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節 孤軍奮戰

沒費多大立起李五就招供了。但是他就是個李三九的親兵角色,並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情況,只大概知道來連州的瑤民武裝大概有二千人,對外號稱是“五千精兵”。兵器齊全,不過基本沒有盔甲,火器也不多,火藥很少。掌事頭也沒把火器當回事。除此之外他就提供不出什麼有用的資料了。不過,工作隊倒是從他口中得知了這次暴動的一個重要起因:鹽。

熊文燦就任兩廣總督之後,開始重整軍備。重整軍備就要籌錢。籌錢的辦法自然是“取之於民”。食鹽自然亦在其中。

所以這幾年的食鹽價格一直在上漲。瑤區地處內陸,本身也不產鹽,全靠漢人鹽商販運――原本黎區的鹽價就比周圍高:漢人商販賣食鹽到瑤區要比市價要高得多,一隻大肥雞才換一斤鹽的情況並不罕見。這幾年更是翻倍的漲,弄得不少排衝只能淡食。怨氣極大。李三九不過是“恰逢其時”,抓住了這個機會。

元老院攻佔了廣州城,廣東各處都在打仗,食鹽貿易的線路中斷,沿海的食鹽無法運入,導致食鹽價格進一步上漲。在連州城,部分鹽商早已經賣光了存貨,還有一部分鹽商搞起了囤積居奇,現在連洲一帶的鹽價可謂是奇高。而黎區的鹽更是到了有價無市的地步――道路不靖,沒有商販敢販運。可以說,八排瑤作亂,主要的導火線就是爲了連州城裡的鹽。

鹽,又是鹽。黃超想起他閱讀過的相關論文裡就提到過大藤峽瑤亂就是因爲廣西部分土司和地方文武官員把持食鹽貿易,激化了社會矛盾才爆發的。按黃超的經驗,無論是海南的黎亂還是兩廣的瑤亂,主要都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與漢人貿易地位上的不平等;二是生存環境較差,生產水平低下。兩相作用之下,這些身居山區的少數民族以暴動劫掠來“營生”也就不足爲奇了。暫時的軍事鎮壓並只能治得了一時,時間久了必然會反覆。

不過現在要去解決問題根源還爲時尚早。黃超把從皮包裡掏出來看了無數遍《連陽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綱要》又塞了回去,這份文件是他親手撰寫的,除了吸納他在海南島的一些經驗之外,還參考了舊時空本地扶貧的一些資料。

要說連陽地區,其實人口壓力遠沒有舊時空那麼大,環境也保護的很好。雖說有山多平地少的問題,但是可供開墾的荒地還很多,內河航運更是堪稱便利,更不用說這裡還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開發。比起他曾經就職過的海南的幾個縣,這地方堪稱富饒了。

“只要能世道太平,這地方大有作爲。”

雖說並不是在一個時空,此“連州”也不是黃超來得那個“連州”,但是他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卻始終沒有變化。

然而八排瑤的問題始終壓在他的心上。他很清楚,連陽地區能不能太平,全看他能不能撫瑤成功。

所謂八排瑤,是居住在連州、連山之間三地的瑤民的合稱,其居住的較大村寨被漢人稱之爲排,小村寨稱之爲衝,故被稱之爲排瑤。其中馬箭、軍寮、裡八洞、火燒、大掌、南崗、橫坑、油嶺八個村寨較大,還有若干個較小的村寨,有“八排二十四衝”的說法,所以又稱八排瑤。

與附近的漢人宗族村寨不同,每個瑤排不一定只有一姓,象南崗排就有鄧、唐、盤、房四姓。八排中,位於東邊南崗、橫坑、油嶺三排在連州直接管轄區域內,稱之爲州屬三排、東三排或外三排;其餘五排位於連山縣轄區,稱之爲縣屬五排、西五排或內五排。

排瑤是瑤族中定居生活的一支,社會組織、生產水平較高,因此較之走山瑤戰鬥力要強一些。瑤排之間互不統屬,相對獨立,所以雖然瑤排作亂連年不斷,但整個八排一起暴動比較少見。歷史上,八排瑤之亂一直延續到清朝的順治年間才被鎮壓下去的。

