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外下九甫的地方,有一處居民的聚落,名爲繡衣坊。街坊裡有一條不大的巷子,名爲文瀾巷。大名鼎鼎的文瀾書院便坐落於此。
天啓年間,魏忠賢迫害東林黨人,頒“東林點將錄”,隨即廢棄天下書院,這文瀾書院也不曾倖免。
書院佔地甚廣,不但有院落數進,在後院還專門修建有文昌廟,周邊尚有供出租的房屋幾十間。加上散佈各縣的田地和城中多處鋪面房產,資財之雄厚,堪稱廣州第一。
半年多前,元老院行雷霆手段,廣州城一夜變換大王旗。廣州官員死得死逃得逃,滿城騷動,書院也一度關門。在廣州市政府的盡力維持下,局面很快恢復了穩定,文瀾書院又重新開了門。
城裡城外,劉翔的新市政府除舊佈新,各種整治工作熱火朝天,文瀾書院裡卻依舊是波瀾不驚,對身處這書院裡的書生們來說,這些似乎都與他們毫不相干。
儘管澳洲人已經宣佈不開科舉,過去在廣州城舉辦的諸如童子試、縣試、府試、院試和鄉試一概取消。澳洲人自己辦得“公務員考試”又不考時文,但是這書院裡,生員們依舊在研讀着各種時文集,探討着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探討着近年來考試出題和主考官們喜歡的文章路數。
但是這種遠離現實的虛幻,並非因爲他們真得熱愛八股文,而是一種強大的慣性使然。明代的書院,大多對舉辦書院的最初目的:講學並不重視,反而以應試學習爲主。而明末興起的“洞學科舉”使得這一傾向愈演愈烈。
所謂“洞學科舉”,是從天啓年間開始的,即每次鄉試的時候,本省有名的大書院,各有保薦名額。這文瀾書院亦有四個名額。
所以在這所只有生員才能入學,府學的訓導和教諭兼任山長的廣州頭號書院裡,應試是頭等大事,書院師生的一切都是圍繞着應試來運轉。雖說知道澳洲人不開科舉了,可是除了四書五經,時文應制詩之外,其他學問他們亦不懂,既然書院還在發食米和膏火銀子,院內的諸生也就繼續着他們的“學業”了。
不過,外面的翻天覆地,多少也影響到了書院內。對於文瀾書院的學生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書院提供的飯食明顯好了起來。過去書院每日供應三餐,但是伙食質量低劣,除了一些窮書生之外,家中稍有資產的小康之家的子弟便不願在書院內吃飯。飯是摻雜着許多秕穀沙子的陳米煮得,就是供下飯的菜餚也是難以入口。不是臭魚爛蝦,便是菜皮蘿蔔,煮個沒肉的鴨架子便是打牙祭了。
如今書院的送來的每日三餐,兩稀一干,都是上好的白米。菜裡每日也能了葷腥,初一十五亦有整魚整雞的大葷的供應。原先用着各種名目七折八扣的“膏火銀”、“食米”也都按時按量的發了;在書院內各種趾高氣揚的伕役們,最近也變得恭敬了許多。
澳洲人對書院也是秋毫無犯。除了辦理戶口和牌甲的時候,有警察和“幹部”登門調查之外,官差從不到書院來。據說院董和掌事的幾次請大宋的劉府尹到書院來“講學”,劉府尹都推脫了。
澳洲人的態度客氣而冷淡,書院裡的諸生們多少有些失望。要知道這文瀾書院,可是廣州府的頭號書院。不但有錢,而且有名。要入院的,必須是有生員功名的,出去鄉試,考中舉人亦是廣州府最多的。
原以爲澳洲人打進廣州要改朝換代,總得招攬些讀書人輔佐。爲此書院裡一度還展開過相當熱烈,幾乎要動手的討論:要不要接受澳洲人的“僞職”?
