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立國(大結局)

江面上,到處都是高大的風帆戰艦,這源於李逵的固執,其實李逵手下的頂級造船師孟康就發現,採用大宋的造船技術,將其發揮到極致,打造出的戰艦更加容易超控,命名爲寶船。唯一的缺點就是速度比風帆戰艦要慢上一些。

而水師使用下來之後,一直認爲寶船更好用。李逵終於不得不認錯,他發現並非是西方的東西一定更好用,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覺,而是西方在近代一直是勝利者。

從大航海時代,到殖民時代,然後到工業時代,西方一直在勝利。

這導致全世界的人都認爲,西方近代發展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道路和方向。

其實,甭管風帆戰艦也好,寶船也罷,在動力輪船出現之後,就能淪爲淘汰的交通工具。

可惜,李逵根本就來不及研究蒸汽機這種動力裝置。

更不要說內燃機之類的。

好在,甭管他的艦隊是否有缺陷,但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戰艦,已經可以稱霸整個大洋,一個小小的高麗,根本就不在話下。宋人不斷的上岸,甚至連試探的手段都不用,顯然是並不將對方看在眼裡。

李逵在戰艦上,下達命令:“派人令高麗人投降。”

城內的高麗人根本就不假思索:

“拒絕,告訴宋人,我們絕不投降。”

“將宋人趕出去!”

第一次勸降失敗,李逵並沒有生意,而是命令柳承志派遣第二批勸降者,僅僅是語氣重了一些:“告訴城內的高麗人,臣服,或者滅亡!”

這一次,城內的高麗人信心暴漲,他們大概覺得宋人是拿他們沒辦法了,想用詐騙的方法來獲得他們的效忠。這種便宜,高麗人自己就佔了,怎麼會讓宋人得如此大好處?

勸降的士兵在城頭上被斬殺,宣誓着城內高麗人的決心。

尤其是城內守軍統帥李定韜自信的對他擁立的新王道:“大王,宋人不過如此!”

對於高麗掌權者來說,投降是不可能的,他們不投降,還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地方上的世家。誰知道投降了宋人,他們的富貴榮華,還能保證嗎?

面對高麗人近乎挑釁的行爲,李逵也不生氣,開始進一步的逼迫。可讓他奇怪的是,高麗人似乎只知道龜縮在城內,並沒有出城作戰的打算。這種反常的行爲,讓李逵給予高麗人足夠的重視。

他哪裡知道,城內高麗人,除了極小部分的士兵是高麗常備軍之外,其他士兵都是臨時招募的農夫和城內的平民,根本就沒有作戰的經驗。聚集起來,如同是被驅趕到一起的鴨子,嘰嘰喳喳的鬧個不停。

短暫的試探之後,李逵終於相信高麗人不敢出城的事實。

他下令能上岸作戰的都準備登陸作戰。他是講道理的人,兩次勸降之後,他覺得仁至義盡,接下來多死一些高麗人,絕對不是他的殘暴,而是高麗人不開眼,自己找死。

“下船,列隊。”

“檢查火藥是否潮溼。”

隨着登陸上岸的士兵越來越多,一場大戰將被拉開帷幕。

和大宋一樣,高麗也早就進入了農耕時代,這個時代最大的特色就是,軍隊也好,國家也罷,都是陷入一種防禦的態勢之中。不如草原民族來的有攻擊性,戰爭拼的是硬實力。

綜合起來就是城池,軍備,還有物資。

而這三個方面,在高麗南京方面都不佔優。

說高麗南京或許會很奇怪,這到底是哪裡?

