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157、不放過

每年的元宵節,按例整個皇家都從紫禁城,挪至圓明園過節。

永琪一家這便也從紫禁城的兆祥所,搬回了圓明園福園門內的兆祥所去。

正月十三這天,按着慣例,皇帝便奉着皇太后在同樂園看戲,並親自侍膳。

一衆女眷陪着皇太后在正樓看戲,宗室王公等在兩廂的裙樓,一大家子齊聚,自是其樂融融。

婉兮在座間,只覺一衆女眷的目光總是遠遠近近地投過來。

婉兮起初倒沒多想,終究這會子正是皇上剛給小七和拉旺指婚,且十歲的拉旺竟被封爲超勇親王的世子,便是因爲這個事兒,衆人多看幾眼,也是情理之中。

直到玉蕤也有些不得勁兒,湊過來輕聲道,“姐……今兒她們的眼神兒似乎有些不對勁兒。”

婉兮輕輕捏捏玉蕤的手,以示安慰。

婉兮自己也擡眸環視周遭,再重新確認一遍衆人的神色,輕聲問,“依着你看,她們有何不對勁之處?”

玉蕤咬了咬嘴脣,“這會子趕上咱們七公主和七額駙指配之時,她們若是多看姐幾眼,羨慕姐的好福氣去,倒還罷了;可是我怎麼覺着,她們的目光也在我身上盯着呢?”

婉兮也眯了眯眼。沒錯兒,方纔她擡眸確認那會子,也忽然有了與玉蕤相同的感覺。

這會子玉蕤又能有什麼去?

婉兮輕聲囑咐,“既盯着你看,便不是你自己有事,說不定也是你母家有事。你阿瑪和伯父在前朝,沒聽說出什麼事兒;那我猜想,或許是英媛那邊廂可能有故事。等今兒的戲散了,你叫個人去打聽打聽。”

當晚玉蕤來給婉兮回話,面上帶着的神色,是又歡喜又惆悵。

婉兮便問,“竟是怎麼了?”

玉蕤嘆口氣道,“姐猜想的沒錯,是英媛有事——英媛啊今兒看戲的時候吐了好幾口,叫太醫來看,才發現已經有兩個月的胎去了。”

婉兮也是有些驚訝,不過隨即便笑了,輕輕拍掌,“那自是好事。英媛也是個苦命的姑娘,連失兩子的痛,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況且她年紀還小,我都怕她受不了。”

“不過她卻着實是個福氣好的,便是每次失了孩子去,卻也很快又能再得了孩子去。”

婉兮擡眸凝視玉蕤,“便從這一事上,便也還能證明永琪與英媛是真的有情。便因此事,我也願意相信,永琪這孩子實則天良未泯。倘若愉妃是個明白事理的額娘,只需在褃節兒上善加引導,永琪依舊還是有機會回頭是岸。”

玉蕤便是沉沉嘆氣,“我又何嘗不希望如此呢?好歹他是英媛的夫君,便是爲了英媛,我也願意希望他依舊還是當年那個聰慧寬厚的五阿哥啊。”

“只是愉妃是個什麼人,咱們心下自都清楚;那這五阿哥還能不能回頭是岸,便都難說了。故此這會子英媛又有了孩子,我真是不知道該替她高興,還是反倒要更替她提着一頭兒的心去了。”

婉兮點了點頭,“不過既然坐實了是英媛的喜事,才叫那些宗親福晉們那般盯着你看去,那便反倒不必擔心了。”

.

