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科舉學區房的優勢

“叔,你應該知道,咱們沂州已經多年沒有通過解試而中進士的舉子吧?”

對於科舉,李逵是深入瞭解過的,一開口就讓捕頭李清覺得不簡單,這主要得益於李逵的身份,山裡人,從走出大山的那一刻,身上就披着淳樸的外衣。

李清對此沒有異議:“總該有二三十年了吧?不過,這說明科舉很難吶!怎麼在你嘴裡就變得容易了呢?”

李清大爲不解。

李逵笑道:“叔,你恐怕不知。沂州境內的學子中進士的人在最近幾年還是有的,並不是沒有。只是他們去京城安家了,少了在鄉間的宣傳,不被人知。他們之所以去京城,多半是因爲太學。獲得了太學的入學資格之後,在太學之中潛心求學數年,下場一舉高中,這是大部分北方州府學子的出路。”

“沂州的舉子成功獲得解試資格之後,可以通過知州老爺推舉去太學繼續讀書。當然,也有人因爲成名早,獲得舉薦進入太學。或因通過【八行具備】的評價,推薦進入太學上舍,但是這不是我等平民子弟該去想的美事。太學生之中,想要求官只能是上舍生,在考評之中獲得上中以上的評價,才能賜同進士出身,授官職。但是機率比中進士都難,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就不用去琢磨了。”

“爲什麼同樣一個人,在沂州的解試難以成就進士的榮耀,但是去太學就能辦到呢?”李逵話鋒一轉:“叔你知道嗎?在南方吳縣,每次會試都有人中進士,這樣州縣甚至還有幾個。”

……

“學子還是那個學子,可是去了太學就不一樣了。”李清雖不是聰慧之輩,但李逵說的都這麼直白了,他還能轉不過彎來嗎?

李清驚歎道:“是名師的原因,一定是這樣。”太學的老師都是進士出身的大儒,師傅能耐大,弟子自然也不會弱。

“沒錯。但你想過沒有,沒有名師,那些有天分的學子會選擇這麼做?”在的李逵諄諄善誘的解釋之下,沂水縣捕頭李清開悟了。

他沒等李逵說出答案,就搶答道:“自然是拜訪名師,獲得學業進步。”

“沒錯,如果是名師,各地的名師如沒有進士身份,還敢稱自己是名師嗎?如果有進士身份,那麼被他們看中的子弟獲得有功名的名師舉薦,進入太學難嗎?”

李逵加快了語氣,等於是逼着李清不假思索的回答:“易如反掌!”

“其實送錢也是可以的,但是要給到位,這可不是個小數,我等貧民就不要想了。”李逵輕聲道。

李清愣了一愣,他發現李逵雖然話糙理不糙,句句都在理。

“沒錯,就這麼簡單。在地方上有才華,家裡又有錢的學子們找到了進入舉業的正途。於是像我等州縣之中,留下的學子,要麼是才能不足,要麼就是家中窮困。這些人前者舉業無望之下會選擇經商,後者的選擇倒是多一點,比如說開館授蒙學,另外給人做掌櫃管事,因爲沒有本錢,經商的可能性不大。”

“然後就剩下我等志於學業的學子。每一科舉貢,州里入取舉子二三十人總該有吧?”

李清回憶道:“記得上一次好像是三十人,我聽前任大老爺提過這麼一句。解試取前十,這倒是沒有變過。”

李逵說到這裡,兩手一攤道:“叔,您看有才能的學子都去了太學,他們在京城就能獲得省試的資格。次一點的回到州中考取解試名額,解試的名額自然不能作假,必須要以文章來評定。高低必須讓其他學子心服口服。但不是還有二十個舉貢的名額呢?難道您覺得會很難嗎?這些名額中了,也沒有什麼大用,既不能當官,也不能參加省試,盯着的人就不會那麼多了。沂州有四個縣,任何一個縣都不能厚此薄彼吧?五個人的名額,該給吧?”

“我們就把想要中進士的讀書種子都給剔除了,剩下的就是我等的對手。”

“是這麼個理兒。”

李清雖然還身處在迷霧之中,但有種快要霧氣散去的通暢。

他反問道:“可這麼說來,一個縣只有五個名額,豈不是很難?”

“叔啊!你也忒老實了,一個縣雖然是五個名額,但是你也不想一想,我沂水縣有多少人,戶不足五千,口不足三萬,一戶殷實人家也最多培養一兩個學子,普通人家根本就無力培養。看似人很多,但是有志於求學的人家可不多。十不存一應該不過分吧?”

李逵瞥了一眼李清,他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這位同宗的捕頭這麼還鬧不明白?

“二十存一才差不多。”

“才兩百來戶人家有心培養學子,但是有志於舉貢後通過解試,去京城搏一把的有多少?”

李清震驚了,他終於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一個只有李逵這黑小子纔看到的大秘密。很多人家送孩子去蒙學,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將來有一個體面的營生。一個識字的人經商,也會比一個文盲來的容易的多。

要是連鈔鹽券都看不懂,還指望成爲大鹽商不成?

李清壓低聲音道:“十不存一!”

話一出口,連李清都覺得不敢相信,忍不住懷疑道:“真有這麼低嗎?”

