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節 新規劃

馮宗澤俯身注視着沙盤,在上面用小旗插來插去。朱鳴夏興致勃勃的看着他。

監營外面的山呼海嘯一般的吶喊聲不斷的傳來,不時還夾雜着慷慨激昂,高亢到近乎泣血的女聲的口號――不過馮宗澤聽不懂,是用朝鮮話喊得,他唯一聽得懂的就是“滿賽”、“滿賽”。

監營外面的廣場上正在召開鬥爭大會。幾天前從水原洞押送來得俘虜正在被“鬥爭”。

在寨外擊潰義兵主力之後,薛子良乘着各處一片混亂,命令各部直趨莊園,不理睬城外的營寨,任他們自行潰散。

果然,拔刀隊的狂熱“豬突”下,城外的營寨不佔而亂,紛紛潰散,拔刀隊直追到莊園門樓下,經過幾分鐘戰鬥就奪取了門樓。

白馬隊隨即衝入――在對待同胞上比異族的拔刀隊要更爲兇殘。拔刀隊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軍人,不傷婦孺,不殺俘虜是基本的紀律。但是完全由濟州最底層百姓組成的白馬隊胸中充滿了對整個李朝體制、權貴的仇恨。當他們衝入金老爺的宅院的時候,手中的長矛和砍刀連婦孺、貓狗都不放過,整個莊園裡一片哭喊慘叫之聲,屋裡院內,到處橫臥着屍體,血流滿地。有人甚至開始放火。薛子良不等不派出濟州挺進縱隊衝進去接管宅邸以免造成更大的破壞。費了很大的力氣纔算是恢復了秩序。

水原洞莊園拿下之後,濟州的第一地方豪強金萬鎰的勢力就宣告土崩瓦解了。不過戰利品令薛子良稍稍失望。雖然根據被俘的管家口供和抄獲的賬本說明他名下馬牛土地無數,但是浮財並不出衆。不過是他們在海南打掉的幾個豪強地主的水平:其中還包括了相當一部分本地依附於他的地方豪強寄存的財物。

抄來得錢財總共只有三千兩銀子,四萬貫各種成色的銅錢。另有六百匹各色綢緞。

民生物資上,繳獲了粗細棉布、麻布五千多匹,另外有一千多石各種糧食――大部分是本地的大麥、蕎麥之類的雜糧。

不過,在畜牧產品上的繳獲卻非常的豐厚。僅在莊園裡就抄出硝制好得各種牛馬牲畜皮七八千張,還有大量的角、筋、蹄、毛、鬃之類的副產品。另外,還搜獲了許多牲畜的鹹肉、乾肉。薛子良估計總量可達三四噸。薛子良問了俘虜才知道,老爺們是不吃這些的肉――牧場上凡有牲畜倒斃,專門供牧奴當伙食用,吃不了的再做成乾肉鹹肉。

莊園內的老爺們大部分被活捉,一部分挺進縱隊搶救不及時被白馬隊活活的剁了。薛子良對他們不感興趣,交給企劃院的“特別搜索隊”去“搜刮”。他們在“詢問”技術上是受過周洞天的專門指導的。

薛子良按照計劃,就以水原洞莊園爲自己的行動基地開展“治安強化”。由於島內的豪強大部分都聚集在水原洞,基本被一網打盡,下一步就是儘快對這些人的莊園進行接收和清查。

就在他在忙活着下一步計劃的時候,馮宗澤帶着一批歸化民幹部來到水原洞,召開“鬥爭大會”。

馮宗澤眼看着薛子良一上手就打了漂亮仗,心中很是捉急。爲了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他決定把自己“善於羣衆工作”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充分的“發動羣衆”再者,他還要公報私仇――因爲這金老爺在城中的佈局搞得自己灰頭土臉。

馮宗澤帶着工作隊在水原洞搞鬥爭,“訴苦”、“挖根子”,“挖浮財”,轟轟烈烈的折騰了七八天,充分“發動羣衆”,最後把俘虜“鬥爭”死了一批,接着帶着他們的腦袋和另外一半已經嚇得半死的俘虜帶回濟州來繼續“鬥爭”,以便繼續教育濟州的百姓。

