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橫空出世的大宋護國神器

“咦,不該是討論封賞邊軍將領嗎?怎麼又吵起來了?”

作爲大宋的舵手,趙煦經常會在朝堂之上走神,走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他要賴皮,不想跟着大臣們的想法去做。

還比如,大臣們總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打亂了他的計劃。

就像是眼下的局面,曾布和李清臣私下較量起來了,但出頭的馬仔不是曾布的人,而是邢恕的人,這就讓李清臣不得不懷疑,會不會是章惇的陰謀詭計。

自從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了這個樞密使之後,李清臣感受到了周圍滿滿的惡意,尤其是章惇對他的提防之心,讓他頗感無奈和痛心。他之前眼熱蘇轍的官位,那是因爲蘇轍的官位只要加上一個尚書左僕射,就是實權宰相。地位能和章惇不相上下。

只要李清臣將蘇轍趕出朝堂,他霸佔了蘇轍的官職之後,就可以對宰相之位開始窺視。

至於蔡卞,小字輩,讓他去做樞密使,已經便宜他很多了。

可如今的章惇,已經不是十年前的章惇了,小心眼,處處提防人,甚至動不動就私下猜忌,這讓他幾次謀劃都落空了。

尤其是,皇帝似乎也不支持他,這就尷尬了。

任何朝堂大臣,想要做宰相,沒有皇帝的點頭,這最後一步就是上不去。

想到皇帝可能對他有偏見,李清臣心裡對於想要做宰相的執念也少了不少。尤其是看到還有個曾布虎視眈眈,讓他更不安了。

曾布的家世要比朝堂上其他大佬好很多,兄長曾鞏且不說,他也是曾氏七賢之一,南方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子弟,門生遍佈大宋官場。尤其是曾布的能力和李清臣重疊,不同於章惇這樣的執行派,曾布和李清臣一樣,都曾經是王安石身邊最重要的智囊。

李清臣主導了元豐改制,改變了大宋朝堂上的官職,從而更加有利於變法的推行。

而曾布可是幫王安石制定了市易法,他是屬於變法的制定者之一。

相反,蔡確和章惇這樣的實幹之才,多半是負責具體事物,成爲新法的執行者。

動腦子的,肯定要比動手的強一點,這在讀書人之中更容易獲得共鳴。可惜,兩人都被章惇給壓在身下,對着宰相之位,只能吞口水,做望梅止渴之態。

即便做了樞密使,李清臣的日子也不好過。

他就想不明白了,這個破官有什麼當頭?你們一個個的眼熱?只有做了樞密使,才明白,爲大宋指定戰略有多難。大宋的兵力和軍工自然很強,但問題是,打仗老是先贏後輸,掙來的一點面子,一轉眼就能輸的連底褲都能讓人給扒了。

大宋的軍隊難以指揮,大宋的樞密使更難當。

李清臣對此深有體會,原本,他都有些心灰意冷了。可是忽然間,章惇看不順眼他,曾布也搞小動作,就連蔡京似乎對他有想法,這讓他怒不可言。

老實人,難道就該被欺負不成?

李清臣乾脆就死賴着不走了,這次西北大戰,他可是心驚膽戰了很久,眼瞅着要輸地一敗塗地。雖說和他沒多大的關係,但真要是牽強附會,少不了會有些責難。

可忽然間前線竟然傳來了喜報,這讓他反而不怎麼相信。

不得已,安排樞密院的人手去西北查探消息,要做到萬無一失。萬一這是圈套呢?自己傻乎乎的去給皇帝報喜,然後前線傳來的根本就不是捷報,而是大敗的噩耗呢?

欺君之罪,可不是解釋兩句就能說得清楚的。

李清臣平靜的看了一眼朝堂,尤其對着章惇看了很久。沒做虧心事的章惇也被李清臣陰惻惻的眼神看毛了,揹着身,不去搭理他。反倒是讓李清臣認準了是章惇搞的鬼,當然還有邢恕,這貨竟然投靠了章惇!李清臣覺得邢恕這樣的附炎趨勢的人,不投靠章惇真的不太可能。

李清臣出列,躬身對皇帝趙煦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御史臺污衊朝廷重臣,身爲言官,無憑無據就給朝廷重臣定罪,乃國之奸佞,臣請陛下下此人入大理寺審問。”

對方不過是小嘍囉,李清臣根本就不在乎,他頓了頓,蔑視的看向了邢恕:“刑尚書,你這個侄女婿去大理寺不要緊吧?”

邢恕聽後,臉都綠了。要是按照尋常的朝堂規矩,李清臣應該自辯,可是現在,李清臣根本就不屑自辯,反而針對邢恕,就差指名道姓的質問邢恕:“你這老小子按的什麼心?”

邢恕叫屈道:“陛下,臣冤枉啊!”

