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節 京師(五)

“不必拿問,你且派人看護着他,且看他去哪裡,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有了準信來報。”

“是,微臣這就派人去!”吳孟明只覺得“天意難測”,實在想不出這福建來的小小官兒到底哪裡引起了皇帝的興趣,居然享受到了部院督撫大臣的待遇。

“還有王業浩……”

“微臣在他身邊有安排。”

崇禎點了點頭:“讓輯事人暗中查問,他和那個周樂之之間是何關係。”

“是!”吳孟明等了片刻,見皇帝並無新的吩咐,退了幾步,預備着出去,卻又被皇帝叫住了。

“德隆錢莊,如今的生意還好麼?”

吳孟明吃了一驚,這德隆錢莊在京師算不上什麼大錢莊大字號,比起山西老財的“山西屋子”名氣要小很多。但是這家錢莊有髡賊有勾連卻是京裡盡人皆知的事情。因爲從一開始,德隆便主打的廣東方面的銀錢匯兌。

京師到兩廣,千里迢迢。對於一些見識淺薄的人來說,“廣裡”就和“蠻夷”差不多意思了。但是廣東籍貫的商人、官員在京師的並不少,銀錢的往來頗爲頻繁。

過去因爲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往無論是京師往廣東,還是廣東往京師,匯款的貼水都非常高。一兩銀子匯到廣州,貼水是江南的五六倍乃至十多倍。匯款的時間也很漫長,廣東籍縉紳和商人都感不便。

德隆在京師開業之後,兩廣方向的匯兌幾乎立刻開闢了一個新局面,它家的匯款不但數額不限,手續費用低廉,最令傳統業界望塵莫及的其卻是匯兌速度。往廣州-京師的匯款,最快的“電匯”只需要三天就能到達。這種速度,莫說過去沒有人做得到,便是朝廷的八百里加急的塘報也做不到。更難得的是,它家還有費用更低的“信匯”,十天也能匯到。

這樣的速度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從廣州到京師,遇到緊急公事,提塘官星夜趕路,從廣州到京師最少也需要九天。也錢財交割更是清晰明瞭,沒用多久,便徹底壟斷了京師-廣州之間的銀錢匯兌。不但兩廣籍貫的縉紳商人們對其大加讚譽,也吸引了許多北方的商人以此爲資金渠道南下廣東經商。那些已經嗅出船隻漏水的碩鼠們也通過德隆把他們貪墨盤剝來得銀子,源源不斷的往南方匯送,用來營建新的安樂窩。

此種南北匯兌後來又擴展到兩京之間,很快匯兌便成了德隆最大的業務,這種南北匯兌即使是兩廣失陷之後也照舊進行,只是出於“撒把土迷人眼”的套路,把電匯給停了。但是兩廣和京師之間的“信匯”一支都是通得,時間也延長到一個月,理由自然是戰事的關係。

對德隆的冷大掌櫃是不是有“通髡”,人人心裡都清楚,但是又各自心照不宣。畢竟這條渠道誰願意把它堵上呢?更別說這冷大掌櫃在京師商界裡也是以“靠山硬”著稱的人物,不但有兩廣的官員,還有宮中的大太監。所以這廣州失陷快兩年了,期間冀圖富貴告發德隆“通髡”的人也頗有幾個,全都不明不白的“畢命”了。吳孟明自然不願意來趟渾水。

現在皇帝突然動問此事,吳孟明腦子裡飛快的轉過許多念頭,莫非有什麼人直接對皇上說了什麼?還有……

事關重大,他不敢輕易回答,當下只順着皇帝的問話答道:“此事微臣並不知曉。他原是一家錢莊,生意好壞,原在外面是看不出來的。待微臣回去細查。”

崇禎死死的盯着吳孟明半響,看的他背脊冒冷汗,良久他才壓低了聲音,用兩人之間才能勉強聽清的聲音說道:“此事要機密!朕聽聞中官中有人與此錢莊有干係。你去查了來回――這件事你不必知會東廠,秘辦。”

