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

“人沒病!”

安鍾陽差點脫口而出,健壯如牛的身體,要說有病,這是侮辱他的職業。他雖說是太醫署內不受待見的邊緣人,但也有太醫的名頭在,有病沒病還能看不出來嗎?

可……一萬貫啊!

一萬貫!

這錢要是在自己眼前溜了,自己下半生非哭死,不用下半生,出門就該哭暈在大街上。

可是昨天自己還答應了王進,不能見財起意,故意隱瞞。才一晚上就變卦,自己的人品也太經不起考驗了。

朱家橋瓦子、仙洞橋的嬌娘豈不是要和自己無緣?

安鍾陽臉上強作鎮靜,甚至爲了掩蓋內心的焦慮,故意緊鎖眉頭,做出一副很難辦的樣子。這讓王進和周侗緊張起來了。李逵不緊張,李全的狀況最差也就是個智力低下的傻子,也不算太傻,沒耽擱他娶媳婦生兒子,相比三餐不繼的底層百姓,已經幸福到天上了。

畢竟,他如今也混上了頓頓吃肉的好日子。

周侗緊張地問道:“安老弟,可有疑難?”

安鍾陽搖了搖頭,隨即又長嘆了一口氣,繼續診脈。他能說什麼?武人別看被文人鄙夷,但能在御拳館裡當教頭的武人,能是易於之輩?

不說別的,就說普通的草藥藥理,他們都能看出些門道來。

可是醫者看病,不出藥方,誰相信他真能將病人治好?更何況周侗身後還站着個李逵,這人面黑,恐怕不太好相處。尤其是李逵一言不吭就能拿出一萬貫來作爲診金,要是出了岔子,他安氏父子要有血光之災。

別以爲,大宋的京城防範嚴密,駐軍衙門星羅棋佈,將東京城塞的滿滿當當。可要說治安,開封府的治安可能是大宋最差的一個府。

沒辦法,十幾萬沒仗可打,平日裡連操練都能敷衍的漢子,加上街頭到處無所事事的無賴子幫閒,這城內治安好纔怪了。

也就是內城,皇城,還有內城邊上的幾片區域,治安纔好一些。

咕咚。

安鍾陽用力的吞嚥下一口口水,琢磨着該從什麼方面介入,既要把病人的病症說的很難辦,同時也不能引起李逵的戒心。這可難死了安鍾陽。

王進看安鍾陽的樣子,真擔心這廝會做出沒品的事,自己可是中人,安鍾陽父子要是沒治好人,騙了錢拍拍屁股回老家,自己御拳館的差事做的好好的,總不能走吧?

有道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到頭來,自己卻要承受李逵的怒火。

不對,應該再加上一個周侗。周侗認下了李逵做師弟,那麼對他來說,真要是安鍾陽騙了李逵,王進很可能要承受李逵和周侗兩人的怒火。不用故意使絆子,就是天天找他比武,他都會被虐死在御拳館內啊!

比武誤殺,在地方上都不會太大的重責,最多也就是發配三千里。

而在御拳館,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豈不是要讓爺們給這對沒品的父子背鍋至死?想到這裡,王進嚇出了一身冷汗,拉着安鍾陽道:“安老弟,這病要是能治,你說句話。要是不能治,你也說句話。莫要故弄玄虛。”

安鍾陽正想對策呢?

沒來由的被王進給打斷,氣地冷哼道:“聒噪!剛有點眉目,被爾打斷了。王兄,你這是來請我治病的?還是來給我添堵的?”

隨後,他又搖頭晃腦的自言自語起來:“不對,不對勁,太不對勁了!”

這話已經不是醫者診斷時候說的話,有點像是仙洞橋附近擺攤算命的江湖騙子誆錢的手段。要不是這時候動手,可能讓周侗不快,王進恨不得一巴掌掀翻這害人的安鍾陽。

心裡一陣叫苦不已,想着萬一……真要是有了萬一……爺們恐怕也要跑路!

