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尷尬

應付完虞榮期這個嘮叨的老頭,風無痕這才能夠坐下來鬆一口氣,不由想到了禮部的權力更迭。原禮部尚書崔勳丁憂出缺之後,皇帝最終還是將禮部左侍郎馬逢初提拔了上來。馬逢初此人倒也識相,在朝堂上始終保持緘默,不到萬不得已絕不開口。而私底下,這位新任尚書卻事事遵從皇帝的心意,因此進宮的次數竟比得上鮑華晟這般寵臣。馬逢初大約知道是風無清推薦的他,因此無論明面還是暗地裡,都和風無痕走得甚近,此人自是知道這兩兄弟的從屬關係,因此巴結得格外殷勤。

雖然西北戰事愈加緊張,但京城有關祥瑞的風波還未過去,而且流言又有愈演愈烈的勢頭。與先前那些禍亂朝局的流言蜚語不同,對於此次百姓們津津樂道天賜祥瑞,上至皇帝百官,下至衙門差役,竟全是不理不睬的架勢。甚至有不少版本的傳言出自那些達官顯貴府上。風無痕心中清楚,只要自己行止不差,西北再能應景式地來一個大捷,那大局就能順理成章地定下來。可惜如今偏偏事與願違,西北那邊不尷不尬的局面看來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那便只得看皇帝心意如何了。

他突然想起一事,正要喚徐春書進來,這纔想起郎哥那邊的事情始終沒有讓這個心腹全盤知曉,不由嘆了一口氣。沉默良久,他還是決定將此事交給冥絕去辦。徐春書給人的印象如同春風拂面,坦坦蕩蕩,更適合辦明面上的事情,將來還有其他借重之處,這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還是不要牽涉他爲好。至於冥絕,誰都看得出他喜歡隱伏在黑暗之中,因此那些清除隱患的事還是等他來辦更爲妥當。

風無痕倏地握緊了拳頭,回京途中的遭遇刺殺和倉惶逃竄是他今生最大的恥辱,事先得了消息還如此狼狽,不能不說是他的決斷和應變能力過於薄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連這一點都不懂,他實在是枉爲衆人之首。不過,他已經讓郎哥去追查那些黑道人物的底細,想必能有所收穫。風無言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對自己不利,不就是自以爲天衣無縫麼,可惜那些黑道上廝混了良久的傢伙又怎麼可能不預先防備,自己只要讓人居中挑撥,或是取得別樣的證據,說不定反而能收到奇效。風無痕冷笑一聲,嘴角現出一絲陰狠的意味。

凌仁杰和葉風盯着冥絕狼狽的樣子,不由笑出聲來。他們和這個冷人兒共事良久,從未見過他如此裝扮,再看看旁邊一臉無奈的聶明裳,兩人同時閃過一個齷齪的念頭。不過他們可不敢當面打趣,須知那個傢伙一旦瘋狂起來,他們兩個可絕對不是對手。兩人嘻嘻哈哈地將冥絕和聶明裳引進屋,又在外邊擠眉弄眼了一陣,隨即便趁着冥絕還未發怒,趕緊溜了出去,不過那遮掩不住地笑聲卻仍然不斷地傳了進來。

冥絕瞟了一眼聶明裳,這才隨意找了一個地方坐下,神色又變成了往日的冷淡。那玉佩本是他隨身之物,但他曾在早年的一次刺殺過程中遇險,逃生途中偶遇一個好心的老婦,足足照料了他三個月,這才勉強撿回一條小命。爲了答謝對方的救命之恩,他將這塊玉佩贈給了這位老婦,誰想到最後此物居然輾轉到了聶明裳的手上,甚至連那個尷尬的約定一起轉嫁了過來。

