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

說起帝王術。

一般會分爲兩個流派:法家和儒家。

爲什麼沒有道家的黃老之術呢?

畢竟三代無爲之治,卻成了後世無數帝王嚮往的天國。可降三代以後,無爲之治的本質其實是仁政。朝廷不胡亂頒佈法令,使百姓不會因爲法令變動而遭殃。

再說,黃老之術管理王朝實施起來非常困難,朝堂上無慾無求,對外沒有擴張的需求和膽量,對內矛盾沒有激發出來。這樣的王朝環境不是說沒有,但很少見。

而法家和儒家就不一樣了。

法家的出現,直接結束了春秋戰國中原分封的一片散沙狀態。戰果之後,各諸侯國都開始變法,魏國、秦國、楚國、趙國、齊國,都沒能避免。但最終,法律最爲嚴苛的秦國脫穎而出,建立了華夏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國。

而且法家的思想不僅僅從戰國興盛,其實一直延續到漢朝都有法家治國的思想。尤其是在西漢,法家和儒家爭鬥不休的局面下,大漢王朝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還是偏向了法家一點。甚至在隋唐時期,法家還是有很多的擁躉。

畢竟,酷吏這種任何官員都痛恨的壞種,在唐朝還非常興盛。而酷吏,其實就是法家的一個旁枝。

從武帝時期,公孫弘推薦了同門董仲舒,而董仲舒提出了‘君權天授’這個概念之後,漢武帝才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這僅僅是確定了儒家的學術地位,並沒有將其他諸子百家的東西都扔掉。

帝王術。

或許也就是從那個時期才傳下來的傳說。

可對於皇帝來說,這種邪說,肯定是不能容忍的存在。

趙煦在看到《帝王術》這三個字封皮的書之後,目光中就流露出冷冽的寒光,站在邊上的郝隨忍不住了打了個寒戰,他發現了皇帝的異樣,轉而心頭幸災樂禍起來:“老賊,死到臨頭了,咱家看你怎麼活下來。”

趙家的皇帝平日裡算是架子最小的皇帝,趙煦也是如此。

可是當他看到《帝王術》這本書,而且這本書流落在民間的那一刻,心頭的怒火是難以平息得了的。

趙煦凝視着封面,突然擡起頭對三叔公道:“我能看看嗎?”

“拿去看吧?也不值錢。”

三叔公很大方的將他的心肝寶貝往趙煦面前一推,隨意的說到。這話在理,他老人家也捨不得花大價錢去買一本根本就看不懂的書。

原因嘛?

三叔公這輩子都不會給人說,他原來以爲這本是皇曆來着。幾年前,他還不怎麼識字,認識的字也有限,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他正好在趕集。對方要價很便宜,就當皇曆賣給他了。回去之後,就偷偷摸摸的拿給李逵看過,然後被李逵一通嘲諷,說:“三爺爺,您老又被騙了。”

三叔公心裡頭那個生氣啊!

什麼叫‘又’,他多精明的一個人,就因爲認識的字少,就活該被騙嗎?

後來不信邪的三叔公決定廢物利用,那時候李氏開始發達了,搬到了縣城邊上的莊子裡。再後來,顏夫子來族裡的族學當先生,顏鬆過了一段時間也來了。

有了顏鬆給他讀書,講解,他才明白了這本書的所寫的內容,浩瀚如同星河,無邊無際。

說到錢,真不值錢,就賣一吊。

算起來,也就是六七十文。大宋的書籍以精美著稱,京城知名的書局出的書籍,動輒幾貫一本。還有一種就是文人自己找刻書匠人,印製之後送人。早年蘇軾就很熱衷這種事,他經常沒錢,也和他過段時間就要自費出本小集子詩詞,親戚朋友都送一遍有關。後來,實在太窮了,蘇軾也沒有了這個愛好。

趙煦雖然和好奇,但沒有開口問,這書的價值。在他看來,書的價格並不重要,內容纔是他最爲關心的地方。但是郝隨這個宦官不一樣,宮裡頭的宦官都是從窮苦人家出來的,對錢特別敏感。尖尖的喉嚨陰陽怪氣的對三叔公問道:“這不值錢的書,多少錢買來的?”

“一吊錢。”

三叔公坦然道。三叔公這個人坦蕩的時候,啥話都不避諱。

“一吊錢?哈哈,這等貨色,您老也能當寶貝?”郝隨嘲諷道。

三叔公不爲所動,郝隨碎嘴子和他過不去,有的是他的主人去管教他。郝隨的主子還在邊上呢?就看趙煦的心思。趙煦出宮之後,化名黃傭,但都一樣。可趙煦的心思都在書上頭,根本就沒有發現宦官郝隨竟然和三叔公有爭寵的心思。反倒是三叔公不鹹不淡道:“書的好壞並不在其價格,而在書中的韜略,你可懂?”

