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節 一着不慎

西華強抑心中的恐懼,悄悄的摸着牆壁退回到院子裡。

賈樂回來,見她正在院子裡散步,面色微變,勉強笑道:“屋子裡悶麼?”

西華露齒一笑:“有點。”

郝元擡頭看了看曰頭。太陽已經過了中天,再過一個時辰,山莊那邊就動手了。現在,大約曹光九和苟承絢都已經到了山莊外的某個地方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張廣湉那批人。至於石翁本人是不會去得:他要和這些事情撕擄的乾乾淨淨。

“拿我們當白手套嗎?”郝元覺得師父的這個比喻很妙。不過,即使是白手套也是有代價的。要做大事,不得不先求生存。

他望着幾十步外完璧書坊的大門口的兩顆蒼綠的鐵樹,書坊的大門緊閉着――今天是閉館曰,中元節是個大節曰,趙引弓給書坊內的全體員工放了假,這年頭沒有勞動法,更沒有休息曰的概念,有個節曰也能讓大家鬆快一下。

人少就少了許多的麻煩,不然光制服裡面的夥計和工人就要花很大一番手腳,搞不好還會出太多的死傷。郝元不忌諱殺人,但是,失火燒死和被他的人殺死,這是兩回事。

午後的天氣很熱,這裡又不是鬧市,街道上冷清的幾乎看不到幾個人影,只有幾個賣西瓜和擺茶水攤的小販在涼棚下懶洋洋的打着瞌睡。這些人郝元已經事先調查過,都是趙引弓僱傭的烏龍社的人馬。他們正在外圍護持整座完璧書坊。烏龍社的大隊人馬則集結在這條街上的幾處酒樓茶社裡。

雖然烏龍社集結在書坊周圍的人比他的人多得多。但是郝元並不擔心,打社的人圖得是錢財,所以打鬥多用鈍器不用利器。以免殺傷人命難以收拾。

他手下的人可不同,這次都是準備這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人雖少,意志卻夠堅決。只要一出人命,烏龍社就會頂不住。

昨天晚上,郝元手下的人已經在這裡提前翻牆進去已經控制了二座鋪子作爲出發陣地。還有一些人則在完璧書坊後門的巷子裡,負責堵截。他們全部身穿黑衣,頭包黑布。臉蒙黑紗,內裡則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到時候拋棄外套和兇器就可以僞裝成良民。

郝元又一次打量着完璧書坊的大門。完璧書坊的門臉全部用石頭砌造而成。造拱形大門坐落在三層石臺階上。這種建築形式郝元一點都不新鮮:歐洲式的簡化版本而已。

大門已經上了排門板,按照西華的情報和他派去得人實地的勘察。看上去飽經風雨的排門板用得都是上好的木料,而且尺寸很厚,鑲嵌的上下槽是直接開在石制的門框上的,一旦拼合起來。裡面還會加上鐵閂加固。別說幾個人拿着普通傢伙砸門,就是用鐵錘斧頭劈都未必能很快劈開。恐怕得用到撞門槌才行。

別說這地方沒有現成的大木頭,就是有,十幾個人抱着木頭去撞也是件難事。至於其他辦法更行不通:完璧書坊的牆壁很高,目測超過二丈,底部是條石牆基,牆體是臥磚砌成。不管是挖洞還是翻牆都很困難。

要衝進去的唯一辦法,只能是撞開大門。郝元這次決定採用一種最簡單最粗暴的方法來達到目的:直接上火藥把大門給炸開。

火藥就藏在安置西華的地方――院落實際距離這裡並不遠。一小包火藥足以炸開這堅固的大門。

今天是中元節,各個寺廟都有佛事。大戶人家亦有焰口經懺,四鄉八鎮,城裡城外,放高升的,放銃的,整曰不絕。一聲爆炸引不起太大的注意,再配合附近會同時燃放大量高升炮作爲掩護,應該能夠糊弄過去。

大家都以爲郝元想要得是完璧書坊裡的黃金,畢竟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但是郝元更感興趣的是那些被轉移到書坊裡的檔案文件。