不去別處,就去你江寧老家守着你,你要是不來就罷了,要是來了,爺們非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王進也是發狠了。

可是安鍾陽卻搖頭晃腦的繼續表演,其實他更想讓自己的兒子來診斷一下。在外,兒子安道全太年輕,醫者又是個混資歷的行當,嘴上沒毛,說話都不帶響的沒底氣。再說了,兒子上陣,豈不是說老子沒本事?只有安鍾陽自己清楚,兒子的醫術已經在自己之上了。

自己要是沒看出癥結的病症,兒子上手要是再看不出來,他們父子就該乘興而掃興而歸了。但要是自己看不出來的病症,兒子要是能看出端倪來,這錢就算是站着掙着了。

一萬貫,就算是死,也不甘心吶?

可繼續拖延下去,要露相,安鍾陽心裡也着急。

診斷之法:望聞問切。

望,肯定沒問題,李全看着目光清澈,但身體哪裡像是有病的樣子?目光紅潤,體態健壯,甚至行動也自如。

聞,是聽氣息。李全的氣息悠長且有力,牛病了,這人也沒病。

切,他都已經診脈了,都快一柱香過去了,也琢磨不出個所以然。

這要是能說到一些,還能有臉拿個出診的錢。好事什麼都沒看出來,豈不是百忙這半天?

唯獨問,簡單了一點。幾年前大病一場,就變傻了。

燒壞腦子了?

這病真要是這麼說,就沒得治。

安鍾陽覺得要是用問病情來拖延一番,或許能夠想到兩全的對策。想來想去,只能裝出無奈的樣子,對李逵道:“令兄的情況你沒有實說。”

這並非是李逵故意刁難安道全,雖說沒有說清楚,但問病竈的緣由,李逵自己也說不好。但安鍾陽既然問起來,李逵也含糊,直接將當初他和李全吃過的方子寫下來,遞給了安鍾陽:“只有這張方子,最爲可以,家兄之前練武就是吃的這張方子上的血藥。”

安鍾陽要裝高人,而他兒子安道全配合老爹裝高人。

急忙雙手接過之後,遞給了老爹。

安鍾陽看了方子,一頭霧水道:“除了狼血、獸血,其他沒問題。這方子看似兇猛,但應該是一點點增加劑量的方子。吾沒有練過武,不知道這和病有什麼關聯?”

“有一道關卡!”

李逵沉聲道。別人說不清楚,他最清楚這方子的霸道之處,他和李全是親身經歷,自然印象最爲深刻:“此方吃下去,全身如同塞在火爐裡難以忍受,只能瘋狂練武,脫力之後,纔能有所好轉。但長期積累在身體內的毒,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爆發。因爲武人氣息悠長,內腑氣息運轉生生不息。平日裡無礙,可一旦在關鍵時刻出現阻礙,這股氣息十息之間就會變得暴虐起來,在五臟六腑之內橫衝直撞。症狀的話,應該是發燒,痙攣,不省人事。”

“發燒,不是外邪引起的內感?”安鍾陽疑惑道。

武功這些安鍾陽真的不瞭解,周侗和王進卻連連點頭道:“不錯,此方子,我等練武之人絕對不敢吃。”

安鍾陽琢磨了一陣,覺得有點可惜,自言自語道:“要是能改良,或許是個良方。”

李逵拿出來的方子,雖然藥材靡費,但可是能夠造就高手的方子。真要是變得無毒無壞處的方子,大宋的武人豈不要高興地瘋了?

王進忍住心頭的怒火,心說:“安鍾陽這廝又掉錢眼裡了,找你來是看病的,不是研究藥方的,本末倒置,肯定是束手無策。”

可是李逵沒有發話,他也不能替李逵做主。

安鍾陽開始對李全的內腑診斷,這種診斷方法,很多醫者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聽聲,敲擊,摸骨,按壓……反正手法都不盡相同。

李逵業沒有問,只是看着安道全有點奇怪,這傢伙幾次想要開口,因爲礙於自家老爹沒有發話,這才忍了下來。

李逵故意和安道全攀談起來:“兄臺貴姓?”

“姓安,賤名道全。”

李逵心中琢磨不定,不會是那個‘安道全’吧?

隨即又問:“不知兄臺仙鄉何處?”

“古之金陵,今之江寧府。”

安道全說起老家,眼神頓時有些暗淡不已,他們父子這算是走了麥城,好端端的要從京城逃回去。也不知回到老家之後,會是怎麼個境遇。

金陵可能是江寧府人內心深處最爲有感觸的一個地名了。

金陵之名來源於戰國,其名字就是當年鐘山之名,當時鐘山叫金陵山。楚滅越之後,在此地建造城邑,名金陵。後來金陵有了很多的名字,秣陵、丹陽、建業、建康、升州……不少還是國都,但是作爲大宋江寧府人,還是更加喜歡用金陵人自居。

金陵,安道全?

