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述職

聽着秦西遠和左凡琛的報名求見,風無痕不由露出了一絲微笑。江南乃是天下最爲繁華之地,而這兩人也全都是一等一的能員,果然是相得益彰。他點頭示意,小方子便連忙吩咐小太監宣兩人進來。只見大殿門外,一身簇新官袍的秦西遠和左凡琛便一前一後地走了進來,隨後畢恭畢敬地跪倒在地請安。

風無痕含笑打量着這兩個江南能臣,只見秦西遠約莫五十多歲的年紀,鬚髮間絲毫不亂,顯然是一個極爲注意舉止的人。不過,觀其伏跪在地的模樣,他便可以看出此人心中的緊張,算起來這還是他首次如此近距離地面聖,這等態勢自然難以避免。再看一旁的左凡琛就從容得多了,由於此人乃是左晉煥的父親,在當初的情勢下又很早做出了決斷,因此風無痕倒是不由多看了他幾眼,這才令兩人起身。

“秦西遠,你調任兩江有多久了?”風無痕看似漫不經心地問道。

秦西遠思量着皇帝此言用意,方纔回奏道:“微臣自宛烈二十六年年底調任兩江,至今已是五年了。”

“唔,朕看過你的履歷考評,都是可圈可點,在兩江總督任上也是頗有政績。不過,兩江本就是繁華之地,你這點成就也是應當的。朕最嘉許的就是你的清廉,在那等煙花地方能夠一塵不染自然不可能,但你能屢次拒絕部屬的孝敬,連自己的小舅子也是一樣拘着,光是這一點就可見你官箴嚴謹。”風無痕一邊說一邊打量着秦西遠的神色,果然,此言一出,對方便露出了惶恐之色。

爲官嚴謹自持雖然是秦西遠最爲自傲的一點,但得罪的人並非少數,倘若他不是先帝看重的得力臣子,又和下屬的江蘇巡撫左凡琛和浙江巡撫盧思芒俱相處甚佳,怕是早有人想借機將其拉下馬。可是,話從皇帝口中說出,便是一種天大的褒獎,秦西遠感動之餘,立刻又俯身跪倒在地。“微臣早年得先帝看重,並承蒙先帝賜下警言,始終謹記在心。爲官一任當造福百姓,盡心職守,這都是份內之事,微臣並不敢居功。”

風無痕點了點頭,顯然對秦西遠的話語很是滿意,“你有這等見識,朕很高興,雖說朝廷向有平調地方大員的慣例,但兩江富庶之地,調一個不可靠的人去盤剝百姓始終不妥,因此這次述職之後,你仍舊回去作你的兩江總督。你先前的兩個條陳上得很好,一個是整頓京官,另一條則是豁免江南的一年賦稅,以供百姓休養生息,都是爲朝廷分憂的典範。朕記得你仍是正二品的職銜吧,此次就索性給你加從一品銜,只要你能在地方上做出一番政績,朕絕不會吝惜恩賞。”

秦西遠本是擔心這次述職後會將他調出兩江,誰料皇帝不僅出言勉勵,反而還爲他加了品級,頓時感激得連連叩頭。“微臣出身微末,能得先帝和皇上如此看重,實在是萬千之幸,自當殫精竭慮,竭力報效!”說到這裡,他已是難忍內心情緒,若非擔心御前失儀,怕是就要流淚了。畢竟,爲官品級愈高,萬一有變故時就跌得愈重,等閒連性命都保不住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也難怪他心中激動。

風無痕見秦西遠的模樣,不由又勸慰了幾句,這才令他退去,單獨留下了左凡琛一人。左凡琛剛纔聽了風無痕對秦西遠的一段話,早已是心提到了嗓子眼,如今見皇帝的目光投注在了自己身上,連忙垂下了頭。

“左凡琛,朕和你雖然見過幾次,不過你單獨奏對,似乎還是第一次吧?”風無痕的語氣稍稍隨意了一些,不待對方答話就繼續說道,“說起來,朕和晉煥也是有緣,不僅和他拜了同一個師傅,也欣賞他敢做敢當的秉性。唔,你確實生了一個好兒子。”

