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放棄高爐?人傑,你這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讓我鐵監數千工匠喝西北風啊?”鄭琦對李逵干涉他鐵監的運營很不滿。尤其是如今他被皇帝接見了,還視察了冶鐵工坊。這時候,鄭琦正是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怎麼肯將大好的功勞拱手讓出去?

但李逵卻不贊成。也看不慣,鄭琦這老傢伙竟然敢反駁他的提議?

冶鐵鍊鋼雖然看着是這個時代最尖端的科技。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到。

而且技術外流,也不會流入遼國,西夏等敵對國家。即便外流了,也對大宋構不成威脅。如果西夏和遼國回到了和大宋比拼國力,工業能力,人口的較量之中,大宋能輕而易舉的將對手打趴下。這和遼國的士兵從戰馬上跳下來,與大宋步兵對戰有何區別?

羅圈腿,小矮子,青州河北的大漢早就迫不及待了。腳踏實地,大宋就算是如今的禁軍和廂軍實力下降嚴重,但也能吊打遼人和西夏人。動不動就搞個四條腿的幫手,還欺負大宋沒有,這叫下作,沒武德。

要是遼國和西夏學會了鑄造火炮和燧發槍?

不要緊,咱爆兵。這時候比的就不是什麼個體武力值了,而是國力的較量。

工業時代,越野蠻,就會死得越慘。

比人口,比工匠水平,大宋的對手,都和大宋差了一大截,卻要學大宋用後勤消耗非常大的作戰方式對戰。一場仗下去,大宋倉庫裡的存貨消耗一空,但是遼國和西夏呢?肯定窮到當褲子,這仗沒法打。

這是火器時代對大宋有利的方面,比的是資源,比的人口和工匠,軍隊反而僅僅是國力的體現。這也是中原王朝最喜歡的戰鬥方式,可惜北方人一直將武德,上來不說話就動刀子,搞的大宋很被動。哪怕大宋的資源不夠,這不要緊,大宋的艦隊出發,總能找打大宋急需的資源。

“玉麟兄,你爲何就轉不過彎來呢?”李逵看似替鄭琦擔憂的表情,怒其不爭道:“你可知道你的鐵監繼續發展想去,會成爲什麼樣的結果?光用人這一條,你都無法忽視。”

“得招兩三萬工匠吧?”

這方面鄭琦有所考慮,如今工匠不夠用了。主要是鍊鋼,缺乏機械化的鍊鋼產業,這工匠彷彿圍着爐子,黑壓壓的一大片。

冶鐵工坊如果繼續下去,很快就會極速擴張。李逵指着鄭琦問:“如果一個小小的鐵監就有三萬工匠,你這個鐵監,該讓陛下怎麼看?鄭兄,你有大凶險了,你可知曉?”

官舍裡,鄭琦和李逵面對面,喝着茶,表情輕鬆。可李逵明顯能感覺到鄭琦這傢伙飄了,甚至有點不太聽他的話了。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鄭琦剛剛被皇帝表揚。升官發財指日可待,要是他升官,哪怕是增加個待制的貼職。要是再去運作運作,別的衙門可能進不了,但開封府府尹的官職還是很有希望的。一樣是三品的官職,開封府府尹的官職卻在三品官中很不受待見。主要是開封府地頭都是‘祖宗’和‘小祖宗’,忒不好管。

“陛下自然是高興的,我大宋要是將材質脆的生鐵都能煉成麻鋼,陛下高興還來不急,怎麼可能會如人傑老弟說的那樣兇險,會有什麼危險?鐵監就是個工匠扎堆的地方而已,在朝堂上又沒人搭理。”

鄭琦根本就不在乎李逵的恐嚇,他又不是嚇大的,不吃這一套。

李逵見狀,心中暗道:“鄭兄,既然你如此冥頑不靈,可不要怪我。”

他當即指着鄭琦問:“鄭兄弟,如果你一年產麻鋼五十萬石,你估計要多少工匠?”