趙煦見狀,心裡琢磨起來。李清臣應該不是無的放矢,他如今日子難過,主要是之前西夏進犯,樞密院拿不出有效的辦法。

如今李清臣壞了規矩,越過言官的彈劾,直接朝着仇人捅刀子。

還真別說,效果應該不錯,邢恕當即就急了。

趙煦無奈道:“諸位愛卿,朕登基以來,受西夏欺辱久矣,如今邊軍大勝,乃我朝大幸。如李卿所言,無憑無據,僅憑私心彈劾,難以服衆,何其莽撞也?”

說到這裡,趙煦話鋒一轉,道:“至於邊軍捷報,朕也接到了蘇卿的密報,應該不會有錯。樞密院不報,或另有其因。”

曾布見邢恕瞬間就慫了,只好親自下場:“陛下,既然邊軍大勝,爲何樞密院隱匿消息,是何原因?”

隨後,曾布死死的盯着李清臣,只要李清臣解釋不通,就是他發難的時候。

可是李清臣早有準備,開口道:“戰報中統計數字乃我朝未有之大勝,非謹慎不能對待。其次,戰報之中,西夏精銳鐵鷂子副帥訛其滿被斬殺陣前,鐵鷂子損失一千多人騎。斬殺俘虜西夏士卒兩萬多人,但我京營參戰兵力不超過七千人,如此戰績,臣百思不得其解。不得已,臣昨日已安排樞密院官員去鄜延路覈實。”

大殿上,到處都是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

大宋和西夏交戰五十年,從來就沒有在戰場上殲滅如此多的西夏軍隊過。尤其是鐵鷂子,西夏一旦動用這支精銳出現在戰場,總能無往不利。

鐵鷂子強悍防禦力,強大的平原衝殺能力,就連神臂弓都奈何不了這種鎧甲厚重的重騎兵。

一下子就斬殺一千多,熟悉大宋和西夏戰爭的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要知道,鐵鷂子在西夏一共才三千人。

曾布也不清楚實際情況,只是他在樞密院的眼線,將知道的一知半解告訴了他。

“這不可能吧?”章惇吃驚道。

就連章惇也覺得捷報有問題,鐵鷂子的厲害,他雖然沒有見識過,但聽到的戰績耳朵都有老繭了。怎麼毫無徵兆的就敗了。而且還是京營的老爺兵乾的,這幫人除了會鬧事,沒聽說過會打仗啊!

按照朝堂的規矩,章惇並沒有被皇帝授予‘知兵事’之權。

也就是說,樞密院的事,政事堂無權干涉。

這也是章惇和李清臣之間矛盾的開始。李清臣極力排斥章惇,而章惇心裡實在是癢癢的很,他要是站在朝堂上,對一幫文臣質問:“你們誰比老夫更懂打仗?”

無膽匪類,一個都沒有。

可明明是最懂軍隊作戰的人,卻被排除出了軍略議論之中,這份憋屈,只有章惇自己才知道了。

於是他一肚子的想法只能憋着,甚至在外的宴會之上,章惇經常抱怨,宰相沒有管轄軍隊的權力,是不完整的。

要是平常,章惇開口問,李清臣肯定要懟回去。

不過,這時候,李清臣也很懵圈。鐵鷂子很厲害,大宋和西夏打了五十年,根本就沒有限制鐵鷂子的兵種出現。

按道理,鐵鷂子不會損失如此之大。

可戰報之中,卻真實記錄了鐵鷂子的副統領訛其滿,也應該是進攻鄜延路的西夏大軍的鐵鷂子主將,卻在陣前被斬殺了。

這麼想,都透着古怪。

章惇問:“樞密院指定了作戰陣圖沒有,要是有拿出來,或許可能看出端倪來。”這也是章惇想到的不是辦法的辦法。

畢竟,大宋作戰,很多戰爭的作戰陣圖都是樞密院擬訂的。要是有作戰的陣法圖,章惇覺得憑藉自己國人的軍事才華,應該能夠推斷出一些端倪出來。

可是李清臣卻不屑的冷笑道:“樞密院還沒有給幾千人作戰指定過陣圖,這事我做不出來。再說,樞密院越權指揮,有悖於置將法的推行。”

一句話,李清臣將章惇給懟回去了。

皇帝趙煦也想知道原因,他問:“那李卿有所其他發現沒有?”

李清臣嘆氣道:“臣估計可能是火炮的原因。”

“火炮?”

章惇沒聽說過,回頭看向工部尚書,對方無奈搖搖頭:“工部沒有督造過火炮這樣的武器。”

“那麼這是從哪兒冒出來的?”章惇快瘋了,這份捷報是認真的嗎?爲什麼這麼重要的細節都沒有說?