聽到這裡吳孟明已是兩腿顫抖,感覺一下子就站到了懸崖邊,只要應對失誤,罷官治罪都是輕的,搞不好小命都保不住。

吳孟明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來的,又是如何回得衙門。他回到自己的簽押房內,其他差事都好說,唯獨這調查錢莊的事情,太過棘手。

德隆錢莊的事情吳孟明略知一二:這冷掌櫃是廣東過來的,原本在京師就是個“雛兒”。不知道找了誰的門路鑽營了宮裡鐘鼓司掌印楊公公,就此在京師站住了腳跟。也因爲楊公公的關係,宮裡不少大太監都把銀子存在這家錢莊。

要查辦德隆或者冷凝雲都不是難事,但是臨走之前皇帝的那句“不必知會東廠”纔是最可怕的。

東廠是皇帝的“家奴”,督主曹化淳作爲皇帝最寵信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參與皇帝的機密最多。吳孟明雖亦是皇帝倚重的近臣,照樣要仰他的鼻息。此刻皇帝卻要他“秘辦”,顯然對曹化淳已經起了不信任的念頭。

若他在回話中把對太監們有所迴護,皇帝必然會懷疑他和太監沆瀣一氣;若是照實稟告,楊公公可是鐘鼓司掌印太監,位分雖然沒有司禮監、御馬監太監那麼尊崇,到底也是二十四衙門管事大太監之一,高時明的徒弟――宮中的關係盤根錯節,一旦因爲此事被查辦,自己算是把宮裡頭的太監都給得罪死了!

他知道楊公公最近幾年對王德化十分巴解,若是由此再得罪了王德化,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吳孟明脊背冒汗,在簽押房徘徊良久。他覺得自己應該和曹化淳商量以下此事,不論曹的態度如何,至少是通個氣。但是皇上今天又專門提了醒――萬一讓皇帝知道了……

他忽然想到,皇帝只是關照他不必知會東廠,那麼自己只要不向曹化淳明提此事就是。楊公公和錢莊有關係,自是要避諱。王德化卻不礙事。

楊公公一直阿附王德化,恐怕德隆的好處也分了一份給他。只要向他稍微透露些消息,他自然心領神會。具體怎麼辦,楊公公自然會派人來和自己商議。

想到這裡,他大概有了主意,當下把手下幾個得力的干將叫來,悄聲吩咐了一番。

京師冬日的夜晚寒氣逼人,除了極少數不得不生計奔波的人和例行巡街的差役更夫,尋常百姓們但凡還有一處棲身之地的,都早早地躲回了家中。街道空曠冷清。

就在這一片寒冷蕭瑟的市井之中,京師護國寺西路口的地方,有一處院落卻是燈火通明,此地正是京師裡有名的柳泉居飯莊。這家飯莊在大明隆慶年間便已開業,即使在崇禎朝,亦是一家百年老店了。

飯莊的門臉並不大,街邊的三間門臉而已,比之其他大飯莊顯得要市井許多,裡面卻是別有洞天,它的後院寬闊疏朗,於市井中有幾分田園的韻味。院內有一株百多年的大柳樹,樹下有一眼清泉,泉水清洌甘甜。店主正是用這清澈的泉水釀製黃酒,味道醇厚,酒香四溢,被食客們稱爲“玉泉佳釀”。

除了以“柳樹”“泉水”和“黃酒”之外,柳泉居最出名的便是它的牌匾系嚴嵩所題。故而在京師頗有名氣。來這裡的宴飲達官貴人絡繹不絕,日夜聚集在此推杯換盞,把酒言歡。

此刻在後院的廂房包間內,一桌“消寒”酒宴正在舉行之中。

這並不是官面上的正式宴會,而是同僚朋友之間的隨意小酌。來客多是京師順天府衙門中的官員和幕友,林林總總足有十五六人之多。

桌子上佈設着各色下酒小菜:糟魚、松花、醉蟹、肉乾、蔬菜、乾鮮果品……無不悉備,林林總總足有二十多種。又備有各色好酒

包間的火牆都升上了火,外面寒風凜凜,屋子裡卻是溫暖如春。一干賓客推杯換盞,吟詩作對,好不快活。

首席坐的一位中年文士,正是順天府尹鍾炌。鍾炌此人爲官耿直,有以嚴馭吏,以寬洽民的風評,皇上也稱他“潔己奉公之選”。

雖說耿直廉潔之名,但身在官場之中,也不能一味的嚴苛執拗。場面應酬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今日的消寒飲宴是他發起,以此犒勞慰問手下的官員幕友。

一干人正到興濃間,鍾炌的親隨忽然走了進來,在他耳畔低語了幾句。席間同僚見他眉宇微蹙,便都按下話頭看着他。

鍾炌示意長隨退下,示意管刑名的幕友上前。他低聲關照了對方几句,“……你明日便安排人去查看,有了消息即刻向我稟報。”

“是,學生這就去安排。”言罷,師爺便告辭離席而去。

鍾炌待得師爺出了門,見一干人都望着他,說道:“在座諸位都是順天府衙門裡的人,學生也不和諸位打馬虎眼了,才時出了一樁案子,明日裡只怕要有得忙一場了。”

衆人面面相覷。能驚動到順天府府尹親自過問的案子必然是大案要案,一個個都屏息凝神,等着他的下文。

第二百六十九節 秋賦(三十四)第三節 新開始第一百四十六節 送溫暖第三百九十九節 第二個兇手第一百三十八節 新出爐的說客第二百零八節 胼胝第七節 爆破第九十一節 成果和展望第一百七十六節 現場勘察第二十七節 深入合作三百八十二節 拜訪第一百一十二節 糧商們第一百三十節 鴨綠江上第三百三十三節 南門關廂第一百零四節 一段鄉村戀情第一百二十五節 請柬第三十六節 炮廠第二百零三節 逃出生天第一百零七節 H-800型三百三十八節 藝術的開頭第三百三十一節 恩主第一百一十六節 孤軍奮戰(二)三百一十一節 數據中心的歸化民第一百七十三節 巡邏船第二百六十七節 風暴前夕第三十節 17世紀的推理第九十八節 澄邁開城第四百六十一節 拍賣第二百八十八節 挑釁第六十四節 動員第四百一十一節 深喉第一百七十一節 豬與牛第一百八十五節 直斥胸中第四十七節 荷蘭人第八十四節 人市(二)第一百五十九節 非買不可第一百五十九節 美臺洋二百八十節 公審續一第二百一十節 斬首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節 巡警李子玉四百二十九節 杜宋之辯第一百八十八節 邪術工廠第二百八十七節 三亞之現狀(一)第十八節 貿易遠征的提議第五十三節 所有制和股份第一百零四節 巡警招錄第四十六節 新農莊(三)第四百六十八節 帶路黨們第二百三十二節 合作對象第兄弟第一百零四節 巡警招錄第一百五十五節 重傷號二百八十一節 公審續二第一百一十節 簡單伙食三百三十節 流鶯第三十五節 戰後(二)第三十六節 審俘(一)第一百二十四節 武裝遊行二百一十六節 還鄉(六)第七十四節 少年人的好奇心第一百零三節 工作隊與神父(二)第三百七十二節 內務安全會議二百一十一節 還鄉(三)第二十節 中西古今合璧的雙桅帆船(一)第八十七節 紫明樓第三百九十七節 話別第二十六節 座談會第一百六十八節 木材第四十九節 謀生的任務第二百九十三節 夜飲第一百三十六節 中間人第一百六十節 天上掉下來個李華梅二百二十一節 供詞第一百四十四節 補給車隊二百一十二節 餘波第八十節 法術第一百二十三節 苟二和胡爛眼第三百七十七節 女僕學校第三百九十五節 案件第三百二十一節 處境微妙的孔有德第二百零四節 團隊價格第二百一十二節 家事第十節 作戰計劃(一)第三十九節 初來乍到第二百一十八節 聖女第二百一十六節 海濱別墅第五十一節 城裡的情報第三百零二節 準備工作第四百五十五節 反髡志士第六十七節 跑路之前第一百九十四節 南寶佈局第一百三十節 鴨綠江上三百五十二節 夜間突襲第一百二十七節 談條件第四百六十五節 船隻第一百節 上墩第三十四節 伏擊第三百三十九節 杜雯的策略四百節 籌備婚禮第一百五十九節 謝大夫論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