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初生牛犢

並非是耶律洪基沒有懷疑宋軍的虛實,尤其是李逵是否在軍中。

事實上,對方主帥一直沒有出面,已經讓遼國皇帝產生了懷疑。但……大宋擺在他面前的大軍不會是假的吧?

不僅不是假的,而是實實在在的七萬人馬。按照常理來說,主帥不跟着主力行動,這等人算什麼名將,簡直就是個棒槌。

可耶律洪基說什麼也想不到,李逵就是這樣的浪子。

讓耶律洪基不敢輕易下決斷的原因很多。安惇帶來的步兵不靠譜,但是劉法和呼延灼指揮的步兵戰鬥力已經讓遼軍有了很直觀的感受。五千步卒,竟然能夠讓遼軍五萬人馬動彈不得。更要命的是,這支軍隊,竟然暗渡陳倉,竟然用水攻一舉殲滅了一萬多的遼軍。

在神話沒有被戳破之前,廣順軍一直是遼國的精銳之師。

這才讓耶律洪基堅信,李逵就在易縣之中。要不然解釋不清楚,爲何易縣就這麼點兵力,竟然敢和五萬大軍打地有聲有色,而且還佔盡了優勢。李逵要是不在易縣坐鎮指揮的話,對於遼軍上下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或者說是羞辱。

可蕭常哥,行營大總管。

耶律陳家奴,南院大王。

這樣的一方諸侯出面搦戰,可遲遲沒有讓李逵露面。這讓耶律洪基覺得很不對勁。

他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就像是他回頭看背後,什麼也沒有。卻直覺告訴他,他背後有個人……還對它陰惻惻的笑着。

這種膽戰和驚悸,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實打實的存在。

“韓君義,你可知罪!”

“陛下,臣罪不可恕,萬死難辭。臣近日苦思索易水之戰前後,發現一個巨大的陰謀。”

這話說出口,耶律洪基邊上地臣子不少都冷笑起來,敗軍之將,還敢說謀略。要是韓君義懂得謀略的話,會有廣順軍的慘敗?

南院大王耶律陳家奴卻並沒有要輕視韓君義的想法。事實上,韓君義能夠見到耶律洪基,耶律陳家奴也是幫了忙的。只不過,韓君義實在讓耶律洪基失望透頂,想要讓他官復原職卻是癡心妄想。只能讓他有一個自辯的機會,好從輕發落。

“陛下,臣以爲確實可疑,不如讓韓君義說完。”耶律陳家奴身爲南院大王,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的話,即便是耶律洪基也會聽,更何況在場不少都是遼國南京道的官員?

這些本來就是他南院大王的下屬,難道還敢對上司不敬?

耶律洪基擡起眼皮看了一眼狼狽不堪的韓君義,點頭道:“說吧!”

“臣謝主隆恩,末將多謝大王!”

韓君義向耶律洪基和陳家奴感謝之後,這纔開始說起了自己的經歷:“臣初入宋境勢如破竹,真定府宋軍放棄小城,將兵力收攏到了城高牆厚的大城之中,臣難以尋覓良機,殲滅宋軍。之後,臣接到君命,北上圍殲李逵主力。但臣擔心宋軍尾隨追擊,爲此臣在大軍之後留下了兩萬人馬,用來抵擋追兵。”

“果然,仁多保忠帶着党項鐵騎追了上來,之後還有真定府的宋軍,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跟着追了上來。而臣卻被困在了易水邊上。易縣也被宋軍攻克。”

“臣數次命令麾下士卒猛攻,卻終究是面對城牆徒勞而返。當時臣就認定易守軍肯定不是李逵。因爲,易縣城小,根本就擺不下幾萬大軍,李逵指揮作戰,如同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但如果李逵主力就在易縣周圍……”

……

說到這裡,韓君義篤定的看向了皇帝耶律洪基,沉聲道:“……臣的五萬大軍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倖存的可能。但結果,臣麾下的大軍活下來了一半人。”

這個理由很奇葩,因爲李逵不在,他雖然打了敗仗,但幸運的是沒有全軍覆滅。但是這個理由也很充分,要是當時易水北岸的宋軍足夠多,按照李逵的性格,早就野戰解決了韓君義,根本就不會用守城來消耗遼軍。

因爲這不符合李逵的性格。

尤其李逵如果帶着主力在易縣附近,在遼軍炸營的情況下,根本就不會給遼軍任何機會。

韓君義的話將大遼的最後一層遮羞布給扯掉了,因爲宋軍不夠強,沒有將他的兵馬全殲,就指責宋軍派出了個冒牌貨。這樣的理由實在讓遼國的君臣無法接收,什麼時候大遼弱成這副鬼樣子?

