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藍田呂氏

藍田縣。

呂氏大院。

呂大防獨自坐在庭院之中,已經快入秋,西北這段時間晴空萬里,天高雲清,置身於天地之間,彷彿讓人心靈得到了滌盪般清爽。

但前執政大臣呂大防卻並沒有這種感覺。自從年後護送宣仁太后的靈柩出殯之後,他就離開了朝堂,回到老家。彷彿所有人都忘記了這位曾經的左相。任期在藍田老家自身自滅,但呂大防知道有些事情是躲不過去的,貶謫的聖旨一天不來,他的心就要懸着一天。

呂大防雖說是前宰相,還是宣仁太后的護靈大臣,觀文殿大學士,在變法派進入朝堂的第一天,他就知道他們這些老臣子就要給章惇他們騰地方了。可人總有僥倖的心裡,呂大防也希望皇帝能夠照顧一下他們這些老臣的臉面,給予優待。

在西北,保守派的大旗範純粹被貶謫之後,他就不報希望了。

範純粹的兄弟範純仁還在京城,都保不住自家人,而且呂大防的人緣可比不上範純仁,貶謫是遲早的事。

隨着一個個老臣子被髮配,他也知道下一個或許就是他了。

之前用藉口拖延了一段時間,但如今皇帝身邊的親信郝隨來到了陝西,呂大防篤定,郝隨一定帶着皇帝給他的聖旨。

可他堂堂大學士,坐在老家庭院裡發呆做鹹魚,也不是個事。

真要是被所有人都忘了,對呂大防來說,比貶謫更加可怕。因爲貶謫就算是短時間內倒黴,總有回到朝堂的機會。可要是被忘了,說明自己幾十年仕途一無是處。

正在東想西想的時候,兒子呂景山匆匆走來,即便是行色匆匆,呂景山還是走出了一種韻律感,看似行雲流水不拖沓的爽利。

藍田呂家,雖然比不上萊州呂氏,但在西北,那是一等一的豪門。

家族子弟經過幾代官宦門庭的薰陶,舉手投足之間都是貴公子的氣度和幹練。呂景山是他器重的兒子,同時也是跟隨在身邊的兒子。大宋的官僚,特別是高官,都喜歡將兒子帶在身邊聽用,而不是信任的奴僕。或許這和大宋的奴契有關,但說起來,世上還有誰能比兒子更值得信任?

“父親,天使來了!”

呂景山躬身站在呂大防身側的位置,纔開口,語氣平緩不帶有一絲的慌亂。不知道的還以爲呂大防如今還是宰相呢?

呂大防擡頭看看天空,似乎被庭院給限制住了,天是方的,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心情頓時低落起來:“人之秋,傷其神!”

“開中門,迎接天使。”

“父親,難道您真的不想去京城找蘇叔父商量一下嗎?或許到時候您的事還有轉機。”

呂景山的話不無道理,蘇轍很神奇的竟然還在副相的官位上,雖說情況很不妙,但恐怕更不妙的是章惇、蔡卞、李清臣等人,蘇轍可是他們的眼中釘,整天在跟前晃盪,這種心情可想而知,也不會順暢。只要呂大防運氣好一點,說不定也能留下來,到時候朝堂上就不是一個蘇轍了,而是元祐兩大顧命大臣和變法派這些亂臣賊子較量。

加上一個老態龍鍾的蘇頌,還有一個到處做好人的範純仁,或許局面還能挽回。

可呂大防卻搖頭道:“老夫不做徒勞之功,你蘇叔父也是自身難保。從官家招李清臣等人進京,我們這些老臣子就要靠邊站了。這時候衝上去,只能會讓官家更加的爲難,甚至認爲故意針對他,從而惹怒官家。老夫能力低微,但不做那礙眼之人。”

