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君辱臣死

“蕃狗欺我大宋無人?”

“朕決計不從!”

“要戰便戰,朕無懼任何對手!”

……

大慶殿,大宋皇宮中最爲重要的一座宮殿,也是皇宮中最爲雄偉高大的一座宮殿,同時,這座宮殿也承擔着大宋最爲重要的國事。

比如說最重要的慶典,科舉殿試的考場,還有接待遼國使臣。

大宋和遼國的關係非常微妙,百年之前,澶淵之戰,大宋和遼國言和。此後大宋和遼國成爲兄弟之邦,就表面上維持着兄友弟恭的關係,可背地裡都想要在對方的大腿上撕下一塊肉來。這種虛僞的邦交之下,產生了一種古怪的外交。

遼國有喜事,大宋一定會派人祝賀。

大宋有國殤,遼國君臣也會像是死了親兄弟一般祭拜。

可背地裡,兩家都恨不得摁死對方纔高興。就像是今日,大宋對西夏的作戰已經一觸即發,所有的物資都調撥到了西北和西夏接壤的三路,外加京兆府等物資轉運重地。

爲此,章惇甚至搜空了不知道多少天下的府庫,西北堆積着大宋用快二十年來攢下的家底,堆積如山的糧食,武器,布帛,各種物資,也預示着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國戰。

這樣的國戰已經有過一次,就在神宗時期。

而當時的遼國用十萬大兵壓境的態勢,向大宋敲詐勒索了一筆每年二十萬兩白銀的歲幣。成爲大宋神宗皇帝身上抹不去的恥辱。

這次很幸運的讓趙煦也趕上了。欺負了父親,接着欺負兒子,這是欺負大宋皇帝不是爺們啊!

這纔是趙煦如此大發雷霆的原因。

不過此時的大慶殿,別說遼使了,連大宋的重臣都離開了。偌大的宮殿內只有郝隨一個人陪着皇帝,而皇帝暴怒的聲音在整座大殿內迴盪。

郝隨有點心不在焉,他覺得皇帝有點小題大做了。

再說了,剛纔遼國使臣在的時候您默不作聲,等到人跑了,才吆五喝六的,做給誰看吶?這也是沒辦法是的事,趙煦性格上慢熱。就是發怒也會慢一拍。之前在朝堂上,他甚至沒有怎麼開口。而等到人離開了,這位才發現胸口的怒氣不發泄一下,他會被憋死。

這種習慣很不好,有種膽小怕事之嫌疑。好在郝隨不會嫌棄皇帝這等性格,畢竟他見多了。

不過皇帝畢竟是皇帝,宦官只能是宦官。郝隨在皇帝邊上,還一個勁的勸皇帝:“陛下息怒,契丹人貪婪成性,且逞勇好鬥,陛下不用爲些個野蠻之人,而動怒。”

“你說,朕不該生氣,朕難道該笑嗎?”

趙煦來勁了,指着郝隨問。這話絕對是爲難人,郝隨哪敢答,只好跪在地上磕頭求饒:“奴才該死!”

趙煦鄙夷的撇了一眼郝隨,怒道:“你就會說該死,難道就不會說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難道朕也要委曲求全不成?”

趙煦的怒氣沖天而起,他爹被契丹人敲詐也就算了,如今他這個做兒子也被敲詐。這契丹人也不能變着方的來欺負他們父子吧?難道遼國的皇帝從他父子身上看出來了軟柿子的屬性不成?

“陛下,章相不是說過絕不妥協嗎?”

皇帝這樣纔想起來,剛纔在大殿上,蘇轍從人品上唾棄了遼國的貪婪,據理力爭,但是遼人使臣不爲所動。說明,講道理,沒用。而曾布卻開口認爲可以停止西征,以應對遼國的可能偷襲。樞密院的建議也是停止西征,不過李清臣沒有表態如何應對,而是對着遼國使臣破口大罵,甚至要有動手的跡象。可看着總給人一種心虛的感覺。

只有章惇氣勢最足,指着遼國使臣冷冷道:“要戰便戰,大宋不懼任何敵人!”

