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

正在杜伏威胡思亂想時,一個令兵進門稟報說:“稟報將軍,王雄誕將軍回來了。”杜伏威心裡一驚,心想【王雄誕不是被俘了嗎?他怎麼回來的?】嘴上已經向那令兵問道:“他是被放回來的?還是自己逃回來的。”

那兵卒迴應說:“這個小的不知,但看他的衣帽,不像是自己逃回來的。”杜伏威馬上說道:“快讓他進來見我。”

王雄誕見到杜伏威馬上叩拜一禮,而後站起身來。杜伏威瞥了他一眼說:“可是隋廷放你回來的?難道你已降了楊廣那…嗎?”本來,他說想說【楊廣那昏君嗎】,話到最後,又把昏君兩字生生嚥了回去。

“父帥,兒子確實已經歸順了朝廷。皇帝陛下親自面見過兒子,且讓兒子來勸父帥也歸順了朝廷。這是皇帝詔告天下的大赦詔,天下羣雄,接到詔書後只要歸順朝廷,之前所行皆不爲罪。”王雄誕邊說邊雙手呈遞上一卷詔書。

杜伏威鼻中輕哼了一聲,從他手中不經意接過詔書,卻是仔細閱讀起來,連續反覆閱讀了數遍,才放下這詔書。又問道:“我那陷在歷陽的妻子子女都可安好?”

王雄誕馬上回應說:“稟告父帥,父帥家眷在歷陽之戰後都被送到江都安養,並未遭到任何虧待。今日他們隨兒子一同來到六合與父帥團聚,他們現在就在外面的車駕之中。”

“哦,隋廷將我妻女現在就都放回來了?”杜伏威驚喜萬分,連忙吩咐周圍親兵速將他的妻子子女接入府中。等離別甚久的家人團聚一起,自是抱頭痛哭寒暄一番。杜伏威再三詢問,查看,隋廷確實未傷及虧待他家眷一分一毫。

全家人團聚吃了一頓家宴後,杜伏威心裡已經拿定主意,他相信這大隋還氣數未盡,最終還是楊家的天下。那麼現在歸順招安於朝廷無疑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選擇了。想到這,他對王雄誕說道:“雄誕,爲父這就手書一封降表,煩你轉交朝廷聖上。說爲父願意歸順朝廷,願意爲聖上平定這亂世效犬馬之勞。”

……

杜伏威的降表送到江都皇宮時,楊廣正在與衆臣朝議。他當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衆臣,百官們紛紛祝賀,並跪拜山呼萬歲。楊廣正色說道:“淮南已平,待過幾日春暖花開之時,朕即將帶領驍果將士返回京都。望諸卿在這段時日加緊準備。”

降伏杜伏威讓楊廣獲得了五萬獎勵的積分,他先花費一定積分彌補了之前的戰鬥造成的系統兵損失,而後用一萬五千積分生成了一千名長弓手,正當他意圖繼續用剩餘積分生成輕甲飛騎和王庭重騎時。一個鴿房人員匆匆走到他跟前,叩拜說道:“陛下,高郵有加急軍情稟報送來,臣本打算讓信使飛馳江都。不想陛下已來天興城。索性直接呈遞給陛下。”他邊說邊奉上一個細小的紙卷。

楊廣將信箋展開一看,自言自語說道:“朕本以爲這淮南已太平,想不到還有鬼祟之徒前來搗亂。”

……

原來,那李子通帶着殘兵敗將逃到淮河以北後,遇到了瓦崗軍的別部,雙方爲爭搶地盤大打出手,互有勝負。對方連忙將情況上報給當下的瓦崗首領李密。李密一聽,居然有人敢和瓦崗軍搶地盤,本想調集大軍將對方一舉剿滅。但轉念一想,當下是自己即將向洛陽用兵之時,爲了一個竄入淮北的小小毛賊分兵甚是不妥。

他思來想去,最終想到個策略,就是收編李子通部,並配置其部分人馬糧草,命其渡過淮河在淮南發展地盤。於是他手書一封,着人飛馬傳書到淮北。

李子通收到書信後,仔細一想,若真是和這瓦崗軍硬扛下去,逼迫對方向淮北大舉興兵,憑自己這點實力是完全抵擋不了的。那時自己不是兵敗身死,就是被迫逃竄到淮河以南。不如索性現在就投靠瓦崗軍,再按李密的意圖打回淮南。至少這還能獲得瓦崗軍一些糧草和兵馬支援。而且在淮南打仗時,也能有淮北這個大縱深的依託。

李子通主意拿定,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李密的勸降,算是正式加入了瓦崗軍。再過些時日,他補充了兵馬糧草後再次渡過淮河,南侵淮南的高郵。

高郵一些重要城池都有陳俊部和新投靠隋軍的杜伏威部的軍隊駐守,但還是有些小城防守薄弱。李子通的大多行動就是劫掠這些小城和高郵境內的村莊。除了高郵,李子通還流竄到東臨大海的鹽城一帶劫掠。

由於李子通是流寇式做戰,且他熟悉杜伏威部的日常戰法。杜伏威與陳俊聯合剿他幾次都未成功。做下幾次埋伏,李子通也沒上當。在一次追剿滅過程中,陳俊又撲了個空,但他發現李子通一萬五千人的主力從海邊向南方繞去。

他心想李子通萬一出其不意的襲擊天興城或江都外圍,而皇帝楊廣又總是喜歡在二城間來回奔波,如果讓賊兵碰上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陳俊連夜趕回在高郵,用存放在高郵的信鴿給天興城緊急飛鴿傳書。

……

楊廣瞭解這些情況後,沒再去生成騎兵,而是花費2000積分生成了1000名疍民,吩咐人給他們發放了皇室內衛的腰牌後,讓他們駕着各自的小船駛入大江之中。這些疍民將分佈在江淮一帶的遍佈蘆葦蕩的江河湖泊,溝汊水網之中。

兩千人以上的部隊在這片區域中大範圍行動都不可能逃脫他們的眼睛。

辦完這些事,楊廣又一頭鑽進了天興城中的工坊。啓蒙初級時代的工坊製作選項中多了一項楊廣感興趣的東西---原始黑火藥。雖然當下這種原始火藥並無多大的爆炸威力,還無法開啓熱兵器時代,但多動點腦筋,利用其易燃可爆的特性卻是能得到很大的效果。

……

十天後,再次洗劫了邗溝旁一個村莊的李子通終於被隋軍圍困在方圓五里的一個地帶,他的一萬多大軍被三萬隋軍步騎在東南兩個方向上圍住,他的西面是邗溝,對面亦有隋軍騎兵不間斷巡弋監視,北面是個大湖。李子通眼看無路可走。

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六十章 伐周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十九章 堅堡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