真要是按照李逵的說法,用排除法,一點點剔除之後,才發現舉貢的難度很低啊!低到什麼程度?只要沒有傻呼呼的去想着參加解試,然後做夢那天高中狀元的美夢。腳踏實地,想着獲得一個舉貢的身份。在沂州,每一次舉貢開考的中舉機率是四選一。

哥不要考二十人中的第一,只要考第五,就大功告成了。

考第一不簡單,但是考第五就容易多了。更何況競爭者才只有二十人啊!這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舉貢身份啊!

這麼大的機率,就連李清都覺得,他爹要是小時培養他,他說不定也是沂州的舉子了。

而李逵乘熱打鐵道:“叔,您老要是舉子身份,在衙門裡做個押司沒什麼難度吧?”

“太沒難度了。”說完他就愣住了,臉上滿是愕然和悔恨。

押司是吏,雖不入流,但要比捕頭可要風光的多,而且各種見不得光的收入也多,面子更大。不需要像捕頭那樣風裡來雨裡去,完不成任務被大老爺打一頓泄憤。就算是大老爺,面對縣衙裡的幾位押司,甭管是刑房,還是工房,戶房,都禮遇有加,小日子不知道過的有多逍遙。

嘖嘖嘖。

李逵突然看向李雲,緩緩地搖了搖頭,似乎在爲李雲的遭遇而可惜:“不過叔啊!可惜了雲哥兒,一表人才,卻與功名失之交臂。可惜了!”

李清聽到這話,臉都綠了。他是三班的班頭之一,但不是役的身份,是縣令提拔的良民。自己也有保境安民的想法,才做了沂水縣的捕頭。但是捕快之子不能參加科舉是朝廷規定的,就算他不是【役】的身份,但如果兒子讀書,自然會大受影響。

沒想到以前讓他自傲的身份,竟然會害到兒子的吏員之路?

想到這裡,他頓生悔恨之意,但李清也是個有決斷的人,咬着牙道:“回頭辭了這份賤業。”隨後低頭看了一眼不明所以的李雲,警告道:“回頭好好讀書,你要是考不上舉子,老子扒了你的皮!”

李雲懵了,他傻傻的看了一眼老爹。心中的委屈瞬間漲成奔騰的大河:“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他因爲讀書不上進,才上了兩年蒙學就央求老爹準備後補個捕快的身份。他喜歡舞刀弄槍,自幼學武的李雲雖然年紀不大,和李逵同齡,功夫在同齡人中着實不差。父親是很多孩子的崇拜者,他的理想就是和自己額父親李清一樣,成爲沂水縣的保護神,做一個光榮的捕頭。

李雲酷愛練武,但是對讀書卻是畏如蛇蠍,想到又要回到學堂,氣地差點暴走。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個黑小子李逵。李雲在心中發誓:“李逵,小爺和你不同戴天!”

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432章 宋奸第682章 蔡京要奪權第572章 請命第027章 給穿越者丟人了第462章 折損大將高俅第536章 想當國師嗎?第195章 猛虎出欄——撲了第341章 殺豬局第627章 佛爺信,我也不信第618章 佛不爭,和尚不能忍第259章 小養由基第383章 引薦第262章 解氏雙雄第283章 小爺和你拼了第194章 狠人吶!第787章 梁山匪首聚東京(求訂閱)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641章 皇帝飄了第041章 大氣第412章 離京的理由第285章 掃地出門第591章 冤枉吶!第146章 跋扈第176章 意氣風發第239章 家醜不可外揚第495章 殿上虎第711章 大宋險惡的營商環境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燭夜第371章 三叔公進京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194章 狠人吶!第556章 使團第333章 東京小霸王第728章 妖道該死第183章 我真鄙視你!第544章 黑旋風無題第216章 大宋好人第268章 落難公子第070章 大王不好了!第222章 舐犢情深第053章 李爺面前耍大斧第689章 還有沒有王法?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577章 一山不比一山高第535章 抓住機會就翻盤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021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182章 恐嚇皇親第314章 蘇門敗類第749章 收復涿州第100章 讀書人爲難讀書人第340章 二楞第545章 問心第269章 送命題第149章 千難萬難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003章 老族長的野望第711章 大宋險惡的營商環境第110章 學士身邊的小人第039章 貢品雪花鹽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054章 賭鬥第437章 熱武時代第002章 倆傻子第167章 不是打劫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549章 硬不硬?第619章 攀比之風要不得關於更新第383章 引薦第460章 憑你也想要搶功?第046章 惡意滿滿的大宋文臣們第295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80章 沂州第一才子第420章 劫牢,俺們是專業的第584章 大王莫慌第434章 不走了!第301章 史閻王第359章 假殿試之名第137章 莫須有第379章 馬上取功名第350章 開啓無敵模式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025章 順杆爬第103章 學林匪號李人傑第760章 膝蓋好酸!第067章 膨脹的老孃第356章 朕會罩着你們的第001章 李二第630章 這幫官老爺第284章 命換命第814章 算他倒黴第367章 門第第230章 又到分離灑淚時第308章 威逼,還是威逼第598章 賣軍功第706章 出人頭地武二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