“全部算起來的話,三萬也應該夠了。大宋的鐵監散落在各地的工匠,還有礦山,勞作之人不下於三十萬,三萬人而已,對大宋鐵監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雖說是鐵匠工坊的主官,但要是管的人不夠多,朝廷也不會將鐵監主官定爲四品官。鄭琦得意道:“我鐵監從各地調集工匠,完全能滿足我京城冶鐵工坊的人手需要。”

說到這裡,鄭琦眯着眼睛,擡着下巴,眉宇間透出的都是得意。

李逵缺冷笑道:“你這工匠都是年輕有力的青壯吧?”

“那是自然。”鄭琦傲然道:“咱們這個差事是個苦差事,不是年輕力壯的漢子,根本就頂不住。”

“三萬青壯,要是在我老家,髮根棍子就能謀反了。”

“人傑,你不要嚇我!”

李逵看着得意的鄭琦,卻悠悠一句話,讓鄭琦臉上的得意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還把這位年紀不小的四品官,還嚇得差點攤倒在地。

這可能嗎?

還真的可能,但問題是鄭琦怎麼可能會造反?見鬼的髮根棍子就能造反了,這是京城,不是大宋的賊窩沂州。

李逵根本就不給鄭琦反駁的機會,緊接着又道:“當然,鄭兄肯定是大宋的忠臣。可是玉麟兄,你想過沒有?你這個工坊還製作大宋最爲精良的鎧甲和武器,你覺得如果有奸佞在陛下跟前說了你要造反,他是信讒言的,還是信你這個忠臣的?有人說,你冶鐵工坊,一夜之間就能組建三萬甲士,你怎麼辦?”

鄭琦嚇得嘴角都歪了,他看李逵的樣子,就很想指着李逵的鼻子大罵:“爺看你就像是奸佞。可惜,他不敢。”鄭琦哆嗦了很久,竟然發現自己入了個死局。頓時只好起身,悽苦地對着皇宮方向作揖:“臣苦哇!”

不用考慮,按照大宋所有皇帝的尿性,肯定信讒言。

這結果,就連鄭琦都已經預料到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尤其是李逵還不準備放過鄭琦,對他追問:“你將各地鐵監的工匠都抽調來了京城,豈不是讓你手下的礦監,鐵使的功勞,都匯聚到了京城,由你獨享。你這麼做,可知得罪的可是所有的手下,但凡有人對你不滿,說了不該說的話,被有心了聽去了,你就是十惡不赦,罪大惡極。最後的下場,很可能被送去沙門島。”

大宋的宰相樞密使都可以被讒言擼掉,鄭琦一個小小的鐵監正,還敢叫板?這不是狂地不知道自己姓誰名誰了嗎?

面對這樣的人,李逵第一個反應就是——得治。

鄭琦蔫了,張狂了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就在李逵面前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沮喪,不明真相的還以爲鄭大人被李逵怎麼着了呢?

李逵看到鄭琦如此頹喪驚恐的樣子,這才心裡亮堂了起來。

讓你狂!

當然,李逵也不是故意給人下蛆使壞,而是爲了鄭琦,爲了大宋好。

但要是李逵好好說話,鄭琦不聽,他有什麼辦法。

可現在鄭琦,看到李逵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他死賴着拉着李逵的胳膊求救道:“還請人傑老弟救哥哥一把。”

可憐吶!

剛被皇帝勉勵的鄭大官人,得意了一柱香之後,徹底歇了。

“不好辦吶?雖說高爐鍊鋼是小弟給兄長出的主意,但如今您已經對陛下誇下海口了,要是不作爲,就是欺君之罪。可要是做,卻兇險萬分。”李逵連蒙帶嚇,把鄭琦禍害的不輕。哪怕鄭琦知道李逵在嚇唬他,他不敢有絲毫怨言。

因爲大宋的皇帝,甭管是昏君還是明君,只要聽說京城城門口就有可能有人謀反,第一個反應就是滅了他。

甭叫屈,大宋的開國皇帝就是靠着這一手得到了國祚,不允許其他人有這樣的機會。

至於冤枉了?