皇帝趙煦黑黢黢的臉上終於恢復了一些血氣,他還是有支持者的,當然這要面對和遼國的戰爭,大宋的朝堂重臣們都表現出了一種超乎常人的穩重。唯獨章惇,這小老頭竟然爆發出了身體內的彷彿藏不住的力量,懟的遼國使臣差點破功。

遼國並不想和大宋交戰。

對於遼國來說,大宋是對手,西夏卻是身邊的惡狼。

對手是因爲知道了彼此的實力,有謹慎的因素,同時也有尊重。但是面對西夏,遼國更多的是警惕,這是個永遠也不會滿足的惡狼,一旦疏忽了,真的會變成心腹大患。要不是西夏國內政變頻發,一直陷於內鬥的作亂之下,西夏將爆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

如果大宋壓不住西夏,那麼對於遼國來說,也可能壓不住西夏。

而大宋對戰西夏,哪怕最不利的情況下,西夏被大宋吞併。可是遼國依然有信心和大宋五五開。

真宗當年和遼國在澶淵大戰的時候,西夏還是大宋的領土。甚至那時候不叫西夏。如今西夏的王室李家被賜姓趙,是當時大宋的夏州節度使。

但並不是說,遼國更傾向於和大宋做對手,而不願和西夏做對手,就會什麼也不做,給大宋一個相對平和的環境蠶食西夏。該發財,敲詐的時候,遼國也不會手軟。人生就要搏,國家也是如此。當初,大宋神宗皇帝被遼國威脅了一次,歲幣從真宗時期的三十萬兩白銀增加到了五十萬兩白銀。

神宗的兒子想要滅西夏,必須要和他爹付出一樣,乃至更多的代價,遼國纔會不參與這場大戰。

“陛下,晌午之後還去球場嗎?”

對於踢球這項娛樂活動,趙煦是認真的。原因很簡單,他發現自己自從踢球之後,各方面的能力都強大了不少。

不像以前,一副精神萎靡,手腳痠軟的慵懶。自從踢球之後,腰同樣也酸,但是恢復起來快的很,不耽誤他在後宮造繼承人,還能享受魚水之歡的妙處。

這是養身的秘笈,趙煦說什麼也要堅持下去。想起踢球,他就想起了高俅,找個曾經自己蹴鞠的啓蒙教練,如今在西北帶兵打仗。對高俅的能力趙煦心裡很清楚,高俅打仗的能力普通,甚至比李逵舉薦的種建中都差了很多。

想着將高俅留在西北也沒太多的用處,要不召回京城算了。

雖說趙煦對踢球很認真,但時機不對,今日沒有了踢球的興趣。

撇嘴道:“讓人散了,朕今日不去了。”

回到垂拱殿,章惇已經早早的到了,同時李清臣也來了。說起來李清臣是純正的文臣和蘇轍一樣,不會帶兵打仗,也不會算賬謀劃財政,詩詞歌賦倒是非常擅長。要不是大宋出了個蘇軾,李清臣的文章能排到天下第一。

當然,因爲名聲不太好,所以後來被人嫌棄了。

之前的朝堂上,李清臣將文人的無用演繹的淋漓盡致,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君辱臣死!”

不過趙煦也真的不想要李清臣這麼做,李清臣死不死,對於大宋和遼國的這場交鋒什麼用都沒有。甚至,趙煦也有點看清了李清臣的才能,並不適合做樞密使。他對李清臣是有點失望的,但趙煦的心裡也是明鏡似的,換個人,有可能還不如李清臣。其實說白了,大宋的樞密使沒一個是合格的。

哪怕是當初王韶因爲收復河湟之地,回到京城做了樞密使。按理說,王韶有戰功,會打仗,也有謀略,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樞密使。可實際上也不然。

大宋一百多萬軍隊,各種關係複雜,將門之間聯姻成一片,外部又有遼國和西夏的威脅,這個樞密使很不好當。

而樞密使實際上行使的權力就是以前的太尉。

用文人做太尉的壞處很多,唯獨一個好處就是,不可能造反。

“臣萬死,讓遼狗驚擾了陛下!”

