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

南方官員見楊廣心意已決,也就沒再發表意見。衆臣起身之後。楊廣又與衆臣說了自己大致的方略,就是自己親帥驍果軍戰兵以及部分官員返回東都洛陽,平定北方。其餘宮人,百官留守江都,由自己十二歲的兒子趙王楊杲坐鎮。但大軍離開江都之前,要先平定淮南之賊杜伏威,解除江都的直接威脅。

虞世基再次稟奏道:“陛下,趙王今年方年滿十二,尚且稚幼,政務軍事尚不熟悉。還需由陛下指定幾個文臣武將在南方輔佐於趙王殿下。”

楊廣點頭說:“這是自然,鑑於當今天下大亂,朕決定恢復總管府制。這第一個設立的便是江都總管府,統管都督古揚州轄境內的諸軍事。由趙王楊杲任總管,由你虞世基,還有御使大夫裴蘊分任總管府長使,司馬。至於副總管,朕也已有人選,但今天不便透露。”

恢復總管府制如同一聲驚雷在羣臣心中炸響。自楊廣即位以來,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自南北朝以來,有數百年曆史的總管府制。地方上只留有郡縣兩級行政機構,整個大晉王朝當下有一百多個郡,一千多個縣。這總管府制權力相當大,總管副總管可自行設立幕府,除了朝廷在總管府內任命的高級官員外,其餘幕府官員都由總管自主任免。他們在轄區之內上馬管兵,下馬管民。可以說,除了不能自行頒佈律法稅法外,總管府等同於一個獨立王國。

而楊廣口中的古揚州轄境是指先秦時期九州劃分之中揚州的管轄範圍,包括了淮南,江表,嶺南諸郡。所以這江都總管府相當於分出去了小半個大隋江山。

在退朝之前,楊廣又當衆要內書侍郎擬定了兩道詔書。一道是罪己詔,另一道是大赦詔。罪己詔自不必說。這大赦詔主要內容是,天下各地的反叛武裝,自詔告之前的反叛之罪完全赦免。只要日後能招安於朝廷,保境安民,聽調平叛者不僅免其前罪,還能受封功勳。

內書侍郎將兩道詔書擬好後,給楊廣過目。罪己詔楊廣沒有意見,只是在大赦詔上改了幾處。將謀反的原隋朝官員排除在無條件赦免範圍之外。將【自詔告之前的反叛之罪】條件放寬爲【自接到詔告之前】。

在衆臣的萬歲山呼聲中,楊廣退朝而去。瑟瑟秋風中,孤身一人的楊廣來到江都城東南面的長江之畔,此處南臨長江,東靠大運河的一段--溝通長江與淮河的邗溝,方圓五里地都已經被隋軍戒嚴。

他對此處其實很熟悉,在某個平行空間,楚漢之爭時,他在這裡構築堅城對峙兵仙韓信。那時,這裡還叫廣陵。只是滄海桑田,地形地貌已與當時完全不一樣了。

系統面板一展開,他就發現有十三萬積分可用,其中三萬積分是【誅殺宇文二賊】這個臨時任務所獲得的獎勵。楊廣在系統面板上操作一番,大江之畔,邗溝一側就聳立起一座長寬各兩裡寬的小城。建城不僅沒有花費積分,反而因爲完成建城任務獲得了額外的兩萬積分獎勵。

楊廣步入小城,城中依舊有三五成羣正在忙碌的各個建築設施人羣。城池的南門和東門都有延伸到江河之中的碼頭。還有一條寬大的溝渠將江水引入城內,消失了一個時代的船塢出現在這條溝渠之旁。

楊廣將宮殿和軍營以及工坊先後升至啓蒙時代初級,花費了兩萬四千積分,而後花費六千積分將船塢升級至高級船塢。

軍營的選項上,背嵬衛已成了玄甲鐵衛的替代選項,每名的生成花費就需要十五積分。他們的原型是後世岳飛軍精銳背嵬軍,是一支步騎兩用的精銳之師。這支軍隊是無法短期之內用土著模仿訓練出來的。他們配備長短坩鍋鋼刀,三尺虎頭圓盾,射程五十仗的反曲複合硬弓。他們的鎧甲是全套的山紋鎖甲,這種鎖甲比鱗甲還好。頭戴鐵盔,面部也被鍊甲覆蓋,只露出兩隻眼睛。除此他們還配備飛爪,手鎬,手鏟等輔助工具,用於攻城挖壕。

在主力步兵上,長柄武器兵種再一次佔據了主流,這個選項就是【山地長槍兵】,原型是瑞士長矛兵。長達五六米的長槍所構成的密集方陣再次重回戰場。但這與當年的馬其頓長槍方陣有着本質的差異。

他們的這種長槍方陣是由一個個獨立而又相互配合的小陣構成,而不是馬其頓方陣那樣連綿幾裡的大陣。他們之所以叫【山地長槍兵】,是因爲靈活多變的陣形可以適應更多的複雜地形,而不僅僅是像馬其頓密集方陣一樣只能在平原地帶發揮出優勢。

因爲陣形多變,因此也就不存在類似馬其頓方陣那樣側翼後背必須由其它兵種給予掩護的缺點。除此每個人都帶着鋼刀和連弩。用於必要時候的肉搏戰和長距對射。這一點和原版的瑞士槍兵不同,後者配的是專門的短戟手和十字弓手。

但是這些山地長槍手的機動性是通過削弱防護而得來的,兵士們除了穿戴一個金屬胸甲外,其餘甲冑都是皮製。也沒有盾牌。

楊廣詫異的想沒有鐵甲,如何防禦住漫天的箭矢。他仔細琢磨了一下,才悟出其中道理。

原來這個歷史時期,因爲武器裝備,通訊手段,交通輜重運輸的發展,弓弩快馬的大量應用,軍事思想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敵對雙方很少會將所有兵力集中到一個地點,而後擺好各自大陣,最後一決雌雄了。絕大多數戰鬥都是遭遇戰,攻堅防守戰。遭遇戰中,雙方不可能來的及布成兵種合理分配的大陣,都只能將行軍對形迅速演變爲作戰隊形展開戰鬥。這種情況下很難發生遭遇密集弓弩射擊的事,除非是遇到伏擊。所以犧牲防禦來提升長槍密集方陣的機動性,地形適應性是合適的。

騎兵方面,同樣犧牲防禦換取更高的機動和靈活性也成了趨勢。【輕甲飛騎】就是取代柺子馬的兵種。他們的原型就是十二世紀縱橫歐亞陸橋的蒙古輕騎。

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十章 陰謀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十九章 堅堡第十章 陰謀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