後世,這地方叫漢城,後來改名叫首爾。還有如今的高麗東京城,後世叫釜山。

叫什麼名字,其實真的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座城池雖說屬於高麗的四大都城之一,可實際上,駐軍,防禦,都不怎麼樣。高麗一直的防禦重心一直是在其領土的北方,而不是隸屬於南方的高麗南京城。

說起來也奇怪,這個時代的東方各國,都喜歡玩多都城的把戲。比如說大宋的四大都城:東京(開封)、西京河南府(洛陽)、北京大名府(邯鄲)、南京應天府(商丘)。除了最後一個都城之外,其他幾個都是歷史名城,都曾經有過都城的歷史。

其實商丘也不差,可相比其他幾座城池來比,規模上差了很多。但勝在底蘊深厚,尤其關鍵的是這裡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老家。

是龍興之地。

地位相當於明朝的鳳陽府。要不是朱元璋的故鄉是鳳陽府,大明也不會將鳳陽府作爲陪都,甚至一度修建了大明規模最大的城牆,雖說最後爛尾了,但真要修起來,肯定比燕京和南京都要雄偉。

相對於大宋的四個都城,遼國有五個都城。但並非像大宋那樣,因爲人口太多,不得不提高几個城池的地位。遼國是因爲疆域太大,不得不設立五個都城。

而在高麗,本來就不大的國家,人口也不多,就分成四個國都,就變得可笑起來。

大宋的幾個都城,哪怕是遼國的幾個都城,李逵即便是掌握了火器,擁有了大炮,可是面對動不動就超過五丈的城牆,城牆的地基甚至達到了三丈以上,這樣的城牆,別說李逵手裡的黑火藥大炮,哪怕是後世的重炮,也打不塌這些土城牆。

這根本就不是武器優勢能夠反轉的。

即便是面對遼國的幾個城池,涿州、燕州就不說了,哪怕是易州和同州,這樣的城池,這些城池的城牆也能無視大炮的威脅。唯一能夠欺負一下就是城門。

可高麗的南京?

算了,這城池比縣城都要愛笑,而且還很古怪的是,高麗人一個個五大三粗的矮壯,可就是喜歡那種秀氣的感覺。

導致城牆有種偷工減料的樣子。

以至於連李逵都有種攻打這樣的城池,像是攻打縣城的錯覺。除了城池的規模確實不小之外,城池的城牆,城樓,女牆,防禦的溝壑都數量不足,甚至都沒有。

不斷的有士卒拉着沉重的裝備上岸,同時數量不多的戰馬也被驅趕上岸。

從打造營地,宋軍組建戰陣,都沒有見到襲擾。

就連跟着李逵南征北戰,見多識廣的公孫勝都納悶,嘀咕道:“這高麗人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我軍立陣,連一點襲擾的想法都沒有?”

吳用跟隨李逵的時間很短,有點不解道:“本不該如此嗎?”

打開京太順利了,順利到吳用也一度以爲打仗就是這麼容易。可公孫勝卻笑道:“不然,大軍壓境,尤其是靠近城牆,這是雙方爭奪最爲激烈的時候。一旦守軍退守城內,就是能是捱打的局面了。這纔是交戰雙方傷亡最大的時候。”

“可是賢弟且看,高麗人躲在城牆上,眼睜睜的看着我軍一點點推進。除非他們不懂兵法,要麼就是對方手中只有烏合之衆,一旦出城,就有奔潰的危險。”說到這裡,公孫勝傲然道:“此戰我軍三日就能定乾坤。”

“大帥有令,全軍準備。”

“火炮進入瞄準!”

一條條命令下達,由不得公孫勝和吳用去胡思亂想。

而打頭陣的那幾門火炮是十二斤的火炮,就是炮彈重量十二斤。這樣的火炮不算是李逵手下最重的火炮,更重的火炮,戰艦上也有。

可即便是十二斤的火炮,重量也要快達到一千斤。雖說可以拆卸開來之後運輸,等運送到戰場組裝。可主炮管的重量是火炮的大頭,根本就不可能拆卸開來。更重的火炮想要從戰船上運下來,就需要碼頭和合適的裝置。

已經不是普通人力可以做到的了。

“推送至射程之內!”

“開炮!”

