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一離開

貨運來的很慢,大概有小半個月纔到來。不過只要到來就好了,稻種來的更慢,那些人的速度簡直令人髮指。不過好在是東西也到了,水泥的好用顯而易見。等水稻的時候,這裡已經有了一大片的水泥空地,船上的煤渣都可以用來鋪墊。

一船船的物資卸了下來,這一幕讓士燮看呆了。這裡距離大漢的中心那麼遠,劉璋的物資部隊怎麼來的這麼快,還這麼的多呢?總之這種無形中施展的手段,才真的讓他感覺到了害怕。物資的到來,也說明了劉璋真的要整改這裡。

看着碼頭已經有了雛形,這裡的百姓也漸漸適應了這裡的工作。每日出來休整碼頭,要麼就去水果園忙碌,到了中午就可以吃飯了。要知道她們以前就算是忙碌,也不見得吃飽飯,更別說放了味精的飯菜?

臨走的時候,劉璋也移植了一些果樹準備放到吳郡去種植。如果可以劉璋想多種植一些這種果樹,大漢的荒地這麼多,多多種植點東西總是好的。除去必要的道路,綠化還是非常的關鍵。

“將軍這些海貨還要幾天才能乾燥。”甄宓和鄒芙按照劉璋的辦法風乾了不少的海貨,這些東西回去煮煮就會很好吃。畢竟她們常年在內陸,這次回去之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來了。當然也可以讓客商帶一些過來,只不過這個就需要等了。

劉璋看着院子裡面都是這玩意,不過她們倆在這裡也沒啥事,除了照顧劉璋只能多準備些禮物回去給那羣娘們。這個帶禮物的習慣,一定是劉璋教壞了她們。

兩日後所有物資裝船,劉璋掃了一眼士燮說道:“這裡就拜託威彥了,一切事物按照記載上的發展即可。如果有疑問可以寫信到吳郡,交給那裡的太守詢問。”揮揮手劉璋就離開了這裡,這個人怎麼樣根本不需要劉璋用什麼手段測驗,只需要把自己的命令交給他就可以了。

滿載而歸回去,留下了一些基本物資劉璋就離開了。當然土炮留給了士燮兩門,就是爲了防止今後有土人來進攻。炮彈不用多,二十來發就可以了。南方的事情差不多算是有了個結尾,目前差不多就這樣可以了。下一次劉璋來南方,在進行真正的改造。

“公瑾、子敬、伯言,這次回去你們可以和我一起回長安看看了,到時候你們在長安待上一到兩個月就可以了回來了。主要是公瑾和子敬要讓華佗神醫看看身體,你們之前常年勞作,身體可要好好看看。另外你們也可以去看看,公義他們的練兵方式,以及子喬的執政手段。”劉璋記得魯肅和周瑜都是早死,這身體肯定是有病。

“主公我等的身體好好的,爲何要去看大夫?”周瑜和魯肅有點茫然,現在他們還沒有那種要死的感覺。

劉璋瞄了他們一眼說道:“這是規矩,長安的官員每年都要去體檢,免得因爲工作勞累而出現隱藏的疾病。早日發現早日治療,怎麼也不能讓你們辛苦勞作最後又生病了吧?”能把壓榨說的這麼無恥,估計也只有劉璋了。

這一下週瑜等人就不說話了,這種事情似乎以前從來沒有過?反正在劉璋看來,一些小恩小惠就讓他們很是感動。當然這或許是劉璋見怪了,也或許是因爲劉璋的地位。

海面上風平浪靜,這個月份還是蠻平靜的。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船隻在深海區域航行,自然那些鯨魚之類的就成了遠古巨獸的傳說,這段日子在這裡劉璋經常聽這裡的百姓提起來。這些巨獸對比他們的小船,是有點可怕。

“主公直接去長安嗎?”魯肅還沒有去過長安,這大概是第一去長安。

劉璋放下望遠鏡遞給了周瑜說道:“這東西就是當初攻打你們時候用的利器,你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觀察中,你們的埋伏我遠遠就看到了。”