韓君義偷偷擡眼看向臉色破敗的耶律洪基,後者臉色陰毒卻咬着牙一言不發,他急忙又低下頭,躬身道:“另外,臣以爲除了易縣的宋軍之外,其他宋軍根本就和情報上描述的飛廉軍不同。”

飛廉軍作戰,火炮齊鳴,士卒奮勇。

關鍵是戰力,安惇帶來的步兵,怎麼可能比得上飛廉軍。

耶律洪基沉默了起來,良久纔看向蕭常哥:“你怎麼看?”

蕭常哥想了想,問韓君義:“可是易縣有飛廉軍的旌旗。”

“蕭總管,我大遼探子傳來的消息,飛廉軍足足有兩萬人馬,易縣根本就放不下啊!”韓君義真不好說,因爲在他看來,飛廉軍當初五千兵馬死扛党項五萬大軍,而且還是在野戰。真要是遇到了飛廉軍主力,按照李逵的性格,說不定會對面鑼當面鼓廝殺一番,根本就不需要城牆的保護。

耶律洪基再次問韓君義:“那麼你認爲李逵主力在哪裡?不僅僅飛廉軍,還有禁衛軍,聽說這支軍隊是宋國皇帝親自下詔組建的軍隊,雖是新軍,但是由李逵訓練,不容小覷。即便李逵留下部分兵力,他手上也該有兩萬兵馬,這些兵馬去了哪裡?”

“臣以爲,李逵……或者說宋軍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廣順軍,也不是涿州,而是燕州。就是我大遼的析津府。”

“析津府?”

“哈哈,韓君義你不是被宋人打傻了,析津府可是我大遼五京之一,城高牆厚,憑藉李逵的兩萬人馬,難道就是攻破不成?”

“你們懂什麼,宋人對於我大遼南京垂涎欲滴。宋國上下,無一不認爲失去燕雲十六州乃奇恥大辱。甚至有祖訓,光復燕雲十六州者,封王。如此大的利益在前,難道李逵不會鋌而走險嗎?”韓君義不爲所動,據理力爭。

韓君義的話很快受到了反駁,當然駁斥他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他的死敵。可這個想法,韓君義不是想了一天了,而是這些天都在琢磨。

涿州失守他聽說了,韓資讓……哎,這位算是他的難兄難弟。沒想到涿州竟然被李逵攻克了,哪怕是韓君義自己指揮的話,在攻克涿州之後,想到接下來目標肯定是析津府。

這座城市對大遼實在太重要了,這麼說,這座城池聚集了大遼一半以上的工匠和工坊,幾乎大遼的軍械都是從析津府的工坊打造出來的。一旦析津府失守,大遼的一條腿就要被打瘸了。而析津府也是遼國大部分漢人工匠的聚集地。

“析津府?”

耶律洪基一個人在帳篷裡,羣臣被他摒退之後,他就一個人坐着。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韓君義的話,要說他一點都不相信,也不會如此舉棋不定了。可是析津府還有不少人馬,他總覺得李逵要是不傻,就不該進攻這座防守嚴密的城池。

耶律洪基一開始擔憂,是擔心李逵突然從他身後跳出來。

這種腹背受敵的險境,是他最難掌控的。一旦如此,皮室軍恐怕也要擋不住。而且易水周圍的地勢,並不是對皮室軍太有利。

可是有些事,他不敢賭。

要是李逵真不在對面的宋軍之中,情況就很艱難了。

想到這裡,耶律洪基還是無法確定,半夜他召集了南院大王和蕭常哥,囑咐道:“明日對宋軍發起猛攻,逼迫李逵露面。”

“要是李逵還不出現呢?”蕭常哥擔憂道。

耶律洪基閉上雙目,露出疲倦不已的神色,心累道:“那麼韓君義說的就可能是真的。明日大戰,如果李逵沒有出現,夜晚退兵。”

“臣遵旨。”

翌日,仁多保忠發現遼軍調動頻繁,從天不亮,遼軍大營就喧鬧起來,到了日上三竿之後,仁多保忠發現遼軍一改往日的試探,而是準備猛攻。

明明等上一個月就能有所轉機的機會,爲何突然要用傷亡去爭取時間?

面對這個困惑,安惇想回真定府。他覺得在前線太沒有安全感了,遼軍動不動就秀胳膊,要是擋不住遼軍的話,他也是朝着大宋的方向逃跑。

還不如早走。

“學士,此戰不能讓遼人得逞,我軍主力必須過河。”

“浮橋已經架設好,你覺得去多少合適?”