“臣有罪,讓陛下蒙羞!”

平時,宰相、樞密使這樣的高官和皇帝交談,都是用‘官家’來稱呼皇帝,以顯親近。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場合,或者需要慎重的時候,纔會開口稱‘陛下’。

可李清臣心虛了,之前在大慶殿上,面對咄咄逼人的遼國使臣。他表現出了一個文臣該有的氣節,不怕死,不要命的勁頭很足。當然,要不是安燾拉着他,他也不會演繹的如此釋放天性。畢竟李清臣乾巴巴的一個瘦弱老頭,面對五大三粗的遼使,衝上去的結果很可能送上門被人暴打一頓。

就算是平日裡和他配合的親密無間,叱詫大宋朝堂的好搭檔安燾一起衝上去,也是被暴打的份。

實力上是硬傷,氣勢上的強,更像是心虛。

至於章惇……他今天也就動了動嘴炮,僅此而已。

可畢竟是聰明絕頂的人,他早就發現了皇帝地心情很糟糕,似乎對他也有些不待見。心頭一突之下,李清臣理智了許多,理智之後他的反應就穩當了起來,語氣也頗爲平緩:“陛下,以臣只見,遼人之所以威脅我大宋,是要錢。”

“章相以爲呢?”

趙煦隨即問向了章惇,相比其他人,趙煦更願意相信章惇。同時,章惇也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做事很乾脆,同時也附和自己的心意。

章惇想了想,躬身道:“和當年如出一轍。”

“貪婪之徒,難道我大宋就沒有辦法了嗎?”趙煦說這句話的時候,內心也是崩潰的,真的是沒有辦法。

不過面對可能爆發的戰爭,章惇還是謹慎道:“但是官家,大宋也要做好兩面開戰的應對,要不然,一旦遼人發兵南下,我大宋就算是滅了西夏,也是撿了西瓜,丟了芝麻,損失太大。”

趙煦心中煩悶,就是因爲這個。

遼人的十萬大軍,就像是懸在大宋頭上的一把刀。隨時隨地都會落下,如果遼國僅僅是貪婪,想要錢……

大宋多半不會拒絕。

大宋最不怕的就是充錢就變強的遊戲,甚至如果遼國願意和大宋共同出兵攻擊西夏,多出點錢對於大宋來說也可以接受。

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錢,而是遼人善變的態度。

誰知道遼國會不會南下,而大宋如果和西夏激戰正酣,背後被捅一刀的結果可想而知。

章惇遲疑道:“但是物資都已經調動到了西北,不戰,也不可能。只是要分兵防備遼國,這纔是讓我大宋爲難的地方。北線的禁軍已經不堪重用,想要防備遼國,必須抽調西軍進駐河東路,這樣一來,進攻西夏的兵力連二十萬都無法保證。”

章惇也是爲難。在他看來,大宋不會懼怕西夏,也不會懼怕遼國。但是這兩個對手一起和大宋交戰,哪怕他信心膨脹,也不敢說贏。這樣的大戰,勝了一切都好說。可要是失敗了,大宋的國力必將一落千丈。甚至北方防線將完全崩潰,大宋的整個北方,將無險可守。

這樣的風險,大宋擔不起,也不敢擔。

神宗皇帝當初也是這樣,好在遼人隨後開口了,歲幣從三十萬兩白銀增加到五十萬兩白銀一年。說是歲幣,其實這些錢也遼人根本就看不到,到時候榷場上多送一些絲綢,茶葉,瓷器,這些錢就又回到了大宋的口袋裡。

但傷害不大,恥辱卻很強。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神宗皇帝因此而背上了喪權辱國的罵名。尤其是,哪怕付出這樣的代價,大宋還沒有將西夏打趴下,不僅沒有打趴下,自己還輸了……

同時也有一個原因,哪怕在大宋和西夏交戰最困難的時期,大宋也不敢抽調防備遼國的大軍。西軍一直都是以少打多,用二十萬大軍對抗西夏的五十萬大軍。

這是個死局。

宰相爲難,皇帝也爲難。

趙煦想了想問:“河湟之地呢?”

