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時間彷彿是穿越了時空隧道一般,現在的時間來到了公元1911年,由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順利進行,也徹底的打倒了由滿清皇族統治數百年的封建統治,解放了數億被滿清王朝壓迫的中國人民。這次革命的勝利,並不單單代表滿清封建政府被推翻,更代表了中國足足兩千餘年的封建歷史也一去不復返了,從今天起,中國人民真正意義上的走向了民主的道路。

戴羹堯,身爲滿清八旗子弟,爲最高級別的正黃旗(再次提一點,戴裕民和戴曉明都是滿族人),時任江東清軍最高統帥,麾下有近五萬的精銳清軍,步軍裝備有大量英國造步槍,水師也裝備有三艘滿清朝廷從德國進口的重型巡洋艦,戴羹堯心裡已經做好了和他認爲的反賊誓死作戰的準備。但是,實施卻並不像戴羹堯心裡所想的那樣,上海民衆聽得武昌起義的順利進行,羣情激奮,不止上海,其他各大省市全部宣告脫離滿清的統治。例如《申報》等報紙甚至刊登了戴羹堯眼裡的所謂反動的內容,比如說北方地區革命軍與朝廷多次交戰,滿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等等。或許,在戴羹堯的心裡,他也意識到了,大清要完了,很有可能上海人民在今天就即將迎接他們心裡所謂的解放。

“混蛋!這羣王八蛋!”戴羹堯狠狠地將拳頭砸在了牆上,拳頭上甚至滲出了血色:“穿我的命令,遇到革命軍的亂黨,不惜任何代價將其鎮壓,爲了大清,我現在已經無所顧忌了。”

“大帥!”一名身穿盔甲的清軍將領走了上來,此人應該是戴羹堯的副將:“大清氣數已盡,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再爲大清效忠了,我們還是早日投降革命軍吧!”

戴羹堯一聽,勃然大怒,拔出佩刀就要取了這名副將的性命。此時,旁邊的衆多戰將紛紛下跪,大喊道:“大帥,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革命黨的人,孫中山已經是肯定要取代當今聖上了,大帥,我們投降吧!”

戴羹堯愣住了,這些將領全部都是跟隨自己南征北戰多年的戰將,沒想到竟然聽到這種勸降的聲音從他們的口中發出來。他的手一鬆,佩刀從手中滑落了下來,戴羹堯一屁股做到了地上,好像虛脫一般。

“大帥!”所有將領們全部衝了上來,扶住了戴羹堯。

“你們!”戴羹堯用手指着他們,本想要罵人,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因爲他也根本不想要讓自己的士兵們爲這場不可能打贏的戰爭而去送死,這樣做是極爲不道德的。

戴羹堯沉默了,周圍的空氣都好像是凝固了一般,沒有人再說話,過了大約五分鐘,戴羹堯撐着衆人的肩膀站了起來,說:“諸位,傳我將令,我軍全體向革命軍投降,現在就立刻移交上海的城防任務以及軍隊。”

辛亥革命爆發後,同年也被定爲民國元年,雖然即便如此,溥儀還並沒有退位,朝中的許多頑固派依然諫言與革命軍血戰到底,但是也有人諫言與革命軍罷兵言和。然而,這種歷史上的事情和本作主劇情並無任何關係,我們必須來說說那時的戴裕民。戴裕民出生於1899年,是19世紀的最後一年,辛亥革命那年時,他已經12歲了。雖然只有12歲,但是戴裕民卻是一員虎將,使得一支長槍,有萬夫不當之勇。不過,當時的年代已經是從冷兵器跨越到熱兵器的年代,即使是擁有很強的體格,擁有很高超的武功,但是,是不可能戰勝全副武裝的西方列強的,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外族侵略的證明。

戴裕民跟着哥哥戴文功走在上海望平街上,這裡報社林立,如今,幾乎沒有一家報社不刊登革命軍已經攻佔某個城市的消息,也預示着滿清王朝的即將終結。

“哥,我買了一份報紙,父親投降了。”戴裕民說。

戴文功甩了一下自己的辮子,用右手接過了報紙,仔細的端詳了一會兒,說:“算了,大清要完了,無論是誰當政都無所謂,我只希望孫中山當家以後可以真正地讓老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那就行了。”說完,頭也不回的向前走去。

“哥!”戴裕民一個健步追了上去。

就在街的盡頭,幾名清軍士兵正在搶一家商店的物品,那家店的老闆正在被這羣當兵的毆打。戴文功一見,頭上的青筋立馬爆了出來,上去便將其中一名士兵踢開,那名士兵好像受了重傷一般,一時爬不起來。

“你!”另兩名士兵也衝了上來。

戴文功一轉身,他的辮子好像注入了靈魂一般竟然主動打人,那兩名士兵立即被打倒在地,似乎當場便痛不欲生。

戴文功將他們打倒在地後,大聲呵斥道:“你們這羣當兵的!我乃戴羹堯大帥的長子戴文功,你們竟敢對我這樣說話?以後還敢欺負老百姓的話我就殺了你們!怎麼還不開滾?還想嚐嚐我辮子功的厲害?!”

“不敢,不敢。”那羣士兵一聽此人是戴羹堯的兒子,都嚇得爬不起來。這人就是傳說中的鐵辮子戴文功,果真有蓋世神功啊。

“作羣,我們走吧。”戴文功對戴裕民說。

“哦,好。”戴裕民看了一眼被大哥打趴在地的幾個清軍士兵,看見他們那種樣子,自己的心裡也有些許的可憐。

時光變遷,事件迅速來到了1917年的上海,此時的戴裕民一家已經從上海遷往了廣州,戴裕民也已經在北平的燕京大學上學,而戴文功卻久久了無音訊,聽說已經在大上海闖出了一番天地,但是,在整個家裡,卻已經沒有人再和他有任何聯繫。

“喂!大姐,幫幫忙好嗎?請把我的這封信寄到廣州去,可以嗎?”戴裕民來到了北平當地的郵局,要寄一封平安信給在廣州的父母。

“嗯,拿來吧。”

“嗯,謝謝啊。”戴裕民將信件遞了過去。

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也作爲協約國參與了歐洲戰事。而國內,也處於軍閥割據的大混亂,內戰不斷,全中國人民都對未來覺得沒有任何希望……

第一百三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二百〇五章第二百三十九張第二百四十一張第九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二張第一百八十九張第九章第三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張第二百三十七張第八十四章第二百〇五章第二百十七章第二百八十六張第二百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百十六章第三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二十二章第二佰七十七張第二百〇一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二章第二百〇六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二佰七十七張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五張第七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五十五章第九十五章第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八十六張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六張第一百零七章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五張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九章第一佰八拾八章第二百十章第二百八十六張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章第八章第八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九張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二百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三張第二百三十九張第二十七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二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張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二百八十三張第二百八十六張第二百二十張第三十九章第二百八十六張第二百四十九張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八十五章第十五章第二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一章