不存在的事,皇帝連平反都不可能去做,誰讓你嚇朕的?

鄭琦也想過,會不會之前皇帝面前沒有提到李逵的功勞,讓這位小老弟不高興了?但李逵是這麼小肚雞腸的人嗎?

“這可不好辦啊!”

“人傑,哥哥給你跪下了。”

鄭琦堂堂四品官員,說跪就跪,一點猶豫都沒有。什麼文人的氣節啦,做人的尊嚴啦,都快死到臨頭了,還談什麼尊嚴,扯淡。

李逵這時候卻拿喬了起來,故意拖着不肯說,等到鄭琦下跪了,這才裝模作樣的拉着鄭琦的胳膊站起來,口中還故意埋怨道:“玉麟兄,你我兄弟同心同德,爲何要折辱小弟?但凡能幫得上的時候,小弟是那種見死不救的人嗎?”

我看是。

鄭琦心裡還真是這麼想的。可是面對李逵,他可不敢說。他剛纔太得意了,就像是一隻總是被主人嫌棄的老狗,突然那天主人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在他腦袋上摸了一把,這種興奮,就像是骨頭縫裡都在激動的發抖。甚至疏忽了李逵對鐵監的巨大貢獻。

“人傑,啥都不要說了,哥哥家裡還有個庶女,年芳九歲。只是其母身份低微,但乖巧可人。給人做正妻是不可能,要是賢弟不嫌棄……”

“我不是這樣的人?”李逵義正言辭道,他堂堂天章閣待制府邸,可不是大宋幼女保育院,什麼人都想往裡頭塞。

見鄭琦徹底服了,李逵這纔開口道:“玉麟兄,你是當局者迷。難道你就不會將高爐的圖紙,讓工匠們帶着下到鐵監在各地的工坊,命令他們打造?”

“這會不會機密外泄?萬一……被契丹人偷去了,哥哥我就是全身長滿了嘴,也難辭其咎啊!”鄭琦擔憂道,他都被李逵嚇破膽了,一點錯都不敢犯。

“這和你有什麼關係?再說了,契丹人學會了,難道契丹人還能騎着鐵馬攻打我大宋?”

李逵怒其不爭道:“一個好上司,要讓部下都有機會跟着發財和立功,你這樣吃獨食,是要遭天譴的!當然,出了事,你有領導責任,但主要是識人不明,而不是什麼罪大惡極。”

鄭琦遲疑了一陣,想了好久,終於像是想明白了:“人傑,哥哥我明白,我這就去辦。”

說完,鄭琦急匆匆的安排人去準備技術下沉各地工坊。

李逵嘆了口氣,心說:“我太不容易了,爲了推廣技術,真是良苦用心啊!”

曾經的李逵認定,只有大宋抓住短短的幾十年,將一個只有手工業的封建王朝,發展成爲一個擁有初級工業的帝國,才能徹底擺脫北方部落的威脅。

這個想法,如今的李逵也沒有改變。

但他卻對自己沒信心。

怎麼建立一個可以達到初級工業體系的國度,他做不到。

這不是發明個什麼玩意就能達到的高度。而是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後來他釋懷了,釋懷的原因,還是做不到。

要是能做到,說不定他自己窩在家裡就做了。

要是建成個擁有重工業基礎,生產標準火器的基地,他考什麼進士?直接準備去做皇帝這不好嗎?可是他除了眼光比大宋人遠一點,見過大場面之外,還有什麼?