“這次行動,一定要短平快!”黃超暗暗說道。

凌晨時分,部隊開始架設浮橋。因爲有大發艇當拖船,即使現在離天亮還有兩三個小時,只能依靠火把照明,浮橋還是很快就搭好了。一座浮橋是用沿江搜索來得十多條小船作爲浮體,另一座是用隨軍攜帶的牛皮囊充氣充當浮體。用纜繩連接好,兩岸釘上木樁固定,再鋪上木板。

休整了大半夜的部隊開始過河,伏波軍、黎苗連和各部國民軍都是精神抖擻。但走了一整天山路,幾個小時前纔到達的陽山暫編中隊則有點精神萎靡。這個暫編中隊的永化瑤民的人數大概只有八十人左右,雖說已經是剔除了老弱,但是身體素質無法和伏波軍相比,長途行軍又沒有充分的休息,此時已經顯出了疲態。

黃超並不指望他們能出多大力――他也信不過這支未經改造訓練的隊伍。但他們能出現,對八排瑤而言是個重要的信號。他們和永化鄉瑤民的聯盟已經崩潰,這是黃超分化作亂瑤民的第一步。

天色剛亮起來的時候,各部已經順利渡河完畢,伏波軍連掩護炮兵隊佔領了北山;兩個國民軍中隊各跟着一部永鄉瑤民,分爲上下兩路,在燕喜山上的八排瑤反應過來之前,包圍了燕喜山;黎苗連部署在燕喜山南,監視並防禦圍城的八排瑤以及城內的連州守軍。

一覺醒來,李三九才發現自己被澳洲人團團圍住。他很是吃驚:澳洲人搭浮橋從一開始就有人報告了他。李三九推測對方即使半夜就開始架橋,第二天傍晚都未必能搭成。以瑤民武裝的組織能力來說,貿然發動夜襲不但難以收效,搞不好自己隊伍先打亂了。所以他只關照手下派人“繼續盯着”。

沒想到天剛亮,這大宋的人馬就已經過了河,還把這燕喜山一帶給包圍起來了!

李三九久經行伍,此時並不驚慌。他一面派人去聯絡山上的各路頭目,一面派人打探敵軍的情況。

打聽來的情況有好有壞。好得是敵人人數比自己想得少得多,充其量不過千把人,還分散在各處。雖然都是在交通要隘上,但是未必能經得住自己主力全力一擊。

壞消息是圍困他的隊伍里居然有瑤民武裝。

他猛得驚省起來:莫非永化的瑤民已經背叛他?

這個念頭讓他頓時出了一聲冷汗,脅迫永化瑤民暴動是他的一招“妙棋”,意圖無非是聲東擊西,牽制澳洲人的行動。

只要永化的瑤民沒有歸順澳洲人,就算澳洲人能順利收復陽山,也能有效的牽制他們的行動。沒想到這永化的瑤民這麼不經打,不但乖乖的交出了陽山,還跟着這大宋的人馬來攻打自己了!

“快披掛起來,準備突圍!”李三九正吩咐着,忽然有人報告:李五回來了。

“快把他帶來。”李三九趕緊道。

李五一來,李三九便將他痛罵一番:問他到底去了哪裡,有沒有及時將口信送達。

李五連呼冤枉,將自己送口信的經過一五一十說了個明白,又說他這次回來是大宋的“連陽招討使兼知連州軍事”黃老爺放他回來的,要他帶個口信來。

“什麼口信?”

“這個……”李五頗感爲難,“黃老爺……要你,要你……即刻投降,可以保得性命……”

李三九氣得破口大罵。對方不但不打算和他談判,還逼降了永化瑤民,又包圍起來要他也投降。自己的如意算盤不但打不成,頃刻就要輸得精光。

“掌事的!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李五勸道,“這大宋兵勢大,還拖來了大炮,真要打起來咱們吃虧吃定了,還是趕緊走。”

這番話提醒了李三九。他喘着粗氣道:“不怕,我還有後招。”

這後招便是在巾峰山上埋伏着的兩百軍寮排瑤民,這一手李三九本來是拿來防範連州守軍的,萬一守軍破圍成功,他就帶上燕喜山上的瑤民假裝往東撤退,誘惑連州守軍追擊。等他們追擊到巾峰山南側翼暴露的時候,用煙霧給巾峰山發信號,讓他們衝下山側翼襲擊守軍,自己再率領主力回頭進攻。

澳洲人雖然人手一支鳥銃,又有大炮,人卻比自己少很多。他現在只要發信號讓軍寮排的瑤民下山突擊其側後,便能打亂澳洲人的部署,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燕喜山上的瑤民就可以順勢衝下山,前後夾擊守在山北的澳洲人,然後乘勝突圍。

成敗在此一舉!李三九瞬間就下了決心,下令道:“快,舉黑煙火!”他接着又命令道:“叫各路的掌事頭立刻到我這裡來!”