左凡琛聞言不由一愣,他倒是沒想到皇帝會從他的兒子身上入手,怔了片刻方纔答道:“皇上愛重,那是犬子的福分。說來慚愧,微臣自小雖然督導他甚嚴,但還是有所倏忽,若非皇上提點,犬子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微臣膝下只有這一個兒子,竟險些爲自身所耽誤,因此分外感激皇上的訓誡教導。微臣無以爲謝,只能盡力報答皇上的恩德。”

風無痕聽了左凡琛這番另闢蹊徑的說辭,不由莞爾。又問了幾句任上的差使之後,他便不由思索開了,江蘇巡撫雖然也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但兒子和父親同居巡撫一職的,朝中尚未有過先例。可是,若真的把左凡琛調到京城,一時也難以安置,因此竟有些左右爲難。說起來左凡琛也是能臣,斷不能因爲一個慣例而加以廢置,他見此人言談舉止都是落落大方,毫無一絲刻意造作,因此也是起了重用的心思。

“唔,朕記得你曾經在吏部供職,後來得了先帝賞識,方纔出任了外官?”風無痕一邊思忖事情輕重,一邊開口問道。

左凡琛已是隱約聽出了皇帝的心意,連忙開口答道:“回皇上的話,微臣先前曾經任過吏部主事三年,後來因爲投了先帝緣法,方纔有幸轉到了外官任上,算起來也已經有二十年了。”

“嗯,你既然曾經在朝廷中樞爲官,那就好辦了。”風無痕頷首笑道,“想必你也知道,因爲左晉煥調任山東巡撫,朝中對你任江蘇巡撫已是頗有微辭,朕有意將你調回京城。先前吏部左侍郎的缺一直都是空着,既然你曾經通曉吏部差使,朕就把這個缺指給你吧。”

這句話雖然輕巧,但聽在左凡琛耳中卻不啻是天大的喜訊。巡撫是從二品,各部侍郎是正二品,雖然不過是一級的差別,但一個是朝廷中樞,一個是地方,乃是天壤之別。他在聽得皇帝前頭那句話時已是做好了卸職的準備,豈料皇帝一開口竟是這天大的殊恩。即便平日自制再佳,他此刻也激動得有些難以自已,兩手緊緊摳住了地上的金磚,然後深深叩首,顫聲答道:“皇上隆恩,微臣難以回報,一定盡力而爲,絕不辜負皇上愛重。”

風無痕微笑着目送左凡琛離去,這才發現身邊的小方子突然不見了蹤影,不由皺起了眉頭。他隨意喚過一個小太監,這才得知慈寧宮的總管太監平海適才奉太后口諭過來,小方子便匆匆趕了過去。這本來並非大事,但風無痕總覺得有幾分蹊蹺,但想想也就放下了。

慈寧宮中卻是分外熱鬧,除了皇后海若欣和恭惠皇貴太妃賀雪茗外,其餘的嬪妃也全都到齊了,除此之外還有鮮少一同前來的各宮太妃。匆匆趕到的小方子一見那架勢就唬了一跳,下跪請安之後,他方纔得知是太后蕭氏偶爾得了一夢,因此才召衆人前來排解。

“說來也是奇怪,這兩年來,哀家從未夢到過先帝,昨夜卻不知怎地,先帝突然託夢,說是讓哀家在圓柘寺許願,然後還讓抄錄一千部《金剛經》,這才能彌補當年的殺孽。”蕭氏見諸女臉上都有些不自在,便深深嘆息了一聲,“哀家雖然向來信佛,但對於這等玄妙之事,本來是心存疑慮的,但先帝託夢並非小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金剛經》之事便少不得讓你們幫襯。”

