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節 等級制度

另外一部分反對的人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認爲採用雙軌制等級會造成隸屬關係不清楚,而且會造成土著嚴重的心裡失衡。他們舉關東軍和僞滿國軍的例子來說明,一個在僞滿國軍中服役的日本人少將,在日本軍隊中不過是個預備役尉官而已。而一個日本軍隊的尉官就可以對僞滿高級軍官發號施令。不用說這種現象在任何時空都是難以容忍的。這種明顯的差別實施久了會造成土著幹部強烈的不滿。

“首先我們應該確認一點,土著是‘公務員’,不是什麼‘國家幹部’。”鄔德沒有明確說自己支持哪種體制,而是先定了基調。

馬千矚說:“這有區別嗎?現在根本連最起碼的村幹部都湊不齊……”

“區別當然是有的。”鄔德說,“村幹部算不算公務員?”

這個問題有點難度,理論上說他們是“幹部”,但是並非“公務員”,這其中就牽扯到許多體制問題了。

從控制官員人數來說,象村長這樣的基層最好不要搞成公務員,但是現階段穿越集團正在加強對基層的控制,加強對基層的控制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

“我們實行的肯定是公務員體制,或者叫文官體制,”文德嗣說,“原先的幹部體制的弊端大家都很清楚――幹部隊伍膨脹起來太快了,而且容易結構老化。”

馬千矚就這個問題還要爭論下去,他的意圖是在農村建立一支完全聽從穿越集團的幹部羣體,不折不扣的執行穿越集團的所有命令――什麼農村自治之類的,馬千矚倒不認爲是異端邪說,而是覺得這種體制移植到本時空的話恐怕會讓農村的宗族勢力繼續把持基層權力。

因爲這個問題存在較大爭議,鄔德建議暫時擱置,先把級別問題決定下來。最後經過討論,認爲在官場級別制度上不宜搞雙軌制,免得造成人爲的困難。

“元老體制實際上已經是一種把穿越衆和土著分割開得貴族體系了,如果再搞出一種獨立的幹部系統,管理起來就太複雜了。”鄔德說,“我提議可以給穿越衆一個高起始點。比如軍銜從少將開始起評……”

“這還了得,陸軍不得出一大批少將了!”文德嗣立刻反對,“這麼多人辛辛苦苦的工作,不過混個科長、處長,這邊幾個耍燒火棍的哈德黨就當上少將了?!我絕對不能同意。”

大家知道文總不但對陸軍裡出身PLA的軍官不怎麼感冒,對大部分平民出身的軍官更是反感。尤其是80年黨人,文德嗣一貫對其嗤之以鼻。

“官員級別不用分開,”文德嗣說,“第一、元老等同於貴族,地位上已經高出土著一大截了,沒必要在所有方面都要顯示自己超人一等;其次,現在元老出任的都是領導職位,而土著只在低級行政職位上任職,等土著升遷上來,元老早就到了更高的位置上了。海軍的土著軍官升遷的快一點也沒關係――這是暫時現象,而且迄今爲止還沒有哪個土著的級別高過元老的。第三,就算有些元老實在嗯,太廢,又非要當個官,不肯只當他的元老院議員,也可以加個虛銜來提高他的職務等級。”

“最後,我們可以給土著安置一個玻璃天花板,只允許土著晉升到某個級別上,比如軍隊中到少將之類。”

“我們這一代人當然沒問題了,下一代,元老們的孩子們呢?”鄔德問。

“你們啊,大業八字沒一撇,都在想自己身體裡單細胞的未來了。”文德嗣微笑着搖搖頭,“難道你們會認爲元老的孩子會在一場從出生就是最不公平的競爭中輸給土著嗎?要真有這樣的廢物直接淘汰出去也是好事。還是先想眼前的事情吧。我倒覺得,我的文官體制要儘快落實才對,而不是在這裡談什麼元老和土著誰指揮誰的問題。”

