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訓徒弟

沒來穎州之前,李逵還真沒有想過一定要讓蘇軾成爲雪花鹽的代言人。

畢竟,文人有文人的追求,也有他們的驕傲。讓他們丟棄平日的驕傲,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但當他接觸了蘇軾之後,他發現蘇軾似乎對這種事情並不在乎,他不抗拒爲商人謀利,當然也有看在周元的面子上。

成爲蘇軾的弟子,很多時候愧疚的不是弟子不能侍奉老師,而是他這個當老師的文壇宗主連累了弟子的仕途。

沒辦法,誰讓蘇門一直是朝堂打壓的對象,而造成這一切結果的恰恰是蘇軾這位宗門的宗主。新黨認爲他是舊黨的急先鋒,舊黨認定他是新黨餘孽,中堅派表示,他們中間沒有蘇軾這個人。於是,蘇軾很悲催的在任何一方都討不着好來。成爲被打壓的對方。

投入蘇門雖然可以在文士之中獲得很高的榮譽,但榮譽背後呢?是用仕途的止步換來的結果。不得不說,蘇軾對弟子們是有愧的情緒存在。而這份愧疚,卻能變成李逵的希望。

既然有希望,李逵自然不願意放過。

шшш_ ⓣⓣⓚⓐⓝ_ ¢ ○

畢竟靠着將門之間的推廣,耗費巨大且不說,效果還不見得好,先要風靡大宋更是難上加難。

有蘇軾背書就不一樣了,他是一舉一動就能天下皆知的文宗。這也是爲什麼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會喜歡蘇軾的原因了。雖然他們私下關係似乎還算融洽。可在政治上,沒有人願意蘇軾這麼一尊文壇大神,在他們身邊指指點點,尤其是蘇軾的嘲諷是出了名的刻薄。

這也是爲什麼蘇軾經常會受到貶謫,而且一貶再貶。甚至當初王安石再次被起復後執行新政之後,蘇軾到處賦詩寫詞,不少就是隱射新政的不得人心。以至於惹怒了新黨,御史臺炮製‘烏臺詩案’,不惜以文獲罪,想要至蘇軾於死地了。實在是蘇軾拉仇恨值的能力太強,而且附庸其後的人羣太大的原因。他每一兩年就會出一本詩詞文集,就按蘇軾在大宋文壇的地位,文臣人手一本是必須的,皇帝后宮之中也會追書。這也是爲什麼蘇軾一張嘴,天下皆附和的原因了。

要是王安石繼續讓蘇軾這麼大嘴巴下去,新黨恐怕連做事的心思都沒有了。

這份能力,大宋也就只有蘇軾有。

同時,這纔是李逵留下來的最大動力,他說什麼也要把事情辦成了。就算是坑蒙拐騙……也要試一試。蘇軾的推廣能力實在太強了。

“兩位兄臺,你們爲何如此沮喪?”

看着秦文廣和韓大虎如喪考妣的樣子,李逵爽朗的笑問。在他看來,機會很大的事,完全不會因爲短期的失敗而到放棄的程度。可見秦文廣和韓大虎,一個像是被偶像厭惡的絕望,一個卻將所有的心思放在了臉上,就差一句話沒有開口說出來:分行李……哎,錯了,是回去吧!

秦文廣翻着白眼道:“李逵,你難道沒有反應過來嗎?蘇仙他老人家拒絕你,只是委婉的告訴你,此路不通。爲學士他老人家的名聲計,我等還是放棄吧?平白污了他老人家的清譽,我等心裡也說不過去。”

蘇仙?

李逵覺得這個詞稱呼如今的蘇軾或許早了一些,等到那個去南海的蘇軾,才配得上這樣的稱謂。豁達到了不以榮辱爲左右,那種飄然於衆人頭頂之上的才氣,更是讓其名存千古的底蘊。

韓大虎附和道:“賢弟,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今工坊已經出鹽,耽擱下去,積壓的貨物怎麼辦?而雪花鹽的品質有目共睹,我就不信有如此好品質的鹽會賣不出去。將門的身份地位是不如文士。但架不住將門有錢。”

李逵覺得雖然蘇軾沒有吐口,但想要讓他默認卻不難,不明着支持宣揚,但可以借用他的名聲。這對李逵來說足夠了:“兩位哥哥,遠沒有你們想的那麼複雜。我師祖雖然沒有賦詩作詞的打算,也沒有拒絕讓我等借用他的名頭。”

秦文廣卻突然反駁道:“蘇仙乃是天上文曲,我等如此行徑,豈不是讓他名聲受累?”

