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先手

胡南景殷勤地沏好了兩杯茶,笑吟吟地遞給連玉常一杯,這才步入了正題,“連大人想要的東西,我確實有,而且分量頗重。不過,這等物事其他官員那裡多少都有一點,只不過大家都擔心自身難保,不敢示人而已。今日約大人來此,所爲的只不過是一件事情,大人真的有把握扳倒泰大人麼?”

胡南景是思量再三才把這個問題放在了檯面上,與其老是猜測,不如直截了當地將一切攤開。韋綿英是那位七殿下的人,不能將希望完全寄託在他的暗示上,爲官這麼多年,審時度勢是胡南景最大的優點。

這句話果然成功地讓連玉常神情大變,然而,出口的不是否認,也不是預料之中的肯定。“事到如今,胡大人還是在算計籌碼,看來下官這次真的來錯了。”連玉常輕輕品了一口杯中的香茗,眼中閃過一絲訝色,不過隨即又恢復了平靜,“泰慊同是否獲罪,決定之權在於皇上的旨意。身爲臣下者,想的不是爲君父分憂,而是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甚至將之比擬於我等身上,胡大人未免小看了言官的決心。”

胡南景的涵養再好,也禁不住暗罵連玉常的迂腐,但是,想到那個炙手可熱的位置,他終於還是屈服了。想想鮑華晟乃是天子近臣,應該不會將心腹手下置之於危局吧?“好,連大人罵得痛快,那我就實話實說好了。泰大人上任之前,四川府庫的虧空是三十二萬兩,如今是六十七萬兩,光這一項便是將近四十萬兩銀子的出入,只不過沒有皇上旨意,連大人也不能盤查府庫,因此這一條罪名恐怕未羅列在內吧?”他從懷中掏出兩錠印着官府印鑑的五十兩紋銀,鄭重遞了過去。

連玉常接過來一瞧,臉上的譏誚之意頓時更濃了,“胡大人,這銀子也是你‘應得’的那一份嗎?”他刻意加重了“應得”兩個字的語氣,“只不過這樣東西要當作證據還不夠,要取信皇上,取泰慊同而代之,大人還得拿出其他東西出來才行。”

被人一語道破心中的隱衷,饒是胡南景的城府也感到一陣惱火。怪不得別人說監察院的御史最難打交道,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就憑這油鹽不入的性子,真不知出了監察院,還有那個衙門容得下這些人。“我既然約了大人前來,便不會讓您空手而歸。”話雖如此,胡南景還是覺得自己今天的行徑過於莽撞,與連玉常這等書生意氣最重的人談交易,無疑是與虎謀皮,真是名利心害人啊。

探了好半天口風,胡南景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東西,換來的只是勉強算承諾的一句話。連玉常在其他方面也許還不成熟,但對於皇帝的心思卻是守口如瓶,半句都不肯透露。糾纏良久,胡南景最後才隱約感覺皇帝是在整治賀蕭兩家的勢力,而泰慊同和孫雍就是靶子,這個體悟先是讓他喜出望外,然後卻是一身的惡寒。想起兩家的滔天勢力和皇帝的冷酷果決,想要渾水摸魚的胡南景頓時感覺自己只不過是渺小的螞蟻而已。

儘管胡南景是秘密與連玉常見面,但短短几天之後,三位御史暫居的驛站從門可羅雀到擁塞不通,幾乎讓不明就裡的人目瞪口呆。無職在家的泰慊同聞訊頓時昏厥,他無論如何都料不到會有這樣的變故,而孫雍也是在家中暴跳如雷。無奈他們先前威勢雖隆,但牆倒衆人推卻是永恆不變的道理,官員中也沒有那種明確的效忠意識,頓時蜂擁而去告密的幾乎將驛站淹沒。

