號角聲。千夫長一驚,心想【難道是漢軍來了?】隨後又鎮定下來。一名負責外圍警戒的金兵慌忙來稟報:“漢軍,漢軍殺來了。”

千夫長冷哼一聲道:“慌什麼慌,盧氏縣縣城中也就千餘漢軍,而且都是歸附漢國的原漢人金兵,他們來的正好。在此將他們殲滅,就可輕而易舉的拿下盧氏縣城。兒郎們,隨我殺出。”

數百騎金兵策馬就向柳莊圍牆東邊的豁口處殺去,剛衝到附近,就發現漢軍已在豁口處排成陣型。隨之騰起一陣白煙,火槍的砰砰之聲如同爆豆般炸響。衝在最前的十幾騎金兵在馬嘯嘶鳴中翻滾到雪地之上。

這些金兵大多沒領教過火槍之威,還在不知死活的向前衝去。上百杆火槍分爲兩批,輪流持續開火,每兩息就是一輪齊射。那名千夫長的坐騎被鉛彈射倒,他翻滾在地後剛要站起來,頭部胸部又中三槍。撲倒在雪地之中。

這些金兵別說靠近豁口,他們連近身漢軍十步之內都做不到。在金兵傷亡上百人後,那被火槍所傷之人的淒厲嘶喊和那面部中槍,血肉模糊的屍身才讓他們恐懼起來。他們總算明白了那冒着白煙,噴着火焰的鐵管是殺入利器,紛紛向村莊西邊逃去,到了西邊豁口處才發現,這裡也被漢軍堵住了。

此時大批漢軍背嵬策馬衝入村莊,搜索追殺着在村莊中亂竄的金兵,他們手中舉着已經上了火的火繩短銃。

在砰砰的槍聲中,這些以契丹人爲主體的金軍騎兵已是魂飛魄散,紛紛跪地祈降。岳雲此時才策馬步入柳莊,對身邊的令兵開口說道:“傳我軍令,仔細搜索村莊,不得走脫一個。”

……

冬天黑的特別早,剛到晚飯的時間,天色就黯淡下來。潼關東面城下,回來一彪金軍騎兵。他們中的一名百夫長開始高聲叫道“我們回來了,快開關門。”

城樓上一名頭目顯然認識這名百夫長,聽到他的聲音連忙吩咐手下放下吊橋,打開城門。邊做這些還邊向下喊叫:“你們這回跟隨耶律都統打的草谷收穫不小吧。”

對方卻是許久沒有迴應,那頭目向城下一望,數百騎的隊伍正在魚貫入城。

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四十章 韃盡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十九章 堅堡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五章 奪宮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六章 卻月陣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二十章 毒計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章 陰謀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章 浮海洲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五章 算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