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節 匪首授首

孫大彪見手下家丁瞬間已是死傷殆盡,一咬牙,揮舞着大刀就衝向帶家丁圍堵他的蓽達,周福見狀,拔出雙刀就擋在蓽達身前。雙刀使得虎虎生威,頃刻之間便將孫大彪逼退了幾步。

“拿下孫大彪,重重有賞!”蓽達高聲對周家的家丁們喊道。

四個周家的家丁瞬間勇氣暴漲,週二連珠箭連射,將企圖靠近孫大彪的嘍囉盡數射倒逼退,另三個家丁將孫大彪圍在中間刀棍齊下,不過幾回合便打得孫大彪沒有招架之力。

趁着這個空隙,蓽達重新裝好子彈,又連射兩槍,將逼近的土匪打退。這邊羅奕銘帶着第三小隊奮力反擊,第一、二小隊又截斷了後續的土匪隊伍,突圍的土匪隊伍漸失銳氣,被一步步的打退回去。

正在這時,陷入重圍的孫大彪被周慶一棍打在腿上,頓時撲倒在地,三個家丁立刻撲了過去,將他擒住,周大毫不客氣,拽着孫大彪的髮髻拉到了蓽達的眼前。

“老爺,我們已將人拿下!”

“好!每人賞十兩銀子!”蓽達毫不含糊的說道。

“謝老爺!”四個家丁齊聲稱喏。

蓽達叫來一名認識孫大彪的本地嚮導:“這是不是孫大彪?”

嚮導仔細辨了辨,肯定的說道:“是他!”

孫大彪髮髻散亂,衣衫全被撕破,還沾染了許多血跡,這幅狼狽相哪裡還有陽山三霸的威風,他被反綁着動彈不得,只能惡狠狠的瞪着嚮導,又看着眼前的女髡。

原來這個少女就是髡賊的新縣長!老子縱橫陽山幾十年,今天竟然栽在一個女人的手裡!他暗暗恨道,然而傷痛和絕望瞬間便攥住了他的心,讓他意氣全消。這個“陽山三霸”之一的孫大彪此刻也不得不垂下了頭,顯得那麼蒼老落拓。

“捆好了,別讓他自盡了。”

“縣長,這裡還有一個!”幾個士兵將一個衣衫凌亂的少年推了過來,他的衣飾華麗,且沒有帶武器,顯然不是一般土匪。

“這是孫大彪的孫子。”嚮導說,“孫大彪最看重的人。”

“捆起來!”

隨着孫大彪祖孫被擒,土匪的突圍衝力漸衰,羅奕銘趁機叫本地幹部高呼:“降着免死”,土匪們陸陸續續有人丟下武器投降。不一會便在路口抓了三四十個俘虜,用繩子捆成一串。本地幹部有熟悉土匪情況的在一旁監督,看到有較爲重要的頭目,便單獨拉出來捆綁。

此時天色大亮,大崀圩內的槍聲、喊殺聲漸漸稀落下來,偶然間纔有一二聲槍響。蓽達等人知道圩內的戰鬥已經基本結束,只是不知道戰況如何。正在着急,只見陣煥帶着幾個士兵押着俘虜過來,他們的臉和手已經被火藥的煙霧燻黑,制服也被燒焦刺破了多處。然而士兵們一個個雄赳赳地,臉上掛着勝利之後心滿滿足和對敵人的鄙夷。

“蓽達!”陣煥一見蓽達便樂開了花,“孫大彪這個大空頭,根本不禁打!三下兩下就全給報效了!這下你可以安心當這個縣長啦。”說着便要湊過來。

蓽達趕緊退後一步,保持着距離:“陣連長,你打得好,這次我彙報上去肯定把你們連列爲首功!”