但泰慊同還抱着最後一絲僥倖,那本帳簿看來還沒有落在連玉常等人手中,否則起先這一關絕不至於這麼好過。事到如今,革職對於他來說只是最輕微的處罰,只要能保住元氣,靠着蕭雲朝的勢力,東山再起不是難事,但帳簿一定要追回。想起自己那幫如同無頭蒼蠅的屬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看着別人的部屬都能幹得很,而自己養的這些人卻都是飯桶,他無論如何都覺得喪氣。

不齒這些齷齪官員言行的三位御史陷入了一片忙碌,光是他們現在掌握的證據,足以震驚整個朝廷,牽涉的上下官員不下百位。雖然戰績驕人,但這完全違反了皇帝的初衷,三人一想起皇帝威嚴的神情,滿腔的熱情頃刻之間便化爲了烏有。制衡,唯有制衡纔是平穩之道,連玉常等人商議之後,立刻連夜開始整理那些文書資料,只要是那些關係重大又牽涉甚廣的,他們立即封存,甚至連多看一眼都不敢。

儘管趁此機會大發厥詞,打擊異己的官員時常出現,但胡南景在這個時候站在了前頭,圓滑的手腕穩住了一大批人。正是他的一個個暗示,讓本來蠢蠢欲動的人慢慢平息了下來,這些人也不是不知輕重的,幾句提醒頓時如冷水澆頭一般讓他們覺察出了事情的詭異。也正是因爲胡南景在這次異動中壓住了陣腳,讓連玉常在之後的奏摺中爲他說了幾句好話,竟是讓他小小得了一個彩頭。

綿英看似在成都知府任上循規蹈矩,什麼都沒做,但卻是他在背後瞧瞧散播着不同版本的流言。身邊的小廝都是風無痕挑揀出來的可靠人,使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因此街頭巷尾的非議雖多,卻半點都牽連不到他身上,完全是坐山觀虎鬥的局面。

風無痕好容易弄清楚事情原委,卻還是不甚明白綿英爲何瞞着他上書,不過想及四川一波三折的局面,他還是深幸那不是他的地盤,否則這麼一折騰,不是傷筋動骨也得元氣大傷。他猛地想起了被他擱在旁邊的帳簿,頓時省起了綿英當時奇怪的舉動,立刻翻檢起來,不過看了幾頁便倒吸了一口冷氣,人也霍地立了起來。

“殿下,信上說了些什麼?”師京奇見風無痕舉止異於往常,心中不免有些擔憂,連忙出口問道,“難道綿英在信中虛言敷衍,讓殿下生氣了?”

“若是那樣殿下直接大發雷霆就成了,用得着如此失魂落魄?”陳令誠沒好氣地瞪了師京奇一眼,關切地湊上前去,“究竟是什麼事?”

風無痕頹然地搖了搖頭,“幸好綿英在上面作了一些註腳,否則我還真是看不懂。但僅僅憑那一點點浮出水面的東西,綿英的及時上書便是天大的幸事。”他隨手將帳簿遞了過去,目光也變得清冷而幽深,“世事無常,看來可信之人還真是難尋啊!”

師京奇略瞟了一眼便覺頭大,他是一門心思鑽在書籍上的人,對於記帳實在沒什麼心得,至於註腳則是還在風無痕手中,只得用求助的眼光瞥向陳令誠。無奈這位陳大太醫看別的都成,但帳簿對他來說也如同天書一般不可琢磨,最後竟還是苦笑着將東西交還了過去。

“我真是糊塗了,你們還是看看這個吧。”風無痕先是一愣,隨即省起自己的失常,只得用一陣尷尬的笑聲遮掩了過去,“若是舅舅看到這個,說不定當下就想拔劍殺過去。忙活了半天,竟是爲他人作嫁衣裳,可惜可嘆啊。”