馮宗澤搞羣衆運動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如何配合薛子良的治安強化運動來進一步推進濟州的“民政新示範區”計劃。

執委會已經決定,將濟州島建設成“新行政示範區”。這個示範區內將完全按照元老的理想狀態進行民政體制的配置。

具體說來,就是在全島推行“標準村”。

在臨高和海南的其他州縣已經建設了一部分由移民組成的標準村。但是整個行政區域完全按照標準村進行建設的還沒有過。

臺灣島也是“新行政示範區”選擇的地點之一,但是臺灣目前的開發度極低,自身的經濟和產業幾乎還是空白,所以最終執委會選擇了濟州島作爲示範區。

馮宗澤知道,執委會對這個計劃非常感興趣。文總更是這一計劃的積極鼓吹者。濟州島前委已經接到辦公廳的電報:文總將在近期來濟州島“慰問和指導工作”。

文德嗣是標準村的方案的制定者,而且他還有一整套“新示範區”的行政設置,運作模式的草案。顯然他來到濟州島指導什麼樣的工作是不問可知的。

濟州島前委幾天前在水原洞召開了第二次擴大會議,尼克也出人意料的參加了――當然也不算太出乎意料,因爲水原洞莊園附近的牧場和大量的馬匹早就吸引着他了。

會議的主題就是如何因地制宜推行標準村。雖說文總是方案的制定者,但是他只在純架空的環境下搞過方案。具體到每個地區都必須有相應的方案。而且這一方法還必須和企劃院的濟州島經濟發展規劃相吻合。

經過討論之後,前委取得了一致的意見:濟州的經濟將以畜牧業爲主,標準村的建設將圍繞“畜牧業”進行建設,換句話說,大部分標準村將是“畜牧專業村”。

按照尼克的想法,濟州島的畜牧業將採取“農戶牧場”的模式。既元老院作爲地主,將大片牧場出佃給專業農戶,只收取少量的地租。每家農戶經營較小規模的牧場,每個牧場畜養400~500匹馬匹。

農戶只管畜牧飼養,在每個畜牧區設立獸醫站,負責馬匹、牲畜的保健、治療、防疫和配種工作。另外在獸醫站所在地設立種馬牧場。農戶的母馬不許私下配種。

每年,對各農戶的牧場進行一次馬匹甄選。合用的馬匹將以現金收購或者收取“馬稅”的方式徵集到國有牧場進行集中飼養調教一階段,再分撥到各處。

不過,尼克也承認,這個方法仰賴於有經驗的畜牧戶和足夠的畜牧技術人員,就以目前的濟州島牧奴的水平來說恐怕是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他認爲第一步是先利用現有的設施建設幾個國有的大牧場。第一是保證現有的牧羣規模,其次能夠起到示範教學作用。

“但是這些牧業標準村的佈局應該考慮到以後家庭牧場的設置,包括馬圈佔用面積、配套牧場和水源。”尼克說道。

牧場之外再開發一部分土地,設置農業標準村以種植柑橘、大麥、蕎麥、燕麥和土豆。這些作物除了作爲飼料之外,也可以養活一部分人口。特別是土豆:產量很高。雖然土豆的熱量不足――四公斤土豆才能頂一公斤大米,但是維生素含量豐富,是很合用的救濟口糧。另外,元老們對炒土豆絲、土豆餅、牛肉燒土豆等等的土豆菜也心儀已久了。

在這個方案的背後,還有一個與之配套的複雜的人口重新配置方案。具體來說,就是將一部分山東移民留在濟州島,而濟州島上的朝鮮百姓將大部分移往臺灣和海南。從而徹底的改變濟州島的人口結構。形成在南朝鮮地區的漢族移民聚居點,成爲元老院在朝鮮半島的重要跳板。

不過,這些日子以來在目睹了當地帶路黨的表現之後,朱鳴夏決定向執委會進言:不要大量運送朝鮮百姓南下――畢竟這濟州島上的朝鮮百姓滿打滿算也就四五萬人。移入五萬山東、浙江難民就已經是對半分的比例了。