不得不說,西北人的豪爽在呂大防身上展露無遺,他不做附庸之人,不做違背心願之事,這兩件事他都不願妥協,只能和章惇等人針鋒相對。

廷議不可怕,再說了,章惇真要想廷議的話,會輸的很慘的。

嘴炮,變法派不是個。王安石、蔡確,還有章惇的戰績都是一敗塗地。可問題是,皇帝根本就不開廷議,他們就沒有任何機會。

如今皇帝的態度,已經明目張膽的要鼎力支持變法派,除非呂大防轉而投向變法派,但真要是這麼做了,他連自己都會看不起。

藍田呂氏,迎接天使。

這樣的事在以前,呂氏每年都會遇到一兩次。不外乎是賜封呂氏先人,聖主的恩賜之類的榮耀。但這一次卻完全不一樣了,整個呂氏都籠罩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

呂大防的身份,自然要端着一些,他沒有特別熱情,但也不會讓人挑出錯來。

“郝隨,如今你該高升了吧?”

郝隨堆砌起來的笑容凝固了起來,哪壺不開提哪壺,他是高升了,然後被官家一腳踢到了西北。這樣的經歷,對於宦官來說,等於是被灰溜溜的趕出宮一樣。宦官也分內廷和外廷,內廷自然是跟着皇帝和主子們住在皇宮京城,雖然撈油水的機會不多,但享受恩寵的機會多,地位也要比外廷的尊貴許多。

外廷就倒黴了,大宋各地都有,什麼礦監,稅監,監軍之類的很多。

即便是同樣級別的宦官,外廷的宦官總要逢年過節拿出一筆孝敬來給內廷宦官,以求拉攏關係。就能知道內外廷的區別了。

郝隨從原先拿孝敬的惡霸,變成給孝敬的百姓,說多了,眼淚都能讓他掉出來。尤其是出京之後,還遇到個不靠譜的李逵,這廝還愣是要奪權。

要是換個監軍,根本就不可能。

可李逵不一樣,這貨是文官,在皇帝面前的牌面比他大。要說勞苦功高,自然是郝隨佔優,但問題是李逵是皇帝的便宜連襟,賢妃的枕頭風瞭解一下。硬懟李逵不僅懟不過,還可能在皇帝面前失分,得不償失,氣地郝隨要吐血,卻對李逵一點辦法都沒有。

想起自己的種種不順,原本還神氣活現的天使郝隨,突然間背也駝了,膝蓋也酸了,整個人都喪氣的不行。

郝隨苦笑道:“呂大人,你老就別笑話我了。我被陛下安排來了西北,以後還需要呂大人照應一二。”

“老夫已經被髮配安陸的人了,怎麼還敢說照應郝公公?只是,郝公公在宮裡好好的,爲何回來西北,難道又要開戰了?”

呂大防並不反對戰爭,在這方面他不比司馬光堅定。主要是司馬光對戰爭一竅不通,而他當時已經是宰相了,真要是爆發了戰爭,他這個宰相必然統籌全局,打敗仗的概率極大,且還可能丟失國土。還不如議和,至少也能給大宋一個緩和期。

加上呂大防是西北京兆人,藍田也是京兆轄縣,戰爭對呂大防來說並不遙遠。

雖說任何一個異族都沒有威脅過京兆這個西北腹地的中心,但從小就耳濡目染,對戰爭並不會懼怕。

郝隨愁苦道:“即便大宋不想打,恐怕也難了。如今西夏南下的態度非常堅決。顯然是不滿足於歲幣和邊界的劃定。相公們決議開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呂大防愣了愣,卻搖頭道:“不僅僅是這個原因吧?”

打西夏將範純粹和章楶都調走了,還怎麼打?呂惠卿雖說執政經驗豐富,插刀果斷,但也只能是政治手腕高超而已,真要是讓他指揮整個西北北三路的作戰,恐怕後果難料。可呂大防畢竟是做過宰相的人,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原因,長嘆道:“章子厚好大的心思啊!”

“呂大人想到了什麼?”

