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

嘉定縣東門外二十里外的夢溪鎮的街口一片忙碌。嘉定縣的縣太爺半個時辰前纔得到消息,聖駕要回夢溪鎮的府上。他緊急召集起縣衙裡的所有衙役急匆匆的趕到夢溪鎮,在鎮上張燈結綵,淨水潑街,黃沙墊道。

衆人正忙的滿頭大汗時,百十騎從遠處疾馳而來,帶起一溜的塵土。縣太爺連忙迎接上去,對爲首的一名將官樣的人拱手禮道:“敢問這位將軍可是聖駕儀仗的前衛?聖駕距此還有多遠距離?”

那人面色陰鬱,上下打量了一眼穿戴官服的縣令說:“你可就是這方的縣太爺?不用等聖駕了,朕就是的”

縣令一時驚的張口結舌,“你…當真…”半天沒說出句完整話來。

“不錯,朕就是大漢君王岳飛。此次迴夢溪是有私事,誰通知你們迎駕的?”

岳飛說完也沒再理會這縣令,策馬疾馳入莊。縣令再看他身後的精騎,料想對方不可能說假話,忙要行跪拜大禮,對方早已絕塵而去,進入鎮中。

岳飛一進嶽府,就直奔內堂。首先見到的是十二歲的兒子嶽霖,便急急的問道:“你媽怎麼樣了?”嶽霖已是淚流滿面的說:“父親,我也是剛從崇明趕了回來,母親已經快不行了。”

他的話音未落,室內已傳來一陣哭嚎之聲,岳飛一步跨入夫人李娃的臥室中,發現衆人正圍着牀榻上的李娃哭泣,一個丫鬟對岳飛說道:“老爺…不,聖上,夫人殯天了。”

岳飛一時間呆立在當場。自臨安之變後,自己就從來再沒見過李娃。

李娃是發動兵變的當晚才知道消息的,那時,嶽府管家嶽啓才按照岳飛的事前吩咐要將李娃,嶽霖等三個子女轉移到崇明島上。

之所以這個時候才通知李娃,是因爲岳飛知道她是一個受傳統儒家倫理影響至深的一個人。在她的觀念中,岳飛謀反就是失節,是比女子失貞還丟臉的事。

夫不能以君爲綱,她卻不能不以夫爲綱,所以她不能明確反對岳飛,只能以死來忠孝兩全。剛好李娃又染痾在身,索性拒絕醫療,而且還拒見岳飛。

這也是岳飛稱帝后遲遲沒有立後的原因,讓很多大臣誤以爲聖上登基後,定是因爲守着一後宮花容月貌的鶯鶯燕燕,嫌棄了糟糠之妻。

魂穿後的岳飛對李娃的感情是非常複雜化和複合化的,他對這樣一個女人沒有任何男女之間的情愫可言,但前半生的記憶卻飽含着對李娃生兒育女,服伺丈夫的感激之情。

最後,岳飛在夢溪鎮逗留了兩日,安排完李娃後事,吩咐守靈完畢後只需將其厚葬,不必本地縣府興師動衆,大修陵寢。又下詔追封李娃爲明儀皇后,這才準備返回臨安。

臨行前的一個晚上,老管家嶽啓對岳飛說,有一個常住在嶽府,自稱前朝帝姬的女子請求面聖。

岳飛一下納悶了,怎麼還有個宋室趙氏帝姬住在嶽府上?經嶽啓一提醒,才猛的想起來自己在臨安大理寺大牢中最後一夜,認識的那個自稱柔福帝姬,被前朝韋太后污衊陷害的女子。只因爲近段時間來極其忙碌,這事這人幾乎都給忘了。

岳飛一拍腦袋,打斷嶽啓的話說:“哦,朕記起來了,是有這麼一個人。還是朕特意囑咐你,將她先行安排到嶽府居住的,當時她一個柔弱女子無處可去,當年的駙馬爺也早就將她休了,還因爲她的事而被牽連,她是不可能去投靠了。這段時間,軍國大事多,朕一時之間竟沒想起來。那麼她這次要見朕是何事?”

嶽啓回道:“她說此事極爲重要,事關江山社稷,需要當面向聖上稟明。”

岳飛冷哼一聲:“故弄玄虛而已,她的身份究竟是不是真的到現在也是她的自話自說。不過還是準她來見朕,朕到要看看,她想玩什麼花樣。”

……

趙嬛嬛畢竟歷經滄海難爲水,見到岳飛後不驚不慌,不亢不卑的行了一個萬福之禮,說道:“民女見過陛下”。

岳飛這次仔細打量了一眼趙嬛嬛,與之前在牢獄中見到蓬頭垢面的形象大不一樣,頗有幾分顏色和身姿。不過,這對於與數百佳麗共處一宮都坐懷不亂的岳飛來說,實在談不上到能吸引住岳飛注意的地步。

岳飛單刀直入的問道:“汝要對朕稟奏何事?”

“陛下,您新朝肇始,需要名正言順。所以民女斗膽建議陛下出師北伐,定鼎中原,這樣才能衆望所歸。”

“你就爲了說這?這等軍國大事,何須你這弱女子操心。”岳飛揶揄的說道。

趙嬛嬛眼睛骨碌碌一轉,又說:“陛下,民女的父親宋徽宗生前對我說起過傳國玉璽的下落,若陛下能收復中原北國,找到這玉璽下落,那天下人再也沒人對陛下代宋而立一事說三道四了。”

“那皇帝玉璽就在朕的手中,又何須要你去尋下落。”

趙嬛嬛急忙說:“我說的可是先秦傳下來的傳國玉璽,不是我家太祖自己刻的璽印,父皇生前在位時就已尋得,金兵破汴梁時被他藏於御花園中一個極隱秘之處。但他在被虜往北國的路上都告訴了我。”

“行了,朕現在相信你確實是柔福帝姬。你讓朕北伐中原的目的不就是爲了救回你的母親喬貴妃嗎?不要用這套瞎話來誆騙朕,可知道這是欺君之罪。”岳飛懶洋洋的對趙嬛嬛說。

趙嬛嬛看被岳飛點破心事,張口結舌說:“這…民女確實有救母之心…但…但那傳國玉璽…”

岳飛再次將她的話語打斷:“好了,明日你隨朕回宮吧。北伐的事朕和大漢朝廷自有定奪。”

“啊…”趙嬛嬛萬沒想到岳飛要將她帶入宮中,張個嘴巴愣了半天。

第二日,岳飛就帶着三個子女還有趙嬛嬛返回臨安城。李娃去世後,嶽府已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嶽啓按岳飛的吩咐對嶽府僕傭家丁逐一安排遣散不必多說。

岳飛剛一回到宮中,就有內侍稟報說:“啓稟聖上,宮中剛剛收到鄂州方面的加急軍情奏報。”

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七章 入城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章 陣戰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五章 奪宮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六章 卻月陣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