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覲見

章叔銘凝望着眼前莊嚴肅穆的勤政殿,不由生出了一股自豪的情緒。想當初瓊林賜宴之時,他何曾想過今日的風光?不過九年,他就已經位居從二品,比起那些同年來,他的光芒實在令人不可逼視。就連深得皇帝寵眷的範衡文和李均達,就目前看來,也蓋不過他去。然而,聰明的他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了皇帝的情緒,似乎有心用他,又似乎心有疑慮,因此召見了一次之後纔有這另一次機會。無論如何,他犧牲了這麼多,甚至連自己的姓氏都棄之不顧,絕不能在這個時候敗下陣來。

“微臣浙江布政使章叔銘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章叔銘進殿之後,立即俯伏叩首道。儘管不敢東張西望,但他仍然察覺到殿中沒有幾個外人,因此一顆心已是提了起來。

“章叔銘,你擡起頭來!”殿上傳來了皇帝淡淡的聲音。雖說是面聖,但章叔銘一介外官,風無痕這個皇帝又鮮少有接觸他的機會,因此便少了朝中重臣賜座的那一條。章叔銘連忙挺直了身子,但目光仍舊不敢仰視,只是低低地直視着地上的金磚。

“按照吏部的規矩,進京述職的官員只需在朕面前引見一次即可,你知道朕爲何要破例兩次召見你麼?”風無痕的聲音中帶了幾許縹緲的意味,“你年紀輕輕就身處高位,在本朝來說也是異數,足可見你的爲官之道,揣摩上意的功夫也不錯。你今兒個就猜猜,朕究竟爲何要兩次召見你?”

章叔銘先是一愣,隨即便恍然大悟。皇帝話語中的試探之意他又怎會聽不出來,想不到當年的那樁公案既爲他帶來了榮華富貴,也同時招來了無窮後患,真是有得必有失。思量半晌,他便垂頭答道:“微臣雖然愚鈍,但皇上的意思卻能揣測一二。微臣年少得志,行事未免有不到方正之處,再加上外頭對微臣的人品履有微辭,皇上想必是對微臣鎮守一方頗有疑慮?”

章叔銘這種老實中帶着狡猾的說辭頓時讓風無痕爲之大笑,“好你個章叔銘,面聖之時居然意存試探,膽子倒是不小!”他徐徐從御座上起身,悠然負手道,“沒錯,朕確實對你的人品不夠放心。爲官之道,首稱德行,德行有虧者,雖有上才也不可大用。你是聰明人,深知取捨之道,朕就是怕你這玲瓏心思誤入歧途,反而辜負了朕的用心。”

章叔銘見狀連忙叩首道:“啓稟皇上,當年之事確是微臣德行有虧,微臣並不敢遮掩。然當日舍內才貌俱佳,且對微臣一往情深,而微臣血氣方剛之時,也難掩心中愛慕。一朝大錯鑄成,微臣便不得不棄了前盟,心中早是滿懷愧疚。微臣知道此事爲諸多人所不齒,但微臣既已娶妻,就當一心一意,因此並不在乎外人如何評述。即便是在京官和外官任上,微臣也始終勤勤懇懇,從未有半點懈怠,此中並無借重父親和岳父之力,伏乞皇上明鑑!”

風無痕不置可否地踱了兩步,這才意味深長地道:“朕自然知道你的政績,吏部考評年年卓異,這在年輕官員裡頭確實分外難得。如今科舉場上雖然年年都有才子,但說到通實務經濟之道的卻沒有幾個,你能從各官任上一路做到布政使,自然是有一通本事。”他彷彿在思量什麼,突然又開口問道:“章叔銘,朕且問你,江南乃魚米之鄉,你在那裡爲官,儘管政績頗佳,但還算不上十分本事。倘若朕調你前去湖北,你可有信心能還朕一個清淨之地?”

