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異數

豫豐六年十月,珉親王風珉致的病情突然加重,太醫院的一衆太醫輪流上陣,再加上陳令誠親自診脈,仍舊徒勞無功。風珉致這一年已經是八十六歲高齡,儘管如此,朝中上下對這個老人的病情還是十二分關心。他和已經逝去的海觀羽一樣,都是可以規勸皇帝的人。倘若他再一去,那將來萬一有變,就是連個求情的人都找不到。

然而,風珉致畢竟已經年邁了,此時已是病入膏肓,時而昏迷時而甦醒,讓其他人憂心不已。他先前又是將兩個兒子都開出了宗譜,如今榻前竟是連一個侍奉湯藥的子輩都沒有。不少皇族都是搖頭嗟嘆這位老人的固執,當然,暗中稱讚的也是不少。須知先帝早已賜了珉親王世襲罔替的特權,這個爵位倘若落入那兩個紈絝子弟的任一人手中,將來結局便難料了,還不若給他們銀子自生自滅的強。

就在衆人皆是翹首企盼皇帝下旨爲珉親王挑選皇族子弟入嗣時,風無痕卻是下了一道讓所有人爲之震驚的聖旨。上頭除了歷數風珉致三朝功績之外,還提及了一個干礙甚大的名字。原來,皇帝竟是有意讓三皇子風浩准入嗣珉親王這一脈。這既是聞所未聞的殊遇,又是令人驚駭的處置,朝中的不少人便開始議論紛紛,誰都以爲珣貴妃越起煙是失寵了。

相比外頭人的驚惶失措,鍾和宮中的越起煙卻是安之若素。這幾日,皇宮裡頭的不少太監宮女也在議論此事,就連她自己宮裡頭的人手也不例外。循例去坤寧宮請安時,那些低等嬪妃看她的目光都是帶着幾許奇怪的意味,有憐惜,驚詫,更多的卻是幸災樂禍。

然而,皇后海若欣卻待她極爲熱絡,彷彿是知道對方爲何作此決斷,兩人之間的關係又回到了當初東宮時的親密無間。當然,有心人都知道,海若欣應該是去掉了一個奪嫡的大敵,心情愉快之下才刻意籠絡對方。而越起煙臉上卻絲毫沒有不滿之色,笑意反倒是愈來愈濃,看得旁人摸不着頭腦。

這一日,皇帝在朝會上宣佈,將委派十名觀風使至各地訪查民風民情以及各級官吏的爲官情況,而觀風使上奏的內容,將作爲三年一次“大計”的參考。這一條消息一經傳出,頓時使得一衆官員爲之大譁。晚年雖然也有各方巡查御史訪查民情,但往往都是限於一省兩省之地,皇帝此次一派就是十人,顯然是準備大動干戈。最重要的是,大多數官員都不知道何人將任觀風之職,因此頓時都如同無頭蒼蠅。

外官如此,京官也同樣不好受,儘管京察尚未開始,但監察院的御史們卻突然活躍起來,從一天一個本章到一天三五個本章。若是被他們逮到錯處,竟是一追到底,絲毫不肯放過。也有人到兼着左都御史一職的鮑華晟處抱怨,然而,這位以清正著稱的宰相只是淡淡地以一句“清者自清”就搪塞了過去。如此一來,誰都知道這是皇帝整飭吏治的舉措,只能心中叫苦不迭,面上的差使卻巴結得更加殷勤了。

謹言慎行的越千繁雖然沒有受到彈劾,但那種頭上懸着利劍的滋味並不好受。儘管賀莫彬和他一樣也是成天苦着臉,但越千繁還要爲宮中的事情心煩,面色自然更加難看。這一日,他一回到家中便摔了官帽,一副氣乎乎的模樣。

夫人刑氏雖然心中奇怪,但也不好當着下人的面發問,直到把一幫人都打發了出去,她這才問道:“老爺,您如今可是堂堂一品大員,即便心裡有氣,也不能這樣發作。若是被那些御史知道了,少不得又是一通彈劾,這又是何苦呢?”

