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

竇賢把脖子一梗說道:“司馬將軍,我當然知道擅自離營者按軍令當斬。但我等還是要回關西老家一趟。等我回家看望了我的父母一面,將他們安排妥當,自會返回江都回營請罪。反之您今天硬是要阻攔我等,那就休怪下官無禮了。”

說罷竇賢和身後數十名他的部屬親兵,紮下馬步,挺立兵刃,擺出殊死一搏的架勢。司馬德戡冷笑一聲說:“你們這不是當逃兵,而是要謀反了。既然如此,本將就成全你們,反正將你們擒拿回去也是斬首問罪的。”說罷,他擡起了馬槊,兩翼的禁衛騎兵做出同樣的動作。竇賢心裡當然明白,事情到這個地步,是斷然難逃一死了。

司馬德戡剛要拍馬衝殺,就聽後方傳來一聲斷喝:“住手!”這聲音司馬德戡十分熟悉,但一時卻回不過味來。他扭頭一看,才知道爲什麼自己對這聲音熟悉卻想不到是誰。原因是他根本就不敢想到皇帝楊廣能親自前來。驚的司馬德戡從馬鞍上滾落下來,急忙跪地叩拜。

跟隨他的衆騎不敢怠慢,亦是下馬跪拜,而後山呼萬歲。竇賢以及他的十幾名部下亦是驚懼萬分,他們怎麼都沒想到皇帝陛下能親自從江都城中追出。

楊廣凌厲的目光向竇賢掃去,厲聲喝問道:“竇賢,你當真是要反了!?”竇賢渾身一抖,將手中兵刃擲於地上,跪地說道:“臣不敢。”他手下那些兵士也將兵刃乒乒乓乓的丟在地上,伏身跪倒在地。

竇賢接着說道:“陛下,如今天下動盪,微臣和這些兄弟惦念家中父老和未成年兄妹,臣等只是想回趟老家,安頓完家事後會自行返回江都以死謝罪。臣斷沒有謀反之心。”

楊廣輕哼了一聲,呵斥道:“你們想回老家,可以光明正大的向朕稟奏,朕自會考量。你們如此這般,私自離營出走,是亂我大隋驍果軍軍心,其罪當誅。但念及爾等事出有因,朕特赦免爾等,現在暫且隨朕回江都。大軍返京的事宜,朕這幾日就會給爾等答覆。”

竇賢與其手下兵士,甚至司馬德戡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之前,楊廣明顯有據守江南的意圖,對早日返京的諫言不予理會。這才讓驍果軍人心惶惶起來。他們恐懼隋朝如同當年的晉朝一樣,至此以後南北朝割據數百年,那就是再也無緣回到家鄉了。

竇賢,司馬德戡等人山呼萬歲。尤其是竇賢與其手下將士叩頭如搗蒜。就這個時候,遠處卻傳來嘈雜的馬蹄聲和人羣的喧譁之聲。

楊廣眺目望去,卻看見一隊人馬向這邊快速行來。對方大約有七八百人,看衣着裝扮,明顯不是江都城內的禁衛軍,甚至都不是隋軍。他們大多人沒有戰甲,穿着打着補丁的粗布衣服,手中兵器五花八門,有刀有槍還有糞叉鋤頭。只有一成人有坐騎,那坐騎也是五花八門,有馬有驢還有騾子。這顯然是一支“賊軍”。

竇賢,司馬德戡等人現在都已站立起來,重新拿起了兵刃,有馬的人回到馬上。他們護在楊廣面前,警惕的注視着來軍。

那賊軍裡已經有頭目樣的人開始喊叫:“隋軍,前方有隻隋軍小部隊,我們去將他們做了,帶着他們的人頭去投瓦崗,也是大功勞一件。”衆人聽聞此言,歡呼一陣,齊挺刀槍向這邊殺來。

楊廣此時冷靜的說道:“竇賢,司馬德戡,你們只管殺敵,朕自有身邊親衛保護,不用分心。”楊廣如此臨危不懼又讓竇賢,司馬德戡二人驚訝不已,這還是他們所熟悉的那個大隋的皇二代嗎?楊廣是有長期親自統兵的經歷,從南征南陳到揚威東西突厥,只到讓他折戟的東征高句麗。但這些都是在他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雖說是他親自統兵,可楊廣本人實際離血腥殺戮的戰場卻是很遠,實際各個戰場的指揮都是由各級府兵將領完成。

等楊廣本人直接和敵人沙場上面對面時,就露出他二代懦弱的本質。比如幾年前雁門關與突厥人的那一役。戰鬥難解難分,輸贏難料之時,楊廣被嚇的淚流滿面,魂不附體。這就是竇賢,司馬德戡二人覺得不對勁的原因。

但現在二人哪還有功夫想那麼多,各自指揮部下迎着賊兵衝殺而去。兩人兵力和起來只有一百三十餘人,敵軍兵力則是他們的五倍有餘,但是驍果軍乃大隋最爲精銳的部隊,竇賢的步甲與司馬德戡的鐵騎俱身披魚鱗重甲,甚至連騎兵的馬匹也身披虎紋皮甲。

禁衛軍步騎很快衝入賊軍亂糟糟的隊列之中,鋼刀,馬槊之下倒下無數烏合之衆。被禁衛鐵騎龐大馬軀撞倒在地或踩踏而死的賊軍也是不在少數。這些賊軍雖是烏合之衆,卻也是士氣高昂,否則一接觸就應該被打垮。他們手中兵刃胡亂向隋軍兵士身上和戰馬身上砍刺而去,但這些禁衛兵士在重甲防護之下卻沒有造成什麼過大傷亡。

隨着賊軍的不斷倒下,他們的士氣也越來越快的流失。一些賊兵腦筋一轉,脫離戰場,揮刀殺向後面隋軍的“大官”。

一名賊兵竄到楊廣馬旁五尺處,手中的環首鋼刀已經高高舉起。猛然,一支利箭沉入他的胸膛,箭矢直接穿透了他的身體,箭簇從身後冒出。此時楊廣的親衛都安坐馬上,彎弓搭箭,對靠近者逐一瞄準射殺。這些賊兵大多身無片甲,親衛射殺他們如同日常行獵一樣輕鬆。

但是涌向楊廣的賊軍越來越多,這個時候,楊廣身後如同奔雷般的馬蹄疾馳之聲傳來,又是百餘驍果鐵騎殺至。戰局陡然變化,本就搖搖欲墜的賊軍頓時崩潰。丟下滿地屍體向遠處不顧一切的奔逃。但很快他們就被隋軍的鐵騎追上斬殺。不少賊兵只得下跪乞投降。

片刻之後,戰鬥就完全結束。按楊廣的吩咐,驍果軍兵士押着幾個頭目樣的人來到楊廣面前,將他們摁跪在地。

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十二章 家宴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一章 嗚咽的號角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六章 卻月陣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章 卻月陣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二章 刺董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八章 反圍剿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三十九章 洛水伏兵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章 坑俘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