手中的那張薄薄紙片以及風無痕頗有深意的言語,讓反應迅速的師京奇和陳令誠頓時明白了事情原委,對於綿英的急智也是讚賞不已。

“此事得儘快告知蕭大人,或是直接稟上瑜貴妃娘娘纔是,否則若是被他人向蕭家捅出了綿英的事情,殿下就被動了。也難怪綿英事先一點風聲不漏,皇上前幾日還尋了個由頭稱讚了殿下一通,賞賜了不少物件,原來是因爲殿下沒有摻和的緣故,倒叫我們全猜錯了。”陳令誠心中的石頭既然落地,言語之間便沒有那麼拘束。

“陳老還拿本王打趣,父皇的賞賜雖好,無福消受也是白搭。”風無痕對於陳令誠變相的慰藉也是心下感動,但眼下還不是敘溫情的時候,“如今這事雖說不難解,但究竟是直接找上母妃還是先和舅舅說清楚,先後之分也得費些思量。舅舅爲人頗小心眼,若是瞞着他,恐怕日後會連累綿英,畢竟考評可是吏部作主。”

“那就依着殿下的意思吧,先上蕭府,然後進宮,不過行事得謹慎些。蕭大人的性子有時候難以捉摸,若是此事傳到皇上耳中,綿英的苦心也就白費了。”師京奇和陳令誠對視了一眼,又提醒了一句,“如今殿下正是得蒙聖眷最深的時候,萬不可大意。”

“只要舅舅能受得住就行。”風無痕苦笑一聲,小心翼翼地將帳簿收在懷裡,站在一旁始終一聲不吭的小方子立刻打開了書房的門。自從得了先前的教訓,他爲人收斂了不少,多了幾分沉靜的感覺。往常那種嬉笑的行徑幾乎從身上褪下了,現如今王府中皇帝賜下的其他大小太監見了他都是恭恭敬敬,內院總管的名義讓他在府中說話的分量也重了許多。然而,小方子知道,那種之前毫無隔閡,縱情談笑的時候已經完全過去了,現下的他,永遠不會忘記主僕間隔着的高牆。

第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九章 殿試第七章 父女第一章 踏青第十四章 真相第十六章 行刺第十三章 禮物第七章 彈劾第七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父子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二十二章 前夕第二十八章 蠱惑第十八章 來客第四章 高就第九章 豪賭第三十二章 潛入第八章 父女第四十章 和睦第二十九章 微服第二十二章 轉機第二十一章 人選第二十三章 不合第十七章 平安第三十二章 刺殺第三十三章 前兆第五章 買賣第五章 借題第三十四章 驚喜第三十二章 刺殺第二十五章 發落第二十章 朝議書評轉載:退一步掌握海闊天空第八章 承諾第三十四章 圍捕第十二章 圓謊第十六章 震虎第十六章 震虎第二十五章 逼宮書評轉載:退一步掌握海闊天空第四十章 用人第二十章 雷霆第三十四章 欣喜第三十二章 黴運第十七章 涉險第三十七章 驚雷第二十二章 突動第十三章 禮物第十四章 中秋第四章 心機第五章 慘痛第二十六章 開導第三十四章 商議第十七章 先機第三十二章 黴運第一章 大婚第十一章 生死第九章 豪賭第十五章 團圓第三十一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軍變第三十五章 “善事”第四十一章 過問第十五章 開業第三十四章 立儲第二十五章 逼宮第三十七章 上鉤第三十六章 溫柔鄉第三十章 禮物第三十七章 聲勢第二十四章 手足第三十章 仇怨第三章 喜脈第二十四章 抄撿第三十八章 外遷第三十八章 妙棋第三章 蛇蠍美人第三十四章 欣喜第二十七章 傾吐第三十章 交鋒第十八章 帳簿第三十七章 溫存第一章 鬧事第四十二章 落定第十一章 心術第二十一章 意外第四十二章 落定第十一章 心跡第四十二章 先機第二十三章 滅口第二十章 出京第七章 矛盾第二章 排擠第三十七章 上鉤第三十七章 受辱第十二章 應對第十一章 鴆殺第六章 覺醒第十二章 賀壽第三十一章 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