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義倉

太監比文官靠得住,武將又比太監靠得住。

這是什麼歪理?

可蘇過聽了李逵的分析,卻無法反駁。說什麼道德仁義,這些東西都是飄渺且有虛妄的海市蜃樓,舉的越高,掉下來之後就會摔的越碎,越醜陋。

這個問題,蘇過是說什麼也無法解釋得通的,只能寄希望於父親能夠給他答案。

回到家中,姨娘端來清水,蘇過謝過之後問:“姨娘,父親呢?”

“去州衙了。”

王朝雲往蘇過的身後張望了一陣,不死心道:“他們倆個呢?怎麼沒來?”

“許是聽說父親今日回家,估計怕考校學問不敢回來了。”李逵就不說了,讓這廝發奮圖強的玩命讀書也不現實。至於李雲,連他這個當老師的都不指望,也只能……由他去了。

王朝雲怨道:“你們父子,沒事也別逼孩子們太緊了。李逵和李雲多老實的孩子,家裡的活搶着幹,從來沒有埋怨過。你們倒好,天天逼着人家讀書,就算是聰明們也讀傻了。”

“姨娘,要不您勸勸父親吧?”蘇過猶豫道,李逵的學業似乎成了蘇門眼前最大的難題。

王朝雲懈氣道:“你爹也是個不聽勸的主,說多了惱人,說輕了根本就不在乎。”

蘇過無奈,只能轉移話題道:“父親怎麼就想到去州衙?”

“聽來的公人挺着急的,似乎出了亂子。”

蘇過仰着腦袋細想了一陣,才發現自己家的老爹似乎有半年多沒去州衙辦公了,太神奇了。可在大宋是常態,歐陽修被貶滁州的時候,也不住在州衙,更沒有住在滁州城內,而是住在城外的山裡,還修了一個亭子,寫了一篇文章叫《醉翁亭記》。大宋這樣的官員很多,蘇軾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蘇軾是正兒八經的龍圖閣直學士,穎州知州。可是蘇軾自從上任穎州自後,將所有的政務都一股腦的丟給了通判徐讓,而他去做自己擅長的事了。

穎州位於運河和淮河交匯之處,由於運河淤塞,近些年來多有水患發生。蘇軾瞅準了機會,上書朝廷要疏浚河道,治理水患。

爲什麼說他擅長治理水患呢?

一來,水患治理是大宋所有官員的必修課,就連太監們說起來都是一套一套的,大宋有一套完整的治理災害的應對措施,蘇軾自然也有過系統的學習。其次就是,他之前在杭州已經成功治理過西湖,對疏通河道,非常有心得。

Wшw ¸TTKдN ¸C O

其實,蘇軾不擅長政務工作,但並不代表他沒有爲百姓做事的心思。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這也是蘇軾的夙願。

可誰讓他只會這一招呢?

就連蘇軾的兒子蘇過也覺得父親做的挺過分的,哪有官員主政一方,然後將所有的政務丟一旁,自己出城找個地方躲清淨的道理?

連他都不記得父親有多久沒有去州衙辦公了,蘇軾恐怕更糊塗。

穎州州衙。

推官徐讓打開州府中門,迎接蘇軾的到來。大宋很多州府的一把手,也就是知州、知府的身份都很高,比如說蘇軾,他是龍圖閣直學士,從三品的高官。雖說是加官,沒有具體的職務。本質上還是穎州知州。但是官場就高不就低的規矩,讓他成爲了穎州地面上一言九鼎的超級官僚。

至於推官徐讓呢?從六。

沂州知州章惇基本上也是這樣的情況。

金魚袋,紫袍,這也是大宋最高級的官員纔有的排場。徐讓連大紅袍子都沒有混上的小官,只能捏着鼻子聽蘇軾指揮。

更讓他糟心的是,明明自己把知州所有的工作都做了,但功勞是蘇軾的,苦勞是自己,錯了板子也要落在自己身上。誰讓他不過是個從六品的小官呢?

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蘇軾和徐讓,不僅僅是一級的差距,而是五六級。

自從蘇軾上任以來,徐讓一直被壓的死死的。

任勞任怨,從來不抱怨工作的辛勞。

可是這一次,事發突然,他發現自己有點兜不住。也不知道該不該說,瞞着又怕自己擔干係,只好派人將蘇軾請過來了:“學士,下官無能讓學士受累了,只是治下有一樁麻煩事,需要學士定奪。”

說完,讓書辦將卷宗,賬本等送到蘇軾的案頭,低聲下氣道:“學士,出事了!”

“要民變?”

蘇軾聽完,勃然變色,這麼多案宗,難道是他修大堤動用民力太多,導致百姓怨懟,開始對他,對朝廷不滿起來?