雖然有心想要殺了此女,但那位老婦乃是冥絕前半生中最爲敬重之人,而兩人之約又是擊掌立誓的結果,因此看在那人的份上,他最終還是沒有下手。不過冥絕也沒有客氣,用了獨門手法制住了聶明裳全身經脈,使她無法發力。雖然這些都是趁着爲她療傷時暗中所爲,但想必此女應該心中有數,至於那勞什子的約定就算了,橫豎聶明裳也似乎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聶明裳想得卻沒有這麼多,她好不容易纔在冥絕手中逃得性命,自然不敢奢望過多。既然平安抵達京城,那麼按照先前所說,她就應該催着風無痕先去向她的夫家討回公道,然後再設法留在勤親王府中。至於途中那段插曲,即便她想追究也有心無力,難道此時還奢望自己去離間他們主僕的信任麼,在沒有立穩腳跟前,想幹什麼都是笑話。

她偷偷瞥了一眼冥絕,心中卻涌起一種異樣的感情,她在夫家嫁過去就守了活寡,自己的女兒身反而是主人所破,至今嬌軀都沒有被第二個人看過。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奢望那位貴人的寵愛憐惜,自己對於那人來說只不過是可以控制的工具而已,因此註定不可能獲得什麼歸宿。大仇未報,今生今世,她還是孑然一身來得自在。

越起煙連着幾天都是出門在外,這讓其他三女很是奇怪。勤親王府不比尋常豪門,幾位貴婦出門也沒有什麼避忌,但總是這樣卻過於惹人注目了。雖然明面上四女和睦非常,但暗地裡卻始終較着勁,她們都知道儲位之爭即將塵埃落定,自己的丈夫是最熱門的人物,那將來後宮紛爭一定非同凡響。假若風無痕登上大寶,海若欣還能借着元妃之位坐定皇后寶座,而其他三女則要看家世和寵眷才能定下位分,那時候還有其他妃子,她們不得不爲固寵而憂心。

紅如旁敲側擊了好幾次,越起煙卻始終避而不談,內院中她們兩人最爲談得來,尋常小事並不避忌,因此這次越起煙一反常態的神秘讓紅如好生疑惑。雖然對方隱藏得很好,但紅如還是能看出越起煙疲憊的模樣,心中不由感慨,她這個沒有母家可以借重的人雖然說話不能高聲,但也同樣少了憂心事,反正遇着事情的時候,陳令誠都會爲她解惑,再加上還有兩個聰明可愛的孩子,王府的生活還算愜意。

她胡思亂想了好一陣子,突然憶起當年和綠茵同受刑杖的情形,竟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此次丈夫去敬陵時,她本想讓綠茵跟着,誰知最後卻讓海若欣駁了回來,因此內心也是歉疚萬分。如今自己飛上了高枝,當年的姐妹卻還是沒能更進一步,到了年歲指不定還得隨意揀一個小廝嫁了,實在是人生際遇兩重天。

越起煙卻沒時間領會其他三女對她舉動的臆測,她必須搶在風無痕得知越家的異動前平定一切。爲了自己的將來,爲了自己能夠有機會再度主導那一邊的局勢,她必須作出決定,哪怕那個決定對於家族是怎樣的殘忍和背叛。

“起煙,羅家在京城的主事已經將消息發回本家了,如今恐怕就是你想後悔都來不及了。”越千繁無奈地搖搖頭道,雖說他也痛恨那夥執事的膚淺短視,但要像越起煙作出這般離經叛道的舉動來,他還是沒有這樣的魄力。“若是此事傳到那些老古板耳中,指不定將你搬排成怎樣的女人呢。難道你就真的一點轉圜餘地都不給他們了?”

“爹爹,你太小看我了。”越起煙微微一笑,“雖然我是女兒身,可從前也參與過家中事務,那些年輕一輩的越氏子弟我還是說得上話的。如今朝局幾近穩定,大勢所趨是我家殿下,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那些短視的老傢伙既然靠不住,那越家來一場變革也未嘗不可。只不過光靠他們還不夠,因此外力上必須施壓,而羅家正是一把最好的刀。”

越千繁驚異地看着眼前的這個女子,心底情不自禁地生出一股寒意,果斷倘若到了極致便是可怕。若是風無痕真的登基,越起煙能滿足於一個貴妃的秩位麼?還是她根本就會像大唐的則天皇后一般作爲?越千繁愈想愈覺得心驚,直到憶起凌雲開國太祖的祖訓之後才定下心來。“後宮嬪妃不得干政,違令者誅無赦!”僅是這一句話就震懾了不少別有用心的嬪妃,凌雲的史書上甚至記載了好幾位皇帝用這個理由廢黜寵妃宮眷。他偷眼瞥了女兒一眼,心中暗暗惋惜,如此氣概身爲女兒身真是可惜了。

