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

李淵端起一杯的茶,剛到嘴邊就感覺到茶的滾燙,還沒放下來。就聽到一名侍衛進門稟報說:“大丞相,東都方面有御…有信使來了,說是要向丞相傳詔。底下人不知道如何辦理,已經將人先行穩在驛館之中,待大丞相發落。”

“哦?東都楊廣派來的?他帶來的詔書可否知道內容?”李淵詫異的問道。

“啓稟丞相,下面的人已經盜抄了這份詔書一份,請丞相大人過目”那侍衛邊說邊向李淵呈遞上那份盜抄的楊廣詔書。李淵接過來看了兩眼,鼻子哼了一聲,吩咐那侍衛速去召集李建成,李世民幾個兒子還有一些親信屬下前來議事。

等衆人人都到齊了,李淵將那份詔書傳閱給衆人,說道:“這楊廣詔書的意思是我們起兵入關中,擁立代王也是爲大隋着想,情有可原。只要我等歸返河東晉陽駐地,承認東都朝廷以及他楊廣,東都朝廷可既往不咎,本人唐王的封號依舊會被東都朝廷承認,我們還是能在河東保據一方。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反隋最積極的李世民聽了連忙說:“父親大人萬萬不可中了楊廣的緩兵之計。我們當初既然走了這一步,日後,他斷然不會放過我們李家。所以兒子認爲,當下應該聯合天下羣雄與楊廣決一死戰,只要能滅了楊廣。我們李家唐國坐擁這關隴河東之地,這天下遲早就是咱們家的。若當下放棄,無異於將人頭寄於他人之手!”

李世民接着斬釘截鐵的說:“按兒子的意思,現在咱們不僅不能退往河東,而是應該立刻廢了楊侑,由父親正大光明的登基稱帝。”

李淵將眉頭一皺說道:“現在說這些都晚了,也許你們還不知道。這幾天,那些前幾月已經歸附我們的關中,梁州,巴蜀各郡縣又紛紛改投東都朝廷。一些個握有重兵的關隴門閥也做出了響應。你要我現在登基稱帝,那不是做出頭鳥找死嗎?”

聽到這,堂下李淵的一幫親信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李世民也嘆口氣說:“我們當初走錯一步,攻取長安之後就不應該在立楊侑這個傀儡皇帝。因爲我們已經籠絡住關隴各門閥大族,如此做完全是多此一舉,反而讓他們在關鍵時刻不能理直氣壯支持我們。”

此時一直不語的李建成卻是不緊不慢的說道:“若真按二弟所說的來。父親一入長安就登基稱帝。確實更加有利於整合關隴諸門閥地方郡守。但是那樣,梁州,巴蜀這些偏遠地方的人心就不一定能得到歸附。而且當時我們也沒料到楊廣能這麼快回到東都。

另外即使我們有把握有優勢能擊敗楊廣,也要避起鋒芒。不要忘了,天下羣雄可不只我們這一家。我們背後的涼州還有薛舉,李軌,關中北面河套有樑師都,河東老家還有劉武周。這些人現在不是我唐軍對手,但是若等我軍與隋軍鬥個兩敗俱傷,他們的威脅對於我們就是實實在在的了。

所以如今的局面也不一定是壞事,當初父親未登基稱帝留了個餘地,我們現在可就坡下驢,退回河東,太原一帶整頓兵馬,向冀州,朔方一帶擴展勢力,等待時機。若這隋朝真氣數未盡,我們李家還是能保據北方,他楊廣想秋後算賬也奈何不了我們。若楊廣在與羣雄爭鬥中元氣大傷,我們揮師西進南下,再入關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李建成的一席話讓李淵很是受用,李淵的小兒子李元吉以及幾個重臣也是連聲附和。李世民還想說什麼,卻被李淵的一句話退了回去。“孤意已決,明日就見東都來的御使,接詔!”

當天,傀儡小皇帝楊侑就下詔聲稱因祖父楊廣已返回東都,即日退位,還政於祖父楊廣。第二天,李淵率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焚香沐浴,擺置香案迎接御使。御使宣詔,李淵領旨謝恩後,領三萬河東兵退出長安,帶着滿車斗載自關中劫掠來的財錦向西北方向撤回河東。

幾個時辰後,前一日已得到消息的竇賢率驍果軍前鋒上千精騎首先策馬馳入長安。他們身後兩百里處,由李才,司馬德勘所統領的萬餘驍果軍和兩萬河南郡隋軍正日夜兼程向長安趕來。

東都城中,接到消息的楊廣心花怒放。他也沒料到如此輕鬆就能兵不血刃的拿回西京。他簡單分析了一下局勢,就判斷自己現在有條件專心致志的對付瓦崗軍了。關隴西邊的涼州雖然還有薛舉,李軌這兩路叛軍,但這兩路人馬勢必會自己先在涼州火併,互相制衡,短期內不可能對關中產生實質性威脅。

而已經北返且重新獲得“官軍”名份的李淵一定會在河東,太原,河朔甚至河間一帶“剿滅叛賊”,瘋狂擴充自己勢力和地盤。

李淵重新歸順楊廣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這個消息比楊廣返回東都對十幾路反王產生的心理作用更大。數月之前顯然已分崩離析,名存實亡的隋王朝又被楊廣起死復生了。

李密聽到這個消息時,頓時變了臉色。他知道這意味着什麼,接下來,楊廣必然會全力對付近在咫尺的瓦崗軍。而他已沒有時間按照軍師魏徵的策略去構建興洛要塞。他立刻召來衆將議事,商議對策。

與此同時,楊廣在積極做着東征的準備。在整編佈置好關隴的防禦以及重新安排調整好巴蜀,關隴,梁州等地方官員人事任免後。就將在關隴已經呆了月餘的驍果軍調回東都。這些驍果軍兵士都在這段時間被輪流給了假,看望了親眷。

正當楊廣要起兵東征時,南方又傳來個好消息。江都總管府發動了旨在消滅盤踞在江表的林士弘集團,集中水陸大軍十萬人,溯江而上屯於九江。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這讓盤踞荊湘的蕭銑感受到壓力,剛好他又收到江都蕭皇后的家書勸導,便主動向東都上表歸附。

楊廣大喜,立刻起詔赦免且加封了蕭銑以及其部將數十人。此時整個隋王朝至少形式上又恢復到大致一統的狀態。

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四十章 韃盡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六章 登基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十章 立威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