有一部分生員認爲大明氣數已盡,大宋――不關這澳洲人的大宋成色到底有幾分――即已登陸大陸,便已是在逐鹿中原,以澳洲人軍勢之強悍,錢糧之豐裕,改朝換代指日可待。如今若能從龍,大富大貴,封妻廕子唾手可得。
另一部分則認爲對方是“喪心病狂”,“辜負聖恩”,堅稱大明不用一年半載就要打回來,到時候什麼劉府尹、文得四、馬千竹“巨渠”之類統統都要被“凌遲處死,以儆效尤”。
第三批人認爲大明無力打回來,但是也不願意就此投靠澳洲人。這裡面即有謹小慎微,不願意冒險的,也有認爲澳洲人“望之不似人主”的,還有的認爲澳洲人是“蠻夷”,縱然他們文治武功再好,亦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
最後一批人,是純粹的“吃飯人生”,總之便是“大明來依大明,大宋來則附宋”。只要這書院開着,有食米發,誰來當皇帝都不要緊。
書院的諸生們,每日中午吃飽喝足後,每人端着一盞熬的釅濃的茶,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高談闊論。
在這些高談闊論的士子們中,有一個年輕的書生,卻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他不像有些士子儒生那樣,不參與聊天是爲了休憩或者讀書,而是一個人在書齋中發呆而已。
這個發呆的年輕書生,便是前任廣州總團頭高天士的第五子,現任廣州總團頭高令項的兄弟,高令達是高天士的七姨太所出,從小聰明伶俐――這七姨太雖是娼門出身,打小卻也念過不少書,高令達受着母親的影響,喜歡讀書,在課業上很有天分,和他的幾個江湖習氣濃重的兄長不同。被高天士認爲高令達是高家改換門庭的希望。雖說這世襲的團頭有錢有勢,卻是爲人所不齒的”。若是能出一個讀書人,對自家的門第多少能有所改觀。所以打小就不讓他參與家中事務,讓他專心讀書。
高令達參加了縣試、府試,成了童生,又因爲高天士和莫容新的關係,以童生的資格進了這座只允許秀才入讀的書院。
雖說進了文瀾書院,又有莫容新這樣的實力派撐腰,高天士在廣州城更有“立地知府”之稱,但是高令達一直是書院中的異類,不管他如何用功好學,上至山長教授,下到院中的同學,無論富貴貧賤都不願與他相交,殷實之家,書香門第視他如洪水猛獸,避而遠之;家境貧寒的也自覺高他一等,不肯“折節下交”。若無絕對的必要,連話都不多說一句。
高令達不知道這叫做“冷暴力”,在書院讀書幾年,雖然誰也不敢欺負他,但是也沒人願意和他做朋友。他便象一個不存在的人一般,在書院裡形單影隻,如同孤魂野鬼一般。
父親高天士突然暴斃之後,家中一時爲了繼承人起了爭端,其實高令達對當廣州總團頭並無興趣――在他看來自己在書院被人冷遇,全是因爲這“總團頭”的職位鬧得。
只是權力相爭向來是身不由己。他很快就成了自己母親,野心勃勃,企圖“挾團頭以令羣丐”的七姨太的棋子,加入了繼承人之戰。關帝廟人馬中不少人遂以他爲號召,一度鬧得不可開交。他亦同牽線木偶一般被人擺佈。
爭位失敗,他的生母七姨太“自盡殉夫”,高令項倒沒怎麼難爲這個兄弟,讓他繼續唸書。但是派了好幾個手下始終緊盯着他的一舉一動。
書院裡無人理睬,家中更是備受冷落。又兼父母雙亡,高令達悲痛之餘,只覺得前路茫茫。
“五爺,午飯來了!”隨着一聲招呼。給他送飯的高家小廝來了。
高令達的飯菜一直是家裡送的,雖說七姨太死後他在高家的地位一落千丈,比之書院裡的伙食還是一天一地。
小廝打開食盒,輕手輕腳的在桌子上佈下菜:金華火腿炒竹筍,油鹽炒枸杞芽,酒糟魚塊,蠔油塌棵菜,一大碗白米飯。
“五爺,這火腿是前幾日碼頭上孝敬大爺的,地道的東陽貨!大爺今天特意關照給你做菜。”小廝殷勤的介紹道。
高令達知道這小廝亦是大哥的人,他這麼說,無非是要表達大哥的“善意”,同時也是提醒他,高令項可沒忘記他,時刻都惦記着。
他知道,雖然大哥當了總團頭,但是下面的大骨不服他的人很多。他要嚴防自己這個“失敗者”再次被人當作“號召”。
“那真是讓大哥費心了。”高令達不能不虛與委蛇。
高家平日最重享用,幾個小菜整治的色香俱佳,清淡可口。一端出來,周圍的書生看到後,已經吃飽的肚子,似乎又起了反應。連忙轉過去與同窗攀談。
這個說:“這幾日尋到一本澳洲地理圖,上面說海外有腐國,國中有一牛敦學士,言說萬物如同磁石有相引之力,其可怪也與!”旁邊的人回到:“果然海外奇談,如若萬物相引,你我如何不吸在一起”,又有一人說到:“先前所言未必無力理。我曾於泰西教堂見到過一物,喚作地球儀,此物渾圓而分兩極,據說是泰西傳教士利瑪竇在海外所傳,如若如其所言人皆居球上,沒有引力,人豈不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