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

長安城河間王府,一間隱秘的房間中,左右僕傭奴婢都已被摒退。只有司馬顒與李含二人在談論着什麼事情。這司馬顒聽着李含的話語,時而微笑,時而凝神沉思,時而打斷對方的話語高聲而論。

“大王,此乃您的大業是否能成的最後一次機會。若讓那司馬遹平定了南方的荊揚,勢必會接着剷除包括您在內的各地強勢藩王。至少會不讓藩王出鎮領兵了,到那時諸王侯那可都是司馬遹案板上的魚肉了!”李含說此話時,面部表情豐富,試圖打動司馬顒。

他看到司馬顒雙目微閉,面無表情。又接着說道:“如今司馬遹在洛陽抄了天下首富石崇的家,獲得錢銀無數。只要假以時日,朝廷就能以這些錢財大大提高禁軍的兵力。而且據我們在洛陽的眼線通報,司馬遹已經下詔將外營兵全部歸屬編制爲禁軍。予時,司馬遹將有一支近十萬人的精銳之師。到那時,即使所有藩王聯合起來也不可能在動搖他分毫了。”

司馬顒此時纔有所觸動,睜開微閉的雙目說道:“孤想知道此次成事的機會有多大?怎麼行事?”李含聽到司馬顒如此這般說,知道他已是心動。便忙補充說:

“如今,荊揚戰事已起。這即使不能將禁軍的部分兵力吸引到江南江東,至少能保證司馬遹無法將大部分禁軍調離洛陽,去各地平叛。所以我們乘這個時候聯絡八方王侯士族,只要能說服他們相信司馬遹繼續在位下去,日後會對他們有危險。他們必然會與大王您協同一心,發檄反遹,其中不少人還會應檄進軍洛陽,剷除司馬遹。即使有些人首鼠兩端,也不會此時阻撓我們。”

司馬顒嘴角勾起一絲微笑,對李含說道:“世榮,你別忘了司馬穎,他可是除孤以外,勢力最強大的藩王。若是沒有他的參與,此事風險極大。若他還幫助司馬遹,這事就完全沒有成功的希望。但是上次,我們爽約於他,他還可能與我們聯合嗎?”

李含呵呵一笑說:“這個請大王放心,司馬穎恰恰因爲上次這件事,非與我們聯合不可。上次他帶兵逼迫洛陽,司馬遹必然已經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只是出於種種考慮沒有當即與他翻臉而已。而司馬穎心裡對此也是明瞭的,他知道司馬遹遲早會和他算這筆老賬。”

司馬顒眯着眼睛又思慮了一會,而後那雙陰狠的三角眼猛的張開,像是下定決心的說道:“如此,那我們就這樣幹了。但是…但是孤還認爲光靠用兵將司馬遹幹倒,風險還是大了點。孤認爲應該多管其下。還可以從他背後下手!”

李含瞳孔之中閃過一絲寒光,對司馬顒說道:“大王的意思是宮變或刺殺?可是司馬遹宮城之中防衛嚴密,禁軍也被他多次清洗。無論宮變和刺殺現在都不現實啊。”

司馬顒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世榮,你投靠孤的時間不長,所以有些事不知道。多年前,本王就開始在洛陽城中還有宮中廣佈釘子,就是爲了在某一天關鍵時候啓用。這禁軍現在確實完全掌控在司馬遹手中,但禁軍之中還有宮廷內侍中還潛伏着些我們的人。所以宮變雖然不可能發動起來,但是並不妨礙我們發起一場刺殺行動。”

李含聽到此話後大喜,對司馬顒說道:“如此,大王成事的機率又高出幾成。待屬下聯絡好各方王侯舉事之前夕,即可發起刺殺,若能成功,便可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陽。”

司馬顒點點頭說:“那就這麼定了,你先去佈置撰寫檄文,聯絡諸王侯的事吧。”李含諾了一聲,卻沒有走的意思,司馬顒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樣子,問道:“世榮可是還有話說?”

李含回道:“屬下確還有一事向大王稟報,這梁州的刺史皇甫重的兄長皇甫商在洛陽爲官。而皇甫商對司馬遹以及司馬乂卻是忠心耿耿,若戰事一但暴發,皇甫重必然會站到司馬遹一方在關中對我方發難。預時,我軍將在後方遭受來自梁州的威脅。所以我們之前就需要除掉皇甫重。”

司馬顒聽了這話,心裡明白這是李含想報私仇。可李含話裡面的道理卻也是講的過去。於是開口緩緩說道:“梁州原來歸本王所鎮,還在本王管制之下。那時孤下道敕令將其騙到長安城中殺之就能解決。可自上次巴蜀趙李之亂後,梁州已被司馬遹劃出去,你要孤如何除掉他?直接發兵攻打梁州嗎?且不說能不能打下來,這不是過早暴露來了咱們?”

李含發出兩聲乾笑,對司馬顒說道:“屬下有一計可將這皇甫重輕易擒殺,只需派遣使者假冒洛陽御使給其下一道詔旨,徽其入京爲官。他若要去洛陽,長安是他的必經之路,到時將他半路攔住擒殺便是。”

“此計甚妙,就如此而行。”司馬顒拍板說道。

……

鄴城成嘟王府內,坐在堂首的司馬穎臉也沒擡一下,他一邊用棉布擦拭着自己的那柄鋥亮的寶劍,一邊對堂下站立的李含說道:“你今兒又跑到我這冀州鄴城來想幹嘛?”語氣中帶着明顯的輕蔑。

李含對此早有所料,臉上擠起一堆笑容,對司馬穎說道:“啓稟成嘟王,此次含前來,是奉河間王之命來與殿下商討共同討伐司馬遹之事。”

司馬穎一聲冷笑,將手中擦拭好的佩劍擺弄兩下,執懸於手中,劍尖已經指向李含。但是很快,他又將劍收回,做出查看劍刃鋒利程度的樣子。口中卻已說道:“你等怕不是忘記上次的事了吧,這次是不是又想將本王當猴耍弄一回?”

李含忙說:“下官正要向大王闡明解釋此事,我家主公絕沒有誆騙殿下之意,實乃因爲上次變化太快,迫不得已更改了計劃。另外我家主公派了信使通知大王,但無奈兩地相隔千里,才未能及時將消息傳達到。大王切莫誤會了我家主公。“

“那這次,你們是想要本王如何做啊?還是要本王去打頭陣?“司馬穎此時已經將佩劍收入劍鞘,對着李含冷冷的說道。

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四十章 韃盡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章 毒計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五十章 血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六章 卻月陣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瓊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三章 天津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