問宦官,韜略,郝隨能說什麼?

要說治水,郝隨還能說說。大宋的官員也好,宦官也罷,做官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學習過治水的辦法。說是上過治水補習班也不爲過,這是辦法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他只能暗暗咬牙,把心頭的不甘放在肚子裡。

此時的趙煦,心思都被這本《帝王術》吸引住了,他小心翼翼的翻開之後,一股子劣質紙張的腐臭味,撲面而來。趙煦忍着心頭的不適,打起精神看起來。細看之下,大失所望。

亂七八糟的內容,似乎什麼都有一些。

《鬼谷子》中的內容《持樞》、《中經》,《荀子》中的內容,《君道》、《臣道》……但看着看着,趙煦彷彿看到了一點門道,這書大部分講的是人心。

如何揣摩,如何控制,最後就是駕馭權術。

雖然篇幅打亂了,文字也雜亂無序,內容也破有錯處,還能看出這書似乎是用書局廢棄的雕版印出來的,有些字都模糊了,顯然是無良奸商,用別人家丟棄的雕版,拼湊出來的一部書。說是《帝王術》,還不如說是大雜燴。

合上書本,趙煦再次看到封面,低聲自言自語道:“這圖似乎哪兒見過。”

郝隨定睛一瞧,頗有成就感的興奮道:“是竈王爺。”

隨即指着三叔公嘲諷道:“你把竈王爺當皇帝,還不是老眼昏花?”

三叔公面對指責,輕笑道:“管他是誰,管用就好。老夫用這本書中的才學,學到了別人沒有的本事,這本書就是《帝王術》,能解決世間萬物之困,有何不可?”

郝隨覺得三叔公是強詞奪理。

可趙煦畢竟不一樣,他從小都是被一羣學富五車的老師圍着灌輸各種各樣的道理,當然帝王術也不會欠缺。但誰讓給趙煦上課的首席崇政殿說書是程顥老爺子,自然要將儒教的仁義版帝王術一股腦塞到皇帝的腦子裡。

仁者無敵啦!

義之所向啦!

都是趙煦需要學習的重點。反而對於權謀之類的涉及少了一些,程顥甚至違心的告訴趙煦,《鬼谷子》是天下第一邪書。

做學生的,老師越是制止,他就越要試一試。

《鬼谷子》趙煦也看過,但沒有深入細讀過。好在他能認出三叔公寶書中不少都是鬼谷子的內容。但他也不覺得這本書有那麼神。猶豫再三,趙煦決定考一考三叔公,問:“前輩所言,一切困紓皆有所解,可否出個問題,讓前輩解答。”

“當然。”

百丈村李家人什麼時候害怕過?三叔公也不虛。

趙煦問:“既然此書是《帝王術》,那麼小子的問題就很簡單,可否以此書評判帝王過失。”

“有何不可?”三叔公忽然有點心虛起來,帝王他知道的也不多,但願趙煦能問個他聽說過的,這樣也不至於露出馬腳。

趙煦問:“漢武帝是否是一個成功的帝王?”

“漢武帝?”

完嘍!這皇帝他老人家沒有聽說過。三叔公心中哀嘆不已。但他沒有聽說過,卻有辦法現場補救,不動聲色的努嘴對顏鬆道:“顏鬆,給諸位說說漢武帝其人,我怕大家沒聽過。”

對於這個皇帝,在場的似乎就三叔公沒有聽說過。畢竟他的識字水平最差。但恰巧,皇帝很不喜歡漢武帝,連不學無術的郝隨也聽說了一些漢武帝的劣跡,比如說與民爭利,苛捐雜稅,窮兵黷武,朝堂兵變……怎麼聽不像是個明君的樣子。

可顏鬆作爲讀書人,對於漢武帝是非常熟悉的。

畢竟,這位皇帝確立了儒家學說的統治地位。

顏鬆不偏不倚說着漢武帝的過往,有功績,也有過,分析的頗爲妥當。三叔公這才聽明白了,原來中原還有如此厲害的皇帝。

百丈村的漢子,從骨子裡都是武人,胸膛裡流淌着好戰的熱血。就漢武帝一句: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就足以讓三叔公神往傾慕不已。

“明君,千古一帝。”三叔公沒等顏鬆說完,就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但這個評價卻讓趙煦非常失望,站在他的立場上,大宋的皇帝是不可能去評判的,只能用其他朝代。,明明是皇帝界的招牌之一的漢武帝,爲何讓趙煦如此厭惡?主要是宣仁太后,還有保守派的重臣們都認爲,大宋比不上漢朝的戰爭優勢,一旦將皇帝培養成一個好戰的皇帝,大宋就危險了。

這才長此以往被灌輸漢武帝昏君的說詞。

一句話說一遍,或許聽的人不在意。

但是天天說呢?