蕭氏這一發話,海若欣和賀雪茗便笑着答應了,其他太妃嬪妃哪還有不知機的道理,一個個都笑吟吟地應承了下來。不管怎樣,每人宮裡懂得抄錄的宮女並不少,不過是費些心神罷了,卻能討好太后,誰會落於人後?就連容嬪雅娜和貞嬪明秀也都開了口,願意抄錄十部以盡心力。自從賴善那次進宮之後,雅娜的性情就變得沉默了一些,但爲人處事卻圓滑了不少。

蕭氏這才轉頭看向小方子,“皇帝先前在處理正事,哀家也不便爲這些事情擾了他的頭緒。小方子,你待會去知會一聲此事,看看皇帝意思如何。不過,哀家思忖着皇帝是孝心深重的人,斷然不會輕視了這些。”

小方子連聲答應着,末了卻賠笑道:“太后和皇上乃是骨肉至親,自然是能料準皇上的心意。先帝託夢本就是好兆頭,所謂抄錄《金剛經》,也是爲了朝廷大局,皇上秉性至孝,定不會違逆了太后。”

他這句話一出,一衆嬪妃盡皆莞爾,太后蕭氏也不由笑罵道:“怪不得皇帝一意地信任你,你們聽聽這奴才的說辭,竟是一套套的,嘴皮子功夫着實了得。罷了,哀家既然召你來,自然還有別樣事情。這幾日皇帝始終沒有臨幸嬪妃,一直都是歇在勤政殿中,難道就真的有那麼多國事麼?”

小方子見其他嬪妃的臉色都有些異樣,連忙恭聲答道:“回太后的話,奴才不敢欺瞞。之前各地的奏報都不少,皇上便有些忙碌,有時晚間見時辰不對,就索性歇在了勤政殿。”他是聰明人,當然知道蕭氏此言的用意,不外乎是代一衆嬪妃發問罷了。所幸風無痕確實並未召幸任何其他宮女,否則這醋海生波,也就麻煩了。

第四十一章 奉承第二十九章 辭世第四十一章 狠辣第二十章 考結第二十八章 造訪第十一章 謀劃第十六章 勸慰第二十一章 意外第二十五章 逼宮第三十七章 受辱第三十九章 前夜第二十九章 順天府序章第三十一章 心跡第一章 大婚第十五章 密會第四十一章 戰定第二十二章 謊言第三十五章 撇清序章第三十六章 虛槍第三十六章 偶遇新書廣告第九章 冒險計劃第三十六章 偶遇第二十五章 逼宮第三十一章 交易第三十六章 大喜第十二章 應對第二十四章 欽差第二十六章 出宮第三十四章 商議第二十二章 謊言第三十章 議立第九章 針鋒第十七章 無奈第二十四章 手足第二十九章 黃雀第四章 故人第三十九章 退讓第十一章 做戲第三十七章 高枝第十七章 涉險第二十五章 逼宮第二十五章 計議第八章 試探第九章 議事第二十五章 奏報第四十章 嫁禍第一章 收成第二十一章 捨棄後記第三十八章 仁德第三十三章 前兆第三十八章 再別第十五章 密會第二十六章 撩撥第二十五章 奏報第三章 勸服第三章 策動第十九章 試探第四章 高就第三十九章 渾水第三十九章 險棋第三十一章 驚豔第三十一章 斷腕第二十九章 折衷第二十四章 設法第三十二章 黴運第二十六章 開導第三十六章 套問第一章 新官第三十五章 籌備第二十章 密會第二十四章 變故第二十章 異變第三十四章 圍捕第二十六章 使詐第七章 盟友第四十二章 羅氏書評轉載:退一步掌握海闊天空第三十一章 驚濤第三十五章 擒王第二十四章 探病第二十一章 捨棄第二十一章 父子第二十一章 怪客第二十七章 暗打第三十七章 溫存第三十三章 戰雲第二十四章 躁動第二十六章 開導第四十二章 父子第二十九章 迷亂第五章 買賣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二十三章 不合第七章 矛盾第三十四章 叛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