“那也是我的事,和你無關。你要是再說喪氣話,信不信小爺將你綁了去沂水煮鹽去?”李逵眉頭提挑起,秦文廣這貨就是這樣,喜歡體面,可連自己都不是個體面人,那裡還的體面?至於讓秦文廣綁回家煮鹽,這不用質疑他,他肯定幹得出來。

韓大虎沉聲道:“賢弟,既然如此,哥哥也不勸你,但我等應該雙手準備。不如先以我岳父的名義贈送一部分雪花鹽給將門。即便一開始不重視,但要是學士青睞雪花鹽,必然大賣。”

李逵瞪眼威脅了一把秦文廣,然後對韓大虎笑道:“哥哥所言極是。”隨即對秦文廣道:“瞅瞅,這纔是做生意,你那是把錢扔水裡,光顧着砸水花高興了。”

“我又不傻!”秦文廣嘀咕道。

將門當然是消費主力。

實際上,李逵主要針對的銷售對象也是將門。怎麼說呢?文人有錢的不少,畢竟文臣通過至親經商也很普遍,雖然朝廷不允許,但掛在其親族身上的商人身份,屢禁不止。

但要說到有錢,還是將門。

大宋有五十多個軍州,除了一些邊境的軍州,有很多軍州都在富庶之地。就拿淮陽軍來說,地處徐州四通之地,往來商賈貨物絡繹不絕。這等軍州比一般府都要有錢的多。對於奢侈品的渴望,也要大得多。最重要的數據就是,大宋一年的稅收,七成用在軍隊上,怎麼算起來,一年就是七千萬貫。這筆錢,將門至少要拿走三分之一。

有錢,沒地位,就需要發泄。

因爲將門實在太慘了,就算是貴爲太尉,大將軍,在朝會的時候也說不上話。御史臺懟過來,他們就會集體懵圈,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剛纔作死了?

而秀有錢,窮奢極欲,也是將門唯一能夠尋找的安慰了。

畢竟文臣就算是家族經商,也要考慮一個德望的問題。有才無德,是爲奸。這一點,文臣的顧慮比較多,但將門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李逵也知道將門纔是雪花鹽的主流消費羣體,不一定是最大的羣體,但只要雪花鹽在將門之中獲得足夠的知名度。商人就會蜂擁而至,要說沒權沒勢的商人是最慘的。官商勾結的商人,他們根本就不用擔心沒有生意可做。但沒有靠山的商人,既想要維持商人的體面,同時也要讓合作者有信心其本錢的強大,唯一的辦法就是砸錢。

於是大宋的受跪舔序列就變成了這樣:文臣——將門——商人。

可要是按消費能力來分,那麼就是商人——將門——文臣。消費能力最弱的是文臣,其次就是將門,最後是商人。

文臣是揚名天下的受衆體,將門是引起熱捧的主流,商人雖然花錢最多,但卻成了最讓人看不起的存在。只要文人追捧,將門和商人會同時熱捧,中間少了一個傳遞的過程。剩下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經歷,而是瞬間會變成一種井噴式的需求。

李逵也知道打開將門是雪花鹽的關鍵,但有捷徑可走,爲什麼不選擇呢?

再說了,劉葆晟雖然是將門,但他的身份太低了,五品的武將,大宋一抓一大把,如果他是太尉,大將軍,就另說了。可惜他不是。

是夜。

蘇軾又睡不着了,很多名士都是夜貓子,蘇軾也不例外,他拿着書看着,卻感覺心煩意燥,彷彿有種情緒左右着他,讓他不得安寧。

幾次三番之後,他才覺察到是李逵。

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徒孫,蘇軾一開始並不在意,將其當成尋常的晚輩來看待。可是等到書房問話之後,他卻發現李逵不簡單。不簡單的原因很多,學問稀疏平常,且不說,還到處晃盪。蘇軾是絕頂聰明的人,難道他會看不出李逵山竄下跳的到底圖啥?

要說雪花鹽的生意和李逵沒關係,打死他也不信。

正因爲李逵這小子求學還磕磕絆絆的,就開始琢磨做生意撈錢,引起蘇軾的老大不滿。但要是李逵才能平庸,他也不準備多嘴。反正這個徒孫他見過一次,以後就沒心思再見了,打發回去讓周元頭痛去吧!

至於借用名聲,他並不在意,想用就用。

可問題是,李逵這小子雖然熱衷一些歪門邪道的東西,可卻有施政的才能。

而且似乎水平還不低,甚至在他之上。這纔多大點年紀?要是嚴加管教,量才而教,不敢說蘇門未來將出一個文壇新銳,但要出一個治世能臣並不難。更讓蘇軾鬱悶的是,他竟然在李逵身上看到了這種可能。

這小子,空有一座寶庫,卻不去珍惜。做師祖的蘇軾就難受起來了,要說他待見李逵吧?不見得,這小子雖然傻里傻氣的,實誠的讓人手足無措。可有些才華是掩蓋不住的,就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就算是流雲能夠遮蔽一晚,難道流雲還能永遠遮蔽星辰的光芒不成?