接着對文官體制開展了一次討論,其實這討論的在BBS上早就開始了。從復古流的什麼武功大夫、登仕郎到現代派的科長、處長、廳長,再到民國流的總長、次長、秘書官等等,不一而足。馬千矚又開始兜售他的行政24級的體制。

“關於官員等級問題,不宜搞一刀切。”鄔德說,“強行統一成一模一樣沒這個必要,軍隊有軍隊的情況,政府機關有政府機關的情況,總不能軍隊搞三等九級,政府也搞三等九級吧。應該允許各部門搞自己的官員等級體系。”

“這樣就無法做級別對照了。你看,老得24級行政級對應的很清楚,17、18級對應正營、副營、正科、副科,一目瞭然。”馬千矚對這套體制念念不忘。

“這樣的級別對照沒意思。”鄔德一曬,“我自己就是轉業軍官,這套東西還不清楚?所謂的對應級別根本沒用,最多算個參考。只有在自己本單位纔有用處!”

“我看現在先採用職、級分開體制。”蕭子山提議,“職務是‘差使’,另外有一套級別制度,由這個級別定待遇級別……”

“這不成了大宋的寄祿官制度嗎?”

“的確是一點這個感覺,不過我覺得這樣可以解決年資的問題。”蕭子山說,“其實去年我們搞得工人定級的時候也談過這個問題。”

當時這個問題是由鄔德提出來的,即一個工人如果長期不能晉級的話,勢必會造成收入徘徊在低層次上長期不能提高。現實的幹部體系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爲能力問題、職務本身的關係或者高級職務總量限制,總有一部分人到了一定層面之後無法再提升到更高的級別上去,這樣一來,他就長期被滯留,工作熱情慢慢消退。

有時候爲了解決待遇問題,就會不得不按照年資提升人員。這在軍隊體系裡問題不大,軍隊的士兵是流動性的,他們無需晉升。而軍官是少數,按照年資晉升不會造成官多兵少的局面。政府機關裡的公務員很少流動,時間久了往往就會出現許多諸如“正科級科員”、“處級科長”,甚至“正處級科員”之類的現象。

馬千矚過去提出搞得24級行政級制度,本質上還是和職務掛鉤的。高職務對應高行政級,也對應高收入。還是不能解決不能升遷的低級幹部的收入問題。

“比如我們計劃中的警察局的基層單位駐在所,一個新畢業出來的學警很可能要在一個地方當駐在警一輩子。警察也是人,也要養家活口,如果我們長期讓他停留在低水平收入上,不可避免的會促進他違法亂紀……”

“哼,又是高薪養廉的一套廢話,”馬千矚嗤之以鼻,“高薪養不出廉潔來得!”他猛得敲了下桌子來表示他的意見的強烈性,“高薪不過會吸引一部分掌握社會權力的人把自己的關係者塞進文官系統而已。”

“我們現行的體制不同,不可同日而語……”蕭子山辯解道。

“我覺得應該給公務員或者幹部較高的待遇,”鄔德說,“要統治就必須分權。既然分到權就要讓他們享受一定的好處――與其讓他們自己私用手中的權力來偷搶,不如我們正當的分一塊蛋糕。”

“要這麼說的話,我們企業裡的工人豈不是也應該享受這個待遇?”馬千矚說。

“工人倒不見得,”鄔德說,“工人就是幹活拿工錢。只要保證他們和家人的溫飽就行了。我們又不搞福利社會。”

言下之意就是既然不需要給工人行政權力,就沒必要給他們太多的好處。

馬千矚陰沉着臉不說話,鄔德說說:“督公,高薪養廉是世界潮流――這個你不要說我又是在胡吹和國際接軌。實際上我們只要貫徹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就可以最大限度減小官員腐敗問題。”