只是婉兮和玉蕤都不知道,今日的戲散了之後,慶藻其實與她們懷着相同的疑問。

慶藻也是同樣發現,那些宗親福晉們也彷彿是不時盯着她看的。

卻也恰巧她阿瑪尹繼善剛剛上奏摺,恭請皇上於乾隆三十年再度南巡,故此慶藻自也以爲那些人盯着她看,便是因爲此事呢。

畢竟,她阿瑪尹繼善一輩子名聲裡最大的污點,都是出在爲皇上南巡接駕時候兒,所展現出來的“奉承”之意去。不過阿瑪今年爲何又這般主動奉承,慶藻倒也不難想到阿瑪自也是爲了八阿哥,故此慶藻自也橫下了一條心,全不怕那些人的注視,心說“你們若想看我的笑話兒,儘管看就是了,又掉不了一塊肉去”。

只是回到自己的宮裡,她回想起來,心下還是有些忍不住畫魂兒罷了。

夜晚就寢,她悄悄兒將這話與永璇說了。永璇握住了她的手,輕聲安慰,“……或許不幹岳父的事,是她們又在好奇咱們成婚的日子也不短了,卻還沒有孩子吧。”

永璇這樣一所,慶藻又是悲從中來,轉過身兒去,用被角矇住了臉,悄然落下淚來。

永璇也是自責,撐起身子扳住慶藻的肩頭,柔聲勸慰,“我自不准她們議論你去,明兒我就放出話去,是我不想生。因我這腿,我怕生出來的孩子再像我去,與我從前受一樣兒的委屈去!”

慶藻心疼,忙翻身回來抱住了永璇。

“阿哥爺千萬別這麼說,我並不是難過這個。我的身子已是摔壞了,我心下早有了預備,便是她們想看我的笑話兒,我也都由得她們去罷了。總歸這又不是我自己的錯兒,總歸蒼天有眼,遲早會懲罰那個作惡的人去!”

慶藻將面頰依偎在永璇懷中,潸然淚下,“我啊,就是難受阿哥爺不肯聽我的話,不肯再早早收了所兒裡的官女子去。要不,阿哥爺這會子怕也已經有了子嗣了。”

永璇蹙眉,別開頭去,“這些話便不必說了。若命中註定無子,那也是我的子孫福薄罷了。”

慶藻輕輕咬住嘴脣。

便是阿哥爺不肯直說,她又如何能不明白,阿哥爺不肯納妾的緣故,就還是忘不了翠鬟呢?

可是那翠鬟卻也是個烈性的女子,任憑她親自去勸,竟都不肯屈就。

翠鬟越是這樣,卻也叫慶藻心下越是生出喜歡之意。由此更能證明翠鬟那姑娘,心乃高潔。

.

次日,皇帝又在“奉三無私殿”,賜皇子諸王等宴。

便在這宴上,永璇也察覺到了諸王的目光有些不對。 ◆ ттκan◆ CO

他回想起昨晚慶藻所言,雖說心下有些準備,卻直覺還是有哪兒不對勁。

——女人們有生就長舌的,願意婆婆媽媽議論這些事兒的,可是眼前這些都是兄弟、叔伯、子侄,一幫大老爺們兒,也至於要嚼這個舌頭去麼?

可若不是因爲此事,諸王們那般的眼神兒明裡暗裡向他瞟過來,又會是爲了何事去?

涌現心下不安,宴會上也是食不甘味。

恰好見怡親王弘曉起身離席,永璇便也急忙跟上去。

叔侄兩人到了揹人的地兒,永璇急忙給弘曉行禮,“……怡王叔快救救侄兒。侄兒都快被今兒這宴會上的啞謎給折騰稀了。”

弘曉左右瞧瞧,輕聲嘆了口氣,“在你與福晉成婚之前,曾與一個官女子有過私情?”

永璇心下咯噔一聲兒。

這事兒怎麼又宣揚起來了?

永璇雖想保護翠鬟,可是弘曉不是外人,這會子他若想弄明白前情後果便不能再瞞着弘曉。

永璇這便深施一禮,“不瞞王叔,侄兒確曾鍾情一個官女子。倒不知王叔是聽見什麼話兒去了?”

