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蘇門下場

“師伯,我寫好了!”

意外的是,學渣李雲竟然第一個交卷。面對李逵和高俅還在奮筆直書的階段,就表現出一副氣吞山河的強大氣勢。

當然,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應該沒用。

“寫得如何?”

晁補之擺出一副長輩管教小輩的嚴厲表情,沒好氣的看了一眼李雲。這小子交卷快,也僅僅是交卷快,有什麼好神氣的?

又不是得了上上好評。

宋朝對於學業的考評,一般用七等來劃分,最好的自然是上上,其次爲上,再之爲上下,中上,中,中下,下下。

而科舉之中會簡化到五等,除去第一等肯定不會有人獲得,其次從第二等開始。而且第二等也不見得肯定會有。比如省試就只能在第二,第三等中選擇,第四第五等落地不取,沒有情面可講。

晁補之將視線落在考卷上,先是一如既往的倒吸一口冷氣,心中激盪了一番。不是愉悅,而是內心飽受煎熬的那種。要是他做李雲的主考官,就李雲考卷上的字,接下來他絕對不會多看一眼,直接用硃砂在考卷上劃上兩個偌大的叉叉,以示他這個主考官被噁心到了。

可晁補之用眼睛的餘光瞄了一眼李雲,頓時有些於心不忍。

李雲的性格還是很好的,平日裡被欺負了也渾不在乎,過眼就忘。可這科舉取士也不是選好人啊!再說了,李雲性格好是對自家人,對外脾氣可不怎麼好,肯定不能算好人。做人師伯的,如果師侄的文章都不看,就開口訓斥李雲,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

耐着性子,晁補之看了,一看之後,還覺得不錯。

肯定不錯啊!

人家是治平二年乙巳科的二甲第四進士出身,殿試的文章要是能夠再附和當時官家的心意,三鼎甲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李雲這小子抄了一篇一模一樣的文章給他看,到底是幾個意思?

“師伯,這文章有中進士的可能嗎?”

李雲見晁補之一臉的凝重,捻着下巴上的鬍鬚,就是不開口,心中焦躁不安,頓時急了問道。

晁補之心說:能沒有進士的水平嗎?他要去參加殿試,也就這個水平。但是……李雲,你小子以爲主考官是自家爹媽,如此肆無忌憚的舞弊,難道就不怕被朝廷發現了,剝奪了這輩子參加科舉的資格?

天下的道理千萬條,可面對認死理的李雲,晁補之也有點頭痛不已,只好好言好語問:“李雲,這文章是抄的吧?”

李雲聞聽大驚失色,吃驚道:“師伯,連你都看出來了?”

晁補之擡頭看着房樑,他內心很憂傷,站在李雲的立場上,他一口氣背了三十篇科舉範文,已經是破天荒的大事了。可是這對晁補之來說,他半天就能背下來,誰讓他能過目不忘呢?一篇文章,只要不是臭不可聞的那種,他看一兩遍就能背下來,十天半月也不會忘記。要是加強一下記憶的話,這個時間會伴隨他一生。

他當然認得這篇文章的出處,臨安才子許安然的殿試策論。

想要打擊一番李雲,他都覺得再說下去,李雲恐怕要信心全無了。但他卻不能不說,指着考卷道:“抄都抄錯了,就算是主考官沒有認出這篇文章的出處,你也沒有機會啊!”

李雲果斷過濾掉了抄襲的風險,反而糾結在了錯處,頓時用拳頭擂着腦袋,懊惱無比道:“我已經很用功了,看來還不夠!”

晁補之嘴角抽搐不已,他已經習慣了李雲的作怪。反正就李雲這手糟糕的字,真要是下場參加科舉了,第一場肯定是沂水縣的縣試。沂水縣的縣令可是師弟周元,想來周元師弟說什麼也不會將李雲放出去,敗壞蘇門清譽的吧?