站在城頭上的高麗士兵,之前還一副看戲的模樣。覺得外敵來了,也不過是如此,他們可是站在城頭之上,宋人想要進攻,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高麗南京城還是有些精銳的,當然說精銳也不妥當,算是高麗的常備軍。

高麗最重要的防禦在北方,需要防禦遼人,女真的入侵,其次就是京城開京的防禦,也需要重兵把守。而南方,相對於北方複雜的地形,以平原爲主的高麗南方不需要大軍駐紮,加上再往南就是大海,只要海島上的倭人不進攻,高麗南方根本就不需要軍隊防禦。

這也導致高麗軍備的部署是北重南輕,只是在南方兩京之間有一萬多常備軍。

平攤的話,高麗南方的兩個京城,南京和東京的常備軍,每個城池大概就五多千人馬。加上能打的私軍,一萬人應該是有的。

按照對付劫匪的經驗,高麗士兵都已經站在了城頭。成捆,成捆的箭矢被搬運到城頭。還準備了滾石檑木之類的防禦物資。加上煮沸的開水之類的,倒是有模有樣。如果是在火器出現之前的戰爭之中,這樣的城池不好打。攻城一直是最爲不利的戰爭環境。

在高麗人看來,或者在他們將軍們認爲,這是一場惡戰,戰鬥最激烈的地方肯定是城牆。

可大炮開炮之後,炮彈如同錘子砸碎核桃般將厚重的城門砸出了一個口子。第二聲炮響之後,緊接着是第三聲,近距離火炮轟擊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整個城門在轟然聲中倒塌,直到這一刻,城頭上的士兵還沉浸在火炮發射帶來的巨大的炮聲之中。

卻還沒有反應過來,城門已經破開了。

“是天雷,神罰!”

高麗軍主帥李定韜眼看着城頭上的士兵又被嚇破膽的跡象,果斷的帶領親兵衝上去,將幾個已經扭頭要準備逃跑的士兵斬殺,砍下腦袋高舉道:“敢後退者,殺無赦!”

高麗城頭上的混亂剛剛有所收斂,終於有人發現了城門的問題,從城內已經能夠看到城外甲冑鮮明的宋人。還有齊整的旌旗,慌亂的情緒在城內煽動了起來。士兵們不敢跑,但內心卻畏懼的不敢看向宋軍。

其實不用煽動,城內的將領們就已經慌了。

“拿上武器,上城頭!”

“後退者,殺無赦!”

“弓弩手準備!”

……

哪怕是站在了城頭上,面對距離超過一百五十步的宋人,高麗人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弓弩根本就打不到宋軍陣中。

唯一能夠打到宋軍之中的只有城頭上兩架牀弩,牀弩這是很古老的防禦武器。高麗人一直在和中原王朝反叛和臣服之間搖擺,自然也學到了中原城池的防禦手段。

牀弩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這兩架牀弩根本就沒等發揮作用,就被宋軍的火炮給盯上了。宋軍之中,主帥李逵就不說了,其他各級將領,除了少數的晁蓋根本就不知道防禦武器如何佈防之外,其他人都對城池防禦武器非常熟悉。

沒等李逵開口,魯達就指揮炮兵:“對準城樓邊上的空缺,開炮!”在城頭,只有城樓邊上的空地,纔能有足夠的空間架設牀弩。城牆上就逼仄了許多,不方便假設牀弩。

轟轟轟

炮彈的落點說不上精準,但是架不住數量多,頃刻間,正在準備架設牀弩的高麗士兵就被打的人仰馬翻,牀弩這種很容易被砸壞的武器,也散落在城頭。

嗚嗚嗚——

進攻的號角響起。

宋軍終於開始準備進攻了,速度並不快,高麗人甚至還在奇怪,爲何宋軍的雲梯這些攻城武器並沒有放在進攻隊伍的最前面,而讓一些散兵揹着籮筐,在盾兵的保護下逐漸靠近城牆。

手榴彈的戰場表現,一直讓李逵驚歎其物美價廉的實用性。

這種武器在一定的範圍內,比火炮用起來都要好用。而且價格低廉,士兵訓練起來也非常簡單,只要幾天時間,就能完成整個訓練過程。

不像火炮,火槍,裝卸彈藥,清理槍膛和炮膛,瞄準……一系列的問題困擾着指揮軍官。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宋軍大部分都是文盲。不僅僅是宋軍,這個時代大部分軍隊,士兵能夠識字的近乎是絕無僅有的事。