周瑜接過望遠鏡看了下遠方,然後又放下又擡起來。好久好久周瑜才說道:“主公有了這等神物,加上那種犀利的土炮這天下沒有人能擋得住。”望遠鏡的效果讓周瑜覺得,自己當初就如同一個小丑在劉璋面前賣弄。遞給了一邊的魯肅,魯肅倒是挺鎮定的。

看了一會兒魯肅說道:“這就是發展的產物麼?”這麼久接觸以來,劉璋的手段着實有點不顯山水的感覺。

劉璋搖了搖頭說道:“發展必然會出現這種東西,科技纔是我們立國的根本。當然現在和你們說不清楚,你們在長安之後就可以看到了。”

回去的時候就輕鬆的多了,出來一年多終於可以回家了。自己似乎又大了一歲,現在已經建安七年了,也就是公元203年。因爲自己的介入,目前除了北方的局勢有點亂,原本的匈奴和南蠻都被自己鎮壓了,似乎大體情況上很安全?

可原本應該平靜的鮮卑,卻因爲自己的攪局而變得有點混亂。鮮卑的人居然對自己蠢蠢欲動了,劉璋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雙方就會爆發大戰。這個過程會因爲自己不斷的貿易而加強,當利益足夠多的時候那些人怎麼會不動心呢?

甚至於絲綢之路也需要自己去展示漢庭的強大,用來震懾周圍的國家。當然這麼做無疑是讓那些小國聯合起來,可是沒有關係,劉璋一點點都不介意。那些小國如果聯合起來,自己一鍋端了也相對方便一些。

回來的速度就要快的多了,一路疾馳到了上海,這裡依舊熱鬧的很。哪怕是在忙碌的人們也在笑着,劉璋的大船回來的時候,不少的百姓都跑了過來圍觀。黃權連忙讓士兵擋開了百姓給中間留條路,劉璋親自帶領人改變了這裡,這也讓百姓對他充滿了感激。

上海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周圍的環境,還有人們的笑臉。一個個笑盈盈,哪怕是渾身汗水似乎也很高興。碼頭似乎已經初具規模,比自己走的時候要延伸了不少。周圍的商船看着居然有百十艘,這規模真的是捨得投入啊?

自己的海外貿易還沒有開始,這裡就已經有了這等規模?等自己真的開始了海外貿易那還了得?不過劉璋的船隻到了,還是從船上卸下來了不少的東西。除去原料的金子,不少食材以及海貨讓那些商人忍不住想要過來問問……

李老漢在百姓的推拉中也來到了前面,這老頭最近半年似乎都沒有下海了。不過這個心情好,這氣色自然也不會差。邁着步伐來到前方給劉璋行了個禮後才說道:“大人回來了。”劉璋離開這裡後,這裡並沒有變成以前的樣子,黃權的手腕足夠保證這裡持續的發展。正是這樣才讓他們放心了……

說起來劉璋在這裡做海鮮的手法還是流傳出去了,畢竟這東西只要看一遍就記得差不多了。結果就是活的海鮮價格大漲,千萬不要以爲古人智慧差。他們把木盆裡面裝滿海水運送海鮮,在兩側通風的地方插上管子,靠着風力輸送氧氣,就這樣還真的把活着的海鮮送到了長安。

到了長安之後這東西感覺已經不是海鮮了,那個價格令人咂舌。可就算是這樣,這東西到了長安之後依然供不應求。第一批跟着劉璋的人,現在身價那可是相當的富裕。更何況劉璋都喜歡吃的東西,那證明吃了肯定不會虧。

人們都有盲目性,這種不正常的產業促進了南北的流通。以至於東西雖然稀少,可價格終究是降低了下來。原本張鬆還有擔心這會出現什麼不良風氣,可是劉璋告訴他靜觀其變好好觀察最後在做決定。等到最後就是價格降低,一般的富裕的小民之家也可以購買嚐嚐鮮。最後看來似乎還是劉璋血賺收取了稅收,可商賈也沒有虧,百姓也吃到了想吃的?

