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奴僕(一)

“我等省得,多謝高老爺。”文德嗣只是稱謝,並不言及其他。

高舉見他們對自己的船不肯多言,也不便問。只叫傳來了看守宅子的僕人來見:一對中年夫妻領着一雙十三四歲的少年男女,都過來磕頭請安。

“這一房家人,雖不是家生子,卻是敝人從多年前從江西撿回命的人,都是忠誠可靠之輩。”

聞聽主人如此說話,一家人又連連磕頭。

“免了免了。”高舉吩咐道,“這幾位老爺,以後便是爾等的主人了,要盡心服侍。”

“是,小的們知道!”說着,這一家人都過來給文德嗣一行人磕頭,“小的們見過老爺。”

“這這這……”三個人吃了一驚,欠起身來。他們都是現代人,忽然這一大家人都跪在地上給你磕頭,任誰都要不適應起來。

“這是他們的身契。”高老爺從袖中取出幾張紙,“都是賣絕了的,貴客們儘可驅使,毋須多慮。”

“這是本處宅子的房契。”高老爺又拿出一張文書來,“原說代貴客們買房的,一時不方便。此處陋宅若不嫌棄,就請暫居。”

“這個……”三人面面相覷。這商人好大的手面!雖然他這贈房送僕籠絡之意極明顯,但是出手如此豪爽,足見誠意。

然而仔細想來,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別有內涵。

宅子是他的私宅,一應底細他都知道,要是想暗中探訪監視,他在暗,穿越者在明。

這家家人是其蓄養多年的,說忠誠可靠,那是對他,可不是對他們這夥來路不明的海商。若是放到他們身邊監視的,那穿越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等於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種感覺,就好像住在玻璃房子裡,還一絲不掛。

高老爺除了籠絡他們,重要的是企圖把他們控制在手心裡。至於爲什麼這麼做,顯然是他們帶來的貨給了高老爺極大的利潤。

原來只是想買個房子,作爲在廣州的落腳點,穿越之後再慢慢拓展。現在卻白得了一所宅子一房奴僕出來,事情的發展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不過,拒絕並非上策。蕭子山盤算了一下,反正穿越貿易活動也不會再進行幾次了。每次只要小心行事,就不會露餡。等穿越之後,這廣州城裡的活動如何開展,可再做計較。眼下,還是穩住高老爺,讓他多多爲他們販貨。

彼此交換了一下眼色。文德嗣便拱手稱謝,收了文契。又取出一兩銀子,算作磕頭認主的賞封。

高老爺見他們並無異議,心中甚喜。吩咐家丁把他們的銀貨都運到新宅裡。又命人送了許多食品衣物過來,備極殷勤。

蕭子山和文德嗣、王洛賓小聲商議一下,覺得既來之則安之。不妨先把這宅子好好的巡查一番,看看如何運用,也順便摸下奴僕的底。便將男僕叫來問話。

男僕看上去頗爲老相,蕭子山估摸着少說也得有五十多了。見他過來侍立伺候,雙手下垂,一臉畢恭畢敬之色。文總和王工都有些不安,蕭子山卻沉住氣,先喝了一口茶,沉默半響,方開始問話。

這男僕本姓劉名青。原是江西人,佃種着十來畝土地,萬曆四十五年因本地遭了水災絕收逃荒。一家人路倒在官道旁待斃之時,正好高老爺南京販貨回來經過,收容了十多家災民爲奴,他也算幸運被選上了,自此就在高家爲奴。

到了高家之後從了主姓,他也就成高青,老婆便叫高纖,夫妻都在高宅的外院當雜差,不到半個月前才換到這裡看守外宅。

至於他的年齡,其實不過四十出頭。具體幾歲,他自己也搞不清。蕭子山知道舊時農民多有不知道自己確切歲數的,不足爲奇。

“在這裡看守宅子,比在府裡當雜役好吧?”

高青苦笑着說:“回老爺的話,這裡活少清閒又沒人拘束,生計卻難了。”

原來他和他老婆在府裡當差,雖然每人的月錢不過二錢銀子,吃飯不花錢,都在公中的大夥房開銷,不但自己不餓,一雙兒女也能混個肚圓。自換到這裡當差,他的月錢是漲到了五錢,但得自己起夥,柴米油鹽菜蔬都是自己開銷,孩子也混不上飯。十三四的孩子又是能吃的時候,一家人靠七錢銀子開銷,着實有點吃力。

文德嗣問:“怎麼,孩子沒工錢,他們不也是高老爺的嗎?”

