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

鍾繇又當場拍板封樑興爲北地郡太守,待日後上表許都朝廷,再行下發印綬。

“卑職定當盡心竭力,誅滅呂布,報效朝廷。”滿心歡喜的樑興當即做了表態。

“樑將軍,當下你手中有多少可調用兵馬?”鍾繇這才轉入真正的話題。

“回稟鍾司隸,卑職手下能調動的兵力僅有步騎三千。”樑興看着鍾繇眼中略有失望,忙接着說道:“不過,卑職還可以聯絡就近的幾路關中諸將,合兵一處,前去討伐呂布。”

鍾繇點頭說:“老夫也有此意,如此甚好,那就辛苦樑將軍一趟了。老夫還要繼續西行到涼州隴西,去聯絡那裡的馬騰,韓遂二人,他們如果出兵,則呂布軍必將覆滅於關中。”此時的鐘繇還不知道,呂布親率的大軍已經從漢中出了祁山,屯兵於隴右。

其實,段煨早已派快馬將求援請求發給包括樑興在內的關中諸將,這些軍閥也知道如若現在不擰成一股繩,最終只能被人各個擊破的道理。只是沒人願意挑這個頭,在互相交涉推諉中,讓時間一點點流逝。

現在鍾繇以朝廷持節司隸校尉的身份來召集諸將合兵拒呂,這正是關中諸將所需要的。以許都朝廷的名義很容易將這些軍閥整合在一起。

樑興將鍾繇向西護送了幾十里路程,又遣了一些精銳兵卒護送於他。這才返回頻陽縣,寫了十數封書信,着快馬送予關中諸將。

……

此時的長安城頭,段煨與伍習看到滾滾而至的張遼回師之兵,更加心神不寧。這段時日以來,他們天天立於城頭眺望遠方。既沒有西面的馬騰援兵,也沒有北面的關中諸將援軍,更沒有來自東邊潼關的曹操援軍。

“嗖”的一聲,一支被重弩發射的箭矢飛上城頭,“咚”的一下釘在城頭的門樓木板之上。只有此一發箭矢,而且箭桿之上還纏綁一卷布條。顯然是城下投遞上來的書信,早已有兵卒取了呈現給段煨。

這是張遼給段伍二人的一封勸降信,信中內容軟中帶硬,告知二人,如果降於呂溫侯,日後依舊不失富貴。但是不降,大軍明日即會攻城,城破之日即爲城中西涼守軍覆滅身死之日。

“兄弟,我看我們還是降了吧。”伍習憂心忡忡的向段煨勸解道。段煨此時心志也已動搖,正準備答伍習話時,突然在長安城北邊的地平線上騰起一團煙塵。

不多時,一支三百餘騎的騎兵出現在段伍二人中的視野中。這正是樑興派來的援軍前哨,目的僅僅是給段伍二人打氣,不要他們這麼快降了。但實際上,樑興以鍾繇的名義糾集關中諸將,集兵一處前來救援長安怎麼也要花費數天時間,不可能這麼快就趕過來。

城下的張遼很快就接到斥候稟報,迅速派出虎賁軍中的五百柺子馬迎上前去,那三百敵騎見有人來襲,迅速調轉馬頭,逃逸而去。

“咦,怎麼又跑了。”伍習失望的說出這句話。

“這就是關中諸將給我們的信號,要我們堅守,等着吧,過幾日,他們的主力必然會來到長安。予時,我等內外夾擊,定能大破張遼。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堅守這長安城幾日。”

……

此時,張遼也在大營之中焦急的等待着,他等着從上雒運送而來的補給。火爆彈在攻打潼關的戰鬥中基本用完了,只能等待下一輪的輜重補充。爲了儘量補充彈藥,張遼甚至下令這一輪輜重補給全部運輸彈藥。因此,張遼十天之內若攻不下長安且拿下長安糧庫敖倉的話,軍隊就要面臨斷糧的境況。

張遼整整等了兩日,因攻打潼關而疲憊的大軍也休整了兩日,輜重終於送到。張遼下達了對長安城的總攻命令。

首先是大批的戍卒高舉盾櫓,頂着箭矢滾木擂石,將一擔擔黃土,碎石,樹枝竹條填入護城河中。半天時間就將東城門的一段護城河填平並夯實。

這個時間段,虎賁五個旅的一百門弩炮不停歇的對城頭髮射石頭彈丸,只打的菸灰瀰漫,石崩磚裂。不少守城的兵卒都被石彈粉碎了頭顱和身體,還有缺胳膊斷腿的兵卒發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城頭的兵卒紛紛後撤躲閃,從城頭落下的箭矢,滾木擂石頓時稀少起來。段煨,伍習高聲喝令:“頂住,不準後退,後退者斬!”邊說邊拔出佩刀斬殺了數名後退的兵士。

守城的兵卒們只好硬着頭皮向前,但出了段煨與伍習的視野,都儘量讓自己呆在城垛後等相對安全的地方,儘量減少自己暴露身軀和頭顱的機會。因此城下填壕的張遼兵卒還是壓力減輕不少。

在張遼兵卒夯平填好的護城河之際,一枚枚火爆彈開始向長安東門城頭砸來,不多時間就成爲一片火海。張遼還是要用老套路來攻克長安。

破城機在重步兵的簇擁下,緩緩前移。由於東門城頭兩百米長範圍內的一段城頭都被火焰所覆蓋,沒有來自這個城頭的攻擊,但這個範圍外,東城牆兩端處依舊有人用弓弩箭矢對破城機和周邊兵士進行射擊,然而距離太遠,幾乎沒有效力。

段煨見此情景,心裡已經明瞭對方是要破門而入,急讓令兵調集防守另外三門的兵卒集中於東門。然而長安城是座大城,現在下令似乎有點晚了。

東門被破城機兩下就撞爛,劍盾重步兵們護着破城機緩緩後退,並對着涌來的西涼兵卒投擲標槍阻嚇。當破城機讓開道路後。早已躍躍欲試的從將顏良策馬衝入城門,身後是他的兩百精騎部屬。

他們本身是騎兵,在潼關時選擇步戰是因爲守軍太密集了,但現在情況不同,長安城萬餘守軍分佈於四面,相對軍陣很是稀疏。

顏良的兩百鐵騎一路衝殺,很快鑿穿城門後的守軍軍陣,向城中縱深殺去。跟隨在他們身後的是大批劍盾重裝步兵,還有短刀做戰的陌刀兵。城門後的守軍軍陣口子越撕越大,兵卒快速傷亡,堅持不多一會就已崩潰。此時驚慌失措的段煨,伍習已退至舊宮城,長安城就這樣被輕易攻破……

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三十一章 據長安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戰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擊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六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六十章 伐周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二章 易主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