趙煦還能不在意這句話所隱藏的真正意義嗎?

厭惡的情緒在心中醞釀,趙煦冷笑道:“在我看來,此乃暴君。”

“暴君?”

三叔公睜開雙目盯着趙煦,隨後搖頭道:“小子,你太年輕了。皇帝和百姓不一樣,他要做到是實現自己的帝王意志。我問你,漢武帝的帝王意志實現了嗎?武帝之後,還有邊患危險嗎?”

“唉!”皇帝傻眼了,似乎沒有。

三叔公追問:“漢武帝他失去了對朝堂的控制了嗎?”

肯定沒有啊!這位對權力的控制,在歷代帝王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第三,打仗擴土五千裡,算昏君嗎?”

“再則,你是否要問,他修仙是否就是昏聵?”三叔公似乎將話題帶入了自己的節奏,說話情緒激昂起來。

趙煦傻傻點頭。

三叔公冷笑道:“在老夫看來,這纔是一個帝王的最高境界。皇帝要是能讓臣子猜出心思,那麼這個皇帝即便不是傀儡也差不多了。漢武帝修仙,多麼虛無縹緲呀!反正也沒聽說真的有人能修仙成功過。但他這麼做,卻是一個上位者保持神秘最好的辦法,別人不修仙,琢磨不透他。修仙了,更琢磨不透他!”

……

三叔公說高興了,趙煦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兩日後,高俅在朱雀門早早的等着李逵,遠遠看到李逵騎着馬,就迎了上來。見面第一件事,就是對李逵哭訴:“人傑,你去管管你家三爺爺吧?他老人家太能吹了,陛下都有拜師的打算了。”

李逵傻眼道:“我家三爺爺?做帝師?”隨後坐在馬鞍上,瞥了一眼高俅道:“你沒燒糊塗吧?”

第670章 替父出征第768章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289章 將功折罪第199章 應戰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206章 先搶一波再說!第413章 密謀第689章 還有沒有王法?第011章 藥方的秘密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733章 妖孽附體第309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72章 爲何你如此優秀?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200章 李雲VS沒遮攔第133章 讓你小子不學好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292章 射手的苦惱第035章 天下第一的兇名第469章 進階名將之列第095章 大鬧臨沂城(3)第451章 和尚、屠夫和莽漢第484章 談崩了無題第811章 將是兵之膽第605章 中興之像第197章 攻城第809章 貞節牌坊第533章 抱上了弟子的大腿第647章 問話都事堂第330章 爺也是有脾氣的人第376章 誰還沒點黑歷史?第024章 大老爺抓現行第181章 神捕李逵第603章 打出來的纔是實力第684章 元長,你辦事我放心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482章 挖自己人牆角第343章 被逼婚了第149章 千難萬難第247章 李逵的科舉後援團第323章 李全的轉機第425章 藍田呂氏第546章 黑水軍歸順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第530章 強勢的大國師第090章 皇城司第243章 要丟人了第3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9章 看不起人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來!第553章 送太后,上路!第098章 大鬧臨沂城(6)第289章 將功折罪第595章 絞殺第113章 因爲窮第241章 師伯的死亡之瞪第430章 誤入戰場第596章 不信邪第118章 訓徒弟第384章 殺生成仁第319章 人老成精第651章 腦子被門板夾了第524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327章 保康門賭王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273章 範老挖坑第353章 榜下滯銷貨第764章 差點翻車的苦肉計第369章 師師是個品牌第597章 太隨便了吧?第659章 王舜臣第177章 喊爹都沒用第256章 差點成神第352章 寶藏男孩第557章 心繫大宋第106章 找代言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187章 還是太年輕第600章 耿直老種第278章 進獻秘方第537章 投名狀第489章 致命的缺陷第226章 欺負小孩算什麼本事?第707章 兩員虎將第723章 惹禍的千里眼第506章 小心眼的探花郎第534章 自帶光環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來!第374章 這是爺們該乾的事?第603章 打出來的纔是實力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022章 大放厥詞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779章 沒錢了!第514章 佛靠金裝第627章 佛爺信,我也不信第512章 太后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