“對啊,那所謂的契卡幹什麼吃得。”有人想起了裔凡。

最後大家同意了蕭子山提出的“職、級分開制”,設定了一套29級行政薪酬制度,這29級不代表其權力或者職位,只代表其享受的工資和福利水平。13級以下的幹部每年提升一級,7~13級的,每三年提升一級;7級以上的就不按年資提升,按其能力水平和貢獻大小。

這樣,一個土著官員正常的服務,沒有犯下嚴重過錯,也沒有什麼大功勞的話,連續服務37年就能從最低的29級上漲到7級。這樣差不多正好是退休年齡了。

土著官員有卓越貢獻的,可以一次性獎勵增加0.5~1級。同樣,作爲懲罰手段,也可以暫停晉升薪酬級別若干年或者乾脆降低級別。

這個29級行政薪酬並不構成土著官員的全部收入,否則就無法體現職務和能力的差異了,所以這個方案裡土著官員還有其他的收入。

(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四節 京師(一)第二百九十九節 融資(四)第一百四十七節 隱憂第二百零一節 情報局的臨時工第二百五十七節 京師(十四)二百二十五節 判決第一百三十六節 山陝會館第一百四十三節 東沙島的船票第一百六十九節 歐陽熙第二百一十四節 財政官第三十二節 索尼亞(十一)第十七節 結果二百零五節 新機會第四百四十二節 帝王學第一百六十一節 誘餌四百零四節 請崔漢唐幫忙第八十七節 迎戰第二百六十節 去梧州(九)第一百零六節 教堂的另外一個作用第一百三十五節 博鋪之戰(一)第三十六節 索尼亞(十五)第二百零四節 出發第八十七節 紫明樓第一百零八節 國家庫存代碼第三百四十六節 常師德和獨孤求婚第三十節 行賄和索賄第四百零八節 李默第三十九節 吳南海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節 教團的人們三百八十六節 聯繫四百一十六節 崔道士論道第一百二十八節 信息二百三十四節 奴隸貿易第九節 騷亂第二百四十節 新的線索第一百七十九節 清理債務第一百四十九節 前往香港四百一十五節 收效甚微第二百五十一節 秋賦(十六)第二十八節 葡萄彈第一百六十八節 農資商店第一百九十八節 停業整頓第三十六節 戀情的意外結尾第六十九節 廣州的大世界第一百二十六節 陌生感第二百節 造船第二節 結婚第二百七十四節 新來的藥丸黨三百五十八節 爭錢奪利第三百七十一節 工作網二百二十八節 臨高的文事第一百三十三節 魚水關係第九十節 新血第一百三十二節 讓新人表現第一百五十三節 教案第一百零七節 諸彩老三百八十五節 與時俱進的史公子第二百五十七節 大洋艦隊第二百一十六節 使者駕到第四十節 思想動態第三百二十五節 毛承祿第六十二節 甜港風雲--運銀第二百五十三節 去梧州(二)第三百八十節 義兄第三百二十六節 張毓的窘境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部制纔是方向第四百二十四節 五島列島第二十五節 推倒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部制纔是方向第一百六十三節 強制性合作第九十八節 白銀和明膠第二百七十七節 搶險救災第四百七十八節 丘八第五十一節 黎區工作(一)第九十三節 防疫第二百零四節 出發第一百四十六節 科技部第七十八節 各懷鬼胎第四百二十二節 協定第一百四十八節 巧舌如簧第四十二節 船隻(二)第二百二十三節 異能之士第十六節 會議――機械與化工四百四十五節 新統購第二百一十七節 茉莉軒書院(二)第二百六十節 出航第十四節 偵察隊第三節 機構改革(一)二百二十一節 窮人第一百零二節 外甥二百零三節 拷問二百二十三節 黃公子的四百二十一節 鍥而不捨第六十七節 苟家莊(四)第六十四節 善後籌款三百一十八節 繼電器二百七十節 新得工作第二百八十四節 海上的虛榮心第三百九十三節 鍾小英的禮物第三百二十五節 鍾小英的請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