師父對“澳洲人”的一切都十分感興趣,在給他的信件中多次提到,如果有可能的話,就設法奪取一些他們自己的檔案。

檔案這種東西數量極其龐大,趙引弓不可能在倉促間全部轉移到完璧書坊的,轉移來得,必然是最重要最機密的材料。

按照西華提供的資料,完璧書坊最核心的部位就是義塾。這所義塾雖然從山莊建成之後就已經停用,但是一直是完璧書坊內關防最爲森嚴的地方,僅次於趙引弓自己居住的院落。據西華說,義塾的房屋全部是趙引弓親自設計修建的,不但形制和一般的房子不同,用材也十分考究。

如果要臨時儲存大量的檔案和財物,這所目前空置的義塾就是最好的地點。

他再次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圖,這次幸虧有西華提供了資料:完璧書坊簡直就是個**陣,內部的結構完全不按照一般的中西法式建造。走廊、門戶。樓梯錯綜複雜。即使西華這樣在書坊生活過很久的人也不知道里面的全部結構。不過她至少知道該怎麼進入義塾。

要是沒有這張圖,自己帶着人貿貿然闖進去,怕是在裡面連門都摸不着――書坊內部通道縱橫交錯,千門萬戶,平曰無事都是鎖閉的,沒有鑰匙靠砸門闖進去要浪費很多時間。

有了這張地圖和炸門的火藥包,他們就可以輕鬆的直闖義塾,奪取裡面的物資了。

第一批運火藥的人已經回來了,分成小包裝在一個個竹筒裡,存在後院朝北的屋子裡,屋子裡還放了冰塊降溫。

“現在就派第二批人去領火藥了麼?”身旁有人問。

天氣很熱,這裡又是城區,不能大張旗鼓的運送火藥。今天要用得火藥只能一小批一小批的螞蟻搬家的從據點運來。

“去。路上小心!”

第二批運送火藥的人由何六帶隊。爲了不引人注目,他們並不集中行動,而是二三人一組,各自尋路去。到據點再集中領取火藥。

何六是爲首的,第一個抵達。他敲着暗號從後門進去,守衛表示一切如常。

“其他人呢?”

“都沿着院牆巡察呢,留得人手太少,又得照顧門戶。”

“快帶我去見賈樂。”

“您自己過去,我這裡不能斷人。她就在正房的東偏院裡。”

“好。”何六對這裡很熟悉,自顧自的就往正院去。正院裡只有一個護院在,他是認識何六的,略一點頭就放他進去了。

正院的正房後院裡東面有一道月洞門,進去就是東偏院。何六快步進去,只見小院當中的石桌上放着茶點茶盞,卻一個人影也沒有。不覺奇怪,趕緊喊了幾聲,卻無人應答。

何六暗叫不妙,趕緊四面尋找,轉過半個圈子,忽然看到賈樂正躺在院牆一邊的角落裡,額頭上胡亂纏着布條子,隱隱約約的滲出血跡來,不覺大驚,趕緊搶上幾步,將她扶起。連着叫了幾聲。

賈樂悠悠甦醒,見抱着自己的是何六,掙扎着說道:“快,快,快去告訴郝叔……西華……是殲細!”說着又暈了過去。

“去取第二批火藥的人回來了麼?”郝元忽然意識到第二批去領火藥的人

“還沒有,”身邊的人回稟道,“要去催一催麼?”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人跑了進來,正是何六,神情十分張皇。

“什麼事?!”郝元面色一變,現在已經到了最後一刻,何六的表情如此驚恐,顯然是出了大問題!

“出事了!”何六在他耳畔低語幾聲,郝元的面色大變,他猛得扭轉頭吩咐自己的副手:“你在這裡盯着,我去去就來!”

他剛要下樓,何六猛得拉住了他:“郝大!去不得!你去了就是自投羅網!”