而操作火槍和火炮,尤其是火炮,士兵的文化程度越高,訓練和實戰所表現出的戰鬥力就越好。

好在,見識上的不足,可以通過訓練得到補充。

手榴彈冒着青煙從空中掉落城頭的那一刻,還有宋軍排槍不停的射殺城頭的高麗士兵。

等到如同滾雷一般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在城頭響起來的那一刻,柳承志的僞軍已經嚎叫着衝向了城牆,登上城頭的那一刻,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也就開始了。

高麗人雖膽氣消耗大半,但是面對宋人,他們退無可退。

尤其是面對柳承志的僞軍,他們心中的怒火更是無處宣泄。被宋人欺負也就算了,這幫不要臉的僞軍,悲悽了高麗人的尊嚴,竟然投靠了宋人之後屠殺同族,簡直無法忍受。

可即便是這樣,裝備更加好一些的僞軍很快在城頭建立了優勢。

隨着越來越多的士兵從城門進入城內,高麗南京的淪陷已經不過是時間問題。

“你們不能殺人了,我們投降了啊!投降了啊!”

廝殺半日,柳承志勞累不已,但他也感覺到異樣,似乎宋軍的屠殺並沒有停止。被堵住了城門之內的高麗人反抗被殺,不反抗,也有被殺的危險,越來越多的高麗人被迫拿着簡陋的,甚至根本稱不上是武器的武器和宋軍廝殺。

天空中都瀰漫着血腥味,可是廝殺並沒有結束。

在城外,吳用看了一眼城內的情況低聲對李逵道:“柳承志的人馬太多了。”

“不足爲慮!”李逵不是那種容易被左右的人,他是心眼小,還不太信人,疑心病重。可旁人要想靠着一兩句讒言就左右他的想法,門都沒有。

這傢伙已經徹底投靠了李逵,死心塌地的要給李逵效命。說來也簡單,吳用這輩子要是不跟着李逵,他能做到丞相?

別說丞相了,就是縣令,他都沒機會。

吳用想要在大宋做官,蔭補是沒指望的,他家就沒有做官的親戚。除非他考中進士。

可大宋的平民進士有多難?

反正對他很不友好。

大宋重文抑武一百多年,完善的科舉選拔也已經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間,寒門子弟中進士從九成,到如今的不足三成,就是最好的詮釋。甚至連李逵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寒門子弟。他是蘇門子弟,參加考試有的是同門的師長們的幫襯。

李逵當初參加科舉,甚至還有黃庭堅這個做過進士科考官,掌握着大宋秘書監檔案庫的著書郎拿往年的考卷考他,還給他猜題,押題。

可是吳用誰給他這些便利?

他連去應天府書院求學,都是奢望。

可是跟了李逵之後,他發現自己人生巔峰來了。同僚之中就公孫勝和他有一較長短的可能,但是吳用把自己規劃爲治理政務之才,將公孫勝一腳踢到軍師的陣營中,念頭立馬就通達了起來。

對他來說,進讒言,陷害投靠過來的高麗人,根本就沒有心理壓力。

至於人品?

做官了,要什麼人品!

正在交戰陷入屠殺的境地之中,柳承志看着眼前到處都是倒地喪命的人,他心中越來越害怕,他甚至想要大喊,高麗人要死絕了啊!心頭彷彿有一個聲音響起來:

你是高麗的罪人!