“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說什麼首功不首功的,蓽達,你看我們……”

“趕緊打掃戰場。”蓽達接口說,“我們現在主力都大崀圩,縣城空虛,得防着馮海蛟和那個什麼楊舉人的匪夥來個突然襲擊。”她想了想,“我看得辛苦陣連長你馬上帶兵趕回縣城去。我和羅科長要在這裡臨時‘辦公’幾天。”

大崀圩是孫大彪世代盤踞的老巢,他肯定在這裡埋下了大量的窖藏,這筆戰利品不可不拿;大崀圩本身又是通往永化的交通要道,原本是商民匯聚的地方,這些百姓在這幾場拉鋸戰中大多流離失所,許多人爲了生計不得不投身爲匪,要儘快招撫,以免出現匪夥越打越多的局面。

況且大崀圩這個風水寶地,不僅土匪都盯着,永化的瑤民也有窺覬的。她必須在這裡儘快恢復局面。

“那我帶山地連留下就是了……”

“不行”蓽達一口回絕,“你沒有民事工作的經驗,對本地情況也不瞭解。回到縣城裡當我們的‘鎮山太歲’更合適――有什麼情況你和可以和尤同志商量。我和羅科長在這裡慢慢料理。”

陣煥無法,只得同意蓽達的方案。不過他要求在大崀圩完全肅清之後再離開。

“我會先派一個排回去。”他說。

“走,我們去大崀圩看看。”蓽達說道。“看看孫大彪的老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三人大笑起來,從做出夜襲大崀圩的決定,壓在他們心頭的大石頭似乎一下都落了地。連一貫扳着臉的羅奕銘都樂開了花。蓽達更是覺得卸下了萬斤重擔一般,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陽山接下來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至少她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總算沒有辜負黃元老對她的託付。

圩內焦土遍地,到處是斷壁殘垣,幾次拉鋸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結果。商戶百姓離散殆盡,廢墟間僵臥着匪徒的屍體,間或還有垂死的重傷員在哀號,他們不是在呼救,而是在祈求“給個痛快”。山地連的士兵拿着匕首,一個一個的送他們解脫。

被活捉的土匪們一個個蓬頭垢面,衣衫破爛,有的人乾脆光着膀子,一個個身上流着血,垂頭煞氣的被驅趕着集中起來。雖然地下到處是刀劍武器,卻沒有一個人有去撿拾起來反抗的想法。

“抓了多少俘虜?”

“還沒統計出來,”陣煥說,“大概有三四百人吧。”

“有這麼多?”

“要甄別了才知道。”他說,“裡面有婦孺,還有一些是被擄來得百姓,一時半會我們也分不清,都扣了起來。”

“把婦孺都放了吧。”

羅奕銘趕緊道:“這可使不得,婦孺裡很多都是土匪的眷屬。”

陣煥點點頭:“孫大彪全家都給抓住了――還自盡了幾個。”

“雖說元老院說‘罪不及孥’,不過他們的親人多年爲匪,禍害百姓搜刮來得民脂民膏,他們也是享受者,所以同樣有罪!”蓽達冷冰冰的說道,“無非是罪責大小不同。他們犯下的罪行一樣是要被清算的。”

說着話,他們來到了一處還算完整的院落前,這裡便是王初一當初被襲擊的地點:龍母廟。因爲這一帶大多崇信龍母,所以孫大彪在縱火的時候特意避開了此地。龍母廟得以保存。火滅之後,孫大彪匪夥便把這裡作爲“糧臺”和“票房”。陣煥因爲兵力不足,便沒有分兵襲擊此處,不過考慮到守衛可能會縱火或者搶劫,還是派了一個班去監視。戰火一起,這個班的下士見土匪陷入徹底的混亂,糧臺的守衛人數也不多,下士便指揮全班一個突擊,把守衛全部消滅,奪取了龍母廟。

龍母廟的門前臺階下、牆根底下,橫七豎八的倒着二十多具嘍囉的屍體,他們不是在突襲的時候被擊斃的警衛,便是大亂起來之後意圖來搶劫糧庫金銀的散匪。

下士看到陣煥過來,立刻敬禮:“報告連長,山地連一排三班下士班長向您報到!全班十人,無人傷亡!”

“裡面情況怎麼樣?”

“倉庫完好無損,被擄來的百姓也都安撫過了,現在情緒穩定。”下士報告,“就是有幾具屍體,我怕弄髒了糧食,派人拖了出來。”

伏波軍對戰場紀律執行極嚴,絕不允許私取戰利品。因而佔領糧臺之後,下士立刻派人在前後門上都貼上封條,只留下出入用的一個角門,派人站崗看守,任何人不許出入。

“裡面關押着多少百姓?”