章叔銘頓時大愕,他萬萬沒有想到皇帝心中竟然存着這樣的意思。然而,此時此刻,他又怎能開口推脫或拒絕?湖北比起江南富饒之地,相差不啻天壤之別,民風更是彪悍至極。自來在那裡爲官的,能保住官職已是不易,枉論升遷二字。不過,從皇帝頗含深意的目光中,他看到了一絲諷刺,一絲冷然,甚至還有幾許期待。章叔銘咬咬牙,重重叩下頭去:“微臣唯皇上之命是從,即便是刀山火海尚且不懼,又何況區區湖北!”

風無痕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他登基未久,湖北就鬧了洪災,雖然這是天災不可避免,但湖北通省上下的官員仍然被證實是庸碌無能之輩。一到災荒便只知伸手向朝廷要錢糧,那朝廷要他們又有何用?鬧到現在民衆怨聲載道,連玉常也上了好幾道的彈劾摺子,其中更是把現任湖北巡撫說得一無是處。如此一來,風無痕便不得不考慮調一個能員去湖北鎮壓局面。看了不少吏部送上的履歷之後,他還是把目光集中在了章叔銘身上。

“很好,章叔銘,能有擔當方爲忠臣。你若是一味推三阻四,朕少不得就要免去你的布政使之職。”風無痕點點頭道,“湖北民風彪悍,官員向來不是死命彈壓就是敷衍了事,因此無論賦稅還是民政都是一團亂。你此去湖北,朕希望你能打開一個局面來,不要像以往那些齷齪官吏一樣只知欺上瞞下。”他略略頓了一頓,又加了一句分量頗重的話,“朕可以和你約定,三年之內,若是你能還朕一個富饒的湖北,朕就給你的生母誥命封贈!”

章叔銘聞言渾身大震,幾乎不可思議地擡起頭來,直直地看着頭頂的君王。他自幼喪父,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撫養長大,不僅省吃儉用送他念書,甚至還不惜在大戶人家做活彌補生計。然而,在他進學後不久,積勞成疾的母親就撒手人寰,這讓他分外心痛。也正是因爲如此,無父無母的他纔會輕易入了章氏宗譜,但內心中,章叔銘對早已辭世的母親仍是心懷愧疚。

“微臣,叩謝皇上恩典,絕不辜負皇上的重望!”章叔銘深深俯首叩頭,眼中已是水光乍現。他並不知道皇帝如何知曉了自己的家世,然而,就是爲了那誥命封贈,他也絕不會輕易認輸。“不就是一個湖北麼,又怎麼難得住我章叔銘?”他暗暗發誓道。

待到章叔銘退去,風無痕方纔淡淡吩咐道:“你出來吧!”只見偏殿中步出一個人影,畢恭畢敬地走到階前跪下,正是李均達。他也沒有想到皇帝會在召見章叔銘時令他在偏殿隨侍,因此心頭一片迷糊,待到最後皇帝派章叔銘去湖北時,他才恍過神來。儘管還是有些不解,但他心頭的憤恨本就不如範衡文深重,再加上皇帝又額外開恩讓他看了章叔銘的履歷,因而他已是完全釋了懷。換作自己,就算有人暗中扶持相助,也決計做不到章叔銘的政績,他心中暗自存了幾分欽佩。

“李均達,你在實務上遠遠勝於範衡文,但與章叔銘一比,卻仍舊有不小的差距,朕此言可是屬實?”風無痕直截了當地道,“你不用急着回答,朕此次讓你作了房官,你的言行也頗爲稱職。論起學識來,其實你倒是三人中最爲上乘者,朕有意調你爲四川學政,加從四品翰林院侍講學士銜,你可有信心爲朝廷訪查英才?”

李均達頓感一陣頭暈目眩,雖說他這個學政不過從四品,但依照歷來凌雲的規矩,所謂學政乃是各部堂或是翰林院進士出身的官員充任,身份極爲尊崇,在各省甚至可以和督撫平行。像他這樣得聖眷的官員,一旦三年任滿,再向上升遷是極容易的事。不僅如此,將來門生滿天下時,這爲官就要輕鬆得多。想到這裡,他立刻叩頭應承道:“如此殊遇,微臣本不敢當,但訪查英才乃是微臣平生所願,因此願爲皇上效犬馬之勞!”