這不是他的胡思亂想,而是李逵的做法正是朝着這一步去做的。

宋人人少,對於李逵來說,可以用各種手段從大宋遷徙來宋人,可是即便這樣,也無法抵擋高麗本土土著的數量優勢。

高麗人死多一些,對他的統治有利。僅僅是這個原因就足夠了。

可是柳承志的內心在害怕,愧疚,甚至從來沒有如此憤恨自己的無能。直到一個高麗男孩手中拿着小鼓,明亮的眼神撲倒在了他的面前,背後的傷口冒着鮮血,眼看着不能活了。

柳承志木然地從地上拿起那面小鼓,波棱愣——

清脆的鼓聲讓他回憶起童年,還有那段彷彿被塵封了的記憶。

“將軍,主公!”

“大王命令我們屠城,出城會被大王降罪的!”

柳承志出城,他甚至忘記了手中還拿着刀,刀上滴着血,自己同胞的血。整個人彷彿着魔了似的來到了李逵的中軍附近。

“放下武器!”

“讓他過來!”

……

柳承志木然地擡頭看向了李逵,他想要看出李逵心中所想,可是讓他失望了,李逵的眼神冰冷,彷彿來自地獄。

“柳將軍,所來何事?”

“柳承志懇請大王命令我軍停止屠殺——”

“爲什麼?”

“因爲如此屠殺下去,高麗人要死絕了啊!”

“死絕?”李逵冰冷的語氣並沒有多說,反而冷笑起來:“但是城內的高麗人拒絕了我的善意,兩次,足足兩次。對於不識擡舉的人,我不會給第三次機會,這些你該明白。”

“可是大王……”柳承志似乎也知道懇請李逵收回王命非常困難,但是他正被熱血衝昏了頭腦,緊了緊手中的長刀,眼神決然的看向了李逵,咬着牙道:“我用大王的命來換城內百姓的活路,可以嗎?”

李逵和柳承志距離不過一丈左右,這點距離,柳承志真要刺殺,只要往前衝,就有機會。可是讀書人出身的柳承志猶豫了,當他終於下定決心的那一刻,李逵戲謔似的拔刀當下了柳承志的全力劈砍,兩人面對面,只有不到一尺的距離,柳承志看到了李逵嘴角的嘲諷,然後喉嚨刺痛之後,雙眼發現自己越到了大軍之上,然後徹底的黑暗。

李逵斬殺了柳承志之後,揮手下令:“大軍入城!”

直到此時,站在他身後的吳用等人偷偷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跟着入城。李逵的傲慢肯定不會接收親兵的幫忙,哪怕吳用等人堅持也於事無補。

李逵的強勢,讓高麗人始料不及,更讓高麗世家首領李定韜不敢相信的是李逵竟然下令屠城。

這已經是高麗第二座都城被屠城了,而他卻可恥的活了下來,活着被帶到了李逵面前:“宋人,你們永遠也得不到高麗人的效忠。”

“那麼就殺光高麗人!”

李逵冷漠的如同是閻王般的語氣讓李定韜爲止戰慄,可是當他聽到李逵怒氣衝衝的對他咆哮:“就從你開始,你也配姓李?”

從骨子裡,李逵不認爲李定韜配姓李,他決定將高麗境內所有姓李的人都剷除,除非改姓。

一個月之後,高麗全境被李逵打下。

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李逵不得已開始平定各地零星的叛亂。隨着《均田令》的推行,高麗境內的反叛越來越不得人心。而且這場戰爭死的最多的是世家的人和世家的私軍,反而平民死亡數量並沒有很大。

但是二十萬寡婦,還是讓李逵頭痛不已。於是說服章授去大宋招攬年輕人,只要男人,不要女人。

離開京城半年之後,章授帶着李逵的禮物回到了大宋。而李逵在高麗立國東唐的消息,也傳到了大宋。

一時間,朝堂上都啞然失色。好在再也沒有剿滅李氏的說辭,反正攻克高麗之後,李逵手握十幾萬大軍,擁有十幾萬人馬的李逵,哪怕是章楶也沒有戰勝的可能。

將近一年不見的章惇看到三兒子不僅完好無損的從高麗回到了大宋,從門人口中聽說了兒子這次帶來不少女人,章惇心頭就不太順,指着章授怒道:“李逵給了你什麼好處?”