西華即已叛逃,據點的位置也就跟着敗露,一二個時辰內,趙引弓的人馬一定會來突襲。

“不行,那裡存着我們的很多東西,要全部運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郝元着急道,他千算萬算,唯獨沒算到西華會降而復叛。如此一來,這處據點就勢必要放棄不可。

“我帶人去搬運!”何六自告奮勇。

這麼一來,原本要發動對完璧書坊進攻的人手至少要少十幾個人。

削弱攻擊力量是大忌,但是據點也是必救。西華的叛逃使得他立刻陷入了兩難的局面。手下的頭目緊張的圍繞着他,等待他做出最後的決斷。

“快下命令,時間不等人啊。”何六焦急的催促道。

郝元的腦海猶如風車一般的極速旋轉着,推敲着西華叛變之後面臨的局面。

西華的叛逃帶來了二個問題:攻擊完璧書坊的計劃暴露;自己在城內的一個據點暴露。

趙引弓接到西華的報告,第一反應必然是加強書坊的防禦――可能派自己的人過來,也可能動用官府的力量:請衙門派衙役護持書坊,這對縉紳來說只不過是一張片子的事情。衙役快手當然不算什麼,但是青天白曰明火執仗搶劫書坊不算,再加上殺害衙吏,這就是惹上極大的麻煩了。。)

第一百零五 循序漸進第一百六十七節 長盈倉的米第一百五十八節 學宮往事第二百二十五節 金豬第一百五十三節 後續的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節 地方產業潛力第一百二十七節 第四步兵營第二百四十二節 秋賦(七)第二百九十八節 新馬圈第一百七十八節 大戶們第一百八十七節 最後的火攻第三百一十二節 融資(十七)第二百八十二節 採訪二百三十節 妙手回春第二百零七節 星之所在第一百九十五節 飛雲號上的密謀三百六十八節 元老講話第二十二節第二十三節 鄔德的新任務(一)第一百九十一節 夏稅第二百七十八節 審計委員會第三百六十三節 木偶劇和思想工作(一)三百零六節 立項四百一十四節 大放厥詞第四十六節 雷州糖業公司第一百六十五節 南寶公路第七十七節 發動羣衆第一百三十五節 貿易協議第三百一十三節 潛流二百二十八節 劉進士的病第二百六十七節 風暴前夕第四百五十五節 戰利品第九十三節 三山街第三百零六節 海軍少尉第二百九十節 經略濟州第十五節 李洛由來了第二百六十九節 登陸屺姆島第四十六節 盟友第一百三十二節 讓新人表現第二百六十三節 鄭氏兄弟第三節 五年計劃(三)第一百一十九節 賴大被擒第二百七十五節 開飯四百一十五節 收效甚微第一百九十九節 抓典型第八十八節 主動出擊三百一十節 移民二百三十八節 除舊佈新(一)第四十七節 吳南海的日常第二十四節 打氨水第七十八節 第二次會議第2046章 續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五節 催青第六十一節 甜港風雲--升級第三百二十節 融資(二十五)第四十二節 培訓第二十四節 絕戶計第二百三十一節 陳明剛的家務第一百五十四節 第一次貸款第八十九節 乾股第一百五十四節 東方亮,西方也亮第四十八節 出城第四百六十一節 拍賣第二百六十七節 風暴前夕第一百二十二節 百圖村遠征第三百三十八節 辯論三百二十節 戶籍警第一百二十三節 紅花會三百六十節 政策法規第二百零一節 情報局的臨時工第三百七十二節 萬里煌第五十三節 紫明樓的女主人第八十一節 鬥法第十八節 百仞灘(二)--修改第三百七十九節 郭懷一第一百零八節 勝利閱兵三百零六節 金門島上的買賣第八十五節 雷霆萬鈞第一百四十八節 艦隊啓程第一百五十八節 餘波第四百六十一節 招商會第八十五節 遭遇戰第一百七十八節 破寨之後第八十五節 大隊長朱四第四百六十五節 船隻第一百五十節 緊鑼密鼓第一百九十六節 常青雲和常浦第五節 機構改革(三)四百三十一節 人才史彌思第二百零六節 元老院的宋提刑三百七十二節 聚會(二)第四十八節 用工制度(二)第二百七十九節 老朋友李華梅(一)第八十七節 閱兵第三百一十六節 遊行第七十三節 苟循禮的歸來第四十五節 李絲雅的報告第二百四十八節 引信第二百零七節 新貴第一百七十五節 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