弘曉嘆了口氣,“都說你即便已經成婚,卻對那個官女子不肯忘情,這便都未曾與你福晉真正合巹,故此才成婚的日子也不短了,竟然還是沒有個一男半女去的。”

永璇兩耳嗡嗡轟鳴。

“王叔是從何處聽見這話兒的?”

弘曉便也是嘆了口氣,“還不是我那側福晉、你母親的堂妹金氏從那班女人那聽來的?”

弘曉與永璇相差二十幾歲,爲叔侄輩,卻是關係極好。兩人除了性子相投,都是能文能詩,俱是頗有名仕風采之外;在永璇與尹繼善家結親之前,還有一層關係,就是弘曉的側福晉金氏,乃是淑嘉皇貴妃的叔叔常明的女兒,故此永璇算是弘曉內親、外親的雙重侄兒。

永璇深吸一口氣,“是姨媽她從宗親福晉們那兒聽來的?”

弘曉攏了攏袖口,“這些老婆舌,自是女人們扯的。可是壞就壞在,哪家沒有女人呢,這便家家的爺們兒都從枕頭邊兒上聽見這話兒了。他們自是沒臉與你當面問去,這便都盯着你看罷了。”

永璇攥進拳頭,“王叔和姨媽可還能追根溯源,知道這話的由來?”

弘曉嘆口氣,搖搖頭,“那班女人你還不知道麼?什麼話一旦傳開,早不知道被多少遍添油加醋去了,這便更沒法兒追根溯源去了。”

一句話,哪怕只經過一人轉述,那都會變了個樣兒;就更何況中間可能已經隔了幾十人去了,自然就更沒辦法找到這話原本的模樣去了。

弘曉盯着永璇,“這會子你與其費那個事還要去追根溯源,不如還是專心想想,你接下來該怎麼辦吧。總歸你與官女子有私情這事兒,說大可大,說小也可小。”

永璇幽幽擡眸,“姨媽那邊可聽說那官女子是誰了?”

弘曉又捋了捋衣袖,“這話自然在這個時候兒忽然就決堤而來,自是那宮裡如今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

永璇一閉眼睛。他明白,翠鬟的身份已是露出來了。

弘曉瞧永璇的神色,也是嘆息,“都說那宮裡的官女子不安於室,已是門風。且不說如今的瑞貴人便是從官女子進封的,便連令貴妃自己當年也是孝賢皇后的官女子……除此之外,還聽說有個已經出宮去了的官女子,在皇陵村,竟然還與個太監雙宿雙棲的。”

永璇都被驚得一個踉蹌。

“……她們竟然連這等惡毒的話都說得出來?”

當年二妞與毛團兒出宮的時候兒,永璇的年歲還不大,又是深居簡出的,故此他對這事兒倒是不甚明瞭。這會子聽起來,只覺是有人故意在往令貴妃的宮裡潑髒水去。

弘曉卻眯了眼睛,“無風不起浪。你姨媽與我說起這話兒,就是想讓我幫幫你,別叫你這回吃了大虧去。我這便也託人打聽了令貴妃宮裡從前的往事去——聽說,當年的確是有個官女子和太監一起出宮去的。”

“說起來那個官女子是令貴妃宮裡的掌事兒女子,太監是令貴妃宮裡的首領太監,本都是令貴妃身邊兒缺不得的人,可是忽然就在正當用之年,就那麼莫名其妙出宮去了;而且,兩人果然是前後腳一起走的。”

永璇已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弘曉拍了拍永璇的肩膀,“這回的事兒,怕是不小。既然早就宣揚得人人皆知,便足見那背後安排之人的處心積慮去了。你要小心,令貴妃那邊兒也不可大意了。”

.

