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千難萬難

早就過了天命之年,快到不惑之年的蘇軾很少有羞澀的時候。

當他的目光從屋頂的房樑上落下,然後假裝無視周圍的時候,開始了他爲自己敗家的開脫。當然,目的不是警醒,而是說明他很難。

“老夫在杭州的時候組織了二十萬人的徭役,僅僅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就疏浚了西湖。”

“來到潁州,發現潁州比杭州遭受水患的年景更多,範圍更大。百姓遭受損失更爲嚴重。於是也有了疏浚河道和湖泊的想法,我才動用了幾萬徭役,一個冬天連工程的一半都沒做好。”李逵已經無力去說蘇軾什麼了,問題是蘇軾還覺得自己挺委屈。

杭州有錢有人還有糧食,二十萬的大工程說做就做了。可是穎州有什麼,府庫就剩下不到二十萬貫的錢,辦不成大事,拖累了蘇軾爲百姓做事的好心。

穎州是什麼州,杭州是什麼州?能相提並論嗎?

大宋最富庶的城市之中,杭州一直有一席之地。其他的城市大部分都在中原,也就是後世河南境內。包括大宋最爲重要的四個都城。

東京汴梁(後世開封);

西京洛陽;

南京應天府,大宋的應天府是商丘,是不是覺得很憋屈?可沒辦法,太祖皇帝認爲自己的龍興之地就是宋州,登基之後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定都,要不是爲了牽制西夏,開封優勢太大,也不會選擇定都開封,而是選在宋州,就是後世商丘境內;

最後大名府(後世濮陽),也就是大宋的北京。

成爲大宋最爲重要的超級都市。這些城市之後,就有杭州、江寧等州府的追趕。

但不同於中原城市,杭州有市舶,也就是海上貿易城市。富庶程度就顯而易見了。

潁州不過是淮河邊上的一個州府,要不是潁水和蔡河連同了運河溝渠,這個城市在大宋根本就沒有幾個人知道。

而蔡河是汴梁的三大水系之一。另外兩條就是五丈河、汴河。

“然後呢?”

章授很不合時宜的問。

蘇軾嘟噥了一句:“欠了一點!”

章授已經不敢問了,他有種很不好的感覺,潁州的府庫很可能在他不靠譜的世叔手中,已經被搬空了。

李逵頭鐵,追問道:“欠了一點,是啥意思?”

蘇軾都沒心情說,高俅無奈,誰讓他是經辦人,出面說到:“就是官府向城中的富戶都借了一些錢,不多,也就幾萬貫的樣子。”

“借錢要還吧?”

“那是自然。”

“用什麼還?”

“稅收吧!今年的夏稅,秋稅,還有商稅算起來就差不多了。”

李逵覺得這事最後要黃的可能性很大。蘇軾不僅不把自己的錢當回事,連官府的錢也不當回事。更可怕的是,蘇軾似乎連官場規矩也不怎麼遵守,這就可怕了。不講官場規矩,就會被官場排擠,這恐怕就是蘇軾官場人緣很差的另外一個原因了。

做他的繼任者,一般都很倒黴。除非蘇軾還來得及對府庫動手的時候,就被一紙調令換地方了。要不然,蘇軾因爲一個高興,腦袋一拍就籌備一個超級工程。幸虧三司使不是他老人家,要不然大宋的國庫都玄了。

至於說官場規矩,很簡單,做官不是給自己做,而是人情,是宦官羣體的一個面子。就好比一句俗話說的那樣: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至於官場規矩,甭管哪朝哪代,官場做官,不僅僅要給前任面子,也要給繼任者一條活路。給前任面子,理解起來自然簡答了。前任在官位上的有些過錯,繼任者要是覺得問題不大,應該幫忙掩蓋,或者抹平。這叫善後。畢竟前任升官的可能性很大,官大一級壓死人,總得罪上官的官員,走哪兒都不會被待見。

至於給繼任者一條活路,理解起來也簡單。

府庫的錢糧充足,讓繼承人不至於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關鍵時期,不會因爲手中沒錢沒糧,而只能鎩羽而歸。這是給繼任者活路。做官要立威,但同時恩威並施纔是爲官之道,只有威,只能帶來恨和怨,並不可能獲得下屬的信服和敬仰。只有恩威並施,才能剛柔相濟,上下和諧。

可是蘇軾根本就不這麼想。

他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出發點是好意,然後用力,用力,在用力,使勁使大發了,最後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

得虧蘇軾的名頭夠響亮,身份地位夠高,他龍圖閣直學士的名頭是非常好用的,因爲繼任者除非是從宰相,副相位子上被擼下來的倒黴蛋,一般潁州下任知州的官階肯定要比官階三品的蘇軾低。這就造成了繼任者只能委屈的在官方印信交接的時候,流着淚看着空蕩蕩的府庫,還有很大的可能繼承蘇軾留下的大量借款文書。

結局無比的悽慘,卻沒有地方說理去。

至於繼任者是從朝堂上被擼下來的高官,那就更不會有意見了,反正是發配,怎麼過都一樣。

李逵覺得指望蘇軾是指望不上,他這個師祖情商堪憂,智商高也沒什麼大用,反而會因爲太聰明,情商低,而處處得罪人。

於是,他只能寄希望於章授,章惇雖然被擼掉了副相,樞密使的官職。

但還保留着學士的身份。自從王安石病逝之後,章惇儼然已經成了變法派的旗幟,變法派都以他爲馬首是瞻。之前章授不是說了江寧支付蔡待制嗎?