章惇在家中積威太重,章授哪怕是心野了,被老頭子給堵住,也嚇得一哆嗦,訕笑着答道:“父親,是高麗土特產!”

見老頭面色不愉,章授解釋道:“是大唐三寶。”

“大唐三寶?”

章授糊塗了,他懷疑自己是老了,還是章授覺得他老頭子已經打不動章授了,用謊言來哄騙他?

章授比劃道:“崑崙奴、菩薩蠻、新羅婢,這不是大唐三寶嗎?”

“哎呀,爹,別動手,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

一年後,大宋西北破西夏王城,正式收服河西走廊。

而大宋也將近十萬囚徒,被髮配去了高麗。加上章授蠱惑送來的男人,徹底改變了漢人和高麗人的人口比例,維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數字。

隨着東唐的人口增長,李逵也開始了對倭國的謀劃。

大陸和海洋,李逵最終還是選擇了海洋。對他來說,大陸上的對手雖然很強,可哪怕是強大的遼國,也在李逵面前被揍得灰頭土臉,他沒有害怕和退縮的理由。但是東唐國土人口不足,兩個選項只能選一個。

而對李逵來說,大陸是保守和現在,海洋纔是激進和未來。

如果一定要兩選一,李逵選擇未來!

(全書完)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262章 解氏雙雄第721章 兇名赫赫第076章 這弟子還能要嗎?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007章 靈智上人第687章 下官和他不熟第483章 真的是親戚第223章 老夫要舉薦你!第679章 官字兩張口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181章 神捕李逵第570章 科學已死第003章 老族長的野望第805章 揚帆遠航第009章 嫉妒第049章 正主沒來第760章 膝蓋好酸!第384章 殺生成仁第197章 攻城第529章 土豪來了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記上了第492章 土匪式反駁第537章 投名狀第752章 御駕親征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486章 浪子書生第776章 祖宗太厲害的後果第326章 益智玩具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525章 都是野心家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蘇仙第134章 大宋商業鄙視鏈第559章 你也配姓李?第777章 上當了第739章 奸臣的自我修養第273章 範老挖坑第271章 絕交第128章 在商言商第519章 神棍的氣息第528章 又一個假的文官第743章 一步步邁入深淵第340章 二楞第071章 被信仰武裝的山賊第338章 見駕第573章 爆黑料第433章 香不香?第585章 彞叔,認命吧!第527章 伏擊第495章 殿上虎第281章 小二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138章 不甘心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743章 一步步邁入深淵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674章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第437章 熱武時代第338章 見駕第795章 下套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767章 無敵鐵林第580章 志向遠大第602章 瘋狂的奴隸第199章 應戰第681章 師伯要送仙緣!第741章 心態崩了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023章 科舉學區房的優勢第342章 大宋球王第241章 師伯的死亡之瞪第668章 大魔王第066章 你咋不上天呢?第510章 夏奸第490章 嘬死都沒死成的三叔公第237章 近鄉情怯第024章 大老爺抓現行第802章 飼養員焦挺第592章 這是看不起誰呀!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230章 又到分離灑淚時第098章 大鬧臨沂城(6)第069章 狠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447章 撈一把就走第653章 精鐵?第130章 反省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414章 關鍵時刻還得看李逵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803章 此子有亡國之相第252章 雞飛蛋打第478章 子由,哥哥快罩不住你了!第798章 米親王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685章 小人得志第709章 韭菜們又要迫不及待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