皇帝趙煦想了想,卻表示肯定道:“蘇卿的密報之中也談到過火炮,戰前在膚施督造了上百門,被京營帶着去了戰場。主將程知節……可能知人善用,將這種從未出現的武器發揮出了巨大的戰果。”

“程知節能力不足,空有一腔熱情,不足以成事。”章惇目空一切的怪癖,對看不上的人是百般奚落,程知節這樣的廢物,怎麼可能入他的眼。

要是平常,劉葆晟這位太師也就是來朝堂上裝裝樣子而已,但是章惇一開口就將他女婿當成了廢物,這讓他怎麼能忍得住。劉葆晟氣憤地開口道:“陛下,我女婿爲大宋立過功,爲大宋流過血,忠心報國,卻讓章相構陷成庸才。試問,庸才能在西北力王狂瀾,擊敗西夏大軍?”

章惇冷哼道:“是否是你女婿的功勞,還兩說呢!”

可劉葆晟篤定的很,不是老二,就是老五。李逵可是和程知節在一起,沒道理讓外人得了便宜。

就連蘇轍都沒有對火炮上心,因爲在他看來,士氣,纔是軍隊戰勝敵人的最大法寶。武器都是次要的,即便像是神臂弓,在野戰之中能夠發揮的效果也有限。神臂弓這樣的武器,只有在守城之戰之中,纔會發揮巨大的效果。

“沒聽說過!”

“我也沒聽說過。”

不得已,李清臣看向了正在打瞌睡的蘇頌。

“老相公!”

“蘇卿!”

……

蘇頌費力的睜開眼,看了一眼李清臣,感謝道:“邦直,退朝了嗎?”

說完打着哈欠抱歉道:“年紀大了,精力大不如前。”

“老相公,我想問火炮這種武器你聽說過嗎?”李清臣對蘇頌也是滿是無奈,這位上朝就是裝樣子,而且後臺是皇帝。有皇帝護着他,誰也奈何不了他。

蘇頌眨巴了一陣眼皮子,恍然道:“好像李逵這小子說過一嘴,具體是什麼,老夫忘記了。”

李逵?

怎麼又是李逵?

邢恕聽到蘇頌提起李逵,心頭沒來由的一跳,李逵大鬧向太后壽宴,不僅沒有得到好處,反而被貶謫出京。所有的好處都讓他邢恕得了,有道是理虧才心虛,他也沒打算將得到的好處給李逵分潤一些。因爲心虛,讓他不得不忌憚起來李逵這個官場新人。

聽到蘇頌說起李逵,總覺得事情變得不簡單起來。

反倒是李清臣見邢恕的樣子,心中大快人心,玩笑道:“如果火炮真能剋制鐵鷂子,稱其爲大宋護國神器也不爲過。”

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239章 家醜不可外揚第688章 大宋失節文臣第一人第755章 李逵不見了!第503章 二老爺升堂第004章 志向遠大第244章 官官相護第287章 舊識第263章 老夫會照應你們的第423章 紹聖第一人第652章 大科學家李逵第652章 大科學家李逵第794章 遼帝崩,要隨禮嗎?第780章 一個戰爭販子的誕生第554章 金玉良言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390章 議親第134章 大宋商業鄙視鏈第229章 靈魂歌手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629章 難辦的鐵券丹書第381章 要發達的太史局第443章 逼人送死第477章 誤傷隊友第412章 離京的理由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130章 反省第274章 西貝貨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479章 死穴第326章 益智玩具第150章 活出罐子般的氣質第142章 幫手第115章 暴露了學渣屬性第814章 算他倒黴第177章 喊爹都沒用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第011章 藥方的秘密第283章 小爺和你拼了第016章 欺人太甚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533章 抱上了弟子的大腿第737章 你爹有的是錢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421章 攻陷刑部大牢第153章 先下手爲強!第200章 李雲VS沒遮攔第448章 大救星!第328章 差點名滿天下第500章 皇城之內皆朋友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250章 這就是個傻子第686章 李逵,你的事犯了!(求訂閱)第713章 從此節操是路人第431章 魔王出淵第150章 活出罐子般的氣質第043章 生意紅火第544章 黑旋風第272章 爲何你如此優秀?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469章 進階名將之列第214章 欽差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記上了第369章 師師是個品牌第438章 陰險第496章 重金求子第085章 天寶膳珍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132章 你的錚錚鐵骨呢?第136章 死局第390章 議親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038章 送錢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777章 上當了第799章 中間商賺差價第574章 書生的奮鬥第685章 小人得志第268章 落難公子第572章 請命第672章 狂的資本第377章 差點兒子上萬第024章 大老爺抓現行第685章 小人得志第293章 黑三郎第333章 東京小霸王第148章 英雄膽第020章 李捕頭第228章 詩言志第447章 撈一把就走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08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646章 狗頭軍師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第185章 豪門底蘊第283章 小爺和你拼了第094章 大鬧臨沂城(2)第504章 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