安惇緊張的盯着對方,他最希望聽到的是仁多保忠過河,然後讓他在河南岸。可是仁多保忠卻搖頭道:“這時候還管什麼其他,全軍能那傢伙的都改上去。”

“你是說五萬人馬都過河?連城池都不築了?”

仁多保忠急切道:“學士,此一時彼一時,易縣要是受不住,河岸大營就要丟,我們在對岸的兩萬人馬,就有可可能全軍覆沒。一旦被遼人復奪了城池。你我都將被困死在這裡。”

仁多保忠有一句話沒有說,但是安惇已經覺察到了。

就是:仁多保忠的都是騎兵,想走還是有希望能走得脫的。但是安惇麾下的都是步兵,兩條腿的步兵要是潰敗,騎兵在後頭追殺,十個人逃回一個算是不錯了。

安惇生無所戀的翻着白眼,他被李逵欺負,矇騙,威脅也就算了。可是連仁多保忠這等貨色也來欺負他,這讓他忍不了。

可忍不了又有什麼辦法?

萬一仁多保忠這廝自己跑了,他怎麼死都不知道。

事到如今,安惇只能咬碎牙點頭答應:“好吧,全賴仁多節度使調配。”

宋遼在易縣周圍發動了一場爭奪城池和渡口的戰鬥。

雙方從白天殺到夜晚,各有勝負。

宋軍也真不是泥捏的,要是有個靠譜的將領,也不見得真的不堪一擊。

加上有仁多保忠的兩萬党項騎兵坐鎮,雙方有來有回的殺了個旗鼓相當。等到戰罷,安惇覺得自己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人也自信起來。夜晚,在帥帳裡和仁多保忠說話的時候,膽氣也足了,大言不慚道:“遼人不過如此。”

而仁多保忠卻並沒有這麼樂觀,遼人的鐵林軍並沒有出現。說明遼人的作戰還有所保留,這說明什麼?

突然,仁多保忠猛然一拍大腿,驚顫道:“不好,遼人要跑。”

安惇吃驚之後,狂妄的笑起來:“仁多節度使,你是否想多了。遼人在本國作戰,爲何要跑?”

“可能是遼人識破了李大帥並不在軍中,或者析津府可能有變。”這話說出來,仁多保忠也是底氣不足。

畢竟他所有的感覺都是猜測,並沒有確切的情報依據。

讓安惇這個不懂兵的人嘲諷,也是無力反駁。不過仁多保忠對李逵卻更加相信一些,畢竟,李逵的名聲可不是吹出來的。

沒等安惇開口,仁多保忠卻對安惇道:“學士,這是個機會。”

“什麼機會?”安惇覺得仁多保忠這個老頭子壞的很,經常騙自己。可誰讓他在戰場上兩眼一抹黑,什麼也不懂呢?

“收復涿州的機會。”

仁多保忠蠱惑道:“學士你想一想,要是李大帥在遼國腹地,攻打析津府是必然的結果。而涿州哪怕被遼人奪去之後,肯定兵力空虛,是拿下的大好機會。李大帥手上兵力不足,無法固守涿州,但是我們可以啊!”

“次話當真!”

仁多保忠卻一臉正色的對安惇道:“下官哪敢欺瞞學士?”

堅守涿州,然後……

安惇貪婪的嗅着空氣中的肉香,他覺得功成名就,就在今日。

身爲變法派的中堅分子,安惇有所有變法派都有的缺點,好賭,而且癮極大。

如此大誘惑在面前,他沒有理由拒絕。不過追着遼軍去打,他沒有這個膽量,倒是尾隨一陣,他還是敢的,他決定跟了。

析津府。

昔日的燕州。

李逵帶着兵馬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來到了城外。

城內的遼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情況。當發現宋軍出現在城外的那一刻,立刻去行宮稟告燕王,耶律延禧。這位就是耶律洪基認定的接班人,大遼皇太孫。

當他在宮中侍衛保護下來到城頭的那一刻,視線中就看到一面黑色的帥旗,上書一個‘李’字。旗下數員宋將對着析津府指指點點。

而在宋將之後,赫然是一片步卒軍陣,只是武器有些古怪。

耶律延禧懵了,他皇爺爺被李逵給殺了,要不然解釋不通,爲什麼五萬皮室軍主力保護下的大遼皇帝,竟然連李逵的面都沒碰到,讓對方堂而皇之的來到析津府。

畢竟是要當皇帝的人,耶律延禧遲疑了一小會兒,就詢問身邊的臣子:“城內有多少兵馬?”