“河湟,除了這個地方,誰還關心西夏。相比西夏,河湟更加適合大宋作爲養馬地,之前失去河湟,對於大宋來說確實損失很大。君實也沒有想到,青塘人就變在大宋表現出善意之後,去根本就不理會,也是扼腕嘆息不已。打河湟不容易,西夏要是沒有被打趴下,大宋就無力平定河湟,甚至會腹背受敵。打河湟,必先打西夏,這是無法避免的局面。”呂大防的執政並非沒有遺憾,而是有遺憾做不到。

保守派的執政錯誤肯定有很多,主要是在國家戰略上的失策,至於說執政,其實保守派的作爲要比變法派更好一些。

大宋的冗官主要是恩蔭太容易。四品文官,三品武官,都能每年恩蔭一個子弟;六品文官,五品武官,可以每三年恩蔭一個子弟。朝堂上四品以上的文官數百人,武將也不少於這個數字,加上低品級的官員每三年一次的恩蔭,這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

但實際上,大部分文官並不喜歡恩蔭子弟。進士出身的,豪門大族,都盯緊了子弟的讀書,進士出身纔是王道。恩蔭是做不了大官的,只能是小官,這對於官宦子弟的吸引力並不大。子孫恩蔭有可能,但是恩蔭的官,只能越來越小,最後三代之後徹底失去。

所以,冗官只是底層官員多而已,對於大宋來說,這些官員並不會動搖根基。

軍隊變革,更是個巨坑,章惇即便性格執拗,也比不上當年的王安石,連王安石都辦不到,章惇有可能做到嗎?

所以說,大宋這艘大船隻能修補,不能重造,變法派想簡單了。

從呂大防這裡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這讓郝隨的心情很不妙。打完了西夏還要打青塘吐蕃,他的命怎麼那麼苦啊!

郝隨來見呂大防還有一個目的,找呂大防要補給。

聽完郝隨的訴苦之後,呂大防目瞪口呆,堂堂西北軍的監軍,竟然被一個九品芝麻官給奪權了,這也能信?

“李人傑,這個人似乎老夫有點印象。”

呂大防還真對李逵有點記憶,蘇軾喜歡寫信,經常給有的沒有的朋友寫信,寫多了,別人對蘇軾平日裡的生活了如指掌,即便好幾年沒遇到的朋友,也能說出蘇軾的近況。當然蘇軾還喜歡送禮,買他喜歡的大棗送人,還有他一直代言沒有成功過的人蔘。

反正,朋友隔三差五就能收到來自蘇軾的問候,還有補品。

郝隨心底肯定是怨李逵的,這時候也沒有好臉色,雙手撐着食案氣憤道:“他是蘇學士的徒孫,賢妃的妹夫,當朝太師的佳婿……”

還有一個沒說,就是皇帝的連襟。

呂大防這才恍然,原來郝隨不是被奪權,而是來巴結李逵的。至於李逵倒黴,呂大防倒是知道一些,他也和蘇轍通信,自然知道向太后今後的日子不好過。不過,呂大防並不在意李逵的關係是否過硬,而是對李逵的才能非常感興趣。蘇軾寫信喜歡吹噓,大部分的時候牛皮都吹爆了,李逵也曾經是蘇軾吹噓的一個樂子,不過很久沒見蘇軾在心中吹噓李逵的才華。

這讓呂大防很是好奇。

這個問題對於郝隨不難回答,他想了想:“人傑人如其名,這個字還是章相給起的,這次甲戌年大比,他是進士及第殿試第三名,讀書人的事咱家不懂,想必呂大人是知道的。而且李逵此人勇猛非常人能比,尋常武將在他手裡恐怕難以招架。”

“會不會是陛下也看中了李人傑的文武,想要讓他在西北主政?”呂大防突然問。

郝隨吃驚的愣住了,他還這沒有朝這地方想過,可讓呂大防一提醒,還真有可能。李逵雖然能立功,但這傢伙立功和惹禍是放在一起的,官家這次得償所願是李逵的功勞,但是向太后被氣病,也是不爭的事實。

郝隨摸着光滑且鬆軟的下巴,頷首道:“有可能。但他如今不過是縣尉,主政西北,不太可能吧?”