肯定是章惇的人。

眼瞅着章惇的兒子求援,他就不能變通一下?

李逵擡頭看了一眼蘇軾和蘇過,倆人都垂頭喪氣的樣子,似乎面對如今的困局,束手無策。李逵無奈,只好自己這個蘇門第三代親自出馬了。他開口向章授請求,成功的可能性自然要比蘇軾低很多,比蘇過都要低很多……

因爲,蘇軾是章惇的朋友,章授還得稱呼蘇軾一句世叔,蘇過和章授兄弟相稱,章授不看蘇過的面子,也要看蘇軾的面子。

可李逵呢?

誰會在意他的面子?

更何況,章授曾經一度還固執的認爲李逵不可靠。

無奈之下,李逵艱難的開口問:“那個師伯……”

章授張了張嘴,心說:自己膽小,還真不敢認李逵這廝爲師侄,但當着蘇軾的面也不好拒絕。心頭隱隱有些不舒服。

剛纔叫章官人不是挺好的嗎?

章授的身份就是官人,大宋都這麼叫。稱呼對象一般都是官宦子弟,或是有官爵的人。

只不過章授說什麼也不會知道,李逵對於叫一個男人——官人,從內心上有很強的負擔。

在他的潛意識裡,‘官人’這個稱呼,根本就不是男人對男人的稱呼。

章授無奈的點頭道:“賢侄有話就說,此事乃羣策羣力之時,切不要藏拙。”

李逵撐着上半身問:“剛纔師伯說的江寧知府蔡待制,不知何許人也,是否能有通融的可能。”

“蔡卞恐怕真不會通融,就算是章兄前去,該撅他的時候也不會遲疑。他就是這麼一個人,固執的讓人頭痛。”沒等章授開口,蘇軾卻解釋了起來。

蔡卞?

這人不就是蔡京的兄弟嗎?

而且是親兄弟。

在大宋歷史上,有兩對兄弟在科舉中最爲有名,一對是蘇軾蘇轍兄弟,另外一對就是蔡京蔡卞兄弟了。

蘇軾,蘇轍是以文揚名。

而蔡京,蔡卞兄弟是以書法高官揚名,他們倆都當過宰相。

而且蔡卞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王安石的女婿。

這個人肯定是變法派的擁護者和執行者,但同時,肯定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他後來看不慣兄長蔡京,連兄長都要彈劾的猛人。

讓他變通,千難萬難!

第591章 冤枉吶!第551章 世間大恐怖第361章 暴露了第069章 狠第006章 慈母多敗兒第460章 憑你也想要搶功?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187章 還是太年輕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234章 一年之後第589章 出征第339章 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蠻橫第281章 小二第787章 梁山匪首聚東京(求訂閱)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667章 被山賊套路的官軍第350章 開啓無敵模式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580章 志向遠大第445章 友軍不好惹第346章 蘇神醫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第519章 神棍的氣息第683章 人才吶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379章 馬上取功名第451章 和尚、屠夫和莽漢第689章 還有沒有王法?第027章 給穿越者丟人了第519章 神棍的氣息第680章 跟對主子的重要性第629章 難辦的鐵券丹書第632章 東京快運第765章 謹慎第570章 科學已死第305章 子母雷第385章 李氏兇猛第215章 布衣宰相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369章 師師是個品牌第373章 人生如戲第116章 從平庸到驚豔第638章 德勝門前第041章 大氣第696章 大宋要出聖人啦!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第397章 急着當姐夫的皇帝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105章 岀鹽了第027章 給穿越者丟人了第649章 科技之光第416章 死囚第328章 差點名滿天下第041章 大氣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356章 朕會罩着你們的第416章 死囚第031章 土豪第789章 好漢傭兵團第260章 你到底對我做了什麼?第346章 蘇神醫第189章 看不起人第818章 雄兵十萬第769章 主動出擊第109章 書林小學生第467章 將門的信念第024章 大老爺抓現行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541章 搶他!第004章 志向遠大第415章 肥羊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賊第686章 李逵,你的事犯了!(求訂閱)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765章 謹慎第734章 君辱臣死第041章 大氣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683章 人才吶第081章 軟肋第143章 叫板第132章 你的錚錚鐵骨呢?第720章 鐵憨憨第341章 殺豬局第677章 活着總該有點追求第469章 進階名將之列第346章 蘇神醫第105章 岀鹽了第061章 誠實可靠老公公第500章 皇城之內皆朋友第749章 收復涿州第220章 手段第221章 逆子第317章 託大了第376章 誰還沒點黑歷史?第555章 遼國出手了第146章 跋扈第69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