大宋在河湟之地擁有五萬大軍,這五萬人馬也是精銳。不比西軍差。

可是這個提議被章惇否決了:“官家,河湟之地是我大宋唯一的養馬地,如今還受到吐蕃諸部的威脅,一旦抽調大軍,且不說青塘諸多部族會不會有二心。如何防備吐蕃諸部都是個問題。”

李清臣沒有好辦法,但他作爲大宋禁軍的最高長官,在面對軍國大事的時候,不能不開說話。

要不然,要他還有什麼用?

可讓他相處建設性的建議,或者戰略上的建議,他又辦不到。

只能想到坑弟子一條辦法,就見李清臣咳嗽了幾下,清了清嗓子開口道:“章相,要不動用禁衛軍試一試?”

禁衛軍從組建到現在,已經幾個月了。

但是招兵還在繼續,總兵力不到五千。這樣的一支軍隊,甭管是去西夏還是去河東路,都是杯水車薪。

章惇當即搖頭道:“不可,李逵組建禁衛軍,士卒不是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武器,如今禁衛軍真正成軍的就一個指揮的火槍兵,還有三個指揮的炮兵。總數才一千五百人。算上從青塘抽調的三千騎兵,也不過只有八千多人馬。這點人,去任何一個戰場都於事無補。”

真相往往非常殘酷,殘酷到讓人失去一切幻想。

就在朝堂還在和遼人掰扯的過程之中,李逵帶着禁衛軍南下的部隊回到了京城。

他沒等進宮面聖,就去了鐵監的冶鐵工坊,找到了鄭琦之後詢問後裝燧發槍的打造數字。

鄭琦開口道:“有足足一千二白支。”說完,鄭琦一臉得意,冶鐵工坊自從用了分工流水線的管理之後,產量直線上升。比他預計的產量甚至多了一倍。

但是李逵對這個數字並不滿意,嫌棄道:“才這麼點,都快兩個月了。”

鄭琦聽這話就不樂意了,驚叫道:“人傑,哥哥我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你還說風涼話,非人哉!”

第659章 王舜臣第012章 大力出奇跡第137章 莫須有第441章 火藥的正確用法第504章 狗官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767章 無敵鐵林第174章 旺火烹油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201章 暴起第416章 死囚第582章 老種,要努力啊!第650章 姑爺被扣了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蘇仙第560章 有賊第180章 捨生取義第3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9章 看不起人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012章 大力出奇跡第437章 熱武時代第196章 殺人誅心第364章 簡單粗暴第336章 聖旨到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375章 吃你家大米了嗎?第461章 飛蝗如雨第498章 讀書人的雅事第589章 出征第767章 無敵鐵林第417章 牢霸抑鬱了第580章 志向遠大第080章 學藝第591章 冤枉吶!第549章 硬不硬?第471章 白臉的宋奸第442章 殺俘第681章 師伯要送仙緣!第409章 下聘第257章 神魔九變第033章 英雄不超過三秒的大郎第433章 香不香?第208章 同行何苦爲難同行第809章 貞節牌坊第291章 命犯桃花的阮小二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燭夜第244章 官官相護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238章 龍子龍孫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414章 關鍵時刻還得看李逵第556章 使團第079章 太閒了第236章 蘇門下場第227章 大詩人——李逵第217章 和稀泥第087章 人身攻擊第577章 一山不比一山高第569章 大科學家——李·因斯坦·逵第262章 解氏雙雄第506章 小心眼的探花郎第816章 三日不封刀第243章 要丟人了第162章 李逵是個好孩子第760章 膝蓋好酸!第217章 和稀泥第018章 黑店第612章 一半是雲,一半是雨第442章 殺俘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357章 逵爺教你中狀元!第310章 東京汴梁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203章 一言不合就開大招第542章 有勇有謀李人傑第223章 老夫要舉薦你!第818章 雄兵十萬第303章 哥哥救我!第377章 差點兒子上萬第616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606章 貌似忠厚第033章 英雄不超過三秒的大郎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第548章 黑大帥第640章 叛徒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667章 被山賊套路的官軍第291章 命犯桃花的阮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