老好人晁補之最後還是忍不住提醒李雲道:“字也要練一練,要不然縣試都過不去。”

“考試不都是先糊名,然後由專門的書吏謄錄嗎?小子以爲只要文章的功夫到了,這一關很容易過去。再說了,書吏要是謄錄錯了,我還可以出錢找出本卷,和他對峙。”李雲認爲晁補之有點杞人憂天,怕這怕那,放着好好的規則不用,只知道埋頭苦讀。

“縣裡參加縣試的士子才幾個,還想着謄錄,做夢呢。一般考完之後,縣令當場就看了。”原來李逵也寫好了卷子,拿着等晁補之看。

就李逵說的話,李雲是不相信的,他看向了晁補之。

後者肯定的點了點頭,就聽到李雲哀嘆道:“這可如何是好,歹命啊!原以爲背了這麼多文章,科舉十拿九穩了,沒想到還有這個生死劫要過,這可如何是好?”

“可又速成之法?”李雲期許道。

“沒有!”晁補之沉下臉來,這回是真的生氣了。對於一個偷奸耍滑的弟子,他說什麼也不會喜歡的起來。好在這個弟子不是他的門下,是小師弟蘇過的開山大弟子。不得不說,日後面對李雲,蘇過有的是頭痛的時候。

當然,晁補之心中也暗暗使壞,琢磨着是否給師弟周元通通氣再說,別讓李雲這小子矇混過關了。不過按照周元的臭脾氣,估計遇到了李雲,恐怕非一頓板子不能消除心頭之恨。

生死劫?

把縣試當成生死劫的玩意,是讀書的料嗎?

李逵對此很懷疑,不過他也不去和李雲糾纏不清,將自己的文章交給了晁補之道:“師伯,弟子的也寫好了。”

“我看看!”

不同於李雲,晁補之面對李逵要謹慎的多。顯然,李逵要比李雲難對付的多。也奸滑的多了。

晁補之讀了一陣,有點奇怪,文風似乎有點是曾相識,可是轉折,問策,都似乎沒有問題。就是文字需要雕琢一番,言辭上有些讓人誤解。只不過,這樣的文章已經很不錯了。晁補之也不是神,沒有一眼看出李逵文章的毛病,也沒有什麼稀奇的地方。

不過他認準了李逵也抄襲了文章,就是一時想不起來,突然,他腦子裡劃過一個人來,癸卯科劉進,只不過這位已經已故,這才讓他一開始沒有想起來。

“癸卯科進士劉進的殿試策論,還有倆個人要說出來嗎?”

晁補之冷冷的看着李逵,後者懊惱道:“還是露相了,看來還要多琢磨。”

隨後,高俅也過來交卷了,只不過高俅的文章比李逵的還要遜色一些,被晁補之一眼就看出來了。

看完了三篇文章,李雲是直接照搬照抄,怪不得開考之前李雲問晁補之,是《孟子》題嗎?原來毛病都出在這裡,估計這傢伙就背了一篇《孟子》題的策論,根本就沒得選,考試才如此利索。

高俅的好一些,但抄襲的痕跡很重。

至於李逵?

這位要成精了,只要李逵繼續下苦功的話,很可能過些日子,晁補之都看不出文章抄襲的痕跡出來。段落的銜接也尚可,至少不會給人很突兀的感覺。這時候,晁補之才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三個後輩,眼瞅着走歪了,他這個當長輩的說什麼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萬劫不復。

這也是策論的妙處,說來說去,策論的核心就兩個,道和術。道是天道,是萬物的規律,但虛無縹緲,很難琢磨。術是辦法是手段,歸結起來容易。而策論一般都是從這兩方面入手。以古鑑今,尋找解決之術。所以,策論這種文章,只要背誦的足夠多,很容易就能從好幾篇文章中借鑑出一篇文章來。而且只要範文的水平足夠的話,一般拼出出來的文章不會太差。

