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

劉備令黃忠與魏延各領一萬大軍征討涪城,在他們距離涪城二十里地時。劉循的斥候就已飛馬來報。如今放眼益州,並沒有人跟隨劉循,願意跟隨劉循的將官都已經被劉備攻滅。孤城涪城顯然是守不住的。

“公子,現在我們別無他法,益州已被劉備這大耳賊牢牢掌控於手中。如果我們還繼續據守這座孤城,有被對方包圍的危險。”張任對憂鬱的劉循說道。

“那我們該如何,難道去投奔呂布嗎?他願意接納我們嗎?”劉循疑慮的問着張任。

張任侃侃而談:“主公在世時,我們雖與呂布多有爭端,但都屬於諸侯間正常的摩擦爭鬥,並無實際的深仇大恨。而劉備與你卻是有殺父奪家之仇,即使公子不找劉備復仇,他也必將你除之而後快。所以屬下認爲,投靠呂布也不是不可以。他一定會接納我們,況且我們還能送他一份大禮。”

“什麼大禮?”劉循疑惑的問着張任。

“我們現在就撤離涪城,前往劍閣固守,然後派使者聯絡呂布,這劍閣就是我們送給呂布的大禮。”張任回答說。

“如此甚好,虧得當初公義有先見之明,一來涪城就將北邊的劍閣關給佔了。否則現在我們連個退路都沒有。”劉循讚許的說道。

原來,劉備走時雖然留了兩千多兵馬守備劍閣,但劍閣守軍卻不知道成嘟的變故,因而劉循和張任剛到涪城時,就派出幾個校尉帶着五百人馬連夜趕到劍閣。以當時的身份和官憑印信輕鬆叫開關門,將劍閣控制在手中。

……

成嘟府衙內,劉備洗了腳正要就寢,內侍卻匆忙來稟報軍師龐統前來求見。劉備心想這麼晚了還來求見,一定是有大事,連忙將龐統迎入堂中。

事態緊急,龐統也沒那麼多客套話和禮節。開門見山的高聲說道:“主公,統有要事稟報。盤踞涪城的劉循,張任退守劍閣了。”

劉備詫異的問道:“這有什麼奇怪的,涪城是座孤城,一旦被圍就再無迴旋餘地,他們退往劍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軍師何至於如此大驚失色。”

龐統一拍自己的腦袋說:“都怪我一時疏忽了,連這個都沒想到。我們不應該先打涪城,應先出一支奇兵繞過涪城將劍閣拿下。因爲劉循很可能會投靠呂布!”

【劉循佔據着劍閣投靠呂布!】劉備一下就明白過來了,【如果真這樣,這是將巴蜀的北大門交給了呂布啊】。想到到這,劉備也激起一身汗,急匆匆的說道:“那我趕快傳令黃忠與魏延全力攻打劍閣。”

龐統答道:“還是我親自去吧,我再領五千白耳精兵馳黃魏二將。”

“如此甚好!”劉備邊說邊召來令兵,傳令調集白耳精兵。

……

在劉循向葭萌關守將魏續說明來意後,魏續即刻用關卡內的通信站向南鄭發去了信息,南鄭的通信站再順着沿漢水而建的信道向築城的呂布轉發了信息。不久呂布回信,命魏續派人護送劉循到漢中南鄭,並調一半的葭萌關守軍前去支援劍閣關。

當龐統,黃忠,魏延帶着兩萬多人馬兵臨劍閣關下時,支援劍閣的呂布軍已提前幾個時辰到達。此時的劍閣守軍達到七千五百人。此前的劍閣是爲了防守北面之敵而建造,現在劍閣守軍花費月餘時間對劍閣關進行改造,將其改爲適合防禦南面之敵。但畢竟是改造的,針對南面之敵還是會有很多防禦上的盲點和漏洞。

龐統一邊吩咐人打造攻城器械,一面親自率領幾百親兵來到陣前查看,希望能找到劍閣的防禦漏洞。猛然,他發現在靠劍閣關右側的山崖絕壁上,植被遮蓋中,隱約有一凸起的天然石階。這石階凸起一直延伸到劍閣的城牆旁。這就是一條天然棧道,如果在這石階搭上雲梯,讓兵士攀爬上這石階,再順着石階上到城樓,不就可以一舉拿下劍閣了嗎?

想到這,他叫兵士搬來兩具最先打造好的雲梯,搭上石階,而後親自攀上去查看。數十親兵也魚貫而上。幾十人在石階上小心翼翼的向前行進。一名親兵對龐統說道:“軍師,這裡太危險了,您還是下去吧,由我們來勘察彙報於您即可。”

龐統搖頭說道:“不行,不是我親自勘察,你們來做,我擔心難免有疏漏之處。一丁一點疏漏就可能造成戰場上的大敗,還是我親自來好了。”

那親兵又說:“那也不能靠城牆太近了,我恐賊軍用箭矢攢射,我們中箭了不要緊,軍師若有什麼損傷,我們在主公那可沒法交待,擔待不起啊。”

龐統哈哈一笑說:“不要緊,你們不是帶着盾牌嗎?護住我就可以了。”衆人又繼續前行,龐統眯着眼仔細勘驗這條天然棧道,目測它的寬度,和每段與城牆的距離。

當他們接近劍閣城牆八九十米時,劍閣城頭嗚嗚的傳來一聲聲號角。一排排持槍持弩兵士迅速奔向城頭,並向右端集結而來。

龐統還是無所謂的樣子,對衆親兵說道:“看來我們被別人發現了,現在往回撤吧。”話音剛落,箭矢如同疾風驟雨般射來。

“保護軍師!”隨着一個校尉的高喝,衆親兵挺着盾牌圍成一圈將在龐統護在中間,而後慢慢的向後移去。箭矢噼噼啪啪的射在盾牌上,親兵的甲冑上。由於太過密集,兩名持盾親兵也面部中箭,當場倒下,另外兩名持盾親兵迅速補了上去。

望着連綿不斷射來的密集箭矢,龐統也驚呆了。他一眼望去,集中在城頭一端的射手並不是特別多,而且是使用射速較弓箭慢的弩具,怎麼可能如此連續不絕的射來箭矢。他當然不知道這些弩是最新式的呂布連弩。龐統正納悶着,又是幾名盾兵倒下。一支流矢破空而來,正中龐統面門,接着越來越多的箭矢射入了他的身體。龐統就這樣倒在了劍閣關前。

“軍師中箭了….”,”軍師陣亡了”劍閣關前傳來一陣陣嘶喊之聲。

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九章 翻臉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七章 願生命化做那朵蓮花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