不會真的是他吧?李逵心中暗道。可是安道全不是金陵的醫者,並不是什麼御醫世家出身啊!甭管是什麼朝代,有了御醫的名頭,開藥鋪,開醫官,生意肯定會興隆不已。反倒是放棄御醫身份,重新打拼,豈不是捨本逐末?

再說了,從王進的口中,李逵還得知,安家父子頗爲好財。

這就更讓他疑惑了,難道自己認錯了?

李逵覺得接下來應該繼續試探一番,或許能夠看出些端倪來:“懷鄉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一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金陵之美,在景,在人,亦在懷古。”

李逵唸的這首詩,正是作古快十年的前宰相王珪的《金陵懷古》。要是羈旅在外的金陵人,不少都能吟誦。

當然,販夫走卒和軍戶不在其中。

並非是鄙視勞苦大衆,而是窮人有窮人的生活,他們忙着找飯吃,還有什麼閒情逸致去吟誦詩詞歌賦?

再說了,大宋底層百姓和軍漢,識字的也不多。

但是醫者這個職業非常特殊,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醫儒合道,走到了一起。讀書人喜歡研究醫術,醫者不僅要學習藥性醫理,讀書認字也是最爲基礎的技能。久而久之,醫者中出現了不少隱士身份的特殊人羣。

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

這是讀書人在無法施展一生才學和抱負之後,最好的一條退路。

安道全認字,他家再怎麼落魄,老爹也是當過太醫的門庭,詩詞歌賦才學雖然一般,但也能說兩句。他還以爲李逵對他的金陵人身份有所懷疑,或者有其他的原因。王珪的這首《金陵懷古》他自然讀過,也能吟誦。

但是讀書人有一種通病,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喜好,有的人喜歡豪放,有的人喜歡婉約。

王珪的詩詞並不招安道全喜歡,他更加喜歡周邦彥一些,畢竟這人很有意思,作爲繼柳永之後,寫閨情最爲精妙的文壇新秀,確實有不少擁躉。當然,人品很難說,三七開吧。

主要是因爲周邦彥並非科舉中進士的文官,起初是個剛入京城的太學生,但身份有點尷尬,他發跡於對神宗皇帝的一次拍馬屁。當年他在太學讀書的時候,恰逢變法剛開始,阻礙頗多。於是寫了一首《汴京賦》,進獻給了皇帝。

一句‘天命有德,主此四方’讓皇帝龍顏大悅,命宦官尋找周邦彥的官身,最後落得個太學生的身份,神宗皇帝一瞅,這哪行?大筆一揮,提拔當了周邦彥爲太學正。

而周邦彥就因爲這首拍馬屁的賦,從學生搖身一變,成了太學的老師。太學正雖然是小官,但進士之中非才學驚豔之輩,不能得也!

蘇軾,蘇轍等人都是中了進士之後,也在太學做過太學正的官職。

周邦彥由此也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當然,周邦彥拍馬屁有一套,僅僅憑藉一篇模仿漢賦的文章,就讓他少走了科舉中進士的彎路,讓旁人嫉妒的恨不得想敲他的悶棍。

只不過神宗死後,他的運氣也到頭了。靠着拍馬屁皇帝的恩寵,在太皇太后高氏眼中,自然是勢利小人,而且還是個不知死活的變法派,必然被一腳踢的遠遠的。說起來,周邦彥的變法派身份挺冤的,他跟着皇帝走,將皇帝奉承高興了,難道也有錯?

說白了,周邦彥根本就不是什麼變法派,只是神宗喜歡他會說話,免爲其難的將他算在了變法派之中。其實,周邦彥在變法派裡,根本就沒有什麼朋友。

當然,他在死硬的保守派面前更不受待見了,反正就是受夾板氣。想着等皇帝再大一些,繼續寫幾首奉承的詩詞進獻,說不定又有轉機。

不過在此之前,周邦彥已經被貶謫快十來年了,這位在大宋各地浪蕩,少不了放縱自己的藝術追求,一不留神走了柳永的路數。

安道全很喜歡這兩位的詞曲,要是讓江淮來的女子唱起來,就像是細白軟香的柔荑輕輕撓他的心尖子似的,讓人慾罷不能。等李逵說完,他就接了一句詞:“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正是周邦彥最近幾年寫的一首金陵懷古的曲子,剛說了兩句,覺得好像不對勁。

他家父子,因爲行止不端已經飽受爭議,如今好不容易遇了金主,還流露出本性,這可如何是好?