這是李逵給自己找的捷徑。當然,要是這條路走不通,恐怕他又要傷腦筋了。靠着進獻雪花鹽秘方,甚至鹽田法來獲取官職,終究是落了下乘。

同時,晁補之反對抄襲,那是有原因的。

一來,他是一等一的讀書人,屬於孃胎裡就識字的那種,認字一關都沒費功夫,三十多歲下場之後,才學積累都足夠他考中進士。二來,真要是被主考官看穿了,背上一個科舉舞弊的罵名,等到才學真的積累到能夠中進士的時候,也完了。恐怕沒有一個考官敢將李逵等人錄取。

省試取貢的卷子選出來之後,糊名也會被揭去放榜。到時候看到李逵、李雲,高俅……這三人曾經劣跡斑斑的宵小出現在名單裡,誰敢錄取。雞蛋裡挑骨頭,也要把這個人刷下去不可。甚至一旦引起朝廷的震怒,終身剝奪了他們的科舉資格也不是不可能。

豈不是貽誤終生?

背誦範文是一條捷徑,但是這條捷徑在晁補之看來,對學問一途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是遺禍無窮。最簡單的來說,背誦範文能夠增長學問嗎?

肯定不能。

看的書少了,體悟也就少了,對於大道的理解也就少了。這樣的人,有什麼前途可言?

晁補之作爲長輩,他覺得有必要給幾個後輩豎立一個正確的道德觀。

用科舉的錄取辦法是無法打動他們幾個,晁補之覺得就李逵這幾個對科舉費勁巴拉的勁頭,說他們不是官迷,自己也不信。

晁補之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覺得從理想上來拷問他們,可能收到不錯的效果。於是,沉吟一陣之後,晁補之開口道:“你們幾個可有畢生之願?”

“當官。”

“當官。”

“當官。”

出奇的一致,這讓晁補之非常欣慰,覺得自己找到了幾個人的命門。他神情淡然的悠悠道:“當官可不容易。可師伯要問你們,當官之後想要做什麼?”

按照正常的套路,讀書人應該激動不已的表明自己讀書的立場。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之類的就很應景。然後晁補之告訴他們,沒有才能,沒有學識,當官也做不到爲百姓做主,爲帝王分憂,然後巴拉巴拉的說一通讀書的大道理,從靈魂深處對他們的道德觀重新豎立一遍,差不多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李逵琢磨了一陣,第一個開口道:“當官可以免徭役,不用繳納苛捐雜稅。只要有了官身,天下自由,大可去的,好不自在。”

晁補之一口老血從肺腑之內凝聚起來,有往上涌的跡象。

高俅覺得就他的水平,當大官不現實,於是很謙虛道:“如若能做九品官,此生足矣。”

臨了還補充一句:“是文官。”

武官的九品官真的讓人提不起勁來,韓大虎就是武官九品,在沂水縣,他的身份就比三班班頭稍微高一點,可憐的很。

晁補之扭臉,覺得自己和高俅說話多餘。

李雲嘲笑道:“九品官,好像巡檢就是九品官,比捕頭稍微大一點。能管鄉間農兵。”

高俅氣地冷哼反駁:“那是武官中最不入流的流官,我說的是文官,文官。”

“文官,什麼官職是九品?”李雲對大宋的官職還有點模糊,擡頭看向了晁補之。

晁補之沒來由的心虛了起來,他就做了好幾年的九品官,大學學正,秘書省校書郎,都是九品官。面對李雲的凝視,他期期艾艾道:“秘書省校書郎雖是九品,可是外放就能做六品的通判,應該不太一樣吧?”心中哀嘆不已,晁補之說什麼也想不到,自己在皇帝跟前的九品官,竟然還被李雲給嫌棄了。不過他很好奇,難道李雲有凌雲之志不成?頓時開口問道:“李雲,你呢?”

“我爹只要我過了解試,能夠在縣裡當個書吏就燒高香了。”

李雲坦蕩道,反正他爹就這麼點追求,他的追求也不高。真讓他去太學當教授,豈不是爲難人?

晁補之沉默了,他在內心之中,已經開始承認,自己的教育失敗。至於李逵幾個的志向,他真不好說,說他們腳踏實地吧?