正月十五本是元宵佳節,月圓人圓。

皇帝奉皇太后,率領後宮、皇子皇孫和大臣們,在“山高水長”看火戲。

可是皇帝卻中途離席,單獨叫高雲從去宣了永璇進內殿說話。

婉兮隱約瞧見,還不等回過神來,慶藻已經有些慌亂地趕過來。

在火盒子一個個在夜空中炸開的絢爛背景之下,慶藻一雙手如冰一樣冷,握住婉兮的手,將永璇聽來的那番話,細細稟明。

婉兮深吸口氣,在那一片五彩斑斕的夜色裡緩緩坐直。

永璇和翠鬟的事再度撕開,她心下若說還不算太意外的話;婉兮最無法接受的,反而是二妞和毛團兒的事兒又被無故重提!

他們兩個已經出宮這些年去了,他們兩個本來已經可以安安靜靜地相伴終生,卻爲何還有人要處心積慮提起他們兩個,就非要用他們兩個做武器來打擊她?!

她不怕自己受傷,只要在後宮一日,便要面對這些明槍暗箭;她怕的卻是他們兩個再受波及啊!

婉兮心下怒潮翻涌,面上卻竭力平靜。她輕拍慶藻的手,“別怕。這一回自是咱們一起面對,我絕不會叫你和永璇兩個人單獨扛着。”

.

內殿裡,永璇一臉慘白跪倒在地下。

太監們都伺候在門外,沒人趕在皇帝父子說話的時候兒,立在一旁。

可是高雲從卻忍不住還是傾身側耳,小心地聽着內裡的動靜。

他倒不至於去替八阿哥懸心,可是他卻聽見了一個名字——“毛團兒”。

高雲從自己原本只是皇陵裡一個每日負責上香的小太監,是毛團兒發現了他的本事,將他舉薦進宮來的。要不他就得一輩子都呆在皇陵裡,一輩子都不知道宮裡的繁華究竟是個什麼樣兒,就更一輩子都沒造化到御前來伺候。

故此毛團兒是他的“源頭”,說到毛團兒便牽連到他。

若是毛團兒爺爺有好事兒,那他自然跟着沾光;可若是不利於毛團兒爺爺的事兒,那他必定要跟着吃掛烙兒。

幸好皇上是單獨叫八阿哥來說話兒,這話自是揹着人的,故此在殿外伺候的太監唯有他一個,倒叫他影影綽綽將八阿哥提到毛團兒的話,給聽了個大概齊去。

若是旁人聽了,興許還得在心中畫個問號去;可是叫他聽了,卻不啻頭頂上打了個大雷去。

因爲在皇陵村,他就曾親眼見過那位玉葉姑姑的!

皇陵都有守陵之人。這些人中有守陵的太監,也有守陵的內務府職官。這些人都居住在皇陵周圍,久而久之,便在皇陵周圍形成了這樣的“皇陵村”。

那位玉葉姑姑,就是住在皇陵村裡的,與毛團兒所守護的皇陵,就是咫尺之遙。

凡是不當值的日子,毛團兒爺爺便會離開皇陵,回到那村裡去。據說他在那村子裡有宅子有地,還有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兒照顧着……高雲從當時年紀小,替毛團兒爺爺跑過兩回腿兒去送東西,這才知道那個人就是玉葉姑姑。

那八阿哥在皇上面前說起的話,便不是瞎話,而是實打實的。只要皇上查問下去,知道的人又不止他一個,必定是能查得出來的!

終究那守陵的,還有內務府的職官呢。便是太監們能跟毛團兒爺爺一條心,幫毛團兒爺爺隱瞞去,可是那些職官呢,便未必肯了。

不行,他得想轍,趁着皇上和宗親們還在圓明園裡過元宵節呢,暫時還不處理公事,他這便抓住這個空檔,趕緊將消息送出去給毛團兒爺爺,叫他們那邊兒也好早些做個防範。

高雲從心思定下,這便立時擡步走到大門口兒,叫過手下一個小太監來,低聲耳語。

.

高雲從離開門口的當兒,皇帝盯着跪在腳下的永璇,幽幽問,“那個官女子叫什麼來着??”