朱鳴夏的建議是從當地朝鮮百姓中大量招募朝鮮治安軍,運往臺灣和越南執行任務。日本人部隊雖然表現很好,但是人數畢竟有限,目前來說也很難進一步的擴大日本治安軍的數量。相對人口較多的朝鮮人就是最好的選擇。

朝鮮人和性格上與日本人頗有共同點,都有類似的“島國性格”。只要有充分訓練,在作戰上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相比之純屬僱傭關係的日本治安軍來說,濟州島上的朝鮮百姓屬於“苦大仇深”一類,受過元老院的大恩,忠誠度更有保證。

朱鳴夏估算了下,從濟州島可以招募一千名治安軍,組成十個連。這些連隊用在臺灣或者越南都可以充分的緩解目前元老院軍事力量緊張的狀況。朱鳴夏從電報中知道的消息是兩地的局勢都不大穩定,急需治安部隊增援。

“動員招募工作要儘快展開。”朱鳴夏自言自語,“現在我們太缺兵了。”

(未完待續)

第七十八節 第二次會議第一百二十六節 戰評第七十六節 大將(一)第一百四十七節 前路茫茫第五十八節 廣州城裡的人們三百八十一節 小倉號上的女人們(一)第一百三十五節 博鋪之戰(一)第二百九十三節 合夥人第九十九節 杭州教會第一百一十九節 懷集分兵第三十六節 戀情的意外結尾第一節 大世界軍議第二十節 肇慶的安排第十節 意外的偷渡者第三百三十一節 問題(二)第一百八十二節 調查(十)第六十八節 神道設教第一百五十九節 非買不可第一百七十五節 前往三良鎮的道路第一百零一節 民政工作第七十三節 甜港風雲--蕭佔風第八十一節 怎樣搞慈善活動第二百八十三節 士大夫和官奴婢第三十五節 騷亂第三十七節 審俘(二)二百九十八節 髡髮第二節 女海盜第一百七十節 養殖場第一百一十八節 吳南海的想法三百零八節 林百戶第一百八十三節 巡迴下鄉第八十九節 乾股第四百零三節 薩拉熱窩事件的延續第一百九十三節 調查(二十一)第七十九節 甜港風雲--甕中捉鱉第二百一十七節 射擊場第四百三十六節 劉主任履新第一百八十二節 天地會的客戶們第二十五節 海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節 翹南村的秘密第九十九節 玻璃幹板第三百七十四節 鍾博士第一百八十三節 常師德出山第2044章 頂層設計第四百四十八節 消毒第四百五十八節 小本買賣第三十六節 對外情報局第一百五十節 風俗業整肅第一百七十五節 中央和地方(一)第七十二節 演習第一百八十六節 “小鬼”第一百二十四節 永化綏靖第七十三節 說法會第一百九十八節 組長同志第一百一十三節 修道院長二百零二節 源源不斷第一百三十六節 完璧書坊續第三百一十四節 不滿第一百一十六節 學生們第二百一十五節 壓力戰術第二百三十二節 普利安哥第七十九節 甜港風雲--甕中捉鱉第二百三十二節 駱陽明和溫鐵頭第二百六十節 出航第二百三十二節 合作對象第一百二十四節 陳五仁第一百八十二節 面對面三百三十五節 瓜熟蒂落第一百九十八節 調查(二十六)第三十七節 情報工作會議三百六十七節 小團圓第一百五十五節 宣傳工作二百零六節 海上party(三)第一百五十一節 烏雲匯聚第二百五十五節 去梧州(四)二百六十九節 瓜蔓抄第一百四十四節 我們的事業第二百零八節 使者降臨二百九十節 公務員考試(九)第七十節 糖船被劫第一百七十九節 榕工作第四百三十三節 進度第三百一十九節 融資(二十四)第一百四十一節 兄弟情義第七十一節 呂易忠第二百四十五節 閨蜜二百二十五節 對比強烈二百一十三節 法律第四百七十二節 爭論第二百一十三節 桑市第三百一十二節 秘書和徒弟第一百五十五節 海關第一百九十四節 南寶佈局第八十七節 兵臨徐崗第二百七十六節 颱風降臨第一百五十六節 血源第二百節 腐敗問題第四十節 第一道壕溝二百八十五節 公務員考試(四)第二百八十一節 濟州島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