“唔,你就回去好好準備吧。”風無痕頷首道,“李均達,朕信得過你的人品,希望你也不要讓朕失望。爲官一任當造福通省學子,你牢牢記着這一點就是,萬不可走了他人徇私舞弊的老路!”儘管深知李均達的秉性,但他還是不得不囑咐幾句。官場猶如染缸,能出污泥而不染的畢竟是少數,他實在不想看到一個清正的官員因爲環境而墮落。

章叔銘心思複雜地坐轎回府,和岳母的期望相比,皇帝的這一道任命無疑是晴天霹靂,然而,對他而言卻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作了近八年的唐家女婿,他對杜氏這個岳母實在是忌憚非常,唯恐對方在利用自己做什麼干礙太大的事情。然而,他卻不得不緊靠唐家這棵大樹。章家自義父致休以後,已經是日漸式微,若非他能力出衆,怕是在京城立不住腳跟。

此去湖北,皇帝似乎有意讓他接手巡撫一職,這是一個不小的飛越。撫臺和藩臺雖說官階一般,但畢竟還是有從屬之別。只要他能在這三年中有所表現,說不定將來湖廣總督的位子也能夠輕易染指。他一邊想一邊露出一絲滿足的笑意,和爲人傀儡相比,自然是自己作主更有挑戰性。若是杜氏一意逼迫,那就休怪他不客氣了!

他才踏進章府大門,貼身小廝就匆匆走近稟報道:“啓稟老爺,夫人剛纔又犯了病,才叫大夫來瞧過,老太爺似乎很是不喜呢!”

章叔銘眉頭一皺,深深嘆了一口氣,仕途得意又如何,妻子的心結不知他今生今世能否解開。唉,他自忖對唐見柔這個妻子體貼入微,爲何還會弄到如今的局面?“天意弄人,莫過於此!”他仰天喃喃自語道。

第十五章 審問第五章 請求第九章 請教第二章 蹤跡第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章 大夢初醒第二十九章 失望第十九章 風波第二十九章 黃雀第十五章 故人第十九章 試探第十八章 謀劃第八章 應對第二章 排擠書評轉載:退一步掌握海闊天空第十九章 胡言亂語第二十九章 折衷第五章 發落第三十二章 心思第五章 借題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三十四章 立儲第三十三章 內情第二十七章 報復第十八章 奏對第二十章 失風第十章 拷問第十七章 入嗣第二十七章 兄弟重逢第三十一章 亂戰第六章 傳訊第二十二章 轉機第七章 拜訪第四十章 新春第十五章 團圓第十九章 逃生第十四章 波瀾第三章 詳談第十五章 兵弊第三十六章 滋味第三十九章 棄子第二十一章 人選第五章 分際第一章 新官新書全新修改版上傳公告第十章 教導第四章 高就第二十五章 後着第七章 矛盾第三十三章 戰雲第十章 李代桃僵第四十二章 高處第十五章 團圓第四十一章 雙殺第二十章 密會第三十章 交鋒第二十章 制衡第二十六章 衝突第十六章 我詐第三十五章 憂心第十七章 死訊第三章 哭訴第九章 出遊第十一章 心跡第十五章 團圓第八章 生擒第二十一章 發作第四十二卷 遠行第二十六章 明消第三十六章 處分第三章 口風第四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落定第五章 預備第四十一章 再訪第二十八章 出擊第十三章 定計第十七章 涉險第十一章 做戲第十五章 巧遇第九章 豪賭第二章 謀害第二十四章 欽差第二十章 雷霆第四十章 鏖戰第四十章 密旨第十章 驚變第十八章 來客第一章 鬧事第十六章 皇兄第三十二章 掩罪第十九章 開考書評轉載:退一步掌握海闊天空第十二章 應對第三十五章 籌備第七章 衝突第三十章 邀約第三章 冤家第四十一章 雙殺第二十章 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