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

站立在許昌城頭的司馬囧憂心忡忡看着城下延綿成片的軍帳。又不時的擡頭向遠方的地平線望上一兩眼,然而沒有他期許的援軍到來。

城下不時有巨型配重式拋石機發射來一枚巨大石塊,或是將一個城垛擊的粉碎,讓城牆微微顫抖。或是飛入城中,將某個建築的屋頂砸的粉碎。

這樣的拋石機,司馬乂的軍隊已經在大營前空地上佈置了一整排。如果他願意,可以將整個許昌城轟擊成廢墟。但司馬囧想不通的是,對方僅僅是做這種心理威懾式的“零射”。

其實這是司馬遹對司馬乂的交待,削番戰爭中,對於普通叛軍兵士,能收降儘量收降。削藩的目的是削弱或消除藩王的權力,而不是去消耗他們的兵力,因爲那些軍力也是晉王朝軍事力量。司馬遹可不想最後收回所有王侯的權力,但卻讓國家實力大損,外族有機可乘。

又一枚巨石襲來,距司馬囧六仗外的一個城垛擊碎。一個細小的石子飛濺出數仗遠,剛好崩射到司馬囧的臉頰之上。伴隨着輕微的疼痛,司馬囧蒼白的臉頰上留下一條淺紅的劃痕。

司馬囧懊惱的轉身,準備離開城頭,這才發現數個將衛已經圍在他身後。而且,他們手裡都持有兵刃,兵刃的刀鋒劍尖全部對着自己。

司馬囧已知大禍臨頭,厲聲喝道:“你們想幹什麼?!想造反嗎?”那些將校並不與其廢話,其中一人的配劍已經疾刺而來。司馬囧情急之下,將身體一躬一斜,劍鋒擦着他的鎧甲而過,蹭起一溜的火星。

司馬囧身體躬起的時,卻將脖頸從立領硬甲中暴露出來,一柄雪亮的鋼刀帶着破空的劈砍聲已凜然而至。伴隨着一聲刀鋒切割骨肉的聲響。司馬囧的頭顱衰落在城牆的地板之上,接着整個無頭屍身也直直的撲到地板上。

帶頭此次行動的一個參將,將司馬囧的頭顱拎起,高高舉在手中,對周邊高聲喊道:“逆賊司馬囧已被我等誅殺,諸兵士隨本將出城向朝廷投誠,若有異動者,殺無赦。”

這一切都發生在十幾息時間之內,站在三仗外的司馬囧護衛親兵甚至都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時,看見司馬囧已經死了,大多數人也就沒敢動了。只有兩個人將腰中的佩刀拔至一半,早已被這些將校身後的數十兵卒衝上前去,亂刀斬殺。

被圍困數十天的許昌城城門終於緩緩打開,城內的叛軍徒手列隊,在禁軍看押下,一隊隊的行出城來,等候處置安排。排列整齊的禁軍步卒方陣隊列則一個一個開進許昌。

……

五日後,司馬囧和以及親眷,十幾個被硝好的人頭被送回了洛陽。此時的成嘟王司馬穎的大軍已經渡過黃河。一列列兵士,戰馬,輜重從浮橋上開了過來。

司馬穎與親兵已經抵達前鋒在黃河南岸邊所搭建好的軍營。此時,遠處一騎如同風馳電掣般而來,司馬穎定睛一看,原來此人是前幾日他派出的多名親兵斥候中的一員。那斥候離司馬穎還有數仗遠時,就跳下馬快步跑到近前,單膝跪倒,雙手向司馬穎呈上一封軍情稟報。

司馬穎將信紙展開,不禁眉頭一皺,原來稟報上寫明瞭許昌已經被朝廷大軍攻佔,齊王司馬囧全族被誅的消息。司馬穎旁邊的王彥小心翼翼的問道:“大王,這可是許昌方面的消息?”司馬穎點點頭,將紙張遞給了王顏。

王彥看了後,馬上說道:“如今司馬囧已經敗亡,我軍斷不可再向前了。彥恭勸大王,現在我們一是應該離開派信使向洛陽解釋我們的來意,是爲了勤王平叛。二是應該立刻領兵返回鄴城。”

司馬穎卻說道:“可是孤還想再等等,等河間王來了,孤和他商量下。”在旁邊一直沒做聲的盧志此時卻說道:“屬下認爲,司馬顒很可能不會來了。”

司馬穎聽了這話,嘴角的肌肉連續抽動兩下,猛然對身邊的數名令兵斥候喝道:“速速往西百里範圍內偵查,看有無河間王軍隊前來的跡象。”

許久之後,所有大軍都渡過黃河,但那些派去的斥候還沒回來。卻迎來了幾個洛陽來的御使,司馬穎得知他們的身份,做賊心虛的先是心裡一驚,而後才沉住氣問道:“諸位御使來此有何公幹?”他這話一出口就覺得不妥,自己從出鎮的鄴城帶着大軍跑到洛陽邊上,那還有反問朝廷的御使來此何干的道理?

果然,那爲首的黃門御使似冷非冷的笑一聲說道:“成嘟王連這都想不到嗎?您在沒有詔令的情況下,帶着大軍從軍鎮來到京城邊上,聖上當然是令吾等來問下成嘟王意欲何在?”

面對御使直截了當的突然發問。司馬穎張了下嘴巴,卻又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竟然吞吞吐吐起來:“吾,孤…孤就是…就是要…”旁邊的盧志一看不妙,連忙爲其解了圍。拱手一禮對御使說道:“啓稟公公,成嘟王此行是爲了勤王,正準備帶兵前往許昌平叛的,在此暫時紮營休整。”

那御使的嘴角不易察覺的一撇,對他們淡然的說道:“諸位不必了,請打道回鄴城吧。因爲叛賊司馬囧已被誅殺,其全家上下幾十口人全部連坐被誅,不日即會傳首給諸位王侯。”

司馬穎恢復了正常的語言功能,拱手對御使說道:“本王多謝御使傳信,我等大軍這就返回鄴城,只是…”他下面的話是想找個由頭再在黃河岸邊逗留一夜。

但是他卻被一騎飛騎所打斷了話語。一名策馬狂奔入營的斥候,剛將馬勒住,就一個翻滾跳下馬來,幾個箭步衝到司馬穎面前就要稟報:“稟報大王…”被打斷話的司馬穎把眼珠子一瞪,呵斥道:“大膽,孤正和朝廷御使言事,何故喧譁!”

斥候聽到這番呵斥,才發現司馬穎前的幾個人是“外人”,連忙改口求饒說:“小的該死,求大王恕罪。”說着就閃到一邊。

司馬穎也沒再理他,繼續對御使說道:“只是我大軍剛剛過河,現在天色已不早了,容我們在此宿營一晚,明日便開拔返回鄴城。”

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章 洗腦所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章 刺董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六十章 伐周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九十八章 湊熱鬧的孫權第十二章 家宴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十七章 北歸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六章 天興軍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二十章 毒計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