“孩子們一直沒當到差,”高青連連搖頭,“不當差,府裡不發錢米,都靠老子娘養活。”他又嘆了一聲,“原想讓丫頭進到內宅去當差,好歹也能掙一貫錢,丫頭長得不好,一直挑不上。託了管家娘子,又非得要十兩銀子才行。我這一家哪裡積攢得下這許多錢!”

這腐敗還真是歷史悠久,無孔不入啊。在場的三個人都感慨了一下。連當個丫頭也得花錢。不過想到《紅樓夢》裡五兒爲了能進大觀園的事業單位怡紅院當差,柳家的進行的一系列公關活動,這也就不足爲奇了。

“如今到我們這裡當差,你心中可願意?”蕭子山放緩了聲音問道。

高青不安的看了一眼這幾個穿衣服都穿得不成模樣的海商老爺,應道:“小的們是下人,沒什麼願意不願意的。即是老爺們的人了,但憑老爺們使喚。”

蕭子山點點頭,命他帶路,先把整座房子都察看了一遍。宅子不大,每進都是一明二暗的格局,一進是客廳書房,二進有樓,是起居之所,三進則設有廚房、柴草房、騾馬棚,另有自備水井。房子雖不新,建造的很講究,都是青磚臥砌,十分堅固。因爲是作爲緊急狀況下避禍之用,房中傢俱陳設都很簡單,倒是生活用品確備得很齊全。廚房裡還堆了不少從高宅送了不少大米、鹹肉、乾魚並柴米油鹽。高青遞過禮折請老爺們查點,文德嗣本來對這些沒什麼興趣,剛想說:“都給你們一家吧。”話沒出口,卻見蕭子山拿着摺子在那裡察看起來了。

第三十五節 索尼亞(十四)第七節 爆破第二十一節 安平城下第二百八十九節 深入瓊山三百八十四節 航行第四百七十九節 狗血劇情三百七十六節 未成年元老林子琪二百六十一節 移風易俗的難處第二百三十六節 求情第一節 東風車第三十三節 進攻第二百節 新道教的賭注第一百六十八節 重整旗鼓第一百二十八節 酸和鹼(四)第三百二十七節 炮擊第一百五十五節 反策反第三十節 告狀第一百三十二節 讓新人表現第七十二節 廣州巨室第一百五十五節 郭逸的報告第一百六十二節 廣州的活動第四百四十二節 帝王學第五十二節 黎區工作(二)第一百八十二節 天地會的客戶們第一百四十八節 艦隊啓程三百四十五節 錦衣衛的人馬第一百七十三節 竹筋砼第二百四十六節 各方想法三百一十八節 繼電器第一百一十三節 修道院長第一百八十五節 符不二一家第四十三節 議和(二)第七節 貿易的討論(三)第二百七十七節 京師(三十四)第六十四節 苟家莊(一)第六節 港口建設(三)第四百三十七節 新得任所第二百二十四節 西班牙人的軍備競賽第三十四節 彈無虛發第四百三十一節 三司條例司三百二十四節 河源街第三百四十二節 新的元老們二百零三節 拷問第四百三十一節 三司條例司第六十八節 神道設教第三百八十一節 到臺灣去第一百七十三節 客棧第二百七十九節 新的地契(一)第九十六節 清節院第一百五十二節 圖窮匕見第二百三十節 金蘭灣第一百三十八節 族產第七十六節 甜港風雲--收買第一百八十二節 裝神弄鬼第一百五十三節 拉攏第一百二十八節 信息第四百一十八節 有進有退第二百四十七節 儋州開發研討會第四百四十二節 準備工作第三百三十三節 南門關廂第一百零三節 工作隊與神父(二)第四百六十四節 水運優勢三百一十五節 兄妹第一百七十節 質問第五十二節 秘信第二百九十節 馬尼拉兵工廠第二百零一節 計劃粗成第十九節 鍛鍊鍛鍊第三百一十八節 融資(二十三)第三百八十四節 八尺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七節 流通第一百八十二節 面對面第二十六節 座談會第三百二十四節 警報第九十四節 東門市派出所(一)第八十七節 閱兵第三百七十九節 郭懷一第一百一十八節 學制第六十七節 民意第一節 全體大會第二百七十節 吳橋的蝴蝶第五十一節 蘭度的任務二百八十八節 公務員考試(七)第四百六十九節 搶救第一百九十九節 競爭的潛流第二十五節 海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節 農資商店第一百節 俘虜帶來的後續第二十七節 重賞第一百八十五節 農業裝甲聯隊三百零八節 卡片標準第一百一十六節 窺覬濟州島四百五十三節 假銀元第六十一節 發動羣衆(四)第七節 蹤跡第三百五十節 送禮第三百二十三節 S級第四十三節 雷州的白糖第一百九十八節 沂州四百零四節 請崔漢唐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