事已至此,永璇已是不敢再隱瞞,趴地下叩頭,“她叫翠鬟。這名兒還是令姨娘給取的……令姨娘說,翠非玉卻似玉,既符合令姨娘宮裡女子的名兒,又正好矮了一輩兒下去;且因爲翠鬟生就青絲如雲,嬌麗輕俏,令姨娘十分喜歡,這才賜名爲翠鬟。”

皇帝點了點頭,輕嘆一聲兒,“你與慶藻成婚的日子也不短了,如今慶藻尚無所出,按說朕便是再指給你幾個官女子去,幫你開枝散葉,倒也都是應該的。永璇,此事既然鬧開,朕可以將翠鬟指給你去!只要,你將此事與慶藻說明白了,別叫她將來心下不得勁兒去。”

永璇卻反倒面色蒼白,慌忙搖頭,“回皇阿瑪……翠鬟她並不願意。慶藻賢惠大度,早已經此事與翠鬟攤開了說去,可是翠鬟她——已然拒絕。”

皇帝也是挑眉,“哦?想不到這個丫頭倒是個有心性兒的,像是你令姨娘宮裡教出來的女孩兒!”

永璇見皇帝笑了,他心下自也安定下來。

此事既然皇阿瑪並不在意,那便不管外頭人怎麼傳去,又有何妨?

他心下一鬆,這便趕緊又向皇帝叩頭,“此事因兒子而起,兒子不願連累翠鬟,更不願連累令姨娘宮裡任何人去……故此關於令姨娘宮裡曾一起出宮的玉葉和毛團兒,還求皇阿瑪妥爲處置。”

皇帝也是緩緩嘆了口氣,“今年二月,朕按例謁陵去。到時候兒朕會親自見見毛團兒,這些話,便看他自己如何說罷。”

.

終於將這些事兒全都安排好了,終於等到皇上在看火盒子的時候兒都不安心,忽然將永璇叫進內殿去了……鄂凝舒了口氣,心下終於舒坦了些兒。

她回眸瞟了瞟身邊兒站着的胡博容。

按說今兒本該是英媛來,終究英媛爲阿哥爺誕育過阿哥,身份要比胡博容高。可是這會子因英媛查出來懷了兩個月的胎,這便不能來立規矩,更不能受了火盒子的驚嚇,這纔沒來,反而叫胡博容得了機會同來。

想到英媛又有孩子了,鄂凝的心下便不是滋味兒。

這個英媛,說起來倒是跟令貴妃頗有幾分相似的福氣。雖說是內務府包衣的出身,雖說也掉過孩子去,可是就是有本事拴住了爺們兒,掉了孩子不久就能又懷上孩子去。

這樣的福氣,便是她這個當皇子嫡福晉的,都沒有啊。

她不服,不甘,卻無計可施。

便也是因了這一口怨氣,她宣揚起永璇與翠鬟的那事兒來,才更加不遺餘力,甚至變本加厲。

如今火終於要燒起來了,只要那瑞貴人受了波及去,想來英媛這會子剛兩個月的胎氣,想不驚動,都做不到啊。

.

此時與鄂凝一樣兒得意的,還有忻妃。

她今兒因報了遇喜,自是也不能來看火戲,以免受了驚動。她便是獨個兒安安靜靜坐在寢宮裡,沒有那山高水長裡火戲的熱鬧,可她心下卻依舊蘊滿了歡喜。

看戲的歡喜。

眼見着有人的心裡啊,要冒起火來了,想想都叫她覺着高興。

誰說什麼這個正月裡,風頭最盛的、最是烈火烹油的就是人家令貴妃了呢?她魏婉兮憑什麼女兒得了皇上這樣的重視去,又得了這麼一個好額駙啊?

那她是沒什麼厚禮可以獻上,也不至於非要兜頭給人家潑冷水去——她啊,她得替人家令貴妃,火上澆油。

她可是好心,火上澆油,不是希望那火越燒越旺去麼?