“大概有七八十人,男女老少都有。”下士皺着眉道,“不少人都有傷病。”

“初步甄別之後儘快讓他們回家吧。土匪窩裡的票子我知道,都是飽受折磨的。”蓽達說。

“這沒問題,我們儘快辦理就是。”羅奕銘答應着,他又開玩笑地說:“孫大彪世代盤踞在這裡,家財萬貫,拿下他的糧庫可是發了大財了。”

“我知道這幫老財的。”陣煥參加過好多次企劃院特別搜索隊的行動,堪稱經驗豐富,“個個都是鬼精鬼精的,金銀細軟孫大彪纔不會藏在這種‘官中’的地方,多半是窖藏在哪裡。”

“這得慢慢的拷問才知道了。”

“這老小子要是嘴很嚴就難說了,以前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陣煥說,“有的人自知必死,就是熬刑不招。”

“他再能熬刑,全家都在我們手裡,還怕問不出?”羅奕銘笑道,“陽山縣的老衙役弄兩個來,挨個伺候他的大小老婆、兒子、孫子――我就不信他能熬得住不招!這起子土匪最擅長拷打‘票子’,逼問財貨,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們也嚐嚐‘熬秧子’的滋味。”

---------------------------------------------------------------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452節

第五十節 討價還價第二百三十九節 社戲(二)第一百一十七節 意外的消息第四百四十四節 追求者第一百七十七節 執拗第五十節 貪污第一百七十九節 清理債務第九十五節 普濟堂第二百三十二節 駱陽明和溫鐵頭第一百二十二節 人力分配第五十五節 眼紅第九十八節 第一次臨高角海戰第一百七十八節 合理負擔第二百八十九節 深入瓊山第五十二節 黎區工作(二)第六十七節 走馬觀花第二百九十五節 五桅船的新用途第二百七十三節 清丈田畝第二百八十六節 女主人第一百六十七節 遊園第九十二節 百仞總醫院第十七節 肇慶光復(三)第一百九十六節 甜高粱和海英菜第一百五十一節 烏雲匯聚第八十四節 進兵第十五節 李洛由來了第四百三十五節 大部制纔是方向第二百二十六節 大炮第一節 情報第一百九十一節 自相殘殺第一百五十九節 韓喬姐第二百六十四節 聽證會(二)第一百七十三節 竹筋砼第五節 機構改革(三)第八十八節 大太監第四十一節 行款第一百四十一節 兄弟情義第二百七十九節 城山第一百三十四節 平靖陽山(一)第八十八節 檢疫所(一)二百零二節 疑點第二百零五節 遲來的警示第二百七十四節 返回軌跡第三十三節 索尼亞(十二)二百一十七節 抓捕(二)第四百四十七節 甲亢第二百二十七節 撿破爛第十二節 作戰計劃(三)第一百四十二節 上海招商局第一百零二節 鑄炮(一)第一百六十九節 蚯蚓第一百三十二節 船影第六十五節 蝴蝶效應第四百八十節 披雲樓宴第一百七十六節 大會(三)第十四節 立春號的魅影第四百零六節 醫療保險和省港醫院第五十三節 造幣工藝第二百五十七節 秋賦(二十二)第一百九十二節 勝利歸來第一百七十一節 調查(一)第一百三十四節 三角布第三百二十一節 融資(二十六)第一百四十一節 犒勞第一百三十四節 平靖陽山(一)第四百六十四節 水運優勢二百四十三節 除舊佈新(六)第一百三十四節 平靖陽山(一)第四十四節 餘波第十七節 澎湖第二百二十四節 西班牙人的軍備競賽第二百八十九節 三亞之現狀(三)第四節 特遣組第八十五節 抽絲剝繭(六)三百一十五節 兄妹第一百九十節 計算機三維顱面復原第一百八十三節 石翁第一百五十五節 催青第二百三十三節 徵糧的學問第五十一節 城裡的情報第四十三節 故友重逢三百一十二節 乘車旅行記二百八十節 公審續一第一百四十一節 兄弟情義第三百八十七節 隔離帶第一百六十九節 激辯(下)第一百一十七節 歸家第四十節 食品廠第十八節 會議――吃與住第一百六十二節 試生產第一百零五節 改弦易轍三百八十四節 黃平的三亞日記四百一十節 與百姓治天下第四百一十六節 殖民和貿易部長第二百八十二節 人口普查和抓浮浪第一百九十四節 調查(二十二)第十八節 月光下的進軍第十四節 殖民地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節 潛艇第二百六十六節 京師(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