越千繁心中不悅,但還是依言撿起了官帽,這才怒氣衝衝地道:“敢情他們都以爲珣貴妃失寵了,一個個說話夾槍夾棒的,就以爲我真的好欺麼?不說我當年是靠自己的本事才升遷到了戶部侍郎,就說如今這情勢,皇上也絕不會輕易免了我的官職!哼,想要落井下石,看清局勢再說吧!”

刑氏心中一跳,卻仍強打笑臉勸慰道:“老爺不必憂心,珣貴妃是個知禮的人,斷沒有輕易失寵的道理。我昨兒個還打聽到,皇上連着兩天都歇在鍾和宮,那些烏七八糟的傳言不過是空穴來風罷了。再說了,蘭貴妃之子不是也要過繼給海家麼?”

越千繁卻沒有那麼樂觀,他沉着臉搖搖頭道:“夫人,你想得太簡單了。蘭貴妃之子將來是要承繼海氏一家的,這是朝中官員都知道的事,自然用不着多想。可是,珣貴妃這事卻是沒頭沒腦,突兀得很,你讓我如何放心得下?再說了,如今宮中嬪妃日多,說不得今後有人榮寵更佳,皇子上頭也少不得會添上幾個。如此一來,她雖是貴妃,也非得吃虧不可。這樣乾等消息不是辦法,夫人,你明日進宮去探探珣貴妃的口風,看看究竟是何道理!”

刑氏點了點頭,翌日就進了宮。由於皇帝先前早就給了特旨,因此皇后和三位貴妃的家人可以隨時入宮問安,她這一路上也沒遇到任何阻礙。不過,刑氏仍舊隱隱約約察覺到四周的目光,心中不僅有些着惱。她是早就封贈了一品誥命夫人的貴婦,哪經得起這些微末宮女太監的無禮,若非心中有事,她早就耐不住性子發作了。

甫進鍾和宮,她便感到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往日她只覺得此地過於素淨,各樣飾品皆無,而今日卻不比以往。只見四處都多了幾樣精緻的擺設,看那簇新的樣子,似乎剛從庫房中搬出來。刑氏心中犯了躊躇,腳下的步子不由也慢了下來,拉過一個宮女一詢問,這才得知東西竟全是太后蕭氏賜下的。一頭霧水的她進裡間請過安之後,便在越起煙對面坐了下來,見周圍只有纖兒一個,便一五一十地將越千繁的憂慮抖露了出來。

越起煙但笑不語,只等刑氏全都說完了,她這才悠悠問道:“母親,你是希望越家這一代富貴還是代代富貴?”

一句話頓時把刑氏問得怔了,她呆愣了許久,方纔迸出一句話:“那自然是代代富貴,珣貴妃,您問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這還是好事不成?”刑氏畢竟還是女人,往常思慮也不會這麼深遠,因此品了好半晌,還是沒明白越起煙的心意。

“母親,浩準雖然失了皇子的名分,但你不要忘了,珉親王乃是世襲罔替的親王,而且對朝廷功勳卓著,即便是爲了體恤他這位三朝老臣,皇上將來也不會虧待了浩準。他這一脈能夠世代得封親王,還有比這更好的前程麼?”越起煙見刑氏答得不成章法,又繼續提點道。對於越千繁這位父親,她向來還是存着籠絡的意思,畢竟風無痕還是少不了這位熟悉戶部事務的臣子,而她將來即便離了這裡,也失不得這個臂助。

“可是,他將來就不能……”刑氏只說了半句,就知機地閉上了嘴,心中暗怪自己過於大意,竟是把平日在家商議的話說了出來。

越起煙面色一冷,口氣也嚴肅了許多,“母親,你這話未免太過了。不說皇后如今已有嫡子,就是論起年歲來,如貴妃之子也最爲年長,什麼時候輪到浩準能有這非分之想了?陷入奪嫡之爭有什麼好處,你難道還沒有看到先帝晚年的難處了麼?如今那兩位仍然圈禁高牆,另幾位都是韜光養晦,你就真的有把握能讓浩準安然無恙地度過這一劫?”