“收服河湟也不是一兩年能做到的,誰料得到呢?不過補給老夫可以辦,只要郝公公指名要幾個府庫的庫藏,京兆尹就是不想給,也由不得他了!”

想到以後好和李逵共事,郝隨的心情無疑很糟糕。

“咱家謝過呂大人!”

“分內事,還請不要客氣。”

……

郝隨還真在京兆找到了不少好東西,比如說火藥就有很多,還有各種僅在西北纔有的特殊武器。比如說突火槍。就等着李逵帶着人馬回來,好給李逵邀功。

左等右等,半個多月之後,還是不見李逵的消息。這讓郝隨每日都在焦慮之中度過。

這日,藍田縣令陳艾慌里慌張的來到呂家大宅,拜見了呂大防之後,驚慌失措道:“不好了,呂大人,有潰兵進入藍田境內,直逼我藍田縣城。”

“怎麼可能?”

藍田可是在西北腹地,甭管是羌人、党項人、還是吐蕃人,都沒有打過來過。可是潰兵出現,說明什麼,這些異族已經進入了大宋腹地。

大宋的邊塞堡壘林立,而且還有堅壁清野的政策之下,這些年百姓被異族擄掠已經不多了。

可西北腹地的藍田就不一樣了,百姓不少都住在城外,更本擋不住異族的鐵蹄。

呂大防也不在乎他是否是藍田的官員了,直接下令道:“關城門,準備迎敵!景山,聚集我呂氏子弟,聽候陳縣令調用。”

第741章 心態崩了第115章 暴露了學渣屬性第167章 不是打劫第314章 蘇門敗類第751章 連自己人都坑第749章 收復涿州第290章 賊窩第290章 賊窩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657章 低調有內涵第333章 東京小霸王第651章 腦子被門板夾了第462章 折損大將高俅第057章 銀樣鑞槍頭第544章 黑旋風第392章 晃眼已成龐然大物第090章 皇城司第656章 缺個得力的幫手第241章 師伯的死亡之瞪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698章 理學的覆滅第330章 爺也是有脾氣的人第285章 掃地出門第452章 出城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555章 遼國出手了第663章 李逵式籌錢第612章 一半是雲,一半是雨第815章 轟開一片新天地第593章 旋風斬第031章 土豪第341章 殺豬局第701章 割智商稅第634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773章 欺負朕老眼昏花?第132章 你的錚錚鐵骨呢?第013章 大老虎來了第088章 宮中來人第220章 手段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576章 老陰貨第115章 暴露了學渣屬性第796章 不辦人事第262章 解氏雙雄第258章 孽緣第237章 近鄉情怯第737章 你爹有的是錢第549章 硬不硬?第492章 土匪式反駁第651章 腦子被門板夾了第243章 要丟人了第637章 興龍節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第644章 回不去了第656章 缺個得力的幫手第702章 琉璃大竊案第001章 李二第627章 佛爺信,我也不信第728章 妖道該死第005章 不入流的押司老爺第027章 給穿越者丟人了第674章 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第135章 義倉第278章 進獻秘方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405章 該來的還是回來第077章 仙子夢第413章 密謀第300章 風頭被搶事件第525章 都是野心家第321章 惜敗第794章 遼帝崩,要隨禮嗎?第777章 上當了第605章 中興之像第598章 賣軍功第297章 急行第540章 兵符第593章 旋風斬第191章 高老爺,冷靜!第703章 拉他下水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518章 又冒出個禍害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第201章 暴起第199章 應戰第421章 攻陷刑部大牢第761章 突如其來的心心相惜第487章 暖心人第144章 史文恭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543章 賊叛軍第037章 糖炒栗子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232章 兩年之期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763章 文化霸凌第202章 天殺星第042章 抽他第333章 東京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