燕喜山上的軍寮排是八排之中最桀驁不順的瑤排之一,每次八排瑤暴動,都是馬箭、軍寮兩排帶頭起事。不但丁壯人數最多,也較爲彪悍善戰。這支人馬實際上是李三九在緊急狀態下使用的預備隊。

-----------------------------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401節

第三百二十二節 屺姆島危機第二百九十七節 員工福利三百二十四節 河源街第四百四十七節 甲亢第八十節 杭州城裡的市場第四百六十一節 拍賣四百四十四節 土地稅第一百七十四節 珠江戰役中的一段故事第三百六十四節 木偶劇和思想工作(二)第四百五十二節 接風宴會第一百八十六節 雷州經驗第二百五十節 秋賦(十五)第四百四十一節 馬尼拉蓋倫第十七節 博鋪見聞第四節 特遣組第一百四十二節 失蹤的王大鳥第二百三十五節 弊端第三百七十一節 工作網第一百三十五節 消失的疍家小艇第一百三十二節 製藥廠的出品第八十節 廣州行(二)第一百八十節 走私船第一百五十五節 海關第二百八十三節 京師(四十)第一百三十四節 失而復得的槓棒第一節 情報第一百七十七節 法學俱樂部第三百七十節 集村並屯(三)第一百七十二節 消息第二十五節 海戰(二)第三百七十五節 戰利品分配二百九十節 公務員考試(九)第三百七十九節 郭懷一第二百零九節 結論第一百三十五節 在村裡招攬人心(一)第九十八節 整軍備戰第九十五節 百鍊成鋼第一百四十五節 廣州紡織品市場(四)第二十七節 來了新人第一百三十三節 印度棉和國產棉第三百七十八節 李思雅的歸來第二百五十節 秋賦(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節 烏雲匯聚第三百一十二節 秘書和徒弟三百二十四節 累加器三百六十二節 自行申報第一百六十三節 軟硬兼施第一百一十一節 失敗的硝化棉三百八十五節 與時俱進的史公子第五十節 貪污第五十五節 眼紅第四百三十八節 買“貨”第四十六節 新農莊(三)第二百一十六節 海濱別墅四百零四節 請崔漢唐幫忙第九十七節 起威棧第一百八十四節 小恩小義第九十三節 防疫第八十四節 進兵第五十一節 蘭度的任務第三百一十六節 遊行第八節 瘧疾襲來第二百四十一節 逍遙墟風雲(二)第二百一十八節 聖女第三十四節 伏擊第一百四十一節 兄弟情義第二百九十三節 間諜第二百八十二節 京師(三十九)第二百零六節 元老院的宋提刑第二百六十七節 包衣第一百零九節 貨幣發行第一百一十九節拾貝人第三十一節 平爐鍊鋼(技術文)二百二十六節 忙碌的劉市長第八十三節 甜港風雲--人頭二百二十一節 窮人第三十七節 來到榆林第一百零八節 埋伏(二)三百四十五節 錦衣衛的人馬第二百七十節 秋賦(三十五)第一百八十三節 調查(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節 遊艇第六十八節 尾聲的安排第九十五節 製藥廠第二百六十四節 京師(二十一)第三百零一節 榆林港開發計劃第七十四節 密謀第四百三十節 送禮第一百一十二節 炸藥工廠第一百二十三節 續盤根錯節三百八十六節 歸化民婚姻問題方案第九十二節 焚樓(七)第三百五十三節 全島歸化第二百二十八節 東南亞公司第四十四節 總督德?卡蓬蒂爾第一百一十四節 芳草地參觀記--球賽三百零四節 廈門的生意第二百八十三節 硝化澱粉第三百五十四節 青春魅力第六十七節 跑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