刑氏被越起煙一連串的問句逼得啞口無言,待要開口卻覺得無從反駁。然而,越起煙似乎並未罷休,只見她冷笑一聲便站起身道:“越家的心思我清楚得很,若非他們苦苦相逼,皇上也不必出此下策,我也不會輕易答應。浩準是我的骨肉,我知道如何決斷對他最有利,與其讓他在宮中作靶子,還不若承繼了珉親王一脈來得好。如今越家仗着我在宮中的勢力,行事是愈發沒有分寸了,你得空告訴越樂,只要我在世一天,越家的事便輪不到他們拿大主意!”

刑氏暈暈糊糊地出了宮,被冷風一吹,神志才清醒過來。越起煙那些冷冽無比的話猶如還環繞在她耳邊,一句句假設,一句句猜想,再加上一句句判斷,足以推翻她往日所有的認識。直到此刻,她方纔明白,自己和丈夫仍是小看了這個女兒,這個殺伐決斷絲毫不遜於任何男兒的女子。

越起煙卻並沒有爲說服了母親而感到高興,她確實將兒子送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但是,她要做的事情也同樣非同小可。朝中最近的風波她都是清清楚楚,她也知道風無痕想要整飭吏治,然而,欲速則不達,若是一味地嚴刑峻法,怕是有不少人都會懷恨在心。乾綱獨斷固然能夠暫時還吏治一個清明,但對於江山的長治久安卻並非好事。她看得出來,風無痕似乎有推行新政的意思,那麼,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必須整治一個條陳出來才行。那些東西,就是她獻給這位皇帝丈夫最後的留念。

第二十四章 變故第三十九章 退讓第十一章 鴆殺第二十四章 欽差第九章 出遊第六章 清除第五章 預備第三十四章 密旨第二十章 密會第三十七章 兵災第十一章 大汗第二十三章 不合第三十四章 暗謀第三十九章 試探第三章 策動第四十二章 初定第二十八章 骨肉第二十三章 傳訊第一章 大婚第四十一章 再訪第十二章 應對第二章 蹤跡第二十四章 抄撿楔子第一章 鬧事第十章 託心第二十二章 闇火第四十章 交底第五章 慘痛第十五章 投靠第四十二章 交心第四十章 嫁禍第十四章 誓約第七章 出山第二十八章 造訪第五章 買賣第二十章 雷霆第五章 買賣第十一章 栽贓第三十七章 兵災第十二章 喜變第十九章 門庭vip 和公衆版更新聲明第三十章 英雄第三十六章 複雜第二章 探病第十三章 祥瑞第十八章 謀劃第三十八章 外遷第二十八章 造訪第二十二章 前夕第十九章 胡言亂語第九章 出遊第七章 衝突第八章 應對第三十一章 交易第十七章 先手第二十五章 價碼第十三章 辦案第十八章 整飭第三十八章 再別第十二章 述職第十五章 審問第六章 積弊第九章 豪賭第八章 遷居第十五章 團圓第三十三章 算帳第三十章 變數聲明第十三章 深意第三十二章 善後第十一章 坦言第十六章 暗第二十二章 悍婦第一章 新官第十五章 密會第二十三章 不合第三十九章 殿試第十七章 入嗣第二十章 密會第十六章 暗第十一章 栽贓第九章 宮闈第二十七章 暗打第三十章 仇怨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十章 李代桃僵第五章 兄弟第十章 拷問第二章 初會凌波第二十章 異變第二十五章 反道第三十章 邀約第十四章 分道第三十九章 殿試第二十八章 離間第一章 出發第三十章 交鋒第十四章 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