他連小火車都不會造,還大言不慚的研究工業體系,還是不要打自己的臉了。如今的李逵,自己私下裡對自己評價就是:他是文化相當高的山賊,誤入歧途,當官了。

不過,即便這樣,他還是想着靠着有限的條件,將大宋的工業提起來。古人也不笨,智慧的光芒經常會閃着李逵。但大宋之前的最大同業體系不是別的,而是燒陶工業,中原遍地都是陶瓷窯廠,一個挨着一個。

什麼鈞瓷、汝窯、耀州窯、磁州窯,基本大宋每一個州,都有當地的知名窯廠。

出名的,更是行銷海外。

另外窯廠的盛行,導致了石炭,也就是煤炭採掘業的興起。原因就是木炭來不及消耗。

可除此之外呢?

絲綢紡織業倒是非常繁榮,但不成規模。其他的產業,也都是面很廣,卻不成規模。這也是他執着於將技術推廣的原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產量上去了,纔是最爲要緊的事。他就不信,大宋的鋼鐵產量如果超過了百萬噸的時候,還是這副鳥樣子?

到時候,就不是草原部族來威脅欺負大宋的時候,而是天天祈禱長生天,讓滿地跑的大宋人不要來。

好在,大宋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

對於李逵來說,眼下冶鐵工坊的終點是製造燧發槍。只要燧發槍出來了,配合火炮,加上重騎兵,可以橫掃整個北方。當然有一個情況千萬別出門打仗,下雨天和下雪天,會害死自己的。

不過他也需要有所準備,他來到了玻璃工坊,叫來了管事韓靖,對他囑咐道:“你帶着人親自去一趟鐵監,和魯大師商量一下如何指定標準的問題。另外,韓公廉來了鐵監之後,讓他來見本官。”

“是大人!”

韓靖如今已經算是李逵手下最爲突出的管理人才,技術和管理都一樣,只有被推廣出去了,才能獲得井噴式的發展。

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140章 激怒老實人第345章 暴打高衙內第741章 心態崩了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491章 招黑第041章 大氣第626章 索大官人第476章 橫空出世的大宋護國神器第484章 談崩了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814章 算他倒黴第430章 誤入戰場第474章 執念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462章 折損大將高俅第168章 交易所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571章 李大善人第351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28章 又一個假的文官第186章 穆氏兄弟第514章 佛靠金裝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第673章 不講武德第517章 手下太專業這麼辦?第649章 科技之光第459章 天下第一殺陣第607章 欺負老頭子第240章 縣試第171章 沒槓桿,不歡樂第559章 你也配姓李?第006章 慈母多敗兒第346章 蘇神醫第490章 嘬死都沒死成的三叔公第248章 大郎,你要老婆不要?第353章 榜下滯銷貨第545章 問心第606章 貌似忠厚第601章 可怕的天賦第424章 西出崤關第656章 缺個得力的幫手第782章 太子,江山爲重啊!第216章 大宋好人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525章 都是野心家第608章 大宋新武器展第748章 武器變了,戰鬥方式也變了第462章 折損大將高俅第146章 跋扈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賊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193章 幹票大的再走第657章 低調有內涵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第432章 宋奸第148章 英雄膽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第423章 紹聖第一人第161章 瘋狂的競價第034章 圍觀打老虎第247章 李逵的科舉後援團第366章 小李探花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第480章 老夫和你換!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249章 你爹,就是我爹!第281章 小二第373章 人生如戲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056章 內鬥第332章 愛心午餐第686章 李逵,你的事犯了!(求訂閱)第240章 縣試第146章 跋扈第803章 此子有亡國之相第375章 吃你家大米了嗎?第353章 榜下滯銷貨第798章 米親王第102章 醉酒第466章 退意第358章 大慶殿中搏功名第630章 這幫官老爺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577章 一山不比一山高第306章 攘死了第281章 小二第728章 妖道該死第038章 送錢第090章 皇城司第423章 紹聖第一人第809章 貞節牌坊第087章 人身攻擊第40章 乞丐版皇親國戚第536章 想當國師嗎?第713章 從此節操是路人第501章 這很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