“六萬。”

這個數字很容易得出來,包括三萬耶律延禧的親衛軍,這點兵馬拱衛析津府在耶律洪基看來,足夠了。

耶律延禧當即果斷下令道:“點齊三萬兵馬,出城迎戰。”

在他看來,就宋軍的架勢,也不過一萬多兵馬的樣子。他出三萬人馬,足夠了。

而在城外,李逵用手比劃着析津府的城牆,總覺得好像有點高。他問邊上眼神最好的花榮:“花榮,我這麼覺得這城牆要比咱們的雲梯還要高啊!”

花榮點頭認同道:“高了足足一丈,雖說析津府沒有護城河。但是城牆太高,我們的雲梯肯定夠不上城頭。兄長,這要是開戰,對我軍非常不利啊!”

什麼不利啊!

這簡直就是噩耗。

雲梯比城牆矮,這玩意還怎麼玩?

當然,兩架雲梯接起來也可以用,但是堅固度差了太多。畢竟一架雲梯豎起來,靠上城頭的時候,不是一個士兵往上爬。而是十幾個一起爬。到最後,如同螞蟻上樹般成串的都是人。這要是不穩當,或者不牢靠,還怎麼攻城?

李逵無奈道:“可惜了,要是這幫遼人跑出來與我軍野戰就好了。”

“野戰,他們也配?”曹昉狂妄道,他如今膽氣正豪,拿下涿州之後,有種少爺已晉升爲天下第二勇將的勢頭,且一發不可收拾。

早在涿州的時候,遼軍看到宋軍就躲在城裡說什麼也不出城。

最後被逼急了,這纔出戰。

那場戰鬥,遼軍慘敗。要是遼人知道此戰結果,肯定不會再出城和宋軍決戰了。不說別的,火炮加上火槍兵,配上擲彈兵之後,在曹昉看來,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軍威天下,遼人哪裡有膽子敢來出戰?

可正當他狂妄的想要大笑幾聲,來給自己壯一壯膽氣的時候,析津府城頭鼓樓,意外的有鼓聲響了起來。

咚咚咚

咚咚咚——很急促的鼓點。

曹昉覺得這個鼓點有些熟悉,問邊上的花榮:“這好像是點兵的鼓點吧?或許遼軍和我們不太一樣,我聽錯了?”

花榮認真聽了一會兒,點頭道:“確實是點兵鼓點,疾如暴雨,軍中都是這個鼓點。”

李逵可不管這些,驚喜地看向遼國南京的城門,自言自語道:“此城守將是個有膽氣的漢子,要嘉獎,誰也不準殺了他!”

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191章 高老爺,冷靜!第296章 妖道第408章 給朝堂餵了一波藥第102章 醉酒第535章 抓住機會就翻盤第162章 李逵是個好孩子第008章 激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450章 高級家丁第583章 碰瓷李逵,人生圓滿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345章 暴打高衙內第214章 欽差第759章 排炮一響,地動山搖第343章 被逼婚了第677章 活着總該有點追求第094章 大鬧臨沂城(2)第712章 託妻獻子第692章 這不是一般的腦回路第427章 他鄉遇故知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224章 不稀罕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578章 奸商遇上了憨憨第454章 柳暗花明的小蘇第549章 硬不硬?第087章 人身攻擊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238章 龍子龍孫第441章 火藥的正確用法第358章 大慶殿中搏功名第018章 黑店第643章 老夫有經驗第538章 入虎穴第216章 大宋好人第410章 打死也不說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第497章 日行一善第351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30章 包道乙第246章 縣試第一第358章 大慶殿中搏功名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蘇仙第078章 無中生有第391章 投靠第770章換家第479章 死穴第565章 御史纔是真愛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321章 惜敗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520章 不貼金,如何佛光照蒼生?第150章 活出罐子般的氣質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40章 乞丐版皇親國戚第178章 第一個破產的倒黴蛋第389章 失敗的投靠第422章 李直秘,涼了!第759章 排炮一響,地動山搖第208章 同行何苦爲難同行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752章 御駕親征第010章 試身手第409章 下聘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194章 狠人吶!第150章 活出罐子般的氣質第172章 膽子太小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081章 軟肋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520章 不貼金,如何佛光照蒼生?第137章 莫須有第120章 蓮藕燉排骨第383章 引薦第321章 惜敗第159章 商人的嗅覺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021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190章 人艱不拆第296章 妖道第009章 嫉妒第288章 李逵護鏢第547章 破興慶,天下震動第117章 計劃有變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088章 宮中來人第175章 大宋府庫第308章 威逼,還是威逼第054章 賭鬥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529章 土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