呵呵,越想就叫她越是想笑。這幾個月來,終是因爲這事兒,叫她好好兒地笑了一場。

總歸啊,令貴妃宮裡的那些秘辛,她不能白知道。否則豈不白費了當年母親要花重金將出宮的官女子都聘請到家去教習她的心意去?那些舊事啊,她家裡可是好吃好喝、花了真金白銀買來的,不能就這麼爛在肚子裡了,她得了機會便得用出來。

也巧,五阿哥那邊兒也跟着按捺不住了,她早聽說八阿哥的那事兒又傳揚起來,她就知道必定是五阿哥那邊的事兒。

那她索性順風搭車,將自己知道的事兒也摻和進去,一併傳揚開好了。

便是到時候有人追究起來,自都推到五阿哥那邊去,誰會想到她一個即將臨盆的人,還有工夫辦這事兒去呢~~

(謝謝親們的月票和打賞·,明兒見。)

第2021章 35、光腳巴丫兒(4更)第1823章 87、早取了名字(4更)三卷66、死去(2更)174、謂寵二卷117、猜字(4更)六卷324、人苦不自知(3更畢)176、鮮妍二卷103、玉葉(8更)第1474章 123、誰會萬千言語(7更)第1817章 81、瞧不上(6更)第2241章 255、轉意(2更)三卷245、越是這樣越想你(6更)第2183章 197、抱不動了(1更)二卷400、追蹤(5更)三卷158、拍桌(3更)第1562章 211、孩子無辜(3更)第1339章 三卷427、魏氏令狐(6更)224、未斷(4更)267、亂彈(9更)二卷41、去留(6更)三卷231、睡得香(2更)現代篇111、一直在等一個人第2057章 71、不平(7更)第1869章 132、險些被牽連(7更)第2005章 19、不得安寧(8更畢)第1529章 178、感同身受(9更)二卷229(26更)第1567章 216、苦苦盼君恩(8更)九卷17、想要給你最好的95、木魚第2052章 66、別急(2更)312、拼了(5更)二卷32、承諾(7更)三卷220、帷幄(5更)九卷31、孩子長大了第2166章 180、孤單的時候(4更)375、獨追(9更)現代篇142、想要結束第1765章 39、天津新時尚(8更)5、四爺現代篇178、就一張56、煙花二卷92、就班(5更)第1880章 143(3更)二卷84、獨封(5更)三卷304、人心不寧四月天(3更)現代篇95、衝下樓去三卷168、神兵(5更)第2057章 71、不平(7更)二卷14、爲臣(9更)178、又見十卷28、古怪的胎(8)348、沉沉(2更)93、輕揚259、流言(1更)39、夜賞三卷281、人和人不一樣(4更)三卷236、那個人(7更)207、路窄(12更)二卷241(38更)十一卷22、近墨七卷83、可還記得那年仙樓裡許下的願?(八千字畢)二卷186、祈福(5更)二卷246(43更)108、手藝第2007章 21、惡意(2更)第1487章 136、他倆相好(1更)三卷317(1更)54、認主三卷298、從此見葉不見花(5更)二卷21、偷吃(6更)第2252章 266、搶女(1更)十一卷47、自助第2233章 247、續絃(2更)二卷338、撇下(4更)第1460章 109、看得目不轉睛(6更)九卷65、小喜84、心疼二卷100、止歡(5更)50、忘了440、起疑(2更)第2095章 109、哪兒來的怨氣(5更)第1993章 7、像誰(5更)現代篇205、確認過眼神119、觀心三卷344(7更)299、遙望(8更)三卷154、慫恿(9更)三卷265、都留下(6更)十卷43、再不立後(2)十卷61、都快上天了410、酸甜(8更)九卷68、小格格九卷64、不動聲色地安排九卷33、娶不到心愛的姑娘第2038章 52(5更)七卷72、使壞(畢)第1551章 200、青桂自成林(9更)第1520章 169、後與妃(7更)現代篇91、他他他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