忒實誠。

說他們虛懷若谷吧?

這話說出口,連他們自己都不信。

晁補之無奈,只好抱着李逵等人的考卷,去找老師蘇軾。反正他教不了這幾個貨了,撂挑子倒不至於,但希望老師用長輩的身份壓一下他們幾個。

蘇軾在書房裡,聽晁補之說完,然後也看了考卷,良久,纔開口道:“還不賴!”

晁補之大驚失色,難道是老師老糊塗了,也沒聞到酒氣啊,大白天就開始說胡話了?

“老師,他們幾個如此憊懶,簡直就是邪魔歪道,才學不夯實了,日後還談什麼爲百姓做主,爲官家分憂?”晁補之痛心疾首道。

而蘇軾卻擺擺手道:“無咎啊!”

“子弟在!”

“你我師徒不用這麼生硬,隨便說說。”蘇軾咧嘴笑道:“他們幾個就算是現在當官,雖然無法立足於廟堂之上,但是管理一些小地方,做一個小官的才能還是有的。既然能夠做到這些,爲何不給他們機會呢?要是老夫做主考官,發現了他們的卷子,自然會給他們機會。”

晁補之豁開嘴,簡直不敢相信,這話竟然會從蘇軾的口中說出來。

可是蘇軾還在說:“說起來你師弟李廌當初要不是我認錯了卷子,把慶州陳通的卷子當成了他的。他也當上官了,爲朝廷做事多年了……”蘇軾想起這段往事,頓時一臉的愧疚。

晁補之就像是碰了一鼻子灰,賤兮兮的從蘇軾的書房裡逃了出來。他沒想到自己的老師,把科舉舞弊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甚至因爲沒有徇私舞弊成功而後悔不已,天下名士,也就是蘇軾敢這麼說了。

不過,晁補之敢擔保,蘇軾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而且蘇軾還囑咐他,過些天李廌會來,讓李廌教他們幾個。這次改年號之後的第一場科舉就讓他們幾個下場,積累經驗。

第112章 露怯第144章 史文恭第220章 手段第458章 祭旗第771章 大遼版步坦協同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381章 要發達的太史局第266章 小爺的牛肉喂狗了第190章 人艱不拆第638章 給富婆跪了第016章 欺人太甚第287章 舊識第758章 初生牛犢第596章 不信邪第584章 大王莫慌第161章 瘋狂的競價第816章 三日不封刀第203章 一言不合就開大招第700章 兵統局終於幹正事了第567章 黑油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第218章 造反四要素第083章 有驚無喜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749章 收復涿州第574章 書生的奮鬥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080章 學藝第782章 太子,江山爲重啊!第001章 李二第636章 歸來還是少年第720章 鐵憨憨第138章 不甘心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226章 欺負小孩算什麼本事?第723章 惹禍的千里眼第557章 心繫大宋第791章 死戰不敵真英雄第817章 釜底抽薪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745章 都是好演員吶!第578章 奸商遇上了憨憨第063章 本錢被搶第740章 老將出馬第427章 他鄉遇故知第359章 假殿試之名第545章 問心第025章 順杆爬第787章 梁山匪首聚東京(求訂閱)第528章 又一個假的文官第264章 範老的提點第624章 天使來了第586章 自薦第036章 勤快的大郎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464章 正義的小錘錘第106章 找代言第789章 好漢傭兵團第136章 死局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002章 倆傻子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606章 貌似忠厚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025章 順杆爬第462章 折損大將高俅第785章 投獻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158章 漲價第626章 索大官人第521章 李大師第560章 有賊第188章 這麼會是他?第613章 挖了唃廝囉的祖墳第776章 祖宗太厲害的後果第081章 軟肋第048章 萬物復甦第683章 人才吶第598章 賣軍功第581章 還是信不過咱家啊第501章 這很皇帝第576章 老陰貨第146章 跋扈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第616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693章 禽獸之學第409章 下聘第301章 史閻王第705章 十三太保第279章 進太師第672章 狂的資本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364章 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