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

這些戰車和翼騎兵的速度遠快於王貴等人,相對王貴等人身後的大隊宋兵步卒更不用說。戰車與翼騎兵故意放慢速度,好放王貴等人的風箏。王貴眼見箭矢襲來,將長槍舞成一團,連續挑落七八支箭矢。

那些長弓手突然不約而同的集中向王貴狙射,幾十只箭矢如同一盆水向王貴迎頭潑來。縱使王貴奮力舞槍格擋,還是有幾發重矢穿透了他的甲冑,鑽入他的身體。

王貴重重的摔落在馬下,等他旁邊的親兵將他扶起時,已是隻有進氣沒有出氣。跟在王貴後方的宋軍見如此狀況哪還敢繼續追擊,急忙撒開雙腿,奔逃而回。

王貴親兵也不敢怠慢,將王貴架上馬背向回打馬狂奔。那戰車隊見王貴跑了,調頭來繼續追射,大有咬死不放之意。

陣後的張俊一看急了,也不多做考慮了,立刻下令長達數裡的全軍調轉方向後,從兩翼向前兜抄,想以自己寬達幾裡的軍陣來彌補自己速度和機動性的短板。就這樣,幾萬大軍爲了這麼兩三百人,鋪天蓋地的在原野上以反弦月隊形發起了衝鋒。

指揮戰車的漢軍軍官從千里鏡中看得清楚,遠在幾裡外的宋軍兩翼正向自己兜來,自己若還要放對方風箏就有被兜圍的風險,等宋軍衝的差不多的時,他將含在口裡的竹哨吹了幾下,二十車數十騎就此絕塵而去,不見了蹤影。

垂頭喪氣的張俊收兵後,才發現王貴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本來活躍多話的汪應辰現在也默然不語了,臉色陰沉難看。兩人都知道這趟行程越來越前途難料,但他們已是離弦之箭,過河的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後退了。

剛剛列隊完畢的張俊遠遠就看到幾個滿臉血污的兵卒跟着令兵向自己奔逃而來,令兵跑到張俊面前就單膝跪稟道:“報,我軍負責前沿搜索兜抄叛軍的一支輕裝步卒被敵擊潰。還者無己。”

原來這令兵說的就是配合前軍搜索兜圍那兩千人“狗皮膏藥”中的一支輕裝步兵部隊。

張俊強做鎮定狀,召來那些失魂落魄,滿臉血污的倖存者,其中一人顯然已經精神失常了,口裡不停的唸叨着:“天兵天將,鐵人鐵馬,天兵天將,鐵人鐵馬,啊!別殺我…”

張俊費了好大勁才從這些人凌亂的言語中還原了當時的戰鬥場景。實際情況是,這支宋軍部隊在一片樹林旁遭遇了四百名背嵬衛和五十名板甲重騎的突襲,生還者繆繆。

張俊對此也沒有對策,只是嚴令封鎖消息,繼續催促全軍向臨安進發,然而這只是個開始,噩耗不斷而來,在一天時間內相繼傳來其餘五隻輕裝步卒和騎兵部隊被敵軍各個擊破的消息。

縱使張俊下令嚴密封鎖消息,將士們也能從那陸續逃回來的滿臉血污,殘肢斷臂的傷兵身上猜到了什麼。軍心頓時浮動了起來。

到了傍晚時分,漢軍的戰車隊又來襲擾,這次來的不只一支,而是來了四支,分佈在宋軍行軍隊列的兩側再次向宋軍發起極具殺傷力的單向打擊。宋軍如同一隻被羣蜂蜇咬的笨熊,左撲右衝,疲於奔命,大量兵士被殺傷,大量輜重被摧毀。

幸虧冬季天黑的早,也幸虧現在的宋軍是剛剛經過抗金戰爭洗禮過的宋軍,否則這幾萬大軍現在就應該潰散了。在天空只殘存最後一抹霞光時,那些遠程襲擾的漢軍戰車因爲無法在黑夜遠射與觀察敵情就遠遁而去。

漆黑的冬夜,一臉木然的宋兵不敢點火,擁擠在一起取暖,咀嚼着生米喝着涼水充飢。張俊的一名參將向張俊建議道:“將軍,若明日天亮後,敵軍還是如此襲擾,我們和他們如此糾纏下去,那我軍必潰啊。所以卑職認爲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

“哦,你可有良策?”張俊眼中露出一絲希望。

那參將正色說:“卑職建議將大軍分爲幾股,遠遠分開,遙相呼應,互爲犄角。敵軍若敢再這樣襲擾我一部,我軍其餘幾部馬上就可以兜抄其後路。”

張俊聽聞此言,眼中希望又轉成失望。他頭一搖,淡淡說:“我軍今日六股先頭部隊被敵軍各個擊破的事你這麼快就忘了?再說你怎麼能保證分成幾路部署,就能將對方兜抄住?”在張俊連串反問下,那參將張口結舌,已是答不上話來。

張俊猛的將手中水碗摔的粉碎,嚇了那參將和已經昏昏欲睡的汪應辰一跳。他接着以決然的口氣說:“如今,只有快速抵達臨安,奪取臨安城,救出官家。而後據此堅城,號令天下勤王之兵是我們唯一能選擇的對策。所以明日,無論對方再怎麼襲擾,我們不必理會,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只要趕到臨安,攻下臨安我們纔有生機,救出官家我們就贏了。否則就是我等的末日,也是大宋的末日。”

第二日天剛剛拂曉,張俊就整頓兵馬,丟棄所有輜重,每個兵士只背十斤稻米做未來幾日軍糧。清點兵馬時,陸續有將官上報----昨晚,各營各部都有不少兵將乘夜出逃。現在留下來的幾乎都是張俊的舊部。最後清點完畢,只剩下兩萬四千人馬。

汪應辰高聲叫罵詛咒着:“都是毫無半點君臣之義的貳臣賊子!枉你們平日裡食君祿受君恩啊….”罵累了,他才一屁股坐在路旁的青石上,灰頭土臉的說:“這臨安城還沒到,就沒了一半兵馬,這接下去的仗怎麼打啊!”

張俊沒理會他,只是對兵士們交待今日的行軍紀律,無論敵軍今日如何襲擾挑釁,除非他們足夠接近行軍隊列,否則一概不加理會,全力向臨安快速進軍。若是產生傷兵傷員也無需救助。最後,爲了給兵士們打氣,他告訴宋兵臨安城中只有兩千叛軍駐守,並承諾待攻破臨安城後,允許兵士們在城中大掠三日。

令兵們迅速策馬將他的這些交待傳達到各部各營,幾聲鼓號之聲,整個宋軍又行動起來,以比昨日更快的速度向臨安殺去。

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十九章 堅堡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張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十九章 朝堂之辯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六章 天興軍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一章 廢太子第二十九章 攤牌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