要是百姓過不下去了,要造反,能力出衆者可以將百姓的怨氣在短時間內就消解,但能力着急的官員就不好過了。

弄不好,會成爲朝廷平息民怨的替罪羊。

蘇軾已經做過一次替罪羊,再也不想幹了。

徐讓也被蘇軾的反應鎮住了,隨後苦笑道:“學士誤會了,不是民變,是義倉出事了。”

“義倉有什麼問題?”蘇軾這才把提着的心放在了肚子裡,心說:嚇死本官了。尤其是對徐讓說話說一半的舉動非常討厭,嫌棄道:“寶叔,把前因後果都說清楚了,別總說一半。”

徐讓道:“學士,下官也是無奈之舉,自從學士來穎州之後,體察民情,治理水患,爲國操勞夙夜不敢懈怠。真要是些許小事,下官也不敢叨擾學士的大事。只是前些日子,春雨連綿,響水河河水暴漲,沖毀了一處義倉。損失大小糧垛二十餘個,糧一萬五千多石。”

“這麼多?”蘇軾也開始頭痛起來,疏浚河道清理淤泥,就需要大量的徭役,不給錢,但食物總該安排一些。

穎州雖說也是產糧地,但一下子損失這麼多的糧食,豈不是會影響下半年入冬之後的疏浚工程,可是沒有糧食,總不能上書朝廷要求別的地方調集吧?

徐讓湊近道:“損失糧食也就罷了,可是下官擔心我穎州的義倉虧空嚴重,甚至倉內糧食,是虛數字。水災之後,下官第一時就去了案發地,發現糧食都是陳米,且多有腐敗,不是水泡的跡象。用盤查損失查封了賬本和控制了管倉差役,就立刻向學士稟報。”

蘇軾愣住了,這事他似乎不太擅長啊!

沒辦法,只能讓高俅抱着賬本等上了馬車,唉聲嘆氣的回到了家中。

看到兒子在等他,立刻招呼兒子蘇過到跟前問:“過兒,你最近可是在貨棧幫忙?”

蘇軾不喜歡經商,但對兒子幫忙的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也是聽說兒子在幫忙記賬,也不知道水平如何,指着一大堆的賬本對蘇過道:“爲父有一道題目考考你。”

第318章 一不小心砸了場子第288章 李逵護鏢第232章 兩年之期第818章 雄兵十萬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070章 大王不好了!第787章 梁山匪首聚東京(求訂閱)第039章 貢品雪花鹽第375章 吃你家大米了嗎?第277章 目標京城第128章 在商言商第383章 引薦第114章 嚇唬人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645章 人生三大喜之洞房花燭夜第021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809章 貞節牌坊第117章 計劃有變第352章 寶藏男孩第134章 大宋商業鄙視鏈第646章 狗頭軍師第755章 李逵不見了!第018章 黑店第716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694章 人人都愛李二郎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019章 發財計劃受阻第747章 現場教學攻城第102章 醉酒第384章 殺生成仁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569章 大科學家——李·因斯坦·逵第020章 李捕頭第341章 殺豬局第124章 你也有今天?第615章 朕,果然是天命之主!第253章 偏心第209章 太欺負人了(求訂閱)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314章 蘇門敗類第40章 乞丐版皇親國戚第754章 稀碎的大帝夢第673章 不講武德第787章 梁山匪首聚東京(求訂閱)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第319章 人老成精第343章 被逼婚了第154章 有價無市第143章 叫板第814章 算他倒黴第200章 李雲VS沒遮攔第804章 奔向大海的山賊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052章 座下第一猛將第466章 退意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第254章 沒有三叔公治不了的人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668章 大魔王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蘇仙第163章 人精第104章 家族發跡第389章 失敗的投靠第100章 讀書人爲難讀書人第792章 愛兵如子王敬之第191章 高老爺,冷靜!第813章 義無反顧章三爺第719章 越醜越好第122章 眼光清奇的蘇仙第359章 假殿試之名第417章 牢霸抑鬱了第220章 手段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422章 李直秘,涼了!第470章 反攻開始第294章 義字當頭第669章 齊州辛秘第661章 打劫第795章 下套第420章 劫牢,俺們是專業的第611章 大人,收了神通吧!第653章 精鐵?第524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270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48章 又逢一年送考時第711章 大宋險惡的營商環境第007章 靈智上人第280章 沂州第一才子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407章 都不按套路出牌第710章 魔鏡第797章 和先帝情同手足第692章 這不是一般的腦回路第035章 天下第一的兇名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535章 抓住機會就翻盤第037章 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