蘇軾在施政方面才能欠缺,但眼光還是有的,蘇軾可是看着韓琦,富弼,王安石、包拯這些大難到處跑的人。有沒有能力,他看都看回來了,就是動手能力差一點,但不妨礙他看出李逵的與衆不同來。尤其是他還是聰明絕頂的人,只要細細品味李逵說的話,就能感悟到李逵的手段。

新法,舊法,在李逵眼裡什麼都是。別看他自始至終沒有評價過新法和舊法,可這小子傲氣着呢?李逵並不是不想說,而是覺得說了沒意義。新法和舊法對他來說,都是過時的玩意。

李逵施政的辦法是——人心。只要能夠左右人心,任何立場都不是問題。具體在治理地方上的辦法,也是如此。

鄉約是人心。

趨利是人心。

蠱惑亦是人心。

而李逵的辦法也簡單,大多數人的利益,話語權,兩者只能選其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所取捨。就連蘇軾自己也在心中計較過,他恐怕也難逃李逵的算計。

因爲這也是陽謀,看似平淡無奇,卻讓人難以跳出其劃下的圈子。和智商無關,完全是權術的運用,只要弄好了,啥王安石,富弼的,都要靠邊站。

蘇軾不清楚李逵是否能夠走到那一步,但他展露出的才能已經把他驚豔到了。

這纔是蘇軾糾結和心神不寧的原因,李逵這貨這樣下去,別說進士了,就是解試也考不上啊!這貨有當官的手段,卻沒有當官的命,這讓他有種痛心疾首的憤怒。

當然更憤怒的是針對周元,弟子都走上歧路了,你這個當老師的竟然還渾然不知?

想到這裡,蘇軾攤開了信箋,刷刷寫下幾個字:

【懷慶吾徒】

懷慶是周元的字。至於說吾徒,這話就比較重了。他們雖然是師徒關係,但在周元中進士之後,這種關係就不會落在紙面上了,因爲只有訓徒弟,給弟子寫信考校學問的時候纔會用這樣的稱呼。

一般來說會寫:【懷慶如晤】。

這纔是官場文臣師徒的正確通信方式。

可是一想到周元授徒的如此懈怠,李逵這塊璞玉都讓周元給禍禍了,老蘇這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決心在靈魂深處譴責周元,開篇就顯露出當老師的老大不滿來。

第657章 低調有內涵第551章 世間大恐怖第550章 樑家的廢物第519章 神棍的氣息第107章 懵圈的周元第210章 大買賣,又黃了!第573章 爆黑料第766章 如期而至第453章 廟堂之上第449章 野戰無敵的神器第649章 科技之光第240章 縣試第484章 談崩了第110章 學士身邊的小人第325章 古之金陵人第316章 御拳館第686章 李逵,你的事犯了!(求訂閱)第255章 拉風的新武器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032章 貫日第665章 確認過眼神第125章 陰溝裡翻船(加更)第378章 實力坑人第061章 誠實可靠老公公第427章 他鄉遇故知第450章 高級家丁第144章 史文恭第409章 下聘第111章 心刺第077章 仙子夢第788章 正經人誰做僱傭軍嗎?第172章 膽子太小第589章 出征第700章 兵統局終於幹正事了第165章 挑動新舊之戰第398章 您老不想活了吧?第144章 史文恭第064章 幹他!第199章 應戰第078章 無中生有第677章 活着總該有點追求第607章 欺負老頭子第563章 絕戶計第333章 東京小霸王第694章 人人都愛李二郎第704章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556章 使團關於更新第243章 要丟人了第078章 無中生有第715章 工業大宋第634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061章 誠實可靠老公公第320章 北地槍王第420章 劫牢,俺們是專業的第390章 議親第544章 黑旋風第781章 海外封地第482章 挖自己人牆角第241章 師伯的死亡之瞪第065章 早就有人惦記上了第429章 迷路第438章 陰險第428章 又一個文彥博?第237章 近鄉情怯第551章 世間大恐怖第264章 範老的提點第627章 佛爺信,我也不信第098章 大鬧臨沂城(6)第690章 連大刑都沒用,你竟然敢招?第436章 快到爸爸的炮口來!第169章 低調中開業第153章 先下手爲強!第609章 要你命三千第155章 權宜之計第020章 李捕頭第800章 你們這是耍賴第198章 喧賓奪主第735章 海軍纔是大宋的未來第715章 工業大宋第558章 壓力第702章 琉璃大竊案第461章 飛蝗如雨第649章 科技之光第625章 誰說青塘不服王化?第465章 宋軍的大炮壞了!第188章 這麼會是他?第44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37章 莫須有第483章 真的是親戚第506章 小心眼的探花郎第499章 大宋工匠第531章 大宋三大假象之——大宋很強!第103章 學林匪號李人傑第426章 小子,你攤上大事了!第068章 龍出淺灘第731章 道兵第247章 李逵的科舉後援團第273章 範老挖坑第728章 妖道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