“對了,聽說羅允謙在小字輩中提拔了一個人上來,此人名叫羅生綱,本是旁系子弟,誰料才幹卻是非常,僅僅幾年就能夠獨當一面,京城和華北諸省都是他主理,聽說羅允謙準備一反常態地讓他接任家主之位。”越千繁突然想起一事,連忙將自己所知說了出來。“此次由於羅允謙行動不便,羅家極可能由此人出面和你接觸。起煙,不能大意啊!”

越起煙不由苦笑,大傷元氣的羅家尚能找到可用之才,爲何唯獨越家反而更垂垂老矣,腐朽不堪?她搖頭將這些念頭驅出腦海,這才鄭重其事地答道:“爹爹放心,我心裡有數。福建是殿下的根據地,有了之前的教訓,誰都不敢妄動,更何況當年殿下曾經以雷霆手腕鎮壓倭寇,並收服了羅家。雖然這些年來並沒有刻意扶持羅家,但他們應該知道如何抉擇,他們等的不就是現在的機會麼?總而言之,福建絕不容許出現什麼變數!”她的話說得斬釘截鐵,言下之意自然非常清楚。

越千繁愕然點頭,這些年來,羅家都是低調異常,再也沒了往昔囂張跋扈的模樣,就連生意上和越家發生紛爭時也都是退讓居多,久而久之,倒使得那些越家人忘記了當年被羅家逼得走投無路的窘境。原來,羅家也在等待時機,那越家此舉不是自毀長城?越千繁頓感心中沉重,如果先前他還對越起煙準備在家族中大力扶持年輕人心有疑慮,那此刻便是完全下定了決心。不管怎麼說,祖宗留下的大好基業,絕不能毀在這幫貪婪執事的手裡

第十二章 賀壽第二章 尷尬第十章 教導第十六章 畫像第二十四章 探病第三十二章 君臣第四十二章 定缺第五章 兄弟第四章 兵變第二十三章 傳訊第十章 託心第二十六章 完結第三十章 邀約第四章 籠絡第六章 紅粉第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四章 叛離第一章 新官第十二章 喜變第六章 紅粉第二十二章 前夕第十三章 辦案第二十四章 欽差第六章 皇子第七章 衝突第二十八章 出擊第二十七章 交涉第二十章 異變第五章 僵持第三十二章 掩罪第九章 議事第二十二章 突動第三十四章 反常第二十三章 加銜第四十章 交底第二十章 密會第二十一章 捨棄第三十一章 驚濤第二十一章 真相第六章 傳訊第三十二章 刺殺第十八章 野心第三十章 仇怨第三十九章 退讓第二十章 失風第三十七章 驚雷第七章 盟友第二十五章 逼宮第十六章 憂慮第四十二卷 遠行第十二章 圓謊第三十二章 心思第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章 引見第六章 積弊第十九章 胡言亂語第三十四章 商議第四章 試探第十章 李代桃僵書評轉載:退一步掌握海闊天空第三十三章 做戲第三十八章 立場第四十章 密旨第四十二章 先機第二十六章 使詐第二十八章 骨肉第十六章 憂慮第五章 僵持女生頻道閃亮女主筆投票第十七章 先機第四章 駭聞第二十七章 兄弟重逢第十六章 大風第十三章 祥瑞第一章 鬧事第二十八章 處刑第二章 落魄第三十二章 刺殺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四章 手足第二十九章 順天府第二十章 密會第三十四章 驚喜第七章 父女第二十八章 骨肉第十九章 試探第三十三章 內情第四章 駭聞天生不凡外傳第十四章 跋扈第十章 敵友第二十四章 尷尬第三十八章 婚事第二十三章 清援第十六章 我詐第十二章 圓謊第八章 生擒第四十三章 黑夜第二十二章 謊言第三十五章 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