身爲執政者這個案例被拿來講解了,這似乎只是一個簡單的舉動,卻帶動了好幾個方面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有人去做,也就是商賈的作用。最後張鬆這些人一致研究了一番,發展的至關關鍵問題就是道路。從荊州到吳郡因爲是水路,一日千里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次從荊州到長安的道路一半是水泥路,另外一半是大路。配合上方便的三輪車,這速度着實快的可怕。這纔有了運輸的方便……

這個結論讓劉璋有點吐血,他從一開始就強調了要修路。一旦有多餘的能力,劉璋就會去主張修路。可有時候想要大多數人服從就一定要看到好處,這個時候這個決定就會非常的順暢。主張修道路的官員佔據了一批,這讓張鬆多了許多心思?原來想要真的通過某種改革,只需要讓大多數人看到好處?

或許古代改革的好處,只有遠見的人才能看到。結果就是到了下面中層官員無所謂,下層官員抗拒,百姓們難受。原來好處的預見性,一定要讓沒有眼光的人看到,那個時候纔是最好的改革。比如說主公讓大說人吃到了飯,自然就有很多人願意盲目的跟着主公去做事……

四百零四好氣啊四百七十六逃亡三百五十四等待和發展一百六十七樊城攻防戰三十三歸路四百九十二長安的八卦九十五新平以及匈奴一百九十八慘絕人寰三百三十三關羽受降六百一十犯我強漢者五百零三 帶隊的劉備一百四十七閒來趣事多三百一十二偷偷摸摸一百四十絲綢之路三百一十四繁瑣六百一十二出師六百二十五漢家天下(終章二)二百八十三 一分計策定幽州二百三十四穩打穩紮二十九誰說女子不如男?(上)一百零四李傕與郭汜四百八十四驚喜二十三城內“慘案”一百二十七幾番變化三百二十九袁紹的小兒病了一百三十九論黃承彥二百一十九長安的繁華第一章我要着羈絆有何用?六百二十一歸來的船隊五百二十七無論什麼理由請去死吧四百八十九治理一百六十消息傳遞一百七十七呂布?匹夫爾一百四十五意圖荊州七十二李傕來襲(1)五百二十一小黑屋的張飛一百二十一曹操的小九九六百零二饒有興趣一百零三過年前三百二十九袁紹的小兒病了一百五十科舉的前身三百零八迷茫一百八十七荊州之事九十六劉黑蛋的偵查小隊七十二李傕來襲(1)三百五十三屯兵黎陽一百一十六分化關西諸將五百二十四休整在出發十九章咱們不在一個頻道三十三歸路一百零七 完婚三百八十六陳宮和高順一百五十科舉的前身五百二十三 塞外好風光五百七十八天子一怒二百四十一到達下邳四百一十七猛虎豈與鹿爲伍?二百零三袁紹買軍械,曹操買糧食二十五蠻人四百八十二苦肉計?五百七十五商人的威力七十六王異的跟班馬雲祿二百七十八發福利七十七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百三十四再破宛城四百零四好氣啊一百六十九四方告急一百一十六分化關西諸將五百四十六權位動人心一百二十三舉目無親的郭汜五百二十六不畏刀劍畏鬼神四百一十八韓當好害怕啊三百八十一慘三百三十九劉備憂心二百七十九大小姐妹花?八十一吳儀小妮子一百五十二李嚴?三百四十七雙喜(下)二百二十四長安多來客五百八十二頑強的防禦與等待三百三十亡命一擊二百二十六準備二十七你們寫的什麼玩意三百九十二撤軍二百零九劉表重病二百兩家示好五百四十七準備的對話五百三十五又是一年二百一十六這纔是家二百三十六攻小沛一百八十七禰衡四百四十掃清與運送五百二十郭奉孝去長安三百七十埋伏?三百三十九劉備憂心三百九十三賣給土炮給你?四百八十五最絕望一百八十五黃承彥一百九十一發工錢了四百一十二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