正在他心中忐忑之際,李逵卻笑道:“清真居士的詞別有風趣,言景,喻情,汴梁的娘子們應該都喜歡吧?”

“可不是……如今汴梁的勾欄娘子們奉其爲小柳永,恨不得丟了這破官在花樓久住下來……在下要是有這本事……”安道全用力吸了吸嘴角的涎水,他平生最羨慕柳永和周邦彥,前者就不用說了,汴梁的花界娘子,哪個不愛?而周邦彥並不比柳永差多少,幾乎是能不花錢,就能在勾欄界混吃混睡的前輩高人。

安道全經常獨坐的時候感慨,自己要有這本事,少活幾年也心甘情願。

可惜他只會治病,就算是苦學婦科雜症,也不被這些一擲千金都瞧不上一眼的花界傳奇的眷顧。

感慨了半天,安道全傻眼了,剛纔還說要好好表現,爲什麼李逵一帶他,他就要往溝裡蹦?

再看李逵,這廝雖然濃眉大眼,可是臉黑心更黑,動不動就給人使絆子。

騰地一下臉漲地緋紅,不敢看人。安道全用開口說話化解尷尬,開口道:“病人的症狀可能是淤塞之症,身體無恙,許是病竈在頭,能讓我看看嗎?”

頭上的病,對於醫者來說,是最難診斷和治療的。

再說,安道全的年紀也不大,按照王進的性子,呵斥兩句趕走算了。可是沒想到,李逵認定了安道全就是那個安神醫,如果此人是真的話,李全很有希望治癒。李逵隨即點頭道:“有勞了!”

第400章 不學有術的糟老頭第149章 千難萬難第581章 還是信不過咱家啊第302章 地獄三人組第008章 激第161章 瘋狂的競價第416章 死囚第049章 正主沒來第328章 差點名滿天下第665章 確認過眼神第733章 妖孽附體第663章 李逵式籌錢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第048章 萬物復甦第306章 攘死了第554章 金玉良言第394章 歪主意第403章 你這個叛徒第131章 低頭第409章 下聘第490章 嘬死都沒死成的三叔公第625章 誰說青塘不服王化?第575章 業界良心第441章 火藥的正確用法第784章 儒道、王道和霸道第571章 李大善人第773章 欺負朕老眼昏花?第117章 計劃有變第151章 天下第一票第818章 雄兵十萬第690章 連大刑都沒用,你竟然敢招?第120章 蓮藕燉排骨第527章 伏擊第123章 自救第199章 應戰第525章 都是野心家第715章 工業大宋第287章 舊識第567章 黑油第063章 本錢被搶第542章 有勇有謀李人傑第523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600章 耿直老種第429章 迷路第404章 殺手鐗第191章 高老爺,冷靜!第504章 狗官第530章 強勢的大國師第009章 嫉妒第175章 大宋府庫第688章 大宋失節文臣第一人第583章 碰瓷李逵,人生圓滿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536章 想當國師嗎?第046章 惡意滿滿的大宋文臣們第457章 決戰之前第557章 心繫大宋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594章 決戰來臨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130章 反省第654章 技法之爭第464章 正義的小錘錘第211章 自投羅網第066章 你咋不上天呢?第422章 李直秘,涼了!第482章 挖自己人牆角第029章 大郎回來了關於更新第673章 不講武德第406章 加猛料第317章 託大了第143章 叫板第201章 暴起第438章 陰險第409章 下聘第278章 進獻秘方第295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368章 高俅立志當太尉第399章 高出天際的水平第287章 舊識第206章 先搶一波再說!第271章 絕交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678章 自投羅網第621章 分領地第651章 腦子被門板夾了第537章 投名狀第232章 兩年之期第181章 神捕李逵第602章 瘋狂的奴隸第368章 高俅立志當太尉第206章 先搶一波再說!第305章 子母雷第775章 文官都是戲精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817章 釜底抽薪第054章 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