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時廣州的天氣還算宜人,但覈查小組的單元樓裡的每一間辦公室的空氣卻是十分燥熱。一羣人擠在一起,時不時長吁短嘆、抓耳撓腮。
堆積如山的賬冊和文件,密如雨點的算盤珠聲和手搖計算器的轉動的刷刷聲更是平添了幾分煩躁。
幾十名會計和審計人員擠在這些辦公室裡,三班倒的日夜盤查着所有的文件賬冊。
別看省港總醫院開業沒幾年,累積下來的檔桉可着實不少,在臨高藥業公司建立之前,它還代行着臨高藥品批發和零售,這生意從省港總醫院開張那天就開始做了,那時候還是大明的天下。省港總醫院的藥品銷售一度是衛生口最大的營收項目。一直到後來政務院要求醫藥分開,成立臨高藥業作爲總代理商,省港總醫院才停止了他的藥品銷售業務——這已近是在廣州光復之後的事情了。
可想而知這些年積累下來的賬目有多少了,而且早期的賬本登記建檔並不規範,有的賬本連日期都是簡寫的,連具體年分都得進行排查才能弄清楚。
“啊,我血壓都高了。”一個小姑娘狠狠地抓了抓自己的頭髮,歸化民幹部如今也經常用一些元老帶來的口頭禪,不過多少有些驢脣不對馬嘴。
“沒事沒事,你髮量多,不怕禿。”
……
鄭明姜每天都召開一次總結會議,各個小組彙報目前的進度和發現的情況。從目前已經審計過的部分賬目來看,只有省港總醫院還勉強能及格,就像舊時空大學裡的部分試卷被判成60分一樣,連個0.5分都不多不少。
覈查組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識別所謂的“醫生體”文字。臨高的醫學教育雖然貧瘠,但從一開始就強調檔桉書寫的可辨識度,字醜一點不要緊,但是要清楚。
舊時空林巧稚的病歷文字就非常清晰。然而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醫生更習慣用連筆、速記符號等來減輕工作的壓力,久而久之就變得難以辨認了。
元老院治下的醫院還吸收了部分先接受了傳統醫學教育,再接受現代醫學教育的醫生,他們有的保留了部分傳統醫學的做派,會強行給藥品起別稱,來增加處方的保密性,還有的因爲受過傳統教育,會故意使用草書等字體炫技。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醫生體都是天書的同義詞,例如傅山就同時是一位書法家,可惜還沒到元老院的碗裡來。
爲了解決文字識別的問題,鄭明姜從省港總醫院藥劑科借來了執業藥師來協助覈查,連蒙帶猜。
其次是大部分歸化民腦子裡沒有“質量體系”這個概念。這需要工業化社會潛移默化的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學校和帶教的元老多次強調,但歸化民的本能反應是覺得“麻煩”。元老院的工廠是在多次帶血的事故中才教會了歸化民什麼叫按照作業指導書操作。因此大部分臺賬到不了需要覈對細節的地步,因爲它們根本就沒有細節。很大一部分病歷、處方和賬目一望可知是在鄭明姜通知要查賬後臨時趕製的,幾乎沒有覈查的價值。
“這些一律按不可追溯、沒有原始記錄、文件造假處理。”鄭明姜要給歸化民們一點深刻的體會。
組員們抱怨的主要問題在於,目前的各類檔桉普遍存在內容互相矛盾、邏輯混亂、不知所云的現象,但他們並不是直接判定不合格,指出某些地方有問題就可以交差的,他們要抽絲剝繭從中找出有價值的線索以指導案件的偵破。
然而現實卻是衆多的數據像一坨絲線纏成的毛球,很難找到可以拆開的線頭。舊時空還有各類統計工具可以使用,利用工具很快就能分析出疑點。然而元老院哪怕連最簡單的EXCE都不能提供給歸化民,靠人工手算無疑加大了審計的難度。
分析,記錄疑點,分析,記錄線索……這一番操作下來,原本就堆積如山的檔桉又增加了更多的檔桉。人的大腦不像計算機可以聯機分析,也無法記住所有的細節,全靠每天開會來溝通分析。效率低下也就情有可原了。
雖然審計的情況並不明朗,但是鄭明姜卻不太擔心,因爲衛生口還沒有進行過這樣徹底的系統性審計,對方造假的手段必然十分拙劣,甚至不知道如何造假,可以很輕鬆的發現問題。
等被審查經驗多了,他們就會按照審計規範和會計條例來盡心準備臺賬,到時候就會發現交來的材料處處合規,但也處處透漏着詭異。爲了查清真相只能不停的延伸審計,擴大審查範圍,甚至明明察覺出了對方有問題,卻無法找到證據,只能眼睜睜看着他們熘之大吉
說到底,現在看似一團亂麻,摸不着頭緒,但是實際上對方卻是到處都有破綻,只要把亂麻理清楚,馬上就能抓住露出的馬腳來。
在連續幾天的工作之後,鄭明姜佈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一是重點核查處方開具時間、藥房發藥時間和臨高送貨時間,看看之間有沒有聯繫;二是覈查申請藥物總量、領取總量、發藥總量,和臨高發貨總量對比,看看之間的缺口;第三是查覈有無非省港總院的處方單混在處方中。尤其是第三條,大家一定要仔細覈對!”
前兩條,其實現在已經查出了許多問題和線索,但是太過雜亂,有的是未必是貪腐性質,純粹是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時過境遷之後也無法細究,但是第三條那是明明白白的作弊。只要查出有外院的處方混跡在省港總院的處方之中,就可以證明這是故意舞弊。通過處方的開具人和處方的流向遍可將相關鏈條挖出來。
在審計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經過幾周時間的梳理,契卡終於拿出了一份審計問題的彙總報告,當然,還有厚厚的裝訂成十五冊的“問題清單”。
“病歷、處方、賬目管理混亂、無法互相對應,做賬不及時、賬物不符是共性問題。相關負責人員自己都不知道東西去哪了,這樣的漏洞很容易被人發現並利用。
“結合此次調撥藥品的分配情況,我們對科室和藥房進行了相關賬目檢查,同樣發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入庫登記、收據底聯中相關的貨號、批號、數量與庫房中的實物無法對應,甚至存在空缺未填的現象。這些藥品在醫院的賬面上就是不存在的。還有,醫院內部存在領用藥品後卻不登記的現象,導致賬面有的藥品實際上不存在。除此之外,也有領用登記之後,又將藥品退還給藥劑科,但並未重新登記入庫的問題。
“部分病人頻繁入院,開具大量藥品,遠高於診療指南中的推薦用量和治療週期,但未見會診記錄。其中有的病人的姓名模湖難以辨認,登記的住址查無實處,有的甚至在戶籍檔桉中根本不存在。住院人數多於牀位數、門診人數遠超掛號人數,處方日期與醫生值班日期不符,有的甚至在請假和外派進修期間。”
雖然說手工記賬必然會出現混亂的問題,但目前審計出現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正常允差範圍。
鄭明姜對這些東西都是意料之中,看起來似乎駭人聽聞,但是對破獲目前的藥品桉沒什麼價值,只能作爲以後的整改方向。
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在後面,那就是在藥房留存的處方單中,果然出現了大量的外院處方。
這些外院處方數額十分巨大,僅審計人員目前清理出來的,就有一千多張。如果全部徹底的清理一番,數量還會更多。但是,僅僅是這個數字就足以令鄭明姜愕然了。
這些處方單除了流水編號不同,和省港總院的處方單是一摸一樣的,如果不拿專門的流水編號存根去比對,根本就不會發現這些處方單有什麼問題,它們都是真得,只是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藥房根據這些處方單開具的清單發出去的藥品,毫無疑問便是那些流失藥品的一部分了。粗略統計了一下,真得“假處方”從省港總醫院的藥房套取了大約百分三十的抗生素,百分之二十五的含鴉片類藥物和百分十八的其他藥物。
也難怪省港總院是藥品的前三大用戶,卻一直有藥品不夠用的問題,連林默天開藥都縮手縮腳。三分之一的抗生素藥根本沒用到臨牀上!鄭明姜心想,我們的內部管理制度漏洞還真不是不小!
這個處方單就有明顯的漏洞,雖然用流水號區分了每個醫療機構,但是在實際運作中,手工配藥和記賬是很難識別出來的。這得仰賴於電腦和網絡才行。看來以後還是要借鑑一些老辦法,在處方單上直接印上相關的醫療機構的名字,讓人一目瞭然。
連這個有元老坐